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中药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同时阐述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的分析测定,以期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方法 利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我省部分市售中药材重金属含量。结果 市售中药材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污染途径包括土壤环境,生长、加工等过程。结论 针对中药材重金属污染途径,提出科学的重金属防控对策,保证我省中药材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防风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有机氯农药污染引起世界各国重视,中药材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残留已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也危害到了人类健康.本文对中药材防风及种植防风土壤中重金属及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除重金属砷和有机氯农药六六六部分属于轻污染,其他各污染物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非污染区;各地区防风中除重金属铅含量超标,其他各污染物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非污染.对防风与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其呈线性关系.并对重金属、有机氯农药污染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了江西省部分市售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市售中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和重金属污染途径,并提出了科学的重金属污染防控对策,以期为保证江西省中药材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州9种中药材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黔东南州中药材重金属的污染情况,采用国家相关标准方法检测中药材及其种植土壤中铅、镉和汞3种重金属及类金属砷的含量,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WM 2-2001)为评价标准,对药材中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9种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相差很大,铅含量在0.09~28.60 mg/kg,镉含量在0.01~1.07 mg/kg,汞含量在0.01~0.28 mg/kg,砷含量在0.02~1.60 mg/kg;鸭跖草、何首乌和钩藤对土壤中Cd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在重金属污染因子中,Pb是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Cd,参试9种中药材均未受Hg和As的污染;钩藤和杜仲受到Pb的严重污染,金银花和钩藤受到Cd的中度污染,大部分中药材未受重金属污染.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是比较理想的中药材种植地.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随食物链进入人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了解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以及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对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概括了目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治理方式,并分析了这些治理方式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对未来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作出了展望。为该领域初学者了解该领域研究方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提供了指导,也为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废弃铅锌矿区复耕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桑树多元化利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摄入桑树产品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以在废弃的小型铅锌矿区复耕14年的桑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重金属在桑产品中的污染状况,采用靶标危害系数评价桑产品内重金属对可能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结果】(1)在不同限量标准下,研究区内种植的桑树中镉、铅单因子污染指数除新鲜叶菜用桑叶属重度污染[Pi_((铅))=5.29]外,作为中药材桑叶和桑叶茶的利用方式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0,属清洁水平。(2)镉、铅综合污染指数除叶菜用桑叶为重度污染(P_综=4.33),作为中药材桑叶和桑叶茶的利用方式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0,属清洁水平。(3)枝条皮部、枝条干部和根皮部作为中药材开发产品的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09~0.36,均属清洁水平。(4)虽然各种利用方式的桑叶、桑枝和桑根单一镉靶标危害系数均小于1.00,但单一铅靶标危害系数和铅镉复合重金属污染靶标危害系数大于1.00,长期服用锌矿复耕栽桑的桑叶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但无慢性毒性效应。【结论】在该研究区范围内,铅锌矿区复耕栽桑因铅超标不可用于桑叶菜开发,可用于中药材和桑叶茶的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会导致中药材及饮片受到重金属的污染,进而影响中药材饮片的用药安全,并影响中药的出口。本文介绍了重金属胁迫对药用植物生长、生理和对中药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概况,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中药材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瑞建  刘雪琴  王颖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208-210,223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环境和土壤科学研究者的关注。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在作物体内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畜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迫在眉睫,它对保护人类生存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特点和主要途径,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中药材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即环境污染、药材本身污染以及生产过程带入污染,并提出了优化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莲藕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引发了关于湿地产品中重金属可能超标的广泛担忧。本研究以洞庭湖区的湿地产品——莲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种植区域莲藕中重金属含量的野外调查,结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阐明莲藕中重金属镉(Cd)、铅(Pb)、铜(Cu)、锌(Zn)、锰(Mn)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的莲藕重金属污染严重,以Cd、Pb超标明显,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5.70和8.35。根据莲藕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高低,产于岳阳楼区和沅江市的莲藕属于中度污染,而产于君山区、华容县、南县、大通湖区的莲藕属于重度污染。对莲藕重金属含量和各种植区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洞庭湖莲藕中度和重度污染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分布。莲藕种植区域的水土重金属污染和藕池破碎化是导致莲藕中重金属超标的两个主要原因,建议地方政府开展莲藕种植区域生境恢复,降低水土重金属污染,促进莲藕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及其整治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通过对太行山前污水灌溉区土壤较高密度的采样和分析,揭示了该污灌区土壤中的某些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污水灌溉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汕头韩江三角洲南部蔬菜重金属污染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产地采样并用国颁标准方法对经济发达的韩江三角洲南部地区46个蔬菜样品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照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污染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蔬菜中Pb、Cd、Ni 3种元素含量100%超标,Cr元素含量也有95.7%超标.As和Zn两元素未超标.同时,蔬菜重金属污染与养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一定联系,不同蔬菜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研究区6种重金属元素归因3个主因子,分别对应大气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和工业废水污染3种来源.  相似文献   

14.
我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菜田土壤污染问题,该文分析了园艺作物生产过程土壤重金属检测以及保障"菜篮子"产品可持续生产系统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东北、华北、南方、西部等地区的菜田重金属污染已有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论述了我国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对污染总体情况、布局及趋势进行了分析;针对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有效检测问题,介绍了现有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现有常规及新型重金属检测手段的对比,提出了目前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我国菜田园艺作物生产过程重金属污染检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北郊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郊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布点的方法采集28个城郊土壤,分析了其中7种重金属(Pb、Cr、As、Cd、Ni、Zn和Cu)的总量。应用单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推荐的风险评价模型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中部分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高于河北省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其中Pb、Cd和Cu均值为背景值的1.5~2.5倍,Cr、Ni和Zn均值为背景值的1.0~1.5倍,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土壤中各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大小顺序为CuNiCdZnCrPbAs,整个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738,表明该区域土壤尚清洁。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dPbCuAsCrNiZn,平均潜在生态风险均值为90.5,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研究区域内不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CrAsNiCd,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为CrAsNiCuCdZn,其中以Cr和As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最高,超过其风险阈值10E-06和1。当地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防止土壤继续污染,确保当地人群的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16.
某冶炼厂周边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分布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峰  胡睿  管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15-16416,16497
[目的]研究某冶炼厂周边蔬菜中重金属的累积分布及其污染程度。[方法]以某冶炼厂周边的蔬菜(茄子、辣椒、黄瓜)和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内三种重金属(Cd,Pb,Cu)的含量。[结果]土壤中重金属含量Cu〉Pb〉Cd;不同蔬菜种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不同;同一蔬菜体内,重金属的累积分布也不同。[结论]蔬菜受到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不能被人畜食用。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土壤重金属及其与植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的方法,测定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野马川和妈姑镇废弃地均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Zn、Cd和Pb的污染相对严重,含量特征表现为ZnPbCuAsCd。植物体内重金属离散程度顺序为ZnPbCuAsCd,与土壤重金属含量顺序一致。植物中重金属元素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元素As除外)。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优势植物节节草(Hippochaete hiemale)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avidii)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可作为重点推荐植物。  相似文献   

18.
张家港市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积累与转移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张家港市土壤-水稻系统的重金属积累与转移情况,对城区外各处农田随机抽样,分析土壤-水稻系统的有关重金属残留,并对重金属的累积现状及生物富集情况对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所有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值均小于0.7,和平村采样点水稻籽粒Cr轻度超标,且Cu、Zn的单因子指数值也最高,除此以外的样点水稻籽粒综合评价结果理想。水稻不同器官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本研究中表现为根>叶>籽粒;水稻同一器官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对植物影响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重金属的毒害效应及其对植物的伤害,并且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