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抗寒制汁葡萄新品种"哈桑"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2~2002年进行“哈桑”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哈桑”果穗平均重104.2g、果粒重1.08g、可容性固形物18.2%~20.3%、总酸15g/L,浆果略有肉囊,适宜制汁和酿酒,出汁率76.2%;抗病性强、早熟,生育期115~118d,4~6年生树平均株产4~6kg;早期结果性强,2年生树平均株产1.7kg,结果枝率95.8%,结果系数2.74。该品种抗寒力强,适宜在我国北方无霜期较短的地区简易防寒栽培。  相似文献   

2.
吉单156:1992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90 cm,穗位高12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3 cm, 14~16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较抗倒伏。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在9 000~10 000 kg,高产地块可达11 000 kg以上。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株左右。 吉单222:199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5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900℃左右。晚于“丹玉13”3~5 d。株高280 cm,穗位高115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0 cm,16~18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2 g。高抗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该品种株型收敛,根系发达抗倒。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及辽宁省北部地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6.0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以上。 四密21: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8年育成。1995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9 d,需≥10℃活动积温2 700℃。株高265 cm,穗位高90 cm,叶片收敛上举,耐密植,果穗粗大,穗长22 cm,每穗16~18行,百粒重39 g,单穗粒重210 g,产籽率82%。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晚熟区及丹玉13适应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四单19: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4年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经1 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4年内蒙古、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单19属高淀粉中熟玉米单交种,生育期124 d,需≥10℃活动积温2 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株高265 cm,穗位高100 cm,穗长22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40 g以上,单穗粒重230 g,淀粉含量74.58%,比一般品种高3%~5%。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适于吉林省的中熟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10 000 kg左右。 四密25: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9年育成。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5 d,需≥10℃活动积温2 600℃。株高250 cm,穗位高90 cm,穗长20 cm,穗行数16行,百粒重40 g,在公顷保苗6万株条件下单穗粒重200 g左右。叶片收敛,根系发达,活秆成熟。 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凡适合本育9的区域均可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6万株,平均公顷产量10 770 kg,比本育9增产13%。 四早6号:是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经1992年黑龙江省、1993年吉林省、1995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高淀粉中早熟玉米品种,生育期116 d,需≥10℃活动积温2 400℃左右。株高225 cm,穗位高70 cm,穗长23 cm,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7.5 g,淀粉含量74.99%。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内蒙古的兴安盟和哲盟等地区种植。清种密度为公顷5万~5.5万株,平均公顷产量为8 304.4 kg。 黄莫:由原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1987年育成。属中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生育期128 d,需≥10℃活动积温2 600℃左右,株高270 cm,穗位高110cm,穗长20 cm,穗行数14~ 16行,百粒重40 g,单穗粒重200 g左右。茎秆坚硬,根系发达,成株21片叶,叶片上举。 该品种喜肥水,清种密度为公顷5.5万~6万株为宜,平均公顷产量10 000 kg左右,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可达12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3.
藜麦新品种陇藜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藜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利用高代藜麦材料LUR-10采用系统选育结合栽培驯化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912.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3.9%。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621.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4.5%。该品种生育期108~121 d,株高138.6~176.8 cm。籽粒白色,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8~2.4 mm,千粒重3.0~3.6g。单株平均穗粒数12 919粒。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70.30 g/kg、粗脂肪(干基)64.00 g/kg、粗灰分(干基)35.00 g/kg、赖氨酸(干基)6.20 g/kg、全磷(干基)5.90 g/kg。具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在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四川、贵州及青海东部等冷凉地区的山地、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1 选择品种 1.1 中油11号(又名“早1518”)是我国目前成熟最早的油桃品种,需冷量600小时左右。该品种的育成把油桃的成熟期提前了10~15天,南方地区可在4月下旬成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中油11号油桃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90-100g,大果150g以上;果皮光滑无毛,底色浅绿白或乳白色,成熟后整个果面着鲜红色,艳丽美观;果肉白色,肉质细,硬溶质,味甜,可溶性同形物10%~12%,品质上。  相似文献   

5.
一、培育壮苗 (一)播种期 早熟品种河南地区一般在9月上旬左右.晚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旬。 (二)苗床准备1、一级苗床。优质菜园土打碎,每m2苗床用7g敌克松、7~10g地虫净、65g复合肥充分拌匀,禁止施氮肥作底肥,浅翻、整平、踏实、刮平。每  相似文献   

6.
1特性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倍体无核果桑品种。奉华市莼湖杨家新品种试验圃(下称杨家苗圃)于1997年先后从广东等地引进9个品种,经对比观察,结果性能以“大十”品种较为理想,表现为:一是桑果成熟早,一般年份4月中下旬就有少量成熟果出现。二是结果期较长,4月底-5月底为盛果期,6月上旬还有少量成熟果可采,采果期长达30-40d。三是果实较大无核,果长3.11~4.10cm,平均3.51cm,横径1.32~1.92cm,平均1.63cm,单果重2.10-4.61g,平均3.10g,最大果重5.10g。四是果味较好,清甜可口,风味独特,一般多吃无不良反应,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的鲜食水果。  相似文献   

7.
1 奥古斯特 (Augusta) 亲本为意大利×葡萄园皇后, 1998年由罗马尼亚引入,欧亚种。生长势壮,极易形成花芽,二次结果能力强,华北地区露地 4月 10~ 15日萌芽, 5月 15日左右开花, 7月 15~ 25日成熟。果穗大,圆锥形,平均穗重 800 g,最大 1 500 g。果粒圆形,平均粒重 10 g,最大 15 g。含糖量 18%~ 20%,果粒着生紧密,大小一致。果实颜色为纯金黄色,外观漂亮至极。果实硬度大,风味清香甜脆,品质极佳。抗病力强,果实不易脱粒,耐运输,商品果货架期长,上市醒目诱人。适宜篱架或小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亩定植 300株。定植后第 2年亩产 750 kg左右,进入丰产期亩产量每年应控制在 1 500 kg以内。日光温室栽培华北地区 5月 15~ 20日成熟,此时市场售价一般为 60~ 80元 /kg,效益惊人,是一个难得的极早熟黄色大粒珍稀品种,市场前景无量。 2 维多利亚 (Victoria) 亲本为绯红 (Cardinal)×保尔加尔,罗马尼亚引入,欧亚种,与奥古斯特同时引进。叶片中大,树势旺,抗病性较强。华北地区露地 4月 15日左右萌芽, 5月 15日左右始花, 7月中下旬成熟。果穗大,圆柱形或圆锥形,平均穗重 750 g,最大 1 200 g;果粒大,长椭圆形,类似马奶葡萄,但比马奶葡萄粗大漂亮,平均粒重 11 g,最大 15 g;充分成熟的果实为金黄色,果肉硬而脆,含糖量 18%,甘甜可口,品质极佳。果实不易脱粒,耐运输,商品性状好。适宜篱架或小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亩定植 300株。日光温室栽培华北地区 5月 15~ 20日成熟,售价与奥古斯特几乎相同,也是一个极早熟黄色大粒珍稀品种,市场俏销。 以上 2个品种是我国最新引进的欧亚品系品种,适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广大地区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梨品质的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4):324-326
选取27种不同品种的梨果,分早、中、晚熟品种,分别对其果形指数、单果质量、酸度、硬度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平均果形指数,早熟品种为0.89~1.31,中熟品种为0.88~1.20,晚熟品种为0.84~1.26;平均单果质量,早熟品种为198.22~524.23 g,中熟品种为165.35~314.25 g,晚熟品种为171.61~459.12 g;平均硬度,早熟品种为5.9~14.7 kg/cm2,中熟品种为3.6~9.7 kg/cm2,晚熟品种为4.6~9.1 kg/cm2;平均酸度,早熟品种为0.14%~0.22%,中熟品种为0.11%~0.27%,晚熟品种为0.07%~0.13%。测得的数据与理论数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扩大名优品种放养量,提高鱼类质量和档次,2010年开展翘嘴红鲌网箱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投放平均尾重0.24 g、全长7~10 cm的翘嘴红鲌苗种计30 000尾,放养密度为200尾/m2;通过近10个月饲养,平均尾重达到300 g,最大个体470g;产量55.2 kg/m2,纯利润达93 320元。  相似文献   

10.
美22、澳洲红两个大果型红树莓新品种均于1983年分别由美国和澳洲引入,美22是一个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大果型丰产品种,平均单果重4.0g,最大单果重6.7g,每666.7m2产量可达1000kg。澳洲红的主要特点是易于根蘖繁殖,浆果品质特佳,也是一个抗病的大果型丰产品种,平均单果重3.08g,最大单果重6.0g。浆果含糖量11.6%,维生素C含量为44.7mg/100g,每666.7m2产量800~1000kg。两品种浆果均适于加工果汁饮料,出汁率可达85%。原汁稀释10~15倍果汁仍表现色泽艳红,风味可口,是一种理想的果汁加工原料。本文还就建园、修剪等栽培技术要点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黑珍珠莲雾栽培技术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雾是典型的热带作物,原产马来半岛地区。海南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由台湾选育的优质品种黑珍珠,果型大,单果重可达97g,平均含可溶性固形物10%左右,最高可达18%,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我场于1999年从台湾苗圃引入,在海口市永兴镇琼山园艺特产场种植,经几年的试种,获得成功,平均亩产达1500kg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好,现将几年来的试验成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高椒素加工辣椒品种在罗甸及类似地区的种植提供依据,引进宏绿1号、RS5、P002和P003高辣素加工辣椒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其在罗甸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4个辣椒品种在罗甸生育期为287~295 d;株高,宏绿1号最高,为106.67 cm,P003最矮,为82.33 cm;单果重,各品种为5.52~9.23 g,依次为P003>P002>宏绿1号>RS5;产量,各品种为741.83~1556.77 kg/667m2,依次为P003>P002>宏绿1号>RS5;总辣椒素、辣椒碱和二氢辣椒碱含量,宏绿1号最高,分别为39.327 g/kg、23.891 g/kg和11.503 g/kg,RS5其次,分别为25.384 g/kg、14.650 g/kg和8.196 g/kg;辣度均为10级,均属最高级辣度,斯克维尔指数230412~606423;各品种病毒病病情指数为39.09~45.75,P003相对较抗病毒病。综合其产量、辣椒素含量和病毒病病情指数看,P003适宜在罗甸及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晚熟葡萄品种“圣诞玫瑰”第一茬果平均单穗重650g,果粒卵圆形,平均单粒重10.5g,最大单粒重12.2g,成熟时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5%~21.0%。第二茬果果穗松散形,平均单穗重470g,平均单粒重5.2g,最大单粒重7.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18.5%。该品种在当地表现优良,可作为观光园区晚熟品种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葡萄品种红地球 5 a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该品种在张掖市第 2年挂果 ,全生育期 15 0 d左右 ,第 5年平均株产达 17.2 kg,折合平均产量 382 18.4 kg/ hm2 ;平均粒重 12 .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5 .6 % ,极耐贮运 ,属晚熟鲜食品种 ,适宜在河西走廊地区≥ 10℃积温 32 0 0℃以上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黔西北果树的种质资源,通过小面积引种栽培醋栗品种坠玉,观察其物候期、结实状况及抗性表现。结果表明:醋栗品种坠玉在黔西北地区生长良好,抗性强,其采收期早于北方引种区15~30 d以上,最大单果重为4.6 g、平均单果重为2.81 g,单丛产量为1.25 kg,产量达300 kg/667 m2,经济价值可达2万元/667 m2以上,果实成熟期较原产地提前15~20 d以上,有利于抢占市场和商机,经济效益可观,是黔西北部分地区特别是中高海拔区域可适当推广种植的醋栗品种。  相似文献   

16.
惠糯330系贵州省惠水县科协1985年育成,1992~1995年在黔东南州14个县(市)示范推广,1996年通过黔东南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惠糯330株高100~110cm,穗粒数157粒,结实率为78%,千粒重25.2g,平均单产550kg/667m^2,全生育期145d左右。为了推广惠糯330,了解该品种在海拔900m左右地区的适应能力,2004年4~9月,进行了品比和大区繁种试验。  相似文献   

17.
红树莓原产美洲,被誉为新兴的第三代水果,属蔷薇科悬钩子落叶小灌木,又名木莓。本站从吉林省引进美国22号红树莓品种试种,现将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1 品种特性与开发价值 红树莓品种较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南方种植,不需防寒越冬。平均株高1.5~2 m,复叶,小叶3片。果实成簇成串,单果重8~10 g,穗重100~150 g。果实呈红色,具有独特香味与天然色泽,富含维生素E、氨基酸、鞣化酸等营养成分,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等,营养、药用与经济价值俱佳。  相似文献   

18.
早熟玉米品种冀承单 3号由临夏州农科所从河北省承德地区农科所引进 ,该品种株高 177cm,穗位高5 0 cm ,穗长 13.3cm,穗行数 14 .6行 ,行粒数 34粒 ,千粒重 2 4 5 g,生育期 112 d。该杂交种在 1996 - 1997年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 80 14 .5 kg/ hm2 ,较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8.5 % ;1998- 2 0 0 1年示范推广平均产量为 8874 .0 kg/ hm2 ,比对照品种酒单 2号增产 10 .1%。该品种具有早熟、抗寒、抗病、抗逆性强、矮秆、耐密植、稳产、生长发育快等特点 ,适宜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地区及省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尤其是适宜在海拔 2 2 0 0~ 2 4 0 0 m的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吉单159:1993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偏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9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长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40 g。高抗丝黑穗病,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   该品种喜光、喜肥水,适宜密度为每公顷4.2万~4.5万株。施肥时应前轻后重,追肥应适当晚,以控制前期生长过盛。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和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玉米覆膜地区及山东、贵州、湖北等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10 000~12 000 kg。   吉单180: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7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70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05 cm。果穗筒形,穗长21 cm,14~16行,粉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40 g。抗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和茎腐病。   该品种株型收敛,种植密度适宜范围广,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5万~5.5万株,施肥量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适于吉林省的中晚熟区、内蒙古的通辽、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及第二积温带的部分地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10 074 kg,高产田块可达11 500 kg。   吉单209:199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熟偏晚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28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0 cm,14~16行,红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9 g,粒大质优。高抗茎腐病、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中感丝黑穗病。   适于我国北方夏玉米早熟区种植。在吉林省中熟和中晚熟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公顷产量为10 000~11 000 kg。   该品种株高、穗位适中,株型半收敛,茎秆坚韧抗倒,适于密植。建议种植密度为平岗地每公顷5.0万株,条件较好地块每公顷6.0万株。东北春玉米区春季气温低,播种到出苗时间较长,种子易受丝黑穗病侵染。因此,应在气温高出苗快的最佳时期播种,并进行种子包衣,以防止或减轻丝黑穗病发生。   吉单131 B:1987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中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26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650℃左右。株高300 cm,穗位高110 cm。果穗筒形,穗长22 cm,16~18行,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5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抗倒伏。   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的部分地区种植,一般公顷产量可达8 500~9 500 kg。   吉单304:1994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属晚熟单交种,生育期131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800℃左右。株高264 cm,穗位高100 cm。果穗筒形,穗长20.3 cm,18行左右,白轴黄粒,呈马齿型,百粒重36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   适于吉林省水肥条件较好的晚熟区种植,建议种植密度每公顷4.2万~4.5万株,一般公顷产量在10 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由青海省春油菜开发研究中心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3号(E144),自2003年引入迭部县种植后表现出高产、优质、早熟、抗旱、耐寒、抗病虫、抗倒伏等特点。在2004~2006年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2575.60kg/hm^2,比对照品种陇油2号增产17.80%。该品种生育期110-120d,单株结荚数93、40个,角粒数22.80粒,千粒重3.24g,在迭部县海拔2450~2750m的地区推广前景广阔,尤其在迭部县西部地区油菜产业中可作为重点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