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乙烯对荔枝果实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乙烯含量不断下降,转红期(花后70d左右)略有上升,但无明显峰值,后又逐步下降,直到果实成熟。乙烯形成抑制剂STS(硫代硫酸银)显著抑制果实的成熟,转熟前用STS处理荔枝果实,导致果实脱落明显加重,部分果和下降,恨病率增加,裂果严重,果实转红变慢,果肉含糖量偏低,上述结果表明,乙对荔枝果实的成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从影响荔枝果皮着色的色素变化动态、果皮中各种色素对着色效果的影响、影响果皮色素含量的内外因素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在荔枝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对果实着色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8.
9.
人工接种霜疫病菌的荔枝果实感病后,病斑部位的果皮和距离病斑部位较近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高,而SOD活性较低;距离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低,而SOD活性较高;邻近病斑部位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高,而距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低。表明霜疫病菌的侵染对荔枝果皮中以SOD为核心的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SOD活性下降,使得自由基等活性氧与其清除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启动膜脂过氧化,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造成对细胞的伤害,加速荔枝果实衰老和劣变。同时霜疫病菌侵染诱导荔枝果皮中POD、PPO和PAL活性增高,是加速荔枝果皮酶促氧化褐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皮的褐变一直是商业上的一个主要采后问题。大多数人认为褐变是由于果实失水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加引起的,它导致了花青苷的迅速降解,使果变褐。然而,支持此理论的实验证据很少。最近,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着重研究果皮液泡的PH值对花青苷颜色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研究荔枝果皮褐变的方法,并针对目前流行的PPO引起花青苷降解的理论提出一些疑问。 相似文献
11.
兰州百合多酚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酚得率为优化指标,对兰州百合中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溶剂类型、料液比、溶剂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液pH值对提取多酚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得到最优的兰州百合多酚提取条件,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液pH值和超声功率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兰州百合多酚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40 ℃、提取pH值7、超声功率500 W,其多酚的萃取量为100.27 mg/g。 相似文献
12.
13.
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及化学调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及化学调控研究初报*宋光泉肖畴阡宾淑英(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对荔枝果皮的褐变进行研究,但对荔枝果皮褐变的吸收光谱变化研究尚未见详细报道。为了探明对荔枝果皮褐变实现化学调控... 相似文献
14.
15.
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8年生陆奥,王林和富士苹果为试材,经套袋处理使三者果实着约色,对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及处理,花青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仙人掌果实富含总多酚等营养物质,但目前仅少量被采食,深加工利用较少。为增加仙人掌果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研究了仙人掌果多酚的提取工艺。以仙人掌果实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仙人掌果多酚的最佳提取方法为溶剂法,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50(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5 min,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0.40%±0.02%。然后采用2,2-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仙人掌果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发现其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IC50为1.81 mg/mL。本试验为仙人掌果在食品、药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萃取方法对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榴籽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石榴籽和提取液(70%乙醇)比例1.0∶30.5、超声功率300 W、温度42.7℃、时间15.5 min,石榴籽多酚的得率为4.78%。 相似文献
19.
以粉碎的薇菜粉末为原料,通过水煮法提取中多糖,测得薇菜中多糖的含量达59.133 mg/g。单因素试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薇菜中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0。 相似文献
20.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试材,采用原花青素、p-香豆酸、茶多酚、苹果多酚和绿原酸等5种多酚类物质溶液浸泡荔枝果实,探究不同多酚处理对采后贮藏荔枝果肉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不同多酚处理均可有效维持荔枝果肉较高的总酚、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其中,原花青素处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多酚处理。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评分发现,不同多酚处理均可有效维持荔枝果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保持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原花青素、绿原酸、苹果多酚、茶多酚和p-香豆酸处理,且均明显优于对照(清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