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螯合剂对油葵修复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油葵对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研究了不同螯合剂(NTA、EGTA、EDDS和EDTA)对油葵修复Cd、As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对油葵根、茎、叶、花盘和籽粒生物量影响不大。不同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含量和积累量影响不一样。与CK处理相比,施用NTA、EGTA、EDDS、EDTA导致油葵花盘Cd含量分别提高30.2%、55.1%、41.9%和43.3%,根系As含量分别提高23.6%、18.1%、15.6%和15.4%,但是对籽粒和茎中Cd含量影响不显著。施用NTA、EGTA、EDDS和EDTA处理使油葵植株总Cd积累量分别比CK处理提高32.8%、45.3%、40.5%和41.6%,而对油葵As积累量没有显著影响。4种螯合剂对油葵各器官Cd、As富集系数有不同影响,而对Cd、As转运系数影响不显著。施用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25.0%,施用NTA和EDTA处理使根际土壤As含量分别降低18.1%和14.3%。4种螯合剂均可以提高油葵对Cd、A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东南景天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镉(Cd)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的植物修复效率,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东南景天Cd积累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水培条件下,采用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6-BA)、乙烯利(ETH)四种生长调节剂对0.1 mmol·L-1Cd处理下的东南景天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对其生物量、Cd含量、Cd积累量、SOD和POD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BA处理通过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和Cd含量、促进Cd向上运输,从而增加东南景天地上部对Cd的积累;IAA处理通过提高生物量、缓解Cd对叶片的毒害,从而增加东南景天地上部对Cd的积累;6-BA处理通过提高东南景天地上部生物量和Cd含量、缓解Cd对叶片的毒害,从而增加东南景天地上部对Cd的积累;ETH处理则通过抑制生长和Cd向上转运进而降低东南景天地上部对Cd的积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适量施用ABA、IAA、6-BA可提高东南景天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6种螯合剂对土壤可提取态镉(Cd)含量及青葙吸收富集Cd的影响,筛选出青葙富集Cd的最佳螯合剂及其最佳浓度,为提高青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青葙为Cd修复植物,在总Cd含量为5.72 mg/kg、可提取态Cd含量为2.62 mg/kg的土壤中,分别加入浓度梯度为0(对照)、1.0、2.5、5.0、8.0和10.0 mmol/kg的6种螯合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腐殖酸和EDTA),分析不同处理的土壤可提取态Cd含量、青葙生物量及青葙各部位对Cd的富集量。【结果】除腐殖酸外,加入不同浓度的螯合剂后,土壤可提取态C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加入10.0 mmol/kg柠檬酸时土壤可提取态Cd含量(3.18±0.29 mg/kg)最高,比对照组增加22.8%。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EDTA后,青葙幼苗干枯死亡;加入不同浓度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后,青葙根、茎、叶的Cd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以5.0 mmol/kg柠檬酸处理青葙叶片中的Cd含量(143.00±14.60 mg/kg)最高,为对照组的2.74倍。添加5.0 mmol/kg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草酸后,青葙根、茎、叶的生物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柠檬酸和草酸处理对青葙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生物量较高,且该浓度下柠檬酸处理青葙对Cd的提取总量(0.199±0.006 mg/株)最高。【结论】不同螯合剂种类及浓度强化青葙修复土壤Cd污染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以添加5.0 mmol/kg柠檬酸的螯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用植物提高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修复效率的目标,通过大田试验方法探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皂素(SAP)、柠檬酸(CA)和苹果酸(MA)对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商陆的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且可以显著影响商陆对土壤Cd和As的吸收积累。与对照组相比,EDTA、SAP、CA和MA处理60 d后导致商陆叶片Cd含量分别提高116.4%、55.0%、81.5%和109.9%,商陆地上部Cd积累量提高40.4%~106.0%,商陆地上部As积累量提高15.8%~55.1%。商陆各器官Cd和As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受螯合剂和有机酸施用的影响。施用EDTA、SAP、CA和MA均对商陆根际土壤Cd和As含量产生显著影响,SAP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Cd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而MA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As含量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表明,EDTA、SAP、CA和MA均可提高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效率,尤其是EDTA和MA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植物激素-螯合剂复合处理对红苋菜富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的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法]采用植物激素(IAA、GA3、SA)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研究其对红苋菜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复合处理可增加红苋菜在133Cs、88Sr、Cd胁迫下的生物量,对于~(133)Cs、~(88)Sr、Cd的吸收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土壤浇灌相比于叶面喷施显著提高了~(133)Cs、~(88)Sr、Cd在红苋菜植株内的富集;3种激素和螯合剂的复合处理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100 mg/L SA+1.5 mg/kg EDTA、500 mg/L GA3+1.5 mg/kg EDTA、100 mg/L IAA+1.5 mg/kg EDTA。[结论]土壤浇灌100 mg/L SA+1.5 mg/kg EDTA为最适宜处理,使单株红苋菜对~(133)Cs、~(88)Sr、Cd的富集总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一种高效的土壤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方法]采用植物激素(IAA、GA3、SA)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和土壤浇灌,研究其对红苋菜修复效率的影响.[结果]复合处理可增加红苋菜在133Cs、88Sr、Cd胁迫下的生物量,对于133Cs、88Sr、Cd的吸收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土壤浇灌相比于叶面喷施显著提高了133Cs、88Sr、Cd在红苋菜植株内的富集;3种激素和螯合剂的复合处理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100 mg/L SA+1.5 mg/kgEDTA、500 mg/L GA3+1.5 mg/kg EDTA、100mg/L IAA+1.5 mg/kg EDTA.[结论]土壤浇灌100 mg/L SA+1.5 mg/kg EDTA为最适宜处理,使单株红苋菜对133Cs、88Sr、Cd的富集总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 3- 吲哚乙酸(IAA)对花卉植物生长和修复重金属效果的影响,为植物修复重金属 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凤仙花、万寿菊和波斯菊 3 种花卉为供试植物,以广东省东莞市温塘某农 田为试验场地,考察 IAA 对 3 种花卉株高、干重和鲜重以及对 Cd、Pb 和 Hg 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 相比,100 μmol/L IAA 对凤仙花、万寿菊和波斯菊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株高、鲜重和干重都有所增加,其中茎部 增重显著,凤仙花茎部鲜重 270.04 g、比对照高 66.6%,万寿菊茎部鲜重 63.73 g、比对照高 70.1%,波斯菊茎部 鲜重 20.05 g、比对照高 99.1%,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凤仙花茎部干重 14.99 g、比对照高 26.7%,万寿菊茎部干 重 11.96 g、比对照高 69.9%,波斯菊茎部干重 3.20 g、比对照高 29.6%,差异亦均达显著水平。IAA 可促进 3 种 花卉对 Cd 的吸收,提高万寿菊对 Cd 的转移系数,降低凤仙花和波斯菊对 Cd 的转移系数;促进凤仙花对 Pb 的 吸收,抑制万寿菊和波斯菊对 Pb 的吸收,对 Hg 的吸收无显著影响。【结论】IAA 对 4 种花卉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提高对 Cd 的富集效果,降低万寿菊和波斯菊对 Pb 的富集效果,对 Hg 吸收和转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引用酸化材料加剧土壤酸化,探究 Cd 污染土壤酸化后,土壤 pH 值改变对土壤中 Cd活性及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为 Cd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开展土壤培养试验,分析Cd 污染土壤施用酸化材料后土壤 pH 值及有效态 Cd 含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土壤 pH 变化对 Cd 活性的影响;开展水稻盆栽试验,分析土壤酸化后水稻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稻植株及稻米 Cd 含量的变化,探究土壤pH 降低对水稻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酸化材料能精准降低土壤 pH,使试验土壤形成一定的 pH 梯度。土壤 pH 值降低 0.33、0.67 个单位,土壤有效态 Cd 含量分别增加 0.04、0.07 mg/kg,增幅达 21.05%、36.84%,土壤有效态 Cd 和土壤 pH 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 pH 降低导致水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瘦弱,与对照相比,pH 4.77、5.11 处理的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分别降低 9.61%、2.48%。水稻有效穂数、穗实粒数、结实率随土壤 pH 降低而减少,导致 pH 4.77、5.11 处理的水稻产量较对照减少 11.58%、1.74%。土壤酸化致使重金属活化,导致水稻植株及稻米对 Cd 的富集能力增强,pH 4.77、5.11 处理植株 Cd 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87.52%、1.13%,稻米 Cd 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 134.55%、165.45%。【结论】土壤 pH 影响 Cd 的形态,土壤酸化使 Cd 的生物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效态 Cd 和土壤 pH 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酸化使水稻生长受阻,地上部生物量降低,成穗数与实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同时亦加剧土壤 Cd 活性,使水稻对 Cd 的吸收和富集能力增强,被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芝麻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 采取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对芝麻生理、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芝麻开花期土壤酶活性和光合特性,土壤蔗糖酶的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33.3%、26.4%和23.6%,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47.4%、35.9%和29.5%,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20.4%、13.6%和12.1%,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7%、9.4%和8.0%,净光合速率较对照分别提高24.2%、16.2%和10.9%;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均使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增加,生物炭处理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效果较为显著;生物炭、有机肥、饼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较不施肥显著增产,较氮磷钾化肥处理分别增产11.7%~13.3%、8.8%~8.1%和4.4%~8.7%。【结论】 应用1 hm2施用生物炭1 500 kg 或有机肥1 500 kg配施化肥N 120 kg、P2O575 kg、K2O 75 kg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4种乡土速生树种幼苗对土壤镉(Cd)污染的生长生理响应与Cd富集特征,以期筛选出优良的土壤Cd污染修复树种。【方法】利用楝科的红椿(Toona ciliata)、香椿(T.sinensis)、川楝(Melia toosendan)和苦楝(M.azedarach)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土壤Cd污染条件下(CK:0.12 mg/kg,T1:2.5 mg/kg,T2:5 mg/kg)的活性氧(H2O2和MDA)、抗氧化酶(SOD和POD)、生物量、重金属积累与分配的差异。【结果】(1)T2条件下,红椿和苦楝的H2O2和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SOD和POD活性有不同程度降低;T1和T2条件下,香椿和川楝的H2O2和MDA含量均变化不大(P0.05)。(2)T2条件下,红椿的叶片、细根干重、总生物量,及川楝的粗根和细根干重显著下降(P0.05),香椿和苦楝的生物量并没有受到显著影响(P0.05)。(3)除红椿外,其余树种各器官的Cd浓度、Cd积累量及Cd积累总量在土壤Cd污染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其他器官相比,4种树种的细根Cd浓度和Cd积累量均最大;Cd积累总量的大小次序分别为香椿(409μg)川楝(339μg)苦楝(168μg)红椿(163μg)。(4)伴随土壤Cd污染程度的加剧,各树种的Cd富集系数明显下降(P0.05),川楝的富集系数在T1和T2条件下均最高;土壤Cd污染条件下,香椿的Cd转运系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T2条件下,其余树种的Cd转运系数显著降低(P0.05);红椿的耐性指数在土壤Cd污染条件下不同程度降低,但其余树种的耐性指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综合来看,土壤Cd污染条件下香椿的生物量受影响最小,并具有较高的Cd富集能力和生理耐受性,因此具有良好的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不同矿物调理剂对广西镉(Cd)污染水田土壤性质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为利用水田生产安全稻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钙镁硅调理剂A和B、钙硅调理剂C和钙镁调理剂D(分别设为A、B、C和D处理),在广西某受Cd污染水田开展Cd污染大田修复治理试验,以不施用调理剂为对照(CK)。处理后于水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CEC)、总Cd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水稻根、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分析不同矿物调理剂对Cd污染水田土壤的修复治理效果及Cd在水稻各部位的残留状况,并对土壤总Cd含量、CEC和pH与有效态Cd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用矿物调理剂可显著提高Cd污染水田的土壤pH和CEC(P<0.05,下同),二者分别较CK提高15.0%~16.6%和20.4%~23.8%;可显著降低Cd污染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下降14.0%~19.3%。施用矿物调理剂后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H的对数ln(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053;ln(pH)值与CE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326;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CSBC-PGPR-黑麦草联合修复体系对Cd污染黄壤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椰壳生物炭(coconut Shell Biochar,CSBC)耦合植物促生菌—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YXL1制备4种不同的生物炭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考察CSBC-PGPR-黑麦草联合修复体系修复前后黑麦草生物量、黑麦草中Cd富集量、土壤中Cd赋存形态及其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等。【结果】相较于CK对照组,CSBCB(CSBC+YXL1)施用后黑麦草生物量最大增幅74.20%、有效态Cd最大增幅15.25%、黑麦草富集Cd最大增幅为434.90%;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提升,pH、全氮、有效磷最大提高了0.50个单位、0.48 g/kg和7.61 mg/kg;土壤脱氢酶、土壤脲酶、土壤酸性磷酸酶以及蔗糖酶活性较空白处理活性显著提高,最高分别提高了62.55%、70.05%、27.49%和73.57%。【结论】运用CSBC-PGPR-黑麦草联合修复体系强化黑麦草对Cd富集能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含10 mg/kg镉的土壤中分别添加2.5、5.0、7.5、10.0 mmol/kg的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草酸(OA)和柠檬酸(CA),研究了它们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生长、吸收土壤中镉,以及对土壤中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EDTA 5.0 mmol/kg处理下,香石竹的地上部和单株干重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的;在3种螯合剂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香石竹地下部干重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EDTA对香石竹吸收镉的促进效果较好,其中施用低浓度(≤10.0 mmol/kg) EDTA有助于香石竹植株各个部位对镉的吸收;CA处理显著提高了香石竹根和叶中的镉含量,且当OA浓度低于7.5 mmol/kg时香石竹各个部位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低浓度(≤5 mmol/kg) EDTA不仅有利于香石竹对镉的富集而且有助于镉由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在本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OA对香石竹吸收和累积镉的促进效果优于CA;EDTA、CA和OA的施用均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含10 mg/kg镉的土壤中分别添加2.5、5.0、7.5、10.0 mmol/kg的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草酸(OA)和柠檬酸(CA),研究了它们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生长、吸收土壤中镉,以及对土壤中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EDTA 5.0 mmol/kg处理下,香石竹的地上部和单株干重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的;在3种螯合剂不同浓度处理下的香石竹地下部干重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EDTA对香石竹吸收镉的促进效果较好,其中施用低浓度(≤10.0 mmol/kg) EDTA有助于香石竹植株各个部位对镉的吸收;CA处理显著提高了香石竹根和叶中的镉含量,且当OA浓度低于7.5 mmol/kg时香石竹各个部位的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低浓度(≤5 mmol/kg) EDTA不仅有利于香石竹对镉的富集而且有助于镉由地下部向地上部的转移。在本试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OA对香石竹吸收和累积镉的促进效果优于CA;EDTA、CA和OA的施用均提高了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植物激素和螯合剂EDTA复合处理对镉(Cd)胁迫下马齿苋发育和修复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Cd胁迫下的植物激素和EDTA复合处理[FI:20 mg/L Cd+1.5 mg/L EDTA+100 mg/L IAA(生长素);FG:20 mg/L Cd+1.5 mg/L EDTA+500 mg/L GA(赤霉素);FS:20 mg/L Cd+1.5 mg/L EDTA+100 mg/L SA(水杨酸)],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以20 mg/L Cd处理为Cd胁迫对照(Cd),分别对马齿苋种子进行浸种,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苗高、主根长、鲜质量,以及幼苗各部分Cd积累量、转运系数。结果表明,与Cd胁迫对照相比,3个复合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增高,其中,FG处理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幅最大,分别增加19.24%、25.31%;苗高、主根长、鲜质量均显著增加,其中,FG处理幼苗苗高、鲜质量增幅最大,分别增加47.95%、35.91%;根部和地上部对Cd的积累量和转运系数显著增加,其中,FG处理马齿苋幼苗根部、地上部Cd积累量及转运系数均为最大,分别为Cd胁迫对照的2.31、2.94...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秸秆生物炭与鸡粪单独及其联合施用对镉(Cadmium,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采用模拟Cd胁迫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秸秆生物炭(20、40 g·kg~(-1)土壤)、鸡粪(20、40 g·kg~(-1)土壤)、秸秆生物炭和鸡粪混合(各20 g·kg~(-1)土壤)对Cd胁迫下玉米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和鸡粪不同处理均显著增加Cd胁迫下玉米的株高和生物量,提高玉米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2)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炭和鸡粪不同处理均显著降低玉米根、茎、叶中Cd含量、富集系数、转运系数及土壤有效态Cd含量。(3)与鸡粪相比,秸秆生物炭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和玉米组织中Cd含量效果优于鸡粪,而鸡粪促进玉米生长效果优于生物炭。(4)相比而言,施用40 g·kg~(-1)鸡粪处理促进Cd胁迫下玉米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效果最佳,玉米株高和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9.7%和72.5%,SOD、POD和CAT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48.4%、69.4%、81.9%,而生物炭和鸡粪等量复配处理对降低玉米根、茎、叶Cd含量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效果最优,根、茎、叶Cd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46.9%、49.3%、63.9%,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61.1%。总之,采用生物炭和鸡粪进行Cd污染土壤修复均可通过增强玉米的抗氧化性能,从而促进Cd胁迫下玉米生长;而且二者联合应用更有利于降低土壤Cd的生物有效性,减少玉米对Cd吸收和积累。  相似文献   

17.
3种外源植物激素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1)为木犀科(Oleaceae)梣属(Fraxinus)双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且茎干木材用途广泛。研究不同激素处理下白枪杆幼苗生长量与生物量及其分配关系,了解白枪杆幼苗在不同外源激素作用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树种速生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白枪杆容器苗为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测定玉米素(ZT)、3-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3种外源植物激素不同组合处理白枪杆幼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利用SPSS 19.0分析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其分配与不同激素的关系,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不同激素对白枪杆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不同,ZT和IAA起主要作用,GA3作用不明显;ZT 50mg/L+IAA 50mg/L+GA3150mg/L苗高、地径增长量最显著,处理1(ZT 25mg/L+IAA 50mg/L+GA350mg/L)冠幅增长量最显著。不同外源激素处理白枪杆幼苗各器官间茎、叶生物量分配比差异显著,根与地上生物量分配比无显著差异;根生物量分配比最大为ZT 25mg/L+IAA 150mg/L+GA3250mg/L,最小为ZT 50mg/L+IAA 150mg/L+GA350mg/L,茎生物量分配比最大为处理5(ZT 50mg/L+IAA 100mg/L+GA3250mg/L),最小为清水处理(CK);叶生物量分配比最大为CK,最小为处理3,地上生物量分配比最大为处理6,最小为处理3。苗高增长量与幼苗地上、根、叶和总生物量极显著相关,与茎生物量显著相关,地径增长量与地上、叶和总生物量极显著相关,与根和茎生物量显著相关,冠幅增长量与各器官生物量极显著相关。白枪杆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最适外源植物激素浓度为ZT 50mg/L、IAA 50mg/L、GA3150mg/L,生物量分配比与植物大小无显著关系,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叶茎根,各器官生长量与生物量相关性总体极显著。【结论】3种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处理组合对白枪杆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ZT起主要作用,IAA起次要作用,GA3作用不明显。苗高、地径增长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均以处理4(ZT 50mg/L+IAA 50 mg/L+GA3150mg/L)最佳,冠幅以清水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添加量生物炭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中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镉铅积累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土壤中添加0%、0.5%、1%、2%的生物炭对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品质、Cd和Pb的积累、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土壤中添加1%、2%生物炭后,土壤DTPA提取态Cd和Pb显著低于对照,土壤p H值、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脲酶与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生物炭促进了小白菜的生长及营养品质的提升,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同时,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各部位对Cd和Pb的积累,尤以地上部降低最为显著,较对照分别降低了27.53%~71.46%和31.00%~55.43%。1%和2%生物炭对小白菜生长、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含量都有显著影响,但两者间无差异。【结论】生物炭添加到土壤后,一方面通过提高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抑制了小白菜对Cd、Pb的积累,进而影响了作物品质;另一方面生物炭促进了土壤养分循环,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最终改善了小白菜的生长状况及营...  相似文献   

19.
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对棉花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黑液腐殖酸液体肥料(Humic acid liquid fertilizer,HALF)对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其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以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施用A型、B型和C型3种HALF肥料(HALF-A、HALF-B、HALF-C),N、P、K配施(NPK处理)以及N、P、K与HALF-C配施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肥料能使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0.0%~65.8%,其中以HALF-C与NPK配合施用处理棉花生长最好。与NPK处理相比,施用HALF和HALF-C+NPK肥料使棉花地上部氮吸收量增加24.3%~101.4%,磷吸收量增加58.3%~100%,钾吸收量增加10.1%~56.2%,但3种HALF肥料效应不同。施用合适的HALF肥料能显著降低土壤pH0.06~0.11,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结论】3种HALF肥料均能促进棉花生长,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以HALF-C应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量氮周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重要的活性养分库。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周转特性,探究施肥对土壤养分转化与供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田间长期单施或配施无机氮肥(N)、无机磷肥(P)、无机钾肥(K)、有机质循环(C)及1/2秸秆回田(S)的试验进行采样分析,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量氮周转及水稻产量变化。【结果】施用磷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氮周转速率以及作物产量,比未施用磷肥处理平均提高了13.2%、33.1%、31.2%及173.4%。单施有机肥也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了36.1%、28.1%和68.1%,但微生物量氮周转速率降低了4.3%。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氮周转速率及水稻产量,NPKC和NPKS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周转速率及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0.1%、26.3%、177.1%、204.1%和36.1%、20.9%、192.9%、203.3%。【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活性养分库,增强土壤养分转化和供给能力,提高稻田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