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计分析尼洋河河岸带的维管植物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生活型、入侵植物、保护植物。结果表明:1)该区有维管植物571种,隶属于311属,86科,生活型丰富多样,主要以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有125种,占全部植物种数的21.89%;草本植物446种,占全部植物种数的78.11%,物种多样性较高。2)该区有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外来入侵植物20种。3)优势科现象明显,本区单种科与寡种科占比大,但属和物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科中,属的数量组成上,本区单种属与小属是组成尼洋河河岸带植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成分,所含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80.04%。4)本区植物种的区系以温带性质成分为主,区系成分丰富多样,有15种区系类型,其中以中国-喜马拉雅分布为主。5)特有种丰富,中国特有种138种,占非世界分布总种数的25.00%,其中41种为西藏特有种。  相似文献   

2.
额济纳绿洲荒漠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块植物群落调查样地实测资料为基础,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额济纳荒漠河岸林植物群落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活型和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高等植物19种,分属9科15属,以豆科(Fabaceae)和柽柳科(Tamaricaceae)为主;生活型以乔木和灌木/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叶片特征突出,小叶、微叶和鳞叶占89%,研究区内无大叶或巨叶植物。植物生活型与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都表现为"草本灌木乔木";样地荒漠化程度和土壤含水量均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很好的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肃河西戈壁植物群落组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样带+样方"方法,以河西戈壁典型区域64个样地上的576个样方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河西戈壁植物群落组成特征、生活型谱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结果表明,研究区共出现81种植物,分属于21科60属,其主要分属在藜科、菊科、禾本科、蒺藜科及豆科中(属、种百分比和均在55%以上),其余16个科植物几乎为2属2种或单属单种。草本层优势种植物为短命避旱的1年生草本-盐生草、画眉草、五星蒿、小车前、蝎虎驼蹄瓣,灌木层优势种为超旱生植物红砂、合头草、泡泡刺、中亚紫菀木、膜果麻黄,乔木层植物仅有胡杨1种。植物群落几乎由灌木和草本组成,群落生活型谱以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为主。该区域整个植物群落呈现出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大,均匀度指数Jsw值、物种总数N均较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探讨了不同退化程度的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结构、生产力和多样性的表现并不同步;各样地重要值在所有物种中呈分散趋势,均以多年生植物为主,但多年生植物的重要值呈减少趋势,一年生植物和小半灌木重要值呈增加趋势;群落地上生物量、群落高度及凋落物含量显著降低,而群落密度呈相反的趋势。群落盖度和地下生物量在轻度退化样地最高,地下生物量由浅到深呈"T"形分布;Margalef指数在中度退化样地最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都随退化程度的增大呈逐渐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孙家湾矸石山阴坡不同排矸年限地段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排矸年限地段,物种组成变化较大,由排矸初期的5科5种发展为后期的7科23种,并由一年生草本群落逐渐演变为榆树群落。物种综合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排矸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A latalo均匀度指数与排矸年限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及文献等资料,对湖南省口岸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原产地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入侵植物物种数与口岸海拔、温度、降水量、货物吞吐量4个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湖南口岸外来入侵植物共计66种,隶属于16科45属,以菊科(17种)、苋科(9种)、禾本科(8种)、豆科(5种)、车前科(5种)这五个大科为主。生活型上以草本植物入侵为主;原产地上以来源于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多,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入侵植物物种数与口岸年均温呈正相关,随口岸年降水量和货物吞吐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湖南口岸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分析可为后续进出境植物检疫、有害植物监测、农业部门采取防控措施等工作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玛纳斯麻黄生态保护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的7个测定指数,对玛纳斯平原林场麻黄生态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荒漠植物群落中,中麻黄、百刺、蛇麻黄和骆驼蓬等物种有较高的重要值,而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较低;麻黄种群在样地中属优势种,且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明显,减少人为干扰,麻黄种群自然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8.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天山南坡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分量分析以及群落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重要值为参数通过主分量分析(PCA)对样方进行排序,得到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种类型群落;随着植物群落的逆行演替,优良牧草盖度、高度、频度等呈递减趋势,杂类草表现为增加趋势,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丧失。未退化阶段群落羊茅(Festuca ovina)、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为优势种,随着退化加重,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委陵菜(Ptentilla spp.)等在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地下芽根茎型草本植物逐渐代替地面芽密丛型禾草植物成为群落优势种。  相似文献   

9.
河北丰宁坝上孤石牧场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研究孤石牧场退耕地和非退耕地地上植被与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高于非退耕地,从地上植被和种子库组成分析得出,退耕地正处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植物恢复演替阶段;(2)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丰富度(25,20)及数量(2970,593)大于非退耕地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丰富度(16,17)和数量(1806,120);(3)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共有种数在退耕地上较多(8种)。在非退耕地上较少(3种),从而导致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群落组成之间的相异性增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吴起县20块样地和60个样方的退耕地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系列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迅速恢复期(1~4年)、初级更替期(5~13年)、高级更替期(13~20年)和缓慢恢复期(20年以后)4个阶段。在25年的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内共出现草本植物39种,分属于11科31属。其中,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和菊科(Compositae)的物种占属种总数的61.29%和69.23%。群落的优势物种由藜科杂草开始,依次演替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大约20年后演替为地带性多年生草本,形成了依次包括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a vestita)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5种群落类型的演替系列。整个演替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增大,但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大约20年后各项多样性指数基本趋于稳定。在每一次更高级的群落取代前期群落的过程中,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大致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均匀度指数(Jsw,Ea)则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1.
沙漠化过程土壤种子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采用野外定点取样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 4种不同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主要结论是 :(1)土壤种子库密度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不同沙漠化发展阶段下降速率不同 ,从固定到半固定沙地是种子库密度衰减最快的时期 ;(2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数从固定到半流动沙地变化很小 ,半流动到流动沙地衰减速度明显加快 ,是种子库植物种数衰减最快的时期 ;(3) 4种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以 1、2年生草本植物为主 ,所占比例 79%~ 88% ,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所占比例很小 ;(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并非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其中半流动沙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 ;(5 ) 4种类型退化沙地土壤种子库组成上的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 0 .82 9~ 1.0 0 0 ,表现出较小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发育有不同于沙地的植被类型,且种类多、丰富度高、盖度高.通过对白槽沟的植被调查,分析该地植物区系、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维管植物360种,以中生多年生草本及东亚成分最丰富;分属于73科224属,以菊科种数最多,其次为禾本科,显示出沟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较沙地强.2)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中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占全部维管植物的60%;以中生植物为主,占研究区全部维管植物的61%,其次为旱生植物,湿生和水生植物较少,显示白槽沟所处的位置是半干旱区的特点.3)植物种的区系类型可划分为16个,物种中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编织用植物等多种资源类型;植物群落可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半灌木丛、草原甸、沼泽和水生植被,共46个群系,表明了白槽沟沟内与两岸沙地植被的极显著差异.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为沙质地层的下切沟,沟谷特殊的微地形环境是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多样性的主导因素,特殊的地形引起植被的显著变化,沟内生境多样,植被类型多样,是浑善达克沙地微地形环境最为良好的地段.  相似文献   

13.
以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山坡上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兰州市荒山植物群落结构及优势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荒山植物种共127种,分属37个科,94个属,其中蔷薇科为16个种,禾本科为15个种,菊科为15个种,豆科为14个种,藜科为6个种,分别占所有科数的12.60%,11.81%,11.81%,11.02%,4.72%。调查区域内植物种属数在41~51之间,种数在51~61之间。乔灌层,蔷薇科的植物种数最多,草本层,禾本科和菊科的植物种类最多;东坡、东北坡的植物种数多于西坡、西南坡的植物种数。在兰州荒山区,乔灌层,刺槐、柽柳、杨树、侧柏、柠条、红砂生长较好;草本层,束伞亚菊、长芒草、中华隐子草、骆驼蓬、冰草、刺蓬、生长较好,在以后的兰州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应以草本和灌木植物为主,乔木为辅;并配合一定的工程措施,增加雨水的蓄积和入渗。  相似文献   

14.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对民勤青土湖地区不同年限退耕地(退耕1a、2a、4a、8a、13a、20a、30a、40a和CK)土壤水分变化与植被演替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随退耕年限增加,土壤含水量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再逐渐趋于稳定.(2)随退耕年限增加,个体数、类群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麦积山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结构相似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甘肃省麦积山风景区不同海拔和坡向草地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与种群习性等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臭草(Foeda herba)、冰草(Agropyron)、野燕麦(Avena fatua L)和甘肃羊茅(Gansu fescue)分别为不同海拔的优势种群,优势种与次优势种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且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为主;不同海拔间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均在0.50~0.75之间,属于中等相似水平,海拔梯度间群落结构差异小;植物群落密度随海拔升高下降,但差异不显著,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均匀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屯绿洲弃耕农田的植被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北屯绿洲选择了3组不同年限的次生盐渍化弃耕农田,分别计算了样地内每种植物的重要值,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测定了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3组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优势种更替明显.3组群落构成依次为,一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 多年生小半灌木、多年生草本 灌木.物种多样性表现为2年群落>5年群落>13年群落;群落均匀度表现为2年群落>5年群落,而5年与13年群落相当,但是生态优势度却表现出与物种多样性相反的趋势,即2年群落<5年群落<13年群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呼和浩特市22个典型样地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其中17个样地有牛膝菊的入侵,进一步分析其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22个样地中共有84种植物,隶属于28科65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最多(17种),占22.238%;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次之(14种),占16.667%,藜科(Chenopodiaceae)植物占7.143%;常见植物有24种。通过牛膝菊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牛膝菊入侵的样地与对照组CK相比,四种指数表现出基本一致的下降趋势,并且随着牛膝菊重要值的增大,Shannon-Wiener指数(H′)显著降低(P<0.05),Simpson指数(D_i)和Pielou指数(J)极显著降低(P<0.01),牛膝菊的入侵降低其分布区的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物种多样性以及相似性特征.结果表明:阴、阳坡10个样地中,共萌发了55种2203株幼苗,隶属于23科48属;总密度达到5 505±625.537粒/m2,且0~5 cm土层远远大于5~10 cm土层的土壤种子库密度,约是其4.6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均未与恢复年限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但生态优势度随恢复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阳坡上升的趋势比阴坡明显;组成成分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0952~0.7143,恢复年限相距越大,其相似性越小,说明植被恢复演替的过程也是土壤种子库空间异质性加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北京市湿地选择23个样地共245个样方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查,并从不同植物性状数据库获取样方中所有植物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等10个功能性状数据,对比分析入侵群落与本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显示,在北京市湿地共记录到26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隶属10科19属,其中,菊科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有10种。除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和株高的系统发育信号显著外,其余7种植物功能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均不显著,表明大多数功能性状未表现出系统发育保守性。入侵群落所有物种的物种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以及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标谱系多样性和平均最近谱系发育距离均显著高于本地群落和入侵群落本地物种,而入侵群落本地物种的功能分散指数和Rao''Q二次熵指数均显著高于本地群落,表明外来物种入侵改变了湿地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且外来物种入侵后群落谱系多样性趋于发散,说明与本地植物亲缘关系越远的入侵物种越容易在湿地群落中建立种群,符合达尔文归化假说。  相似文献   

20.
盐碱化梯度上草原植被空间异质性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物种出现的频率(p)作为植被空间分布的观测指标,采用幂函数法则(Power-law)对鄂尔多斯高原不同盐碱化草原上植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盐碱化梯度上,群落种类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化梯度上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分别为羊草、寸草苔、碱蓬。植物群落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有优势;丛生型植物在不同盐碱化梯度上普遍分布,丛生型和分枝型植物分布广泛;种子传播方式为重力传播的物种占有较高比例。物种多样性随盐碱化程度加深而明显下降,均质性增高,不同盐碱区的群落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出明显差异性,中度退化梯度上生态优势度最高。盐碱退化梯度上的群落变化与种群的繁殖策略、生活史对策、群落的再生产策略等生理与生态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