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氨催化—热固化法合成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通过振荡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初始pH对水中Pb(Ⅱ)吸附的影响,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内扩散模型拟合了吸附动力学数据,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线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吸附水中Pb(Ⅱ)的适宜pH为5—6...  相似文献   

2.
以板栗壳色素为前驱体,甲醛为交联剂,苯酚为活性剂,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得到了树脂。测定了树脂的零电荷点,并通过静态吸附法探究了不同苯酚用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对Zn(Ⅱ)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酚醛树脂吸附Zn(Ⅱ)的适宜条件为苯酚用量0.01 mol, pH值为7,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准一级,说明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可被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前者拟合效果更好,板栗壳色素酚醛树脂对锌的单层饱和吸附量为45.05 mg/g。  相似文献   

3.
板栗壳色素特性与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板栗壳色素的溶解性,紫外-可见光谱,光、热及大气稳定性,部分化学性质、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的影响以及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是一水溶性色素。对光、热、大气及部分化学物质稳定,与淀粉和蛋白质染着性好、色率高,与主要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混用性佳,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棕色色素。  相似文献   

4.
以板栗壳作为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P b2+,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 b2+初始浓度以及废水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 )分析吸附剂的主要物理特性,对Pb2+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探讨了废水中P b2+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显示:板栗壳吸附Pb2+吸附平衡时间为80min ,Pb2+初始浓度为50mg/L时,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3g/L ,最佳pH值为6,吸附平衡时Pb2+去除率可达到94.65%;吸附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5.
该文用自制的板栗壳色素,直接添加到新鲜牛奶中制备出了良好的板栗壳色素奶,并研究了板栗壳色素奶的生产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板栗壳色素的用量,选定了稳定剂的种类和最佳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增稠剂的种类及添加量。所制备的板栗壳色素奶具有良好的口感、较好的稳定性和悦人的色泽,既保持了鲜奶固有的营养价值,还因为色素的添加而增加了奶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和板栗香味,提升了奶产品品质,是一种同时具有奶香和板栗香味的液态产品。  相似文献   

6.
以板栗壳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直接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棕色素。探讨了各因素对板栗壳天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条件下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5g板栗壳粉在微波辐照时间13min、浸提温度75℃、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40%、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得率为7.02%。通过对色素的定性实验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板栗壳色素属于黄酮类色素,其对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pH值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为纯化栗壳色素,研究D-4020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栗壳色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上样液pH值为5、质量浓度为0.20 mg/mL,吸附流速1.0 mL/min,静态吸附180 min,用80%乙醇作为解吸剂,解吸流速为0.5 mL/min,3.0 BV的解吸剂时,栗壳色素即可解吸完全。  相似文献   

8.
微波辐照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板栗壳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溶液作溶剂直接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棕色素.探讨了各因素对板栗壳天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在微波条件下从板栗壳中提取天然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5 g板栗壳粉在微波辐照时间13 min、浸提温度75 ℃、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40 %、料液比1:20(g:mL)的条件下得率为7.02%.通过对色素的定性实验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板栗壳色素属于黄酮类色素,其对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pH值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NH4OH水溶液为溶剂,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板栗壳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进行了不同NH4OH浓度、液料比和浸提时间对色素粗提物得率和色价影响的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得二次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以色素粗提物得率为考察指标的优化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1.1 mol/L,液料比为16.5 mL/g,提取时间为120 min;以色价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条件为,NH4OH浓度为0.7 mol/L,液料比为14.6 mL/g,提取时间为112 min。板栗壳色素在生产中采用以色价为考察指标的优化提取工艺为宜。  相似文献   

10.
橡子壳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从橡子壳中提取、分离天然色素的方法,分析其化学结构,研究其结构的稳定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低温竹炭的粒径、用量、Cr(Ⅵ)初始浓度与吸附时间对Cr(Ⅵ)离子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最佳吸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低温竹炭对Cr(Ⅵ)离子的吸附最佳条件是:竹炭粒度80~100目,吸附时间120 min,Cr溶液初始浓度10 mg/L,竹炭用量0.9 mg.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多乙烯多胺交联的纤维素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若干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能有效地吸附Cu2+、Ni2+、Co2+、Zn2+、Pb2+,其吸附量可分别达1.28,1.24,0.58,0.66和0.99mmol/g。在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可选择吸附Cu2+、Ni2+等离子而不吸附Pb2+。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水酶法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工艺条件,以板栗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板栗壳棕色素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总酶量2.0%,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果胶酶质量比为2∶3∶5,酶处理p H值5.0,温度50℃,时间2.0 h,料液比1∶120。  相似文献   

14.
多胺交联纤维素树脂的合成及吸附性能(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报道了多乙烯我胺交联的纤维素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若干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能有效吸附Cu^2+、Ni^2+、Co^2+、Zn^2+、Pb^2+,其吸附量可分别达1.28,1.24,0.58,0.66和0.99mmol/g。在HOAc-NaOAc缓冲溶液中可选择吸附Cu^2+、Ni^2+等离子而不吸附Pb^2+。  相似文献   

15.
高浓度的Cr(Ⅵ)已成为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探索廉价高效的Cr(Ⅵ)处理技术,使用磷酸对玉米芯进行热改性处理,研究pH、投加量、振荡时间和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于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较低的pH有利于吸附的进行,pH=1条件下,改性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89.6%;随着投加量增加,吸附效果逐渐提高。吸附过程在80min左右基本达到平衡,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满足Freundlich与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随着温度的上升,吸附容量逐渐增大。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于10mg/L的Cr(Ⅵ)溶液,投加20g/L的玉米芯,改性处理将去除率提高22.8%,改性处理后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乙酸乙酯法分离板栗壳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乙酸乙酯水溶液质量分数(ω)、液固比(m/m)、反应温度、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板栗壳木质素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板栗壳经粉碎、苯醇浸提后作为反应原料,乙酸乙酯(ω)60%,液固比(m/m)为8:1,在高压釜内于180℃保温1h;提取液经减压蒸发回收溶剂,浓缩液在80℃真空干燥,得到棕褐色的粗木质素,然后用1,4-二氧六环溶剂提纯;得到提纯木质素。同时,测定木质素的溶解性能,并对其进行红外与紫外光谱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Mannich反应将黑荆树单宁固定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表面,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固化单宁大孔吸附树脂(MARIT),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适宜的合成条件.苯酚在MARIT上的平衡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等量吸附焓、吸附自由能和吸附熵,等量吸附焓在8.95~13.41 kJ/mol之间,推测吸附过程为氢键吸附.比较MARIT对苯酚的水溶液和环己烷溶液中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对溶液中苯酚、间苯二酚和邻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进一步讨论了MARIT对苯酚吸附时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板栗壳中多酚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板栗壳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板栗壳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壳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9.7%,料液比1∶18(g∶mL),浸提温度52.6℃,浸提次数3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板栗壳多酚提取得率预测值为76.0 mg/g,实验值75.9 mg/g。板栗壳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25~200 mg/L范围内,随质量浓度升高其还原能力和清除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逐渐增强,当200 mg/L时其还原能力达0.841,DPPH.抑制率达89.7%,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但低于同质量浓度Vc,对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93.2%和94.0%,均高于同质量浓度BHT和Vc。  相似文献   

19.
板栗壳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系统预试和单项预试,初步确定了板栗壳中含有酚类、有机酸、糖、多糖(或甙类)、内酯、香豆素、鞣质、甾体(或三萜)和黄酮等成分。  相似文献   

20.
红松松籽壳色素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松松籽壳是红松种子的外种皮,在红松松籽壳中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试验以红松松籽壳色素为对象,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松籽壳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耐光性和耐热性强,在pH为6-14范围内稳定。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蔗糖、氯化钠的加入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氧化剂、还原剂及苯甲酸钠不利于保持色素稳定性。金属离子K+、Na+、Ca^2+、Mg^2+、Zn^2+对红松松籽壳色素影响较小,Al^3+、Cu^2+和Fe^2+则对该色素有显著破坏作用。红松松籽壳色素是一种潜在的天然着色剂和理想的食用色素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