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小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提纯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Zkud202-4液体的发酵液离心去菌体,用硫酸铵盐析得粗酶,透析除盐后进行Sephadex G-75柱层析得到电泳纯碱性蛋白酶,用该法提纯的碱性蛋白酶比活力从粗酶液的155.5 U/mg提高到了954 U/mg,回收率为27.6%.该酶水解酪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10,且该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耐碱性.经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约为2.5 ku.  相似文献   

2.
根据芽孢杆菌(Bacillus)胶原蛋白酶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兼并引物,采用PCR法获得胶原蛋白酶产生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ol-J株胶原蛋白酶基因保守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基因组序列AL009126中编码胶原蛋白酶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参考该序列,获得了短小...  相似文献   

3.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抗耐药性加重、农产品污染、环境残毒等一系列化学农药综合症,利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是大势所趋。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具有抵抗环境胁迫能力强,可分泌多种抗菌类物质,以及广泛的生物防治特性,是芽孢杆菌属中最有价值的成员之一,具有作为生防微生物开发成绿色农药的商用潜力。目前,B. pumilus INR7、 HR10、SE34、SE49、SE52、KUDC1732、MCB-7、PTB180、RST25等均已被广泛报道,可通过多种机制拮抗真菌植物病原菌。本文归纳短小芽孢杆菌的主要次生代谢物及抑菌功能基因种类,阐述相关菌株的拮抗植物病菌的作用机制,综述了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短小芽孢杆菌作为生防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S12)产碱性纤维素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液体摇瓶的发酵方法,进行最适发酵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Bacillus pumilus S12菌株合成纤维素酶的最适碳源为CMC和麸皮,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有机氮比无机氮更有利于产酶;最适产酶条件为起始pH8.5,培养温度32℃,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70mL培养液,接种量为3%,在此条件下发酵20h,酶活力可达367.9 μg/mL.  相似文献   

5.
以天薯11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PS48对马铃薯生长期间病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用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BPS48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灌根后,病毒病发病率较轻;折合产量最高,为14 200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2 250 kg/hm~2,增产率18.8%。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5 g/L浓度下浸种30 min后,马铃薯折合产量为10 600 kg/hm~2,较空白对照减产1 350 kg/hm~2,减产率11.3%。  相似文献   

6.
短小芽孢杆菌BX-4抗生素标记及定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短小芽孢杆菌BX-4在作物根际的定殖及防病效果,通过浓度梯度法用氨苄青霉素对其进行了抗性标记,并通过番茄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在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突变体菌株BX-4'能够耐受浓度为200 μg·mL-1的氨苄青霉素,并且具有耐药和遗传双重稳定性;应用试验显示该突变体菌株能成功在番茄根际定殖.接种20 d后根际土壤中存活数量达到最高值1.34x108cfu·g-1干土,以后逐渐下降,到50 d时趋于稳定;筛选的突变体菌株对番茄青枯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达37.9%~50.9%.短小芽孢杆菌BX-4在作物根部的定殖规律为揭示其生防机理及应用该菌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7.
短小芽孢杆菌EN16诱导番茄对细菌性青枯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短小芽孢杆菌EN16对番茄青枯病的诱导抗病效应.结果表明,菌株EN16诱导番茄产生对青枯病的防病效果达到49.45%-68.89%;分别在挑战接种间隔期为7-10 d、菌株灌根接种2种处理条件下,菌株EN16表现出较好的诱导抗病效果.测定EN16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几种防御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病菌挑战接种前后菌株EN16处理均能引起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的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8.
王锐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6,(10):2611-2614
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对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发酵液中的阿魏酸酯酶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其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的纯化倍数为5.06,回收率达到14.8%。该酶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6 ku;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8,在40~45℃和pH 5.8~8.2都能保持很高的稳定性。K~+、Co~(2+)、Ca~(2+)和DTT对酶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Cu~(2+)、乙醇和苯甲基磺酰氟严重抑制了其酶活。以阿魏酸甲酯为底物,测得Km为0.25 mmol/L,Vmax为6.27 U/(min·mg)。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基于前期对短小芽孢杆菌SCU11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对在转录组数据中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存在较明显差异的候选sRNA Bpsr145进行鉴定及探究.[方法]通过Northern blotting和独立转录验证Bpsr145的表达,使用不同的程序对其序列保守性、二级结构以及靶标基因进行分析,另外利用电转化方法构建一个B...  相似文献   

12.
李晓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0):49-49,52
在原核生物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以起始转录mRNA合成的地方,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特异结合取决于σ因子。本文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RNA聚合酶进行了比较,并对枯草芽孢杆菌中σ因子的类型、功能以及各类型σ因子所识别启动子的序列特征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在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马铃薯渣与汁水为原料,以短小芽孢杆菌ZY05为发酵菌种,优化马铃薯薯渣液态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工艺.初步确定了马铃薯薯渣与汁水发酵的适宜条件.具体为除茵种外不添加任何外源物质,pH自然.发酵温度为37℃,转数为180 r·min-1,发酵时间为120 h.通过本项工艺获得的马铃薯渣...  相似文献   

14.
GFP标记短小芽孢杆菌LYMC-3在马尾松体内的定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松材线虫拮抗细菌短小芽孢杆菌LYMC-3的内生性及其在马尾松体内的定殖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菌株在马尾松组培苗体内的定殖,并采用高渗透法将质粒pGFP78转入菌株LYMC-3,对其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同时测定标记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以GFP标记和抗性标记作为示踪手段,将标记菌株接种到2年生马尾松盆栽实生苗的根部,借助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和稀释涂板的方法,对马尾松根部、茎部的标记菌株进行定期回收检测.结果显示,通过SEM成功观察到菌株LYMC-3在马尾松体内的定殖,并成功获得LYMC-3菌株荧光表达强烈且遗传稳定的转化子,经过连续8次的稀释培养,其遗传稳定性为96.8%.GFP标记菌株在接种马尾松根部后的第4天,根部、茎部都能回收到大量标记菌株的存在,随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根部的下降速度快于茎部.接种40 d后,根部回收标记菌株数量为0.3×102cfu/g,茎部回收标记菌株数量为0.8×102 cfu/g.以上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LYMC-3具有内生性,能在马尾松体内良好地定殖和传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群体感应(QS)信号分子降解能力更强的突变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增强其在水产细菌性病害防治中的效果,为水产养殖业利用细菌QS淬灭机制防治细菌性疾病提供借鉴.[方法]以具有降解QS信号分子特性的短小芽孢杆菌F3-1为出发菌株、紫外线和亚硝酸钠(NaNO2)为诱变剂进行诱变选育;以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a violaceum ATCC12472)为报告菌株筛选正向突变,经连续传代25代后测定其遗传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测定培养时间、pH、盐度和温度对突变菌株降解QS信号分子能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扩增QS抑制基因aiiA及SDS-PAGE分析验证突变菌株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种诱变方法共获得205株突变菌株,以紫色杆菌为报告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具有QS抑制作用的正向突变株4株,编号分别为FF1-2、FF3-2、FF3-3和FF4-1.其中,突变菌株FF1-2的蛋白产量达47.48±2.87μg/mL,约是出发菌株F3-1的3.12倍,对紫色杆菌的褪色圈直径是出发菌株F3-1的2.96倍,抑制紫色素的能力较出发菌株F3-1提高64%,说明该突变菌株具有很强的QS抑制能力;连续传代25代后,突变菌株FF1-2的产蛋白能力及对紫色素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变化(P>0.05).突变菌株FF1-2在培养时间为40 h、温度30℃、盐度0.5%、pH 7.0时,紫色素褪色效果最佳.从出发菌株F3-1和突变菌株FF1-2中均能扩增获得753 bp的aiiA基因,且通过SDS-PAGE分析验证二者在28 kD处均呈现出特异条带.[结论]采用诱变育种技术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FF1-2能显著提高QS抑制能力,且该抑制能力能稳定遗传,即通过诱变育种技术提高短小芽孢杆菌的产酶量及酶活力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短小芽孢杆菌XZG33耐高温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XZG33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甘露聚糖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到了均一的蛋白酶,酶纯度提高了39.7倍,回收率20.2%。通过SDS-PAGE电泳和SephadexG-75分子筛凝胶电泳测得酶蛋白分子量是40.0 kDa,为单亚基蛋白。酶最适作用pH值5.0,最适作用温度60℃,在pH值2.0~8.0范围内酶活性及稳定性较高。在80℃以下保温1 h,残余酶活还在80.0%以上。二价金属离子Mg2+、Ca2+、Co2+及Mn2+对酶有明显激活作用。酶对槐豆胶有强的底物水解特异性,而对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桦树木聚糖水解活性极低。在最适作用条件下,以槐豆胶为底物测定Km为4.6 mg/ml。[结论]鉴于短小芽孢杆菌XZG33甘露聚糖酶具有以上优良的酶特性,它在食品原料及功能性低聚糖的开发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短小芽胞杆菌M-26为碱性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研究着重对供氧条件对短小芽孢杆菌M-26产碱性木聚糖酶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了摇瓶和发酵罐的最佳接种龄分别为16.5 h和7 h,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发酵液的产酶活力分别为541.87 IU·m L~(-1)和1 102.11 IU·m L~(-1);10 L发酵罐通气比1.5 vvm,罐压0.0 5 MPa,发酵液酶活1 353.51 IU·m L~(-1);20 L发酵罐通气比2.0 vvm,罐压0.05 MPa,发酵液酶活1 768.28 IU·m L~(-1);50 L发酵罐通气比2.0 vvm,罐压0.1 MPa,发酵液酶活2145.53 IU·m L~(-1)。通过提高通气比、罐压而改善供氧条件,使短小芽胞杆菌M-26的发酵液酶活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从腐烂稻草上分离筛选出一株活性较高的芽孢杆菌T1,经鉴定为纳豆芽孢杆菌,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此菌株,对该菌株进行生长必需因子的试验,结果表明T1在合成培养基添加维生素和核酸碱基均不生长,加不同种类的氨基酸都能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特别好,对蛋白胨的需要量有一定的要求,添加1%的蛋白胨生长好,高于2%的茵体生长好,对孢子的快速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小于0.1%的菌体生长缓慢,甚至不生长。摇瓶发酵培养基蛋白胨2%,葡萄糖2%比例最佳。  相似文献   

19.
Tn5转座子及其衍生载体被广泛应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基因功能研究,但尚未见有利用Tn5转座子导入革兰氏阳性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DX01菌株的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Tn5转座载体,对短小芽孢杆菌DX01菌株进行了Tn5转座插入诱变,获得了大量的突变株.同时,考察了感受态细胞培养浓度、电击电压、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短小芽孢杆菌和胶红酵母菌在魁蚶育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饵料中添加短小芽孢杆菌CGMCC 1004菌株(0%、0.5%、1.0%)和胶红酵母菌CGMCC 1013菌株(0%、0.5%、1.0%)进行魁蚶育苗,探讨2种益生菌对魁蚶幼虫生长、存活、附着变态以及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的影响。[结果]单独添加酵母菌及同时添加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对壳长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的添加组合效果最佳;单独添加芽孢杆菌以及同时添加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对壳高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单独添加1.0%芽孢杆菌的效果最为显著;单独添加0.5%酵母菌及同时添加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对魁蚶幼虫的附着变态作用效果较好;在试验过程中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NO2--N)浓度均低于0.20 mg/L。[结论]在魁蚶育苗过程中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是可行的,能更好促进魁蚶幼虫的生长,其中添加0.5%酵母菌和0.5%芽孢杆菌的育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