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甘薯幼嫩茎尖作为蔬菜的食用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并作为高档菜肴。为满足生产与市场发展需要,介绍了叶菜型甘薯专用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引进7个叶菜型甘薯品种在衢州进行试种,对甘薯嫩茎叶食味进行综合品尝评价,并对嫩茎叶产量及适应性等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本地种植和市场需求的叶菜型甘薯专用新品种。结果表明,宁菜-2、杭香1号、徐菜薯1号综合性状较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9份叶菜型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种结果。根据甘薯嫩茎叶食味的综合品尝评价,兼顾鲜嫩茎叶的产量及适应性,认为海南种植广薯菜1号和2号最为理想。同时,推荐继续试种福薯7-6和枝菜薯。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番薯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叶菜型甘薯‘福菜薯1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BGISEQ-500平台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全基因组进行建库测序,并组装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果显示: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1 387 bp,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其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和2个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IR)的长度分别为87 597, 12 052和30 869 bp.注释共得到132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在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搜索到5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序个数分别为32, 4, 3, 11, 2和2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叶菜型甘薯与甘薯四倍体野生种Ipomoea tabascana和二倍体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安全施肥技术以及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水平以及测定作菜食用部分硝酸盐积累情况等试验,初步明确了中长蔓分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33万株,短蔓分枝强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施足肥料、多施氮肥对提高茎叶产量和茎叶鲜嫩度有明显效果,多施有机肥、拉长追肥间隔期以及优化配方施肥是降低茎叶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采摘、清洁园地、优化施肥、重施基肥以及加强管理、运用水肥促控技术、调节茎叶生长速度是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与施氮安全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叶菜型甘薯蔓尖产量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7个叶菜型甘薯品种:莆薯53、广菜薯1号、广菜薯2号、阜菜薯1号、福薯10号、福薯11号、福薯7-6。1.2方法试验地点设在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北碚农科所基地内,紫色黏土,肥力中上。2006年和2007年均按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设3次重复。每小区畦作6行,  相似文献   

7.
对8份叶菜型甘薯种质在海南的试验评价表明,广薯莱2号的鲜嫩茎尖产量为24.3t/hm2,食味优,营养丰富,抗逆性强;阜菜薯1号的鲜嫩茎尖产量18.7t/hm2,食味良,营养丰富,鲜薯产量18.6t/hm2,薯干产量4.2t/hm2,鲜薯食味优,营养高;福薯7-6由于抗逆性较差,鲜嫩茎尖产量只有12.6t/hm2,但食味特优.营养丰富.建议:广薯菜2号可在粗放栽培地区推广,阜菜薯1号可作为菜和薯兼用型品种推广,据有关试验.福薯7-6在良好栽培条件下推广,可获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6年叶菜型甘薯新品种国家区试广西试点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叶菜型甘薯,为其在生产上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2006年的国家叶菜型甘薯品种区试,测定福薯10号、福薯11号、广薯菜1号、广薯菜2号、阜菜薯1号、莆薯53和福薯7-6(CK)7个甘薯品种的茎叶产量,并进行品质鉴定。[结果]各参试品种茎叶产量均比对照增加,福薯10号产量最高,单产为29599.5 kg/hm2,比对照增产41.3%。其次是莆薯53和广薯菜2号,单产分别为26899.5和26850 kg/hm2,比对照增加28.4%和28.2%。品质鉴定除阜菜薯1号和广薯菜1号稍差外,其余品种都较优,适于在广西种植。综合排名前3名的是福薯10号、莆薯53和广薯菜2号。[结论]该研究为调整广西甘薯生产的品种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叶菜型甘薯引入黑龙江省,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秧苗移栽后的空闲时间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福菜薯18号的外观形态较好,产量与南方原引地差异不大,营养物质含量较高,从而为叶菜型甘薯品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叶菜型甘薯常见害虫甘薯大象虫、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甘薯麦蛾、甘薯小绿龟甲识别的主要特征及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薯嫩尖的营养价值及食用价值明显高于芹菜、菠菜等蔬菜,尤其是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胡萝卜约高3.8倍.2007年,晋江市引进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福薯10号"进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食用价值高、商品性好,其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适时早插、加强水肥管理、打顶摘心、促进分枝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耐寒性,找出能科学评价品种耐寒性的指标,建立可靠的耐寒性数学评价模型,筛选耐寒性强的叶菜型甘薯品种,为耐寒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为材料,设置25℃为对照温度,10℃为低温胁迫温度,研究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组织含水率(TMC)、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及叶绿素a/b(Chl a/b)10个指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以各单项指标的耐寒系数为衡量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进行耐寒性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单项生理指标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13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按照耐寒性强弱划分为4类,即不耐寒型、轻度耐寒型、中度耐寒型、高度耐寒型;建立叶菜型甘薯耐寒性评价数学模型,D=0.283+0.0171X1-0.074X3+0.166X4+0.409X5-0.874X<...  相似文献   

13.
研究5、10、20、40mmol·L-14个N浓度对叶菜型甘薯鲜嫩茎叶的硝酸盐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可溶性蛋白及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含量的增加,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呈线性增加,随处理时间延长,高N含量下硝酸盐积累持续增加,但在较低含量下硝酸盐积累在施N后6-8d达到极值后有所下降;NR活性随N含量增加显著提高;N含量与总糖含量呈负相关,N含量高不利于总糖积累;N含量提高,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水培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嫩茎和叶柄的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土壤栽培相比,1/2 HL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叶菜型甘薯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嫩茎最高,叶片居中,叶柄最低。(3)不同营养液配方显著影响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营养液华南B与1/2HL培养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华南A;园氏配方与土壤栽培相当,二者均极显著低于1/2HL、华南A和华南B。(4)营养液中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叶片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硝态N提高了硝酸盐含量,而氨态N会减缓水培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的增加;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结论】与土壤栽培相比,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水培营养液中增加硝态N会提高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适量氨态N可减缓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营养液中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供氮水平对叶菜型甘薯生理指标及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氮素水平:每盆施尿素0 (N0)、2.1 (N1)、4.2(N2)、6.3 (N3)、8.4(N4)、10.5 (N5)g,研究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福薯7-6叶片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相对质膜透性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叶菜用甘薯对不同氮肥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氮肥使用不足以及施用过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机采型叶菜用甘薯的育种目标,在适应性和产量指标、食用品质、外观品质、抗病性和机械采收品种的理想株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思路,提出适合机械采收品种的生长模式;并总结了国审适机采型叶菜品种福菜薯22号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对10个叶菜型甘薯品种6个采收时期的基部分枝数和茎尖的20个性状进行加减符号标签法判别的基础上,再对这些性状的变异方差、 Person相关、权重值、主成分及隶属函数进行了解析和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茎尖产量与基部分枝数和茎尖质量之积显著正相关,基部分枝数的变异方差受采收期主导,茎尖质量的变异方差受品种主导.茎尖质量与叶柄的总质量、叶柄长度和叶柄在茎尖质量中的比例显著正相关,与茎在茎尖质量中的比例显著负相关. 10个品种21个性状的加减符号法判别、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得分的高低排序较为一致,品种Y3和Y7属于“叶型叶菜品种”, Y8和Y10属于“柄型叶菜品种”, Y4和Y9属于“茎型叶菜品种”, Y1和Y6属于“分枝型叶菜品种”, Y2和Y5属于“交叉型叶菜品种”.叶柄是影响茎尖质量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8.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叶菜型甘薯的繁殖系数,保证种植种源的持续供应,采用薯苗大棚栽培越冬留种,研究不同品种和节位薯苗越冬栽培的薯苗地上和地下部性状。结果表明:叶菜型甘薯福菜薯18和鄂菜薯1号的茎尖薯苗和二节薯苗越冬存活率最高为77.50%,最低为66.25%;鄂菜薯1号茎尖薯苗越冬苗株高最高为29.3cm,茎尖薯苗株高均与二节薯苗的株高差异显著;二节薯苗分枝数、薯苗产量最高分别为62.77个/m2、493.34kg/667m2,均显著高于茎尖薯苗;越冬地下茎存活率以二节薯苗优于茎尖薯苗,存活率在73.75%~82.50%;茎尖薯苗的柴根产量和数量均优于二节薯苗,分别达128.89kg/667m2和16.1个/m2。结论:以二节薯苗栽培越冬,其来年薯苗分枝、产量、地下茎性状均优于茎尖薯苗,薯苗直接栽插繁殖、地下茎萌发繁殖速度均快于柴根。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垄畦和平畦两种栽植方式对叶菜型甘薯品种"莆薯53"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畦栽植和平畦栽植平均每667 m2蔓尖产量可达2 093.83 kg和2 227.54 kg;栽后80 d左右,蔓尖日产量达最大值。蔓尖采摘6次后,垄畦栽植和平畦栽植每667 m2块根产量分别达959.33 kg和534.02 kg。  相似文献   

20.
以福薯7-6为对照,引进3个叶菜用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福薯53产量高,但食味较差,不列入推广计划;福薯10号产量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品质略优于对照,可在福州市示范推广;广薯菜2号食用无苦涩味,入口略有腻感,产量略低于对照,但不同试验点有所差异,可作搭配品种在适宜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