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健 《种子科技》2007,25(6):38-39
概述了种子包衣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包衣所用种衣剂、包衣方法、作用和包衣流程,并预测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种子丸粒化技术浅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指的是薄膜包衣。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包衣方法,即种子丸粒化。丸粒化种子与膜衣种子相比,在原理、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为了加快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速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笔者...  相似文献   

3.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发芽率难以保证,油菜生产上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对油菜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的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包衣对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幼苗生产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2)能将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到位;(3)能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及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4.
白三叶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牧草品种--白三叶种子较小,幼苗顶土力差,机械播种效果欠佳,种子出苗后不是过于密集就是缺苗断垄,不利于机械化播种.白三叶种子的特殊性和目前国内牧草种子包衣技术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白三叶的推广.通过对白三叶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试验,确立丸粒化包衣种衣剂配方、包衣工艺,有效地与国产包衣设备配套使用等,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种子包衣不均匀和包表易碎的问题,保证包衣种子的质量,促进白三叶种子包衣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实现草地建设的机械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油菜丰产的关键主要是提高播种质量.直播油菜大多为手工播种,下籽不均匀,且播种量大;穴播表现为穴间稀,穴内密,出苗多,苗势弱,间苗费工,既浪费种子又造成苗荒,最终影响油菜产量的提高;育苗移栽是近年大力推广的一项油菜增产新技术,但由于育苗移栽比较费工、费水,加之农村劳力外出问题尤为突出.种子包衣剂则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项农业新技术.该技术是以成膜剂和配套助剂为载体,用科学方法和先进工艺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种肥等多种活性物质,经多元复配而制成的新型种衣剂.种子包衣后能在外面形成一层柔韧、连续的膜衣,播种后在土壤中遇水吸胀缓缓溶解,延长药物的持效期,具有杀虫、防病、壮苗、全苗和增产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种子丸粒化包衣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分层包裹技术的加工工艺,水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溶剂可以溶解微肥、农药以及黏合剂,另一方面,作为润湿剂可以使种子表面湿润,在加工过程中需不断加水使其他填充材料更容易粘附包裹在种子表面。水的使用量因作物种子及放大倍数的不同差异很大。据测算,在种子丸粒化包衣中,一般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8—1.2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种子包衣,丸化技术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张文明 《种子》1998,(2):66-67
实施“种子工程”的突破口为种子加工。目前,在种子精选分级包装方面已经有了~定的基础,而种子包农技术的应用与种了产业化的要求差距较大,成为种子加工的限制因素和关键环境。因此,加速推广种子包衣、九化技术势在必行。1种子包衣、丸化的概念、类型与机理种子包衣(Seedcoating)是将种子与特制的种衣剂按一定“药种比”充分搅拌混和,使每粒种子表面涂上一层均匀的药膜(不增加种子体积),形成包衣种子(或称包膜种子)。种子丸化(Seedpelleting)是用特制的龙化材料通过机械处理包裹在种子表面,并加工成外表光滑,颗粒增大,形…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及对新疆加工番茄种子丸粒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把实施"种子工程"作为科教兴农和实现跨世纪农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实施"种子工程"中又把种子加工和种子包衣作为启动点和突破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细小种子包衣和丸粒化方面,多有报道.这对新疆加工番茄生产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余超 《种子世界》2004,(5):32-34
本文对种子包衣的起源和发展,种子包衣、丸化的概念、类型、机理,新疆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丸粒化的作用,丸化包裹内容物及其对新疆加工番茄产生的效益做了详述。如果能将其用于新疆加工番茄,则不仅可以增强药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着国家种子工程的启动,种子包衣及丸化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种子产业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同时,种子包衣与丸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种子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很好的技术载体,本文概述了种子包衣,丸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类型以及研究和发展现状,并对种子包席子有及丸化技术物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飞播用花棒种子丸粒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瑞凤  阎志宏  王爱勤 《种子》2004,23(9):35-38
针对飞播用种子丸粒化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研究,使得处理后的丸粒化种子重量增加到原来的4~6倍,有效解决了种子"穿棉衣"与发芽和破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论述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历史、类型及工艺,对国内外丸粒化技术存在的差距作出总结,并对我国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熊腾飞  林庆胜  冯夏 《种子》2022,(6):102-106
为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菜心种子的丸粒化包衣,增强菜心对不良环境的抵御能力和苗期长势,拓展菜心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功能,提高菜心种子丸粒化包衣的应用性,测定α-萘乙酸、矮壮素、芸苔素内酯、活力碳80、复硝酚钠、吲哚丁酸、黄腐酸等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菜心种子发芽率、根长、株高和茎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01 mg/kg的芸苔素内酯和2 500 mg/kg的α-萘乙酸分别在丸粒化包衣后第9天和第15天的根长最长,且显著长于对照组;10 mg/kg的芸苔素内酯和1 mg/kg的复硝酚钠分别在丸粒化包衣后第9天和第15天的株高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0.01 mg/kg和1 mg/kg的芸苔素内酯在包衣后第9天的根长和株高都显著大于对照组。250 mg/kg的α-萘乙酸和5 mg/kg的矮壮素包衣后在第9天和第15天分别对根长和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 mg/kg的复硝酚钠与5 mg/kg和50 mg/kg的吲哚丁酸单用和混用都对菜心的茎粗有显著的加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测定方法对丸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粒种子丸粒化(Seedcoating)技术是采用“一心多层”的原理,在高强度粘合剂的作用下,借助无腐蚀、易吸水的填充物,将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生长剂等逐步丸粒化于种子表面。它不仅解决了播量大、间苗劳动量大等困难,而且对培育壮苗、防治病虫害等都有显...  相似文献   

15.
油松种子丸化包衣材料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松种子丸化包衣的几种粘着剂和成膜剂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填充物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丸化种子包衣的粘着剂最好,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壳聚糖作成膜剂效果最好,丸化包衣填充物以膨润土原矿石粉+2%桃胶和膨润土与滑石粉按1:1混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早在 1996年农业部就提出要把种子精选加工、包衣作为实施种子工程的突破口,近年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科技部也提出要把种子包衣处理示范工程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我国目前主要农作物种子年需求量为 700万吨,其中商品种子量 350万吨,但经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的种子不到种子总量的 10%.根据种子工程提出的要求,我国种衣剂的总产量远不能满足全国种子包衣的需要,因此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农业即将面临一次"红色革命"--种子包衣、丸化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17.
甜菜丸粒化处理的种子,目前常用的都是单粒种,如BETA356、HX0602;种子丸化材料为惰性填料(黏土等),活性物质(杀菌剂、抗菌剂、杀虫剂),粘合剂(4L肥、菌肥),所以丸粒种子的胚芽和幼苗可以更好地抵抗真菌和病虫危害,特别是抵抗根腐病、甲虫、甜菜潜蝇、叶虱等病虫。但甜菜丸粒化种子的外壳占整个种子重量的70%,外壳厚、光滑,吸水渗透较慢,加之丸粒化种子均为单粒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作物种子包衣机械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姚东伟  万丽  杨晓峰 《种子》2005,24(12):50-52
介绍了种子包衣机的主要构造、类型及国内主要包衣机械的型号及特点,提出了今后我国包衣机械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瑛 《中国种业》2020,(11):18-21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分析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播种深度对不同来源羊草种子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桂霞  韩建国  赵霞 《种子》2006,25(9):20-23
研究了野外条件下4种不同播种深度对2种种子来源(野生和栽培)的羊草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和种子来源都显著影响羊草出苗率.羊草出苗率与播种深度成反比,覆土1 cm的种苗出苗率最高,覆土6 cm的最低,两者相差4~5倍.栽培羊草在播深1~2 cm时,出苗率显著高于野生羊草;而当播深增加到4 cm后,则呈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