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德英  里二  杨春勇  张丽霞 《种子》2013,32(1):55-56
利用不同温度(15、20、25、30、35、30/20℃)、不同激素及浸种处理对苦冬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结果表明:适宜苦冬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30~35℃,30℃为最佳发芽温度;NAA及50℃水温浸种能提高苦冬瓜种子萌发率,但与ck无显著性差异;百粒重(3.09±0.4)g。综上可知:苦冬瓜种子属于较高温萌发型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光照与黑暗等处理对齿果酸模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条件对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探讨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为92%和78%,然后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达77.5%,浸种6 h与12 h对种子发芽率较低;20℃浸种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达78.5%和73.5%,浸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与黑暗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齿果酸模发芽最适合条件:20℃浸种24 h,1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3.
蹇黎  杨婧  秦小军  白惠如 《种子》2019,(1):93-95
为了解紫苏生长生理机制,采用不同温度和浸种时长处理紫苏种子,以探究贵州紫苏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紫苏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和30℃,发芽率均高达90%以上;25℃萌发条件下,低温处理紫苏种子24h、48h和72h的发芽率分别为90%、93%、90%;紫苏种子最适浸种时长为48h,发芽率最高为97%。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温度、光照与黑暗等处理对齿果酸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不同条件对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探讨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分别为92%和78%;然后随温度增加逐渐降低。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达到77.5%;浸种6 h与12 h种子发芽率较低。用20℃浸种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以达到78.5%和73.5%;浸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萌发。光照与黑暗对发芽率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发芽势影响显著。齿果酸模种子发芽最适合条件是:20℃浸种24 h,15℃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赤霉素及浸种温度对伴娘山月桂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不同浸种温度处理伴娘山月桂种子.结果表明,最适浸种温度为40℃>20℃>60℃;赤霉素浓度在0~500 mg/L范围内,浸种15 min和30min,分别以400 mg/L和300 mg/L处理最好,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萌发启动速度缩短.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和不同浸种时间对沙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世才  张治科  李延清  齐龙 《种子》2007,26(1):9-11
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沙芥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得出沙芥种子发芽的最适浸种时间为9h,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  相似文献   

7.
吴双英  徐建平  李旻辉 《种子》2019,(2):98-100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处理对多叶棘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方法]测定多叶棘豆种子的千粒重、水分,观察种子形态特征。采用砂擦、热水浸种、赤霉素处理种子,在人工气候箱里观察和记录10℃、15℃、20℃萌发温度下的发芽率。[结果]3种方法中,机械破皮对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砂擦方法和砂擦后常温水浸泡方法在15℃萌发温度下发芽率分别77.3%和84%以上,同种实验方式下,20℃发芽率次之。10℃的萌发率相对较低。[结论]砂擦加常温浸泡后15℃条件下萌发是最佳发芽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_2O_2浸种和种皮处理对马槟榔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实验以新鲜采集的马槟榔种子为实验载体,使用不同浓度的H_2O_2浸种24h、破皮和种皮打磨处理,在25℃自然光照条件下,将种子播种在沙床上,对种子萌发的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讨论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处理对马槟榔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依次为4mg/L H_2O_2种皮打磨ck开口;对发芽势的影响为开口4mg/L H_2O_2种皮打磨处理ck;对幼苗株高的影响为开口1mg/L H_2O_2打磨ck;对幼苗根生长的影响为开口1mg/L H_2O_2打磨ck。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浓度为1mg/L H_2O_2浸种24h是促进马槟榔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和浸种时间对朱砂根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前处理等基本条件对朱砂根种子萌发的影响,找出朱砂根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为朱砂根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温度(20℃、25℃、15℃、室温)和不同前处理(不浸种、漫种2 d、浸种4 d)对朱砂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并计算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得出结论:浸种4 d在20℃下培养最利于朱砂根萌发,且在一定范围内,温度高适当缩短漫种时间、温度低适当延长浸种时间,均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研究壮瑶药植物野甘草种子萌发特性,为野甘草育种以及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野甘草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及聚乙二醇(PEG-6000)、赤霉素(GA)、硝酸钾浸种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野甘草种子在20℃和35℃恒温条件下不萌发,25℃、30℃、15/25℃变温、20/30℃变温和25/35℃变温条件的发芽率分别为78%、43%、73%、94%和75%;(2)野甘草种子在全黑暗条件下不萌发,由黑暗转入光照后,种子正常萌发;(3)浓度为1%~5% PEG-6000、1~100 mg/L GA和1~5 mmol/L KNO3浸种后,野甘草种子发芽率均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处理,分别为86%~90%、93%~95%和87%~88%。野甘草种子为需光性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30℃变温,PEG-6000(1%~5%)、GA(1~100 mg/L)和KNO3(0.01~5 mg/L)浸种可促进野甘草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以狼尾草新品系LS-1种子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温度和覆土深度处理条件下狼尾草种子发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系LS-1在25℃、30℃、35℃条件下萌发较快,15℃、20℃条件下萌发较慢,10℃以下不能正常萌发;在供试温度中发芽率最高的处理为25℃、30℃、35℃,结合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生长等指标,萌发最佳温度为25℃;狼尾草种子最适宜的覆土深度是10~20mm.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的温度、光照及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暗处理条件最利于华北香薷种子的萌发。在此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为100%;发芽势达到100%;发芽指数为14.28;活力指数为89.84。不同的播种基质对华北香薷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种子的发芽率均达到80%以上,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炭土作为播种基质最利于幼苗的生长,20d平均长高42.43mm。  相似文献   

13.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李瑜 《种子科技》2019,(11):5-6,8
通过在5℃、10℃、15℃、20℃、25℃、30℃恒温光照条件下,测定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究温度条件对堇叶碎米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0.67%~93.33%、发芽势变幅为7.33%~54.67%、发芽指数变幅为0.39%~26.01%、活力指数变幅为0.43%~60.08%。20℃、25℃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尤其20℃恒温光照条件下各个指标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0℃恒温光照条件为堇叶碎米荠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巴东独活种子催芽技术,以巴东独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长、萌发床基质、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巴东独活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时长、浸种方法和激素条件对独活种子萌发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佳光照时间为12h/d;适宜浸种条件为在含有30mg/L IAA与30mg/L NAA的20℃水溶液中浸种12h;3种萌发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无显著性影响。该研究对有效提高巴东独活种子的发芽率,从而降低育苗过程中独活种子使用量,降低育苗成本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20,(6)
为筛选育苗基质,探讨天门冬播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桂冬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贮藏时间、播种月份、浸泡水温、发芽温度、不同育苗基质条件对天门冬发芽率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时间大于12 h的处理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浸种96 h的发芽率最高,达96.67%,比未浸种(对照)提高了25%以上;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即采即播的发芽率最高,达到86.33%,贮藏时间12个月的发芽率仅有8.33%; 4月和10月播种的发芽率较高,分别达到90.00%和87.67%;不同浸泡水温对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温度(恒定)对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具有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8.67%,常温次之,30℃、35℃明显下降;以黄泥+珍珠岩+泥炭+椰糠(体积比2∶1∶1∶1)为播种基质和育苗基质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9.58%,幼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不同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处理.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且以30℃为最快,发芽势也最高,但最终发芽率以25 ℃最高,为78%;在每日光照8 h比黑暗处理最终发芽率高,光照下最终发芽率为79%;根据pH值梯度处理也呈现不同发芽率,以pH为6时最高,最终发芽率为90%;贮存方法以风干脱粒低温贮存效果最佳,最终萌发率为80%,不同浓度赤酶素处理发芽率不同,以400 mg/L赤酶素处理为最高,最终发芽率为88%;浸种36 h最有利促进露珠杜鹃种子萌发,最终发芽率为89%;不同的水温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对露珠杜鹃种子采用最适温度、光照、pH值、贮存方法、激素、温水浸种等综合处理,露珠杜鹃种子最终发芽率在90%以上.此外,必需测定其千粒重与种子活力.目的为露珠杜鹃的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花乌头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珍贵道地药材黄花乌头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发芽温度(10、15、20、25、30℃)、30℃温水不同浸种时间(0、4、8、16、32、64 h)、不同贮藏条件(室温、4℃冰箱中、种子∶湿润河砂=1∶3贮藏6个月)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及其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为黄花乌头的规模化种植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花乌头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播种前用30℃温水浸泡种子一昼夜可以提高其发芽率,种子∶湿润河砂=1∶3埋在地下10~15 cm土层中自然越冬条件下贮藏能够保持其较高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疆薰衣草种子最佳浸种方式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用非激素与激素搭配浸种的方式处理新疆薰衣草种子,观察其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否具更有效的促进作用。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分别用冷水浸种24 h,30℃恒温水浸种24 h,无水冰醋酸浸种30 min,1%NaOH浸种15 min 4种非激素浸种处理的方法,及200、300、400、500、600 mg/L这5个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种处理的方法,以未经浸种处理的新疆薰衣草种子为对照,观察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情况,再综合2组数据的结论,以最佳的非激素处理方式作为浸种前预处理,结合最佳浓度的激素浸种,对照仅使用激素处理,未经预处理的薰衣草种子,选出最适合新疆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浸种方式。结果表明,冷水浸种24 h的处理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而无水醋酸与1%NaOH对薰衣草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GA_3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其中GA_3浓度为60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显著;而在600 mg/L的GA_3浸种前先用冷水进行预处理,在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情况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由此可知,用浸种的方式软化种皮确实对薰衣草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激素浸种前无冷水浸种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