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发生于25日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鸭病毒性肝炎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很少见于报道。本文报道一起鸭病毒性肝炎与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1发病情况1999年4月13日,我县某农户从浙江省长兴市购进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鸭2000只,利用鱼塘水面饲养。在饲养场地上有一棵已经腐烂的老树桩,雏鸭经常成群的去采食腐烂的树桩木屑。4月18日突然死亡雏鸭4只,叨日夜间死亡28只。于ZIH取病鸭作兽医实验室诊断。ZIM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退或废绝。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 ,规模化养鸭场所引起的疾病也非常普遍和突出。如何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经验 ,对鸭只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作一简介。1 鸭病毒性肝炎1 1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 3~ 1 5日龄的雏鸭 ,对 4周龄以上的鸭无影响。发病日龄越小 ,死亡率越高 ,最高可达 90 %~ 95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雏鸭 ,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本病主要的传染途径。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以冬、春季暴发较多。1 2 症状病初食欲消失 ,嗜睡 ,不爱活动。发病后半天至 1天即出现特征性神经症…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禽病在发生和流行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相当普遍,使对禽病的诊断和防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将一起肉鸭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继发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种鸭场饲养的 2~ 3周龄雏鸭大量发病死亡 ,死亡率高达 70 %。经采用流行病学、临床学、病理学综合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 ,应用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和疫苗以及采取消毒 ,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雏鸭死亡率下降到 5 %以下。现将诊断与治病情况报告如下。1 诊断1.1 流行病学调查该种鸭场建于山坡地 ,夏、秋季有水塘放牧 ,冬、春季舍饲。发生疫情的鸭舍光照不足 ,鸭舍面积 6 0 0m2 ,每平方米饲养鸭8只以上 ,饲养密度偏大。鸭群营养状况中等。1.2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鸭表现精神萎糜 ,不愿走… 相似文献
7.
8.
9.
田林县定安镇养鸭户陆某一批 50 0多羽 3个多月龄的樱桃谷肉用种鸭因饲喂发霉稻谷而发生曲霉菌病。至笔者诊治时 ,已发病 1 53只 ,死亡 31只。现把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表现病鸭精神沉郁 ,厌食 ,常伸颈张口呼吸 ,口腔与鼻腔常流出浆液性分泌物 ,呼吸时常发出干性的特殊沙哑声 ,有渴欲 ,拉青白色水样稀粪 ,不爱活动 ,常蹲伏于角落处 ,有部分鸭眼角膜中央形成溃疡和颈部肌肉痉挛 ,最后两脚伸直挣扎死亡。2 病理变化经剖检 3只死鸭和 6只重病鸭 ,均见肺和气囊有米粒大到绿豆大的灰白色或乳黄色坏死结节 ,切开后有一定的组织层次 ,结… 相似文献
10.
2002年5月初临沂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500余只10日龄左右雏鸭相继发病,以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发病期间共死亡139只,死亡率为29%以上,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接诊后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雏鸭的曲霉菌病并发沙门氏菌病,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控制了病情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个体或农户养鸭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鸭、蛋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客观上促进了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给养鸭业带来极大威胁。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根据当前黑龙江省养鸭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了针对危害养鸭业主要疫病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江苏省泰州市某养殖户于今年6月份引进1100只番鸭,在5日龄时开始发病,整个过程持续3周左右,共死亡64只。发病初期,少数雏鸭出现咳嗽,声音尖厉,并伴有明显的罗音,3天左右发展至全群,整个育雏室充满尖厉的咳嗽音。病鸭精神沉郁,喜卧,明显呼吸困难,病鸭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听诊肺及 相似文献
14.
15.
1 发病情况 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购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先、土霉素等药。此后4天期间,雏鸭精神与食欲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7日龄,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给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从云南某地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雏鸭肝脏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鸡胚染试验,电镜形态观察,中和试验鉴定,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1型(DHV-I)毒株。该病毒对鸡胚高度适应,传递至80代对雏鸭无致病力,经易感雏鸭连传代毒力无反强现象,故命名为DHV-KM60株。鸡胚测试其滴度为LD50106-7.32/0.2ml。采用DHV-KM60制备疫苗,经口服免疫,对1日龄雏鸭的安全性高,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我市 6个县、区的雏鸭发生了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病 ,以突然发生、短促病程、尖峰式死亡曲线、白色水样下痢为特征 ,而且疫情不断蔓延扩大。对养鸭业危害很大 ,经济损失严重 ,诊断为鸭法氏囊病 ;而鸭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鸭病毒性肝炎同时感染在我市尚属首次。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8.
19.
20.
鸭病毒性肝炎鸭胚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Ⅰ型ATCC毒株接种健康鸭胚,收集致死的全胚组织作制苗材料,用福尔马林灭活,以麸氨酸钠终止其作用。先后试制疫苗11批,在试验室免疫雏鸭71只,经强毒攻击后,总的保护率为90.4%。本疫苗免疫雏鸭3天后可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在室温至少可保存11天,在4℃可保存254天。经在江苏、安徽、广东等省推广应用200000头剂,均安全有效,颇受用户欢迎,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