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生态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里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我省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已在我省少部分茶园尝试应用的生态调控措施进行归纳,推介综合应用抗性品种、生物多样性管理、农业耕作、物理器械、天敌资源、生物资源等调控措施,盼能指引生产,改善茶园生境,充分保护和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从而持续有效地控制该主要害虫的猖獗为害,提升我省茶叶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2.
茶园蜘蛛与茶小绿叶蝉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茶叶》1994,16(5):21-22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占据资源幅度的大小,是评价害虫与天敌的营养数量、时间、空间关系的一个综合指标,对于认识害虫与天敌的消长规律,评价天敌效能,找出优势天敌种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从Grill(1960年)首先提出生态位的概念以来,Levins(1968年)、Pianka(1976年)又在关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然而.生态位理论在实践上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本课题组结合茶园生物防治工作,对茶小绿叶蝉与茶园蜘蛛的生态位进行初步研究,现将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3.
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十多年来对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包括对茶小绿叶蝉天敌、植物源农药的研究,提出了今后茶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茶小绿叶蝉优势种的归属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观察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广东、海南等省茶园的茶小绿叶蝉标本 ,得出结论 :这些茶区的茶小绿叶蝉优势种均为假眼小绿叶蝉 ,归属小绿叶蝉属Empoasca ,学名为Empoasca (Empoasca)vitis (G the)。  相似文献   

5.
农艺措施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以假眼小绿叶蝉 Empaasca、pirisuga为主的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一类最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害虫。科学合理地制定其为害程度分级标准,对于正确地测算该虫的为害损失,估计其防治效果和开展预测预报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虽有这方面的报道,但仍然存在级值界限不够明确,在实际调查中不便掌握的问题。1988~1989年,笔者在研究该虫对茶树新梢损失率的同  相似文献   

8.
茶假眼小绿叶蝉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天然植物性杀虫剂、微生物、自然天敌、化学信息素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应用生物技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茶园间作对茶园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的生态调控作用,本研究开展樱花(Cerasus sp.)、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油菜(Brassica napus L.)间作茶园中小贯小绿叶蝉种群时序动态,及其天敌功能团组成结构、种群数量时序变...  相似文献   

10.
杀虫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茶小绿叶蝉具有虫体较小易隐蔽、行动活跃易逃脱、若虫脆弱易死亡等特点,导致室外捕虫工作量大、室内挑虫分装处理困难,是阻碍该虫抗药性研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通过采集叶蝉发生茶园嫩梢于室内水培、培育小绿叶蝉;通过调节改进的粉尘采样设备的不同采样流量收集叶蝉于带芽离心管;最后,通过联苯菊酯处理离心管内芽叶,测定管内小绿叶蝉的LC50值,校验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田间虫口密度为1.538(头·梢-1)的茶园,室内水培7 d后可孵化出若虫至3.181(头·梢-1),收集室内叶蝉可减少室外采虫工作量.采用10 L·min-1的采虫流量,叶蝉收集速度快,且存活率为100%,改进的设备可简化挑虫难题.联苯菊酯对叶蝉的LC50为163.55 mg·L-1,毒力测定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2.
假眼小绿叶蝉的生态控制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茶园蜘蛛中的跳蛛和管巢蛛是捕食叶蝉的优势类群,其优势种主要为白斑猎蛛、花腹纽蛛、警戒蝇豹、棕管巢蛛、褶管巢蛛,它们的日捕食量在蛛蝉比1∶40的范围内,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蛛蝉比为1∶10—1∶20时,捕食量的增长率最高。茶园蜘蛛的年发生数量消长呈马鞍型,即;春、秋多,夏季少。优乐得是一种治蝉效果好、且能保护天敌的理想农药。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这种农药、并辅之以及时采摘、冬前行间覆盖稻草等农艺措施,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态控制效果和经  相似文献   

13.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类超家族基因,该基因对农药具有代谢解毒作用,致使昆虫产生抗药性,而CYP6是整个CYP家族中最重要的一族.本研究从前期获得的茶小绿叶蝉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了CYP6A14基因,通过RT-PCR对该基因的序列进行了校对,并运用一系列相应软件对该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RT-PCR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片长1696 bp,其中包含21 bp的5′端序列,1467 bp的编码区序列(编码488个氨基酸)和208 bp的3′端序列.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赤拟谷盗亲缘关系最近,与温室希蛛的亲缘关系最远.氨基酸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保守性较差.三级结构模拟结果表明,CYP6A14蛋白主要由α螺旋组成.功能域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具有一个p450蛋白域(Pfam:p450),而无信号肽(signal peptides)和跨膜结构(transmembrane structure).该研究获得了茶小绿叶蝉CYP 6A1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明确了该基因的基本生物学信息,为后续研究茶小绿叶蝉CYP 6A14的分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利用网罩法测定了假眼小绿叶蝉不同虫口密度对茶鲜叶产量及受害指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虫口密度与茶鲜叶经济损失率线性回归方程。根据目前茶叶的生产情况,制定了绿茶和乌龙茶不同茶区、茶季、茶鲜叶价格水平下假眼小绿叶蝉相应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不同季节茶园黄板悬挂高度对假眼小绿叶蝉诱集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不同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的最佳悬挂高度,分别在春季、初夏季节、盛夏季节和秋季开展了茶园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诱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春季茶园和秋季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4~-0.2 m;在初夏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2~0.2 m;在盛夏季节,茶园应用黄板诱集假眼小绿叶蝉成虫的最佳悬挂高度为黄板距离茶树树冠蓬面0.4~0.6 m.  相似文献   

16.
CYP303A1基因是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家族成员之一,它在昆虫药物代谢解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了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CYP303A1基因编码区ORF,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网站对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三级结构及功能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YP303A1基因含有150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50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7.42kDa,理论等电点为8.56.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YP303A1基因与同翅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亲缘关系最近,与膜翅目的榕小蜂Ceratosolen solmsi亲缘关系最远.氨基酸系列比对结果表明,CYP303A1基因与其他物种昆虫CYP303A1的保守性较差.三级结构及功能域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以β折叠为主,功能域由一信号肽和p450蛋白域(Pfam:p450)组成.该研究明确了茶小绿叶蝉CYP303A1的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克隆测定了12个茶树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öthe)种群84个样本和5个叶蝉近缘种外群62个虫体的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遗传结构及系统进化关系。发现我国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5%~1.2%,远小于昆虫物种2%的界限,未呈现明显遗传分化,ML分子系统树也显示其种群个体呈平行分布。假眼小绿叶蝉与几种外群叶蝉的遗传距离在14.8%~24.5%之间,依次为葡萄小绿叶蝉<葡萄二星叶蝉<桃一点斑叶蝉,说明它与葡萄小绿叶蝉亲缘关系最近,与系统进化树的聚类结果一致。本研究首次通过mtCOI基因序列分析,揭示了假眼小绿叶蝉遗传结构及它与近缘种叶蝉的系统进化关系,为解释它在茶园的起源及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组成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对茶树危害极大且化学防治效果差,因此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是育种工作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了茶树抗小贯小绿叶蝉种质资源的鉴定、茶树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成分等与抗小贯小绿叶蝉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展望了茶树与小贯小绿叶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以期...  相似文献   

19.
茶小绿叶蝉危害乌龙茶茶树品种的挥发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危害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后挥发物的变化,从而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小绿叶蝉危害虫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乌龙茶茶树品种肉桂和铁观音为材料,以GC-MS为研究手段,进行茶树组成型和虫害诱导型挥发物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异丙基苯甲烷、β-罗勒烯、反式-β-罗勒烯、α-法呢烯、γ-萜品烯和3-甲基-2-环己烯-1-酮为铁观音和肉桂的主要组成型挥发物成分。2个品种在健康茶树挥发物的成分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芳樟醇只在铁观音的健康茶梢中被检测到,而十三(碳)烷、乙酸辛酯、十六烷和雪松醇只在肉桂的健康茶梢上检测到。β-月桂烯、β-罗勒烯、反式-β-罗勒烯和α-法呢烯在铁观音上的含量远远大于肉桂。另一方面,茶树受小绿叶蝉危害一段时间后,铁观音和肉桂在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二者都释放大量的β-月桂烯、β-罗勒烯、反式-β-罗勒烯、α-法呢烯和芳樟醇,在危害4 h和8 h的挥发物测定中,2个品种的这些成分较危害前的增加量从1.49倍到41.22倍。此外,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还诱导了新的挥发物的产生,包括(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和苯乙醇。(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苯乙醇、β-月桂烯、β-罗勒烯、反式- β-罗勒烯、α-法呢烯和芳樟醇,这10种挥发性物质可能跟茶树的诱导抗性和铁观音的抗虫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获知:缨小蜂成蜂的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该蜂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25℃条件下,缨小蜂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为21.40±0.26d,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微小裂骨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36.83±0.81粒,叶蝉三棒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22.33±0.48粒。同时,采用共景深成像系统拍摄了2种缨小蜂各虫态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