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津粉207、津-1、津-2、津-3为材料,对番茄脐腐病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病果中钾含量高于好果;好果的钙含量高于病果,说明果实中钙离子浓度与脐腐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不发生脐腐病的津粉207果实中钙离子含量比例比其他3个番茄品种低,说明脐腐病的发生不仅与果实中钙离子含量有关,还与钙离子转移到果实中的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脐腐病又称蒂腐病、丁腐病、黑膏病。露地和温室普遍发生。在栽培和管理水平较差的情况下,危害果实,对产量影响特别大。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脐腐病番茄脐腐病是生理病害,主要为害青果,果实脐部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直径1~2厘米,严重时可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很快变为暗褐色或黑色。采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喷施"脐腐王"  相似文献   

4.
一、生理病害种类:有脐腐病、筋腐果、畸形果、空洞果、无头苗,缺素症等。1.番茄脐腐病①症状:又称顶腐病、黑膏药病。只发生在果实上,于发病初期在果实脐部产生褐色略凹陷硬斑,硬斑可扩大到半个果实。病果提早变红,同一花序上的果  相似文献   

5.
<正>春季露地种植的番茄易发顶腐病,顶腐病又称脐腐病,是番茄果实的主要生理病害之一。病果通常转色比较早,但由于果实顶部腐烂,  相似文献   

6.
刘右 《北京农业》2009,(11):19-19
番茄脐腐病番茄脐腐病是生理病害,主要为害青果,果实脐部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直径1~2厘米,严重时可扩展到小半个果实,很快变为暗褐色或黑色。采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喷施“脐腐王”500倍液或0.5%氯化钙加5毫升/升萘乙酸或绿芬威3号。  相似文献   

7.
<正>日灼病主要是由于阳光直射果面或早晨棚膜、果实上出现露珠,太阳照射在上面聚光生热,致果皮细胞灼伤。脐腐病则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导致土壤中的钙元素移动性减弱,根系吸收钙元素的能力降低,使果实暂时出现缺钙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缺素症,果实多分批次出现该病。一、症状1.日灼病症状。发病初期,病部呈黑褐色,逐渐变褐色,最后成为白色,皮层变薄,组织坏死,干燥后易受真菌侵染,腐生黑色霉菌。日灼病一般在果实向阳面出现。2.脐腐病症状。脐腐病又称顶腐病或蒂腐病,主要为害果实。被害果于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出现病斑,初  相似文献   

8.
番茄无土栽培中结果期营养液浓度与脐腐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甚至使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我们在番茄不同浓度营养液的无土栽培效果比较试验中.发现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与脐腐病发生率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一、脐腐病又称顶腐病,在果实顶部发生黑褐色的病斑,在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时则发生腐烂。主要是由于果实缺钙而引起的生理病害。为防止脐腐病,可多施有机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溶液浓度,土壤呈酸性时应施消石灰调整。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尽量避免土温过高及土温的激烈变化。供水要均匀,防止忽干忽湿,特别是第一穗果坐住后要及时浇水。一旦发生脐腐病,可喷施0.5%  相似文献   

10.
番茄病害分非侵染性(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下面就几种常见病害的识别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参考。非侵染性病害1.番茄脐腐病:多幼果发病,初期果实脐部出现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期常因病菌寄生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或粉红色霉状物。2.番茄筋腐病:①褐变型筋腐病:果实肥大生长期发病,在果面上局部褐变,凸凹不平,果肉僵硬,甚至出现坏死的病斑。②白变型筋腐病:果实着色不良,外观上看果实红色部分减少,病部具有蜡样的光泽。3.番茄畸形果:果实与正常果实形状不一样,常见的有突指果、桃形(尖顶)果、偏心等畸形怪状的果实…  相似文献   

11.
番茄脐腐病一般在番茄开花后15天左右,果实达核桃大小时发生,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脐部,即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故称脐腐病.病部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直径为1~2厘米,随果实的发育,病斑也在扩大到半个果实以上,很快变为暗绿色或黑色,发病部位的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呈显著扁平状,表皮有些革质化,受害果实的健全部位提前变红.病斑部在潮...  相似文献   

12.
番茄脐腐病主要表现为果实顶端下陷、变黑,病部逐渐扩大后果实腐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干旱,植株果实部位缺钙。预防:栽培上应注意土壤不宜干旱,氮肥不宜过多,应多施有机肥,同时注意补充土壤中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沙湾县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番茄脐腐病也加重发生危害。据调查,经发生地块果实发病率达3~5%,重发生地块果实发病率达15~18%。  相似文献   

14.
番茄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栽培管理不当或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一、病症病状脐腐病的病斑发生于幼果脐部,即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呈水浸状,暗褐色病斑直径1~2厘米。有时扩展到近半个果实。  相似文献   

15.
生理性病害--番茄、甜椒脐腐病与果实中缺钙有关.为了探明空气相对湿度(RH)、基质条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子对无土栽培甜椒脐腐病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共设置了12种试验处理,包括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到60%、对照;基质条冷却至17 ℃、对照;基质条湿度设定为50%、60%、由定时器控制.结果表明,提高RH可明显缓和温室内RH和气温的日变化;显著增加果实中维管束数量,果实顶端和基部其维管束数量分别比对照温室的高14.6%和11.4%;可显著提高果实中的钙含量,其中果实顶端和基部分别比对照温室高19.9%和16.6%,从而降低脐腐病的发病率.果实和叶片中钾含量未受RH高低的影响.基质条冷却可提高根基氧含量,这有利于提高根系活力.RH、基质条温度和湿度这3种环境因子对甜椒脐腐病的发生率的影响有累积效应.但处理间果实数量和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脐腐灵防治番茄脐腐病研究简报高秀兰,肖千明,娄春荣,刘丽娟(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番茄脐腐病是番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近几年发病较重,造成番茄严重减产。针对当前生产上这一问题,我们研制了“番茄脐腐灵”。它可以防治番茄脐腐病的发生,使...  相似文献   

17.
<正> 保护地番茄中为害最大的生理病害就是筋腐病,其次是脐腐病。两病均为害果实。 1 番茄筋腐病 番茄筋腐病是番茄栽培中非常严重的生理病害,在温室番茄中发生比较普遍。得此病后果实基本没有食用价值。该病一般在第1~2穗果转红期发生。主要症状是果实发病处着色不良,轻者果形无明显变化,重者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甚至坏死斑,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8.
番茄脐腐病是番茄重要的生理病害。主要危害番茄果实。患病幼果先在脐部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水浸状暗绿色病斑,并很快变为暗褐色或黑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扩展到半个果实,后期脐部患处干缩,表面凹陷。病果的健全部分提前变红,果小、质差,失去食用价值。番茄脐腐病在田间水肥供应失调,干旱缺水时发生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施肥不  相似文献   

19.
一、脐腐病(一)症状病斑多产生在果实蒂部。最初水渍状暗绿色,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组织失水干腐收缩,脐部凹陷一般不腐烂,湿度大时。病斑上有某些真菌腐生,产生粉红色或黑褐色霉层。  相似文献   

20.
番茄脐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栽培管理不当或遇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损失。1病症病状脐腐病的病斑发生于幼果脐部,即花器残余部及其附近,呈水浸状,暗褐色病斑直径1-2cm,有时扩展到近半个果实。病部组织呈干腐状收缩,质地较坚韧,病果一般不腐烂,但后期由于腐生菌的污染,在病部常出现黑褐色等霉状物,或造成果实软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