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橡胶树是多年生的高大乔木,选育种的周期长,因而。研究产量早期预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个方法在苗期阶段解决,将能缩短育种周期,节省土地和劳力,使有希望的无性系较早地推荐于生产。试验材料为一年生的芽接苗。用几种预测方法分析了苗期和成龄期的产量相关,发现: (1) “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达80%以上,误选率低子5%。一年生苗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92,r=0.7961)。 (2) “叶脉胶法”高产品系选对率接近50%,误选率为2.2~8.8%。一年生苗叶脉胶等级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五割年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92,r=0.5268)。 (3) “比叶重法”和“蜜腺胶法”的精确率都不及上述两种方法。产量苗期预测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1) 叶片是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一年生芽接苗的小叶柄胶值与其叶片同期的净光合强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57,r=0.5959)。 (2) 一年生芽接苗的小叶柄和侧脉乳管数量与其成龄芽接树产量的相关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准。 (3) 一年生芽接苗与其成龄芽接树以及成龄芽接树与其实生母树的小叶柄胶值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准,同时一年生苗的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产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极显著水准。 (4) 小叶柄胶值、侧脉及中脉乳管数量的遗传力较高。 (5) 叶片中的乳管数量、叶面积和厚度一俟叶片稳定后基本不变。在越冬前,首先用“叶脉胶法”初选,然后用“小叶柄胶法”进行决选。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1~8龄6种产量早期预测方法对未知产量橡胶人工授粉苗(树)产量预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小叶柄胶法”准确率最高。“叶脉胶法”、“4龄试割法”和“有性系第一割年产量法”的准确率相近,但“叶脉胶法”比后2种方法可分别提早3年和7年进行预测。因此,对未知产量的橡胶人工授粉苗在1龄时,先用“叶脉胶法”初选,淘汰一定数量的低产植株,然后用“小叶柄胶法”决选。这样能缩短育种周期,节省土地和劳力,使有希望的无性系能较早地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侨植农场砖厂附近橡胶树的受害原因,对受害橡胶树的表现症状、土壤、叶片养分及氟化物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受害胶树的症状与植物生理学上氟化物伤害症状相符,排除了病虫害等致害因素;受害胶树周围土壤的主要养分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土壤养分不存在亏缺状态;受害胶树叶片的主要养分指标同样处于正常水平,叶片不存在缺素症状;受害胶树周围土壤和叶片中的氟化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值水平。鉴于该砖厂为受害胶树附近唯一的氟化物污染源,因此认为该砖厂排放的氟化物是导致胶树受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我场热作实验站现有幼龄胶园136亩,其中蛇仔山的49.6亩是抗寒速生高产等多种课题试验地.现就橡胶“三合树”的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橡胶“三合树”的培育橡胶“三合树”是三部份合起来的“理想芽接材”,即:根系发达,抗烂能力强的理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胶树在生长和产胶过程中,不断向外界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镁、钙等大量元素和钼、硼、铜、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胶树正常成长过程中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缺少任何一种,都会使胶树生长停滞,产量下降.因此,胶树营养诊断指导施肥就是通过测定胶树营养器官(叶片、树皮或胶乳)在正常状况下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即营养临界指标,然后与大田生产的胶树养分含量进行比较,来确定缺什么肥和缺肥的程度,科学地指导施肥,达到速生、高产、抗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受1991年7一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观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一6割龄的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乳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其严重度与排胶初速度、乳管堵塞指数、胶乳干胶含量、硫醇和无机磷含量显著相关,这与典型死皮树的生理状况相似。风害次年树干出现裂口证明风力胁迫使一部分产胶机构受到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当胶树受台风较轻危害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苗期产量预测方法对未知产量品系的3龄胶树进行产量预测,结果如下: 用“小叶柄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达80%,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10%;3龄幼树小叶柄胶值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三割年平均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n=42,r=0.5559~**)。用“叶脉胶法”,高产品系的选对率为63.6%,低产品系的误选率为8%;3龄幼树叶脉胶等级与其成龄芽接树头三割年平均产量之间亦呈极显著相关(n=42,r=0.5218~(**))。  相似文献   

8.
对受1991年7-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现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6割龄的无性系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2年的单株分析与产胶和排胶有关的7项生理参数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乳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不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橡胶树胶乳产量与排胶影响面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排胶影响面的确定有助于科学规划割面、评估新的采胶方式、探索胶树再生合成部位等。本研究通过测定割胶前后胶树不同高度的胶乳pH值,分析其变化规律,确定胶树的排胶影响面;结果表明,乙烯刺激改变了胶树胶乳pH值的空间分布,割胶后胶树胶乳pH值逐渐回复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县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定植的芽接树,现已进入盛产中龄阶段,产胶潜力大,树围生产缓慢,割胶与生产的矛盾不突出,是进行割制改革,开展化学刺激割胶的最佳时期.根据漳州市农垦局下达的“关于橡胶垦区开展割制改革的意见”,结合我县的自然特点和生产情  相似文献   

11.
总结历史经验走适合德宏植胶的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宏地区96年的植胶历史表明,低温寒害造成胶树烂脚是限制德宏地区橡胶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研究经历次寒害选择留存的胶树群落,由于具有优越的边行效应和品种效应而形成很强的适应性,提出选用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宽行距、用作其它经济作物的橡胶栽植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受1991年7-8月两次强台风袭击表现上无严重受害症状(一级风害)而照常采胶的70株第5-6割龄的PR107胶树进行了生理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风力胁迫后,无论表现排胶相对正常与否的胶树,其产量和排胶状态、胶乳性状,管代谢强度和抗氧化等生理状况均比受害前年度同期的水平差。本例风害树的排胶线不连续并变窄,冬休和停割效果不明显;其严重度与排胶初速度、乳管堵塞指数、胶乳干胶含量、硫醇和无机磷含量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是探索在刺激条件下,对抗寒胶树低频割胶的可能性,供试材料为天任31—45。1979—1984年试验表明,每株次埋10克电石和涂0.2克乙烯利的胶树,采用s/2、d/3割制,改变了光合产物的分配率,提高了经济系数,干胶产量比常规刀割增产,经济效益显著;经五年刺激割胶后转为不刺激常规割胶,干胶产量仍然保持高产,而且干胶含量和茎围生长恢复也较快,每株次埋15克电石和涂0.3克乙烯利的胶树,副作用显著,转为不刺激常规割胶后,不仅产量低,而且干胶含量和茎围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因此,从适当降低割胶强度,又尽量减少副作用考虑,初步认为,闽南地区抗寒无性系天任31—45胶树采用低剂量的电石与乙烯利综合刺激。年割30—40刀为宜。 统计分析表明,刺激强度和割胶强度与乳清含糖量和细胞质透性呈负相关,与叶片的细胞汁浓度和某些无机离子含量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剂量与产量和干胶分配率呈正相关,而与干含和茎围增长呈负相关。胶树经过五年刺激割胶后转为不施药常规割胶,结果表明,这些胶树的生长和产胶均正常,副作用不显著,因此,采用低强度刺激和低频率割胶,是提高寒害地区低产树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抗寒力、生长、产胶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总结了十五年来三合树的研究情况,论述了三合树在橡胶北移,建设“安全、稳产、高产”胶园的作用.93~114/GT_1,93~114/PR107,五星I_3/PR107,五星I_3/GT_1,8~673/PR107等组合可以提高抗寒力2~2.5级.生长量一般可以提高30~50%,非生产期缩短一年.可以实现北移胶园稳产高产,产胶量一般较对照提高10~70% .经济效益较为明显,以三合树植胶1万亩,40万株计,一年可为国家节约和增加收入250万元以上,因此,三合树是橡胶树北移,克服寒害,提高产量较为理想的新型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多年来,我们在割胶生产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志说:“实生树既是低产,又是包袱.”有的还说:“产量指标年年增,胶树那有这么多的潜力啊!”另外也有些同志担心在高产季节刺激挖潜会出问题.也有些同志往往一提到要完成计划,常想在刀次上面打主意,而忽视胶园培潜的积极作用.上面所列的种种看法,归根到底就是对胶树培潜与挖潜的认识问题.下面仅想对这个问题,谈谈一点肤浅意见,错误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16.
刈胶树死皮病是一种生理病害,表现在刈线上局部或全部停止流胶,对胶树的产胶影响很大.我场割胶历史不长,但死皮在各作业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82年5月中下旬,我们在田径、龙头和许坑等三个作业区调查了1785株刈胶树,累计死皮率达7.3%,死度指数4.3,其中4~5级的占2.5%.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对死皮的发病因素及其防治问题作粗浅的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广东垦区几种主要类型胶园的人工生态群落的生态效益进行综合的、定量的评价。选土壤肥力、水土保持、橡胶产量或胶树茎围增长量为评判因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防护林——胶树——豆科覆盖人工生态群落,是广东垦区最好的人工生态群落。文中所用资料是笔者在不同类型胶园定应观测的资料,同时还介绍了观测要素、观测方法及综合评判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海南3、6和25龄胶园中间作了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Bureau)Koidzumi]、黑籽雀稗(Paspal umatratum Swallen)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Aublet)Swartzvar.gracilis(Kunth)Vogel],对橡胶人工林复合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复合系统对橡胶园生态小环境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间作复合生态系统能改善胶园生态环境小气候院在夏秋高温季节,能明显的降低近地空气和地表土壤的温度,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高温和干旱对胶树的伤害;由于改善了胶树生长的小环境,提高了胶树的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促进胶树特别是幼龄胶树的茎粗生长。  相似文献   

19.
胶树对镁的需要量虽然不如N、P、K三要素,但镁仍然是影响胶树生长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它的亏缺将导致叶片褪绿、发黄、落叶,从而影响胶树的生长和产胶,为了探讨镁肥对缺镁胶树的施肥效应,我们于1981年3月在平和县安厚农场莲塘作业区瓮底鳖2~3片布置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20.
对树龄20 a以上的RRIM600橡胶树,应用乙烯气体刺激新技术进行短线采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乙烯利刺激割胶相比,在获得省工、高效、节皮的同时,不影响胶树围茎增粗,且胶树死皮相差不大,而单株产量增加0.06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