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粒大豆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比较了小粒大豆(7605)和普通栽培大豆(鲁豆4号)的光合特性,以及光合作用对温度和水分胁迫的响应。7605植株生长速率比鲁豆4号慢。在营养生长时期,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低于鲁豆4号。7605细胞间隙CO#-2浓度低于鲁豆4号,气孔限制值(ls)、羧化效率和RuBP再生能力高于鲁豆4号,这说明7605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比鲁豆4号严重。轻度水分胁迫下,7605表现为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严重水分胁迫时光合作用表现为非气孔限制。鲁豆4号光合作用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7605敏感。两个大豆的光合最适温度均为28℃,但7605光合适宜温度范围比鲁豆4号宽。  相似文献   

2.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了10个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系)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期、开花结荚期与抗旱性有关的五类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苗期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五类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抗旱性无显著相关性(r=0 2104); 开花结荚期的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r=0 8745**, P<0 01)。  相似文献   

3.
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24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6月5、15、25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总生育期逐渐缩短,尤其对出苗至开花阶段生育期影响最大,对生殖阶段生育期影响较小。在开花期、鼓粒期、结荚期、成熟期,6月15日处理下的根、茎、叶片、叶柄、豆荚及单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干物质分配由营养器官逐渐向生殖器官过渡。大豆产量在6月15日处理达到最高,为3 310.27 kg/hm2,比早、晚播产量分别提高8.33%和13.66%。因此,大豆品种圣豆24在黄河中下游北岸的适宜种植期为6月15号。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旱地冬小麦生理和产量的变化及生理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及其耐重度水分胁迫的能力和丰水条件下的丰产潜力,选用4个旱地冬小麦品种,在正常供水、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参试品种功能叶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Pro、MDA含量随着胁迫的加剧继续增加,而SS含量在中度胁迫下高于重度胁迫;水分胁迫下叶片SS含量增加幅度越大的品种抗旱性越强,Pro和MDA含量增加幅度越小的品种抗旱性越强;陇鉴101和长6878耐重度干旱的能力较好,不论在中度干旱还是严重干旱下都比较稳产,陇鉴386在中度干旱下表现稳产,但严重干旱下产量降幅大,陇鉴101与陇鉴386具有在水分条件较好时获得高产的丰产潜力,长6878在丰水条件下的丰产潜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究分别选取中国大豆品种8份、俄罗斯大豆品种12份,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两种环境下,研究20种大豆品种开花结荚期的相对电导率、叶片相对含水量(RWC)、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净光合速率(Pn)四项生理生化指标,并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大豆品种的抗旱性,旨在筛选出中俄两国的优秀大豆品种,为大豆选种提供抗旱性强、丰产性好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6.
稗草生长明显降低了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及氮素向其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显著提高了大豆茎、叶、籽含氮量及氮素向其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这种影响在座荚期渍涝和鼓粒期干旱条件下最为突出;稗草对大豆粒蛋白质生产的危害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渍涝条件下显著减轻,而在任一时期的干旱条件下均明显加重,且在座荚期的渍涝处理中比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溃涝处理中大。不同时期、不同旱涝胁迫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程度不同,其中旱害远大于涝害,后期旱害大于前期旱害,先涝后旱的危害大于先旱后涝的危害;开花期大豆最不耐涝,鼓粒期最不耐旱。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CO2浓度处理的大豆实验观测,分析了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对大气CO2增加的响应,探讨了未来高CO2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CO2浓度下,大豆开花期叶片光合午休现象得到缓解和消除,净光合速率提高19.4%~33.0%。大豆蒸腾速率随大气CO2浓度升高而下降。大气CO2增加促使大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在不同生育期提高幅度不同,表明为分枝期、开花期较大,结荚期、鼓粒期较小。在大气CO2增加情景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分别提高8.6%~11.6%,13.8%~20.0%和9.9%~13.8%。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则下降。  相似文献   

8.
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碳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条件下,以12个不同来源的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氮素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叶片碳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施用量为200 kg/hm2时,和不施肥相比,俄亥俄当代品种和辽宁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辽宁老品种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俄亥俄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淀粉含量有降低趋势,而辽宁老品种与之相反,开花期淀粉含量有增加趋势;当尿素施用量为200 kg/hm2时,和不施肥相比,辽宁当代品种开花期叶片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在鼓粒期,100 kg/hm2施肥处理提高了各组大豆品种叶片淀粉含量。施氮会降低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结荚期叶片的淀粉含量。此外,氮肥能明显增加不同来源大豆品种开花期与结荚期叶片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大豆品种杂交豆2号和杂交豆5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交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叶肉导度的生育期变化呈单峰曲线,从V4期到R4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表观叶肉导度呈增加变化,R4期最高,然后逐渐降低,R7期最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变化呈现出随着杂交大豆品种生育期的推进,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逐渐降低,在V4期最高,R7期最低。叶片胞间CO2浓度的生育期变化表现为V4、R7时期较高,R2、R4和R6时期偏低的变化。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呈现出随着杂交大豆品种生育期的推进,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加的趋势,在V4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低,R7期最高。  相似文献   

11.
游离脯氨酸累积与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论是土壤长期缺水,还是短期缺水,都使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短期土壤缺水处理,随叶片失水而呈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较弱的济南13号游离脯氨酸累积高于抗旱性较强的鲁麦1号;严重水分胁迫时则相反。叶片相对含水量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为显著的负相关,在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抗旱性较强的鲁麦1号比抗旱性较弱的济南13号累积更多的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测定了10个苜蓿品种幼苗的组织相对含水量、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相对生长率、细胞膜透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片持水力、高渗溶液下种子发芽率、反复干旱幼苗成活率,并作了根、茎、叶的比较解剖。应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对国产10个苜蓿品种幼苗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4.
棉花苗期抗旱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32个棉花品种,通过田间苗期水分胁迫,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甜菜碱、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增加了游离脯氨酸、甜菜碱、MDA、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叶绿素的含量,但各品种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抗旱性不同的豫豆6号和周豆11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下花荚期大豆叶片渗透调节能力与大豆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渗透调节物质中可溶性糖(W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质膜透性也不断增大,且抗旱性较强的豫豆6号WSS和游离Pro含量高于抗旱性较弱的周豆11号,而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小于周豆11号。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叶片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试验生态学的方法,按土壤绝对含水量13%、18%和25%3个水分梯度对文冠果盆栽幼苗进行水分胁迫30d后,测定文冠果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适宜土壤含水量、轻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文冠果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文冠果幼苗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大幅度增加。在土壤干旱胁迫下文冠果幼苗叶片通过增大细胞膜透性、增加体内脯氨酸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旱能力。土壤干旱胁迫程度越严重,文冠果幼苗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和脱氧化程度越高。文冠果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以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8.
PEG模拟旱后复水对紫花苜蓿茎叶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紫花苜蓿(北极星、陇东及阿尔冈金)幼苗叶片及茎受到水分胁迫及恢复正常的不同生理生态反应。结果表明:苜蓿叶片和茎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与复水后的补偿能力存在差异,即叶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强于茎,因此受到的影响大于茎,复水后的补偿效应弱于茎。主要表现在受到胁迫后,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而茎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以及MDA的累积量均小于叶片;随着复水时间的延长,叶片和茎各指标逐渐向对照水平恢复,但茎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先于叶片恢复到对照水平。另外,不同品种在生物学特性上、对水分亏缺的抵抗能力上以及复水后的补偿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植株地上器官生物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地上部分器官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以吉林省1923—2004年间育成的2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植株地上部分器官茎、叶片、叶柄及荚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使籽粒产量和结荚期(R4)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收获指数增加不显著。籽粒产量的提高是生物量增加的结果,生物量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在R4期,茎、叶片、叶柄和荚的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9.7%、36.1%、43.0%和23.0%,以叶片和叶柄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4.4%、55.1%和18.9%,以植株中层生物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上层次之,下层增加最小。中、上层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8.3%和48.3%,中、上层叶柄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3.6%和59.4%,并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上层叶片和叶柄的生物量具有作为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