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泾川县全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取得了显著成效,面积达到39 757.2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本文对泾川县水土保持林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建设特点,总结出今后应该采取的主要经营措施,为相似地区水土保持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泾川县农村森林能源建设现状及其对策董彦明袁鹏飞吕孝忠郭全淑建设以薪炭林为主的森林能源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大计,对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缓解农村能源紧张状况,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泾川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泾川县被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县后,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生态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统计显示,全县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6.11万公顷,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73万公顷。本文中,笔者从抗旱造林、成果巩固、管理机制、资源保护几方面,对泾川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泾川县自1978年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以来,全力推进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从树种选择、工程整地、造林时间、苗木标准、造林密度、栽植方式、抚育管护等方面,对泾川县三北防护林造林营林技术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总结,为今后防护林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及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循环经济及林区循环经济内涵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循环经济的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修复的5R理念作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了这些原则和理念在林区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提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科学技术、法制建设、资源评价和生态园区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深入分析了循环经济所遵循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并对循环经济的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的5R理念作了介绍和分析,指出了这些原则和理念在林区循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林区循环经济进行了定义,提出林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在科学技术、制度和法律建设、资源评价和生态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推进全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学习外地林改经验,提升县级林权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水平,7月15日-18日,自治区林权服务中心组织贺兰县、永宁县、盐池县、中宁县、海原县、原州区、彭阳县等7县(区)林业局分管林改工作的副局长等一行13人赴甘肃省泾川县、灵台县等地观摩学习,观摩学习组先后对泾川县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泾川县高平镇林业综合管理服务站、高平镇农村信用社开展林权抵押贷  相似文献   

8.
林果业是甘肃省泾川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林果业效益,泾川县把推进林果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作为拓宽工作思路,搞好指导服务的重要举措,在发展中求规范、强管理,在规范中创品牌、增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林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成员增收效果显著,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县林果业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89个,会员达到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性、生态性、协调性和经济性等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保护西部日益恶化的生态与环境、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提出当前应从政策法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生态示范园区建设、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加强措施建设,促进西部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泾川县实施三北退化林分修复以来,坚持退化林分修复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森林小镇相结合,尊重自然、科学修复,探索创新出多种修复模式。通过对泾川县退化林分修复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常见的10种模式及主要修复技术,为陇东黄土高原地区退化林分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定义、3R原则及木材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意义,概述了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国外木材工业循环利用废弃木材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王子辉  丁桑岚 《绿色科技》2012,(10):204-207
指出了面对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限制经济发展的局面,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在危机四伏的今天,研究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绿色、环保、循环的经济模式取而代之,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刘楠 《绿色科技》2013,(7):252-254
指出了循环经济是一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双赢为目标,放弃单纯以经济收益为目标,而不是以破坏环境最终发展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以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经济理论、企业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PEST分析,结合淮南当地支柱产业实证分析,探讨了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准确有效评价有助于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经济的特点,构建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地将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运用到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领域,解决了现有传统DEA方法难以区分有效效率值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2016~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农业数据,对我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省市三年农业效率稳步提高,同时浙江、黑龙江、山东、吉林等地三年效率平均值都大于1.5,效率较好;新疆、宁夏、甘肃、云南等地三年效率平均值低于0.8,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生态立省”就是坚持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保护、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并重作为立省之本。发展循环经济,是对“生态立省”的正确解读之一。贵州省发展循环经济至少应当体现如下五点:实践反梯度理论,以求跨越式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建两低一高经济增长新模式;应用发散思维,全方位建立经济、社会耦合共生系统;优选重点,落脚实处,干出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精细谋划,精确试验,精准计算,快速实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观的住宅产业节能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结合东北经济圈近些年的发展实践,消化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提供的经验教训,试图分析出节能创新在东北经济圈住宅产业中的表现形式和机理效应,探讨如何应用循环经济观,提出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卫华  石强 《广东园林》2009,31(1):35-38
循环经济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也是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介绍并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在公园选址和设施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①可持续发展理论;②生态经济理论;③循环经济理论;④产业经济理论;⑤区域发展理论;⑥经济发展理论;⑦和谐发展理论;⑧十七大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原理,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产业支柱,是建立和谐生态循环经济的前提和保障,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江苏作为农业强省要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环境友好,应遵循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循环和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在现有条件约束下走农业生产经济的增长和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现代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