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18头早期断奶杂交仔猪研究了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组成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CP17%)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蛋白饲粮(CP 20%)组(P<0.01),断奶10 d内的腹泻频率显著降低(P<0.01),而且腹泻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断奶10 d内;在粗蛋白均为17%且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饲粮蛋白质组成不同(植物蛋白分别占总饲粮蛋白90.5%和84.0%)对仔猪腹泻和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证明通过平衡饲粮氨基酸降低蛋白质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48头28±2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5.5千克),随机分成8组,采用2×4设计研究2种饲粮类型与4个粗蛋白质(CP)水平(22、18、17和14%)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①低蛋白质饲粮使仔猪血浆尿素氮(PUN)含量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0.01)。②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前者的料肉比(F/G)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者的PUN含量高于(P<0.01)后者。③对于ADG、ADFI和PUN指标,存在饲粮类型×CP水平的交互作用(P<0.05或0.01)。④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复合蛋白型饲粮取得最大日增重的CP水平(%)分别为18.9和19.9。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蛋白型饲粮的饲养效果优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饲粮类型不同,蛋白质的适宜水平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选择18日龄杜长大仔猪(未去势)16窝,按窝平均体重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参试猪均于21日龄断奶。试验1、2、3、4组仔猪全价饲粮的大豆蛋白源分别为膨化全脂大豆、膨化豆粕、膨化去皮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各试验组饲粮营养水平一致,重点考察不同大豆蛋白饲料对仔猪断奶后第1周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1周。结果表明,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为73.36g,与试验3、1、4组相比分别提高27.29%、17.38%和6.50%;料重比为2.05,分别降低45.48%、12.39%和18.33%;腹泻指数为1.33,分别降低60.06%、55.67%和64.53%。虽然统计分析均差异不显著,但可见膨化豆粕在提高仔猪断奶早期生长性能方面优于其它大豆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4.
豆粕(SBM)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源。然而,幼龄动物,比如犊牛和仔猪,因豆粕含有抗营养因子(ANFs)而会对豆粕的抗原活性敏感,所以在对其饲喂豆粕时会表现生长不良和消化紊乱(Lalles等,1993)。也试验了用膨化全脂大豆来代替豆粕用于断奶仔猪日粮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Qiao等,2003)。  相似文献   

5.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择30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氮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CP摄入量、CP表现消化率、可消化CP摄入量、未消化CP摄入量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CP真消化率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3)仔猪内源粪氮排泄量为0.22g/日,内源粪氮占干物质摄入量的比值为2.6g/kg;(4)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但饲粮CP水平分别与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存在显著(P<0.05)的正相关;(5)饲粮CP水平分别与血浆VBN和尿素氮含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但血浆AN含量则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两者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随着饲粮CP水平升高,CP的真消化率不变,进入大肠的蛋白质量增加,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作用增强,血中含氮代谢产物增多。  相似文献   

6.
早期断奶最大障碍在于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而对饲料的要求特别高。本文结合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介绍了仔猪断奶后氨基酸营养的需要和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为调制由母乳过渡到仔猪日粮且不影响仔猪生长率的蛋白质饲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为了研究不同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0kg左右的杜×长×大(23±2)日龄断奶健康仔猪288头,随机分为9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公、母各半)。9组试验日粮为3个能量水(平13.60、14.02、14.43MJ/kg)×3个蛋白质水平(19.5%、20.5%、21.5%)。结果表明:仔猪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处理6组(蛋白20.5%,能量14.43MJ/kg)最高437g/d,处理7组(蛋白21.5%,能量13.60MJ/kg)为424g/d和处理9组(蛋白21.5%,能量14.43MJ/kg)为396g/d。9个处理组间耗料/增重比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并以处理7组最低1.229,处理4组(蛋白20.5%,能量13.60MJ/kg)为1.233和处理6组1.260次之。因此,最适宜的能量蛋白水平组合是能量为14.43MJ/kg,蛋白质为20.5%,二者互作效应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选用288头(23±2)日龄,初始体重(7.12±0.54)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采用2×3因子设计,研究消化能(14.64MJ/kg和14.23MJ/kg)与蛋白质水平(19%、21%和23%)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消化能水平相比,高消化能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12.9%(P<0.01),改善饲料转化率18.8%(P<0.01),降低腹泻率27.6%;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日增重(P=0.04)和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1),而腹泻率也随之呈增加趋势。由此可见,随着日粮消化能和蛋白质浓度的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消化能为14.64MJ/kg,CP为21%时可达到最佳的促生长效果和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复合酶制剂对96头(35±2)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1.5%的复合酶制剂组成4种日粮。5周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饲粮可明显提高早期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并能促进仔猪健康,提高经济效益。其中以0.5%酶制剂组添加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降低15.0%,腹泻频率降低29.7%,每千克增重成本降低0.48元,头均毛利提高26.36元。  相似文献   

11.
张维 《饲料广角》2006,(17):38-40
仔猪早期断奶已成为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生产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手段,虽然早期断奶技术可以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也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但是伴之而来的腹泻、生长迟缓、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这一问题迄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仔猪断奶综合症发生的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动物心理、环境以及营养等改变所产生的应激作用,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营养性因素特别是饲粮蛋白质(CP)水平是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饲粮CP组成及水平对断奶仔猪腹泻及机体免疫的影响以及早期断奶仔猪CP需要量方面作一阐述,为养猪生产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8日龄断奶、平均初始体重(6.74±0.0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5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圈),每个重复25头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1.35%、1.42%、1.60%的3种饲粮,饲养试验时间为20d。结果表明,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均随饲粮总赖氨酸水平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以处理Ⅱ(总赖氨酸水平1.42%)为最佳,随着赖氨酸水平的降低或升高,生产性能均下降。当总赖氨酸水平提高到1.60%(处理Ⅲ)时,其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每克赖氨酸增重均显著低于处理Ⅱ(P0.05)。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及对照组,每组20头,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复合益生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期评价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黏膜分泌性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末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腹泻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1);试验组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总蛋白(T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0 d,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0 d,试验Ⅱ、Ⅲ组中IL-6水平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1),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0 d,试验组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TNF-α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空肠黏膜SIg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S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黏膜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含量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喷雾干燥猪血浆(SDPP)可以刺激仔猪断奶后的采食量,减少幼龄仔猪断奶后常发生的生长停滞,SDPP已经成为北美地区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常用蛋白质来源。为了确定SDPP和SDBP(喷雾干燥牛血浆)中不同蛋白质分子量成分以及SDPP和SDBP中免疫球蛋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美国研究人  相似文献   

15.
陈文静 《猪业科学》2003,20(5):47-51
早期断奶最大障碍在于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健全而对饲料的要求特别高。本文结合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介绍了仔猪断奶后氨基酸营养的需要和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为调制由母乳过渡到仔猪日粮且不影响仔猪生长率的蛋白质饲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腹泻是断奶仔猪常见的现象,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仔猪消化道蛋白酶的发育须经6~8周才趋完善,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及酶系统尚未发育健全,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蛋白质,饲粮蛋白质水平较高时,大量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发生腐败.  相似文献   

17.
在CP18%水平下,在不添加油脂和添加3%棉油的日粮中各自分别添加0.15%和0.5%赖AA,形式4种日粮,进行饲养试验,探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30d饲养试验表明,不添加棉油日粮日增重明显高于棉油日粮,组间差异极显著;添加0.15%和0.30%赖AA日粮,组内差异不显著。试验期间各组腹泻次数不多,说明此阶段CP18%水平下,以不添加加棉油且赖AA为1.15%更适宜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叶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和组织中蛋白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断奶仔猪160头(80头纯种大白和80头纯种长白,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5种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5、2.5、5 mg/kg和10 mg/kg叶酸。结果表明:添加2.5 mg/kg叶酸仔猪的全期日增重较基础日粮组有显著提高(P<0.05),提高了血清蛋白质浓度(P<0.05),降低了血清尿素氮浓度(P<0.01),并提高了肝脏DNA、RNA和蛋白质的含量(P<0.05)以及肌肉RNA/DNA和RNA/蛋白质值(P<0.05),而添加更高水平叶酸时却使仔猪生长性能下降。本试验结果显示,仔猪日粮中叶酸适宜添加量为2.5 mg/kg,叶酸不足或者过高都将影响动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C.  M.  Nyachoti  F.  O.  Omogbenigun  岳隆耀 《饲料与畜牧》2007,(1):51-5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补充合成氨基酸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内脏重、腹泻频率、微生物菌群和发酵的影响,试验期为3周。7d适应期后,将平均体重为6.2kg的96头断奶仔猪完全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圈4头。处理1为对照组,饲喂小麦-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23%,处理2~4粗蛋白水平依次为21、19和17%,并补充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含有相同的回肠真可消化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及色氨酸。各组日粮含有相当的营养水平并自由采食。对所有猪只在试验第0、7、14和21d进行采血以便之后的血浆尿素氮测定,而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每周进行测定。在试验第21d每圈随机选取2头猪屠宰,以测定小肠的形态、小肠食糜PH、氨氮水平并对小肠食糜进行微生物计数。试验发现,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在粗蛋白水平降低到21%时没有受影响(P〉0.10),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仔猪断奶前后采食量、胃肠道酸度和微生态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变化的分析,综述了早期断奶对仔猪生理和生长变化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通过合理营养调控的饲料管理措施减轻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应激反应,最终达到优化仔猪的生长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