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江西棉花》2006,28(4):39-39
一般情况下,棉株进入花铃期后,由于根系吸收能力转弱,不能供应较多的肥水,逐步限制了棉株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但是当棉株进入盛花期,生长中心转向生殖器官时,如果肥水不足,棉株营养不良,蕾铃又同营养器官争夺叶片制造的有机养料,就更加抑制了营养生长。这种棉株在中下部结住若干个棉铃后,棉株上部就出现顶心冒尖、发硬、红茎到顶,叶薄而黄等营养生长衰退现象,这就是棉株早衰。早衰的棉株一般出现在土质僵硬、肥力较差、根系发育不良、根群较小的棉田;或花铃期施肥量不足,施肥后遇伏旱而没有以水促肥,根系不能正常生长的棉田;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有碍根系生长的棉田;早发的棉花,如田间管理措施跟不上,也容易发生早衰。此外,土壤缺钾的棉田棉株也会早衰。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年来,北疆(石河子垦区)春夏气候复杂多变,棉花苗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受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病虫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分析机采棉病虫害(棉苗烂种、烂根、烂芽,枯萎病和黄萎病,蚜虫、叶螨和棉铃虫)发生的气象条件及相对应的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机采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水平,保护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有优良的抗性,但在棉花生育中后期多种病害发生严重。为控制棉花中后期病害发生,笔者对本市棉田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褐斑病、棉花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2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枯萎病。发病时剖视棉株茎秆可见茎内有褐色条纹,破坏输送水分的维管束组织,使根部吸收的水分不能向上输送,造成叶片萎蔫或黄化至全株枯死。枯萎病菌主要在种子…  相似文献   

4.
由江西省一位棉农告知,在棉花枯萎病地种过一年薄荷之后再种棉花,连续八年棉枯萎病几乎未发生、发展,而没有改种薄荷的连作棉田,枯萎病则不断加重、扩大。为探讨薄荷根泌物对土壤棉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采用薄荷土和无菌土接菌播种棉花感病  相似文献   

5.
潍北农场位于渤海胶州南岸潍北碱滩上 ,1 998年 8月 2 2日 ,本场棉花正处在花铃盛期 ,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风暴强降雨灾害。风力强度 8~ 9级以上 ,持续 36小时 ,降雨 1 2小时达 1 0 0 mm,全场1 33.3公顷棉田全部倒伏 ,田间积水棉株根部被淹 ,棉株根系受严重损伤 ,造成棉田蕾、花、幼铃严重脱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暴风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本场在灾后采取了果断的补救措施 ,在脱落率高达 63%的情况下 ,棉花仍获得了每公顷皮棉产量1 777.5kg的好收成 ,比对照增产 540 kg。其主要措施如下。1 抢排积水 ,减轻危害棉田积水越深 ,时间越长 ,对…  相似文献   

6.
在棉花生长期,棉苗叶片分泌的草酸有诱蛾产卵的作用,造成棉田卵量增加,其幼虫猖极为害。若在花铃期喷1~2次2%过磷酸钙溶液,可使棉田虫卵量大大减少;能大大减少蕾铃脱落,促进棉花增产丰收。膦肥溶液配制的方法是:用1kg过磷酸钙兑50kg清水,在容器内搅动后静置,待不容物硫酸钙沉淀后,取上部清淀即有效成份磷酸二氢钙,在早晨无露水时和傍晚对棉花整株进行根外喷雾,可大大减少棉铃虫产卵量。棉花根外喷磷能减少棉铃虫产卵  相似文献   

7.
从开花到棉铃吐絮的这一段时期为棉花的花铃期,河南南阳棉区一般是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大约50-60天。花铃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为主的最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棉株徒长或早衰,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棉花开花结铃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后棉花叶片呈黄色或红色,变厚皱缩发脆,最后叶片脱落,株形矮小。发病棉田棉株早衰而减产。  相似文献   

9.
棉花疯长是指营养生长过旺、枝叶茂盛、田间郁蔽。疯长棉株各时期主要特征是 :蕾期生长速度快 ,株高日增长量超过 2 .5cm,叶片大而厚 ,叶柄长。花铃期封垄过早。在开花期和盛花期之间 ,株高的日增长量超过 3cm,盛花期后日增长量超过1 cm。棉花疯长的原因主要是因肥水过大引起 ,而且多数发生在梅雨季节。防止棉花疯长应从苗期做起 ,苗肥应早施轻施。对已有疯长趋势的棉花 ,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1精细整枝 棉花疯长后 ,可把下部第一果枝以下的老叶、营养枝全部去掉 ,疯长严重的棉田 ,可将主茎中部的 3、4片主茎叶各撕去一半 ,以控制主茎。2控…  相似文献   

10.
棉花花铃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渐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是这一时期棉花生育的主要特点。因此,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防止早发棉田早衰,促使迟发棉田早熟,力争在当地最佳生态条件下,使不同生长型的棉花着结较多的优质棉铃,是该阶段田间管理的重心。可见,花铃期管理的成败,对棉花产量的高低和纤维品质的优劣影响极大。现就花铃期管理,择要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棉秸秆全量还田3年旋耕整地地膜覆盖直播棉田和秸秆拔除免耕直播地膜覆盖棉田苗期病虫害发生和生长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前者较后者苗期地老虎、蜗牛危害发生轻,棉蚜发生重,枯萎病和黄萎病有加重趋势,与生长势相关的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显著增高。并探讨对秸秆还田棉田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避免因棉花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棉花生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棉秸秆全量还田3年旋耕整地地膜覆盖直播棉田和秸秆拔除免耕直播地膜覆盖棉田苗期病虫害发生和生长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前者较后者苗期地老虎、蜗牛危害发生轻,棉蚜发生重,枯萎病和黄萎病有加重趋势,与生长势相关的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显著增高。并探讨对秸秆还田棉田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有效避免因棉花秸秆还田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棉花生产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2013-2014年,在棉花的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对冀鲁豫3省18个监测点的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2年数据结果表明:冀鲁豫Bt棉田烟粉虱的发生数量均为花铃期蕾期苗期;按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数量进行排序:河南山东河北,2013年和2014年河南省烟粉虱发生总量分别为8822.50和13619.72头·百株-1,为害株率分别为99.17%和99.72%。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由以营养生长为主转向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称转化期。两熟高产棉田的转化期尤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产皮棉1125~1500kg的高产棉田,转化期功能叶叶色以轻黄到3级,糖氮比2.87时,为最适转化期。促转化的花铃肥追施量,在每公顷产皮棉1500kg水平时,以每公顷施硫铵450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花铃肥达675kg时,有减产和降质趋势。最经济的转化用肥量为每公顷225~450kg之间。功能叶叶色未落黄时促转化,极易引起棉株徒长,中下部严重脱落;严重落黄时再追施花铃肥促转化,由于棉株老化,含氮水平降低,又易导致早衰。  相似文献   

15.
何叔军 《江西棉花》2008,30(3):54-55
花铃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棉农投入肥料最多的时候,生产中棉农如果施肥不当,便会产生肥害,引起棉花蕾铃大量脱落,严重的导致棉株死亡,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从而大大降低了棉农经济效益。如何预防棉花花铃期肥害的产生,棉花花铃期肥害产生后又如何有效采取补救措施,对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平  李秀珍 《中国棉花》2008,35(1):40-41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发病早、发病重。在6月初开始零星发现。6月中下旬,各地严重发生,发病株率在5%~75%不等,少数发病重的棉田死苗率达50%以上。表现特点为老病地、早发棉发病重;露地棉比地膜棉发病重;常年单施化肥的地块比常施有机肥的地块发病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些差异。2007年枯萎病以黄化型为主,表现为叶片黄化、皱缩、枯萎,伴有茎芯维管束发褐、发黑,部分棉花还混有茎枯病、角斑病、黑根病等病害。表1各品种枯萎病发病率调查(6月21-26日,%)地点湘杂棉X号湘杂棉Y号中棉所XHRX楚杂X太X鄂X杂号棉泗X杂号棉鲁X棉号研冀杂X…  相似文献   

17.
棉花花铃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花铃期是棉株整个生育进程中变化最大,需肥需水量最多,各种矛盾最尖锐的时期,要注意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防止棉株旺长和早衰,减少脱落,争结伏桃和早秋桃。1合理施用肥水棉花花铃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棉株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占全生育期的60%以上。因此,棉田要重施花  相似文献   

18.
陈红明  郭汉兵  王兴  颜兵  李燕 《中国棉花》2001,28(12):34-35
建湖县大部分地区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 ,多年来 ,该地棉花产量一直难以达到理想的期望值 ,与沿海高产棉区在产量上始终保持差距 ,经综合分析认为 ,限制棉花产量上升的关键因素是渍害。1棉花渍害的形成原因1 .1 地势低洼 ,棉田的地下水位高。棉田的地下水位受所处地理位置 (外河及内外沟 )影响很大 ,由于本县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 ,平均地面 1 .74m,有 1 / 3面积地面真高 (海拔 )在 1 .4m左右 ,在正常河水位0 .9m的情况下 ,一般棉田地下水位要上升到 0 .6~0 .8m土层 ,而 6月底棉苗根系入土深度在 0 .6 m左右 ,7、8月份处于花铃期的棉苗根系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棉盲蝽已成为安阳县棉田主要害虫,种类有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等。其中绿盲蝽为优势种,特别是2004年、2005年发生严重,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在本县棉盲蝽于6月上旬迁入棉田为害,至9月中旬,为害期长达110天。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造成破头破叶、枝叶丛生,蕾铃大量脱落,棉花严重减产。2005年6月18日本县测报站在洪河屯乡调查一块Bt抗虫春播棉花田,百株棉盲蝽47头,植株顶叶破叶率100%,并有7%的棉花植株已成为无头棉;7月9日再次调查该棉田,百株棉盲蝽54头,被害株100%,第1~3果枝蕾铃脱落率26%;8月17日第3次调查该棉花…  相似文献   

20.
我区绝大部分棉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尤其近年来,氮素化肥施量增多,棉田氮、磷失调现象有所突出。并且根据棉花生育特点,花铃期为吸收磷的高峰期,往往因这个时期磷肥供应不足而影响棉花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