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将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分离x精子精液密度、活率、存活指数等各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冻精(P0.05);使用分选X型冻精4支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结果显示:对排卵数小于17枚的供体母牛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效果良好,大于17枚则部分未受精;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单胚移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性控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单胚移植产犊率差异不大,双胚移植经济效益较高;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比较,结果显示:性控胚胎移植所产犊牛出生时和60日龄时体重与常规冻精所产犊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激素处理方案、供体牛月龄对高产荷斯坦奶牛超数排卵效果和性控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建立稳定高效且适用于高产荷斯坦奶牛的超数排卵方案以及提高高产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共选取高产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按照注射FSH两周采卵一次(bi-weekly,BW)、注射FSH一周采卵一次(once weekly,OW)与不注射激素(control,CON)进行OPUIVF体外性控胚胎生产,应用以上最佳方案进一步研究青年牛与经产牛在体外胚胎生产效率上是否存在差异。BW组的超排效果要优于OW组与CON组,BW组头均可用卵数(15.30±0.60)、可用卵占比(68.83%±1.92%)、头均A级卵数(9.86±0.38)与头均B级卵数(5.44±0.37)均显著高于OW组;BW组IVF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优于OW组与CON组,其中BW组卵裂率(77.80%±1.08%)与头均胚胎数(5.11±0.27)均高于OW组与CON组且差异显著,BW组和CON组B级胚胎占比(13.95%±1.23%)均显著低于OW组;经产牛组头均卵子数(27.10±1.35)与头均胚胎数(...  相似文献   

3.
性别控制一直是动物繁殖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它可以按照生产需求控制仔畜的性别,对家畜进行性别控制,能显著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性控精液的出现不但使动物繁殖在性别上实现了人为的控制,而且使人们对动物繁殖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控制更加容易实现。利用X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技术,可成倍提高产母犊的比例,是扩增高产奶牛数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加速高产奶牛的繁育、缩短奶牛世代间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洛阳市白马寺种公牛站挑选年龄、健康状况相近且性欲旺盛的夏洛来种公牛5头,对其生产性能指标按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冬(12—2月)4个季节连续五年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采精量随季节变化不明显(P>0.05)。(2)原精活力:夏季(0.46±0.04)与春(0.70±0.01)、秋(0.65±1.01)、冬季(0.69±0.01)差异极显著(P<0.01)。(3)冻后活力:春、秋、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说明季节对夏洛来种公牛精液冻后活力具有明显影响。(4)精液密度:夏季与春、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5)精液冻后畸形率:夏季的夏洛来种公牛精子冻后畸形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季节(P<0.01)。(6)精液冻后的顶体完整率:夏季的夏洛来种公牛冻精顶体完整率极显著地低于冬、春季节(P<0.01),显著地低于秋季(P<0.05)。  相似文献   

5.
信息选萃     
<正>32年前细毛羊冻精在新疆受胎产羔尚属国内首例由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试验中,保存了32年零7个月的细毛羊冻精被输入到142只发情的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体内,有46只母羊产下活蹦乱跳的羊羔,其中6只产下双羔,受胎率为32.39%。按照常规,牛、羊冻精一般用于当年或次年的动物受精,冻精的受胎率最高也只有  相似文献   

6.
多种因素对牛超数排卵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扩大中国牛群体繁殖、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在中国能得到有效利用来限制进口牛。试验通过对供体牛进行超数排卵,比较了不同品种、供体牛经产与否、不同营养水平、重复超排间隔时间、起针时间5个因素对供体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大部分超排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育成牛与经产牛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营养水平组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结果显示能使二次超排之间的间隔时间缩短为 39天以内;第 9~10天 起针时间的超排效果最佳。本研究显示成体牛育成与否、营养水平高低、起针时间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极显著,而供体牛品种、重复超排次数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胚胎移植技术在扩繁德系西门塔尔牛核心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3头德系西门塔尔供体牛连续4次重复超排,生产胚胎654枚(头均50.31枚),可用胚胎335枚(头均25.77枚);4次冲胚的平均回收胚数,可用胚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移植受体牛278头次(鲜胚移植115头,冻胚移植118头,双半胚移植45头),妊娠率55.04%(153/278),共获得犊牛137头。其中鲜双半胚和鲜胚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胚(64.44%,60.87% vs 45.76%)(P<0.05)。45枚鲜胚二分后移植到45头受体牛,29头妊娠,其中11头产双胎,双犊率为37.93%(11/29),存活犊牛29头。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挖掘进口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的繁殖潜力,探寻在北京地区饲养的乳肉兼用牛超数排卵的可行性方案,实现快速建立核心群的目标,在春季(3月份)和秋季(9月份)对同一牛群进行2次超排处理,2次超排程序相同,超排用药量主要依据其体重与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春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和妊娠率分别为(5.33±1.51)枚、81.82%,秋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和妊娠率分别为(6.00±1.83)枚、69.5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产牛在春季、秋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6.50±2.21)、(5.33±0.58)枚,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在春季、秋季头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5.75±1.26)、(4.50±2.38)枚,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试验方案可用于北京地区不同胎次弗莱维赫牛的超数排卵,超排季节可选春季或秋季。  相似文献   

10.
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提高供体母牛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以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为主要技术指标,在湖北和内蒙古乌拉盖进行超排试验,比较经产牛与青年牛、中科院产与加拿大产FSH两种不同超排方案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农区,青年母牛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9.8、7.5枚,经产母牛分别为7.5、4.2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5);在牧区,青年母牛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10.3、8.4枚,经产母牛分别为8.0、5.5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 (P<0.05)。(2)在农区,使用中科院产FSH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0、4.8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0、5.9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牧区,使用中科院产FSH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8、5.5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5、6.5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3)在牧区,方案A(FSH+PG)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5、4.8枚,方案B(CIDR+E2+P4+FSH+PG)分别为10.5、8.0枚,方案B显著高于方案A (P<0.05);在农区,方案A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0、4.2枚,方案B分别为9.6、7.1枚,方案B亦显著高于方案A (P<0.05)。(4)在牧区,夏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9.6、7.5枚,春季分别为6.0、3.5枚,夏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农区,春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2、5.4枚,秋季分别为9.0、6.7枚,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青年母牛可作为供体牛的首选;(2)中科院产FSH能获得好的超排效果,且价格便宜,应为超排首选;(3)CIDR+E2+P4+FSH+PG法的超排效果优于FSH+PG法,前者为首选超排方案;(4)牧区应在夏季超排,农区应在春季和秋季超排。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索冷冻精液的质量提高与技术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各牛冷冻精液生产企业1720头份精液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涉及品种有奶牛、肉牛类(包括乳肉兼用、黄牛、牦牛等)和奶水牛等。结果:剂量值(0.20±0.008)mL、活力(40.9±2.3)%、每剂量前进运动精子数(1224.3±291.7)万个、畸形率(12.6±3.8)%、细菌菌落数(38.9±192.7)个。年度间比较,活力呈不规则的起伏变化;畸形率2016年均值显著低于前二个年度,分别下降0.8%和1.3%,3个年度间均差异显著(P<0.05),细菌菌落数2014年显著高于其他二个年度(P<0.05);品种间比较,奶牛活力分别高于奶水牛0.5%、肉、兼用牛0.2%(P<0.05),奶水牛与肉牛及兼用牛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奶水牛畸形率分别高于奶牛1.9%、肉用牛0.9%,均差异显著(P<0.05),前进运动精子数,奶水牛最高,奶牛最低,品种间均差异显著(P<0.05);生产企业间比较,活力、前进运动精子数、畸形率均分别存在不同差异。通过数据分析,反映了目前国内牛冷冻精液的质量概况,为冷冻精液的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选择临泉县、庐江县、蚌埠市、黄山市为采样地点,采集不同年龄、不同品种、不同性别牛血清,用姜黄素法测定安徽省部分地区牛血清硼含量。结果显示:临泉县、庐江县、蚌埠市、黄山市牛血清硼含量依次降低,且临泉县与庐江县、蚌埠市、黄山市牛平均血清硼含量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庐江县、蚌埠市、黄山市牛平均血清硼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品种牛相比,黄牛、水牛、奶牛的血清硼含量依次降低,且黄牛血清硼含量与奶牛、水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水牛与奶牛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雄性水牛血清硼含量比雌性水牛血清硼含量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猪深部输精技术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深部输精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339 头经产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采用深部输精和常规输精为主要配种方式。比较分析季节、输精量、公猪精子种类、冻精及母猪同期发情等条件对猪群深部输精效率的影响,探寻在配种方面最佳的精液使用量、输精条件和精液种类。结果表明:夏季和冬季子宫深部输精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均高出常规输精组。深部输精量为40 mL时各指标最好。输入同等量的精子,常规输精组的产仔数及活仔数均显著低于深部输精组。不同种猪精液各方面差异不显著。鲜精同期发情组在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均高于鲜精和冻精未同期发情组;后两者在产仔数量、产活仔数量和弱仔数量方面差异不显著。综上,深部输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增加猪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奶牛胚胎体外生产环节,对体外受精和培养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奶牛性控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外周卵丘细胞至少保持3层以上,在成熟基础液中添加10 ng/ml的EGF,利于核质成熟;在精子获能液中添加咖啡因降低精子的存活时间;牛胚胎前3 d用CR1aa+BSA培养,再用SOFaa+5%FBS培养,获得高的囊胚发育率,并且添加50 ng/ml IGF-I后胚胎的发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利用性控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受精率有轻微下降,但对生产的胚胎发育质量无明显(P>0.05)影响,胚胎移植后受胎率为4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旨在筛选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将奶牛早期妊娠检测时间窗口提前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北京某牛场选10头荷斯坦奶牛,在输精后第1、4、7、10、13、16、19天取血,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Wnt7a和PR的表达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直检对10头荷斯坦奶牛的怀孕检测,其中有7头受孕3头未受孕。通过检测受孕和未孕的奶牛血液中Wnt7a基因和PR基因的表达量,发现Wnt7a基因在受孕奶牛血液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未孕奶牛,特别是输精后第7天受孕奶牛的表达量显著增高,Wnt7a的蛋白质水平表达呈现出类似趋势;PR基因在全部10头奶牛中呈现出从输精后第一天表达开始降低,并一直维持一个很低的表达状态。Wnt7a具有作为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标志因子的潜质,其优势在于将检测窗口提前到输精后的第7天;PR不具有作为标志因子的优势。通过探究影响早期妊娠的相关因子变化规律,可以为孕检的时间窗口提前到早期妊娠阶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热应激奶牛血清NO浓度和NOS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不同品种奶牛血清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与热应激的关系。此实验在热应激期(THI 82.61±0.60)和非热应激期(THI 47.42±0.51)对荷斯坦牛(n=20)和娟-荷F1牛(n=20)血清NOS活力及NO浓度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荷斯坦牛和娟-荷F1牛在热应激期血清NOS的活力均显著低于非热应激期(P〈0.01);热应激期娟-荷F1牛血清NOS的活力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非热应激期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期荷斯坦牛血清NO浓度较非热应激期显著降低(P〈0.05),娟-荷F1牛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非热应激期荷斯坦牛血清中NO浓度显著高于娟-荷F1牛(P〈0.05),热应激期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纯中药对137例因卵巢机能不全引起的繁殖障碍奶牛进行1~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总发情率为81.75%,总治愈率为72.26%。在137例中42例为育成牛为发情延迟,治疗后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0.48%和83.33%。95例经产奶牛中有61例为产后久不发情,治疗后其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5.25%和77.05%;发情周期紊乱牛15头,治疗后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53.33%和33.33%;卵巢萎缩牛19例,治疗后发情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3.68%和63.16%。结论:该中药组方对育成牛发情延迟和经产牛久不发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卵巢萎缩有一定的疗效,但对发情紊乱的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稀释剂对猪冷冻精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手握法采集12月龄大约克种公猪精液,在37 ℃下离心,弃去精清,收集浓缩段富含精子部分,用7种不同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应用液氮熏蒸法制作颗粒冻精。结果表明,在7种稀释液中,7号稀释液 优于其他6种稀释液(p<0.05);与其他的冷冻保护剂相比,甘油的冷冻保护性能较好(p<0.01),其适宜浓度为2~4 ml·l-1;干解冻(40~45 ℃)效果优于湿解冻,解冻后精子活率达0.46~0.49(p<0.05);稀释液中添加安钠咖可有效地延长精子的冻后存活时间(p<0.01)。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用16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研究轻微至中度热应激对其生理指标及产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1)泌乳牛在轻微热应激期(THI 74.5±1.0)的生理常数指标与非热应激期(THI 65.2±4.1)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度热应激期(THI 84.0±2.4)的各项生理常数指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从非热应激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直肠温度上升0.04℃;从轻微至中度热应激,THI每升高1,泌乳牛的呼吸频率增加3.4次/min,脉搏增加2.6次/min。(2)在轻微和中度热应激期泌乳牛产奶量分别下降13.8%和26.9%(P<0.01),产奶量与TH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R= -0.82),THI每上升1,产奶量下降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