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确定循环超声提取紫草素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新疆紫草为材料,总紫草素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循环超声提取紫草素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3因素对紫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间隙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间隙时间为1/2 s,超声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60 min.结论:优化了循环超声提取紫草素的最佳工艺.在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下,紫草素提取率最高可达1%,比冷浸法和超声清洗器的提取率提高了一倍.循环超声提取具有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蓝亚麻蒴果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进行标定.【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法、物理试验法测定了蓝亚麻蒴果的基本物理参数(千粒质量、含水率、三轴尺寸、密度、泊松比、剪切模量)和接触力学参数(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滚动摩擦系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以物理试验法测定的各参数为仿真试验参数选择依据,利用Minitable18软件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物理试验法粗测得的参数进行显著性筛选;进一步以实际休止角与仿真试验休止角的相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对显著性参数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通过仿真逼近预测法对显著性参数进行寻优.最后,以较优参数组合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测得对应仿真试验休止角,并与实际休止角进行对比.【结果】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蓝亚麻蒴果间的滚动摩擦系数对仿真试验蒴果休止角影响显著;由最陡爬坡试验结果可得蓝亚麻蒴果间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18;仿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试验休止角与实际休止角相对误差为0.95%.【结论】应用上述各方法及优化试验来标定蓝亚麻蒴果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亚麻为试验材料,提取亚麻基因组DNA,选择多态性SSR标记,并将标记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最后硝酸银染色,建立了一套有效、方便的应用于亚麻SSR标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亚麻纤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纺织纤维,亚麻纤维制成的织物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用作服装面料、装饰织物、桌布、床上用品和汽车用品等产业用品.随着新品种、新技术、新纺纱方法、新织造方法及新的整理工艺的出现,亚麻制品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5.
栽培亚麻×野生亚麻种间杂交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亚麻种间杂交不易亲和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克服措施,本试验以栽培亚麻和野生亚麻为材料,采用单次授粉、重复授粉和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3种杂交技术,通过胚珠整体染色与透明法,结合微分干涉衬显微镜观察,对栽培亚麻×野生亚麻杂交授粉后胚乳及胚的发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单次授粉多数胚囊内未形成正常的胚乳及胚,重复授粉和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处理后胚囊内可形成胚乳及胚,但发育进程比对照(栽培亚麻自交)较为滞后。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子房,能刺激子房膨大,延缓子房脱落,有利于形成杂交种子。由此可见,重复授粉+生长调节剂处理是克服亚麻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亚麻几个不同生育期施用苯达松+精哇禾灵除草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了此除草剂配方的最佳使用时期及药剂浓度,为亚麻田除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310设计,对冀北坝上旱地油纤兼用亚麻播种量、施磷量和施氮量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旱地油纤兼用亚麻最佳栽培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纤用亚麻不同播种量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纤用亚麻最佳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2 233 m左右的条件下,采用机播种植方式,播种量为165 kg/hm~2时亚麻的农艺性状最好、产量及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芽试验了解不同PEG 6000干旱胁迫处理浓度对红麻、亚麻和黄麻种子萌发的影响,旨在了解红麻、亚麻和黄麻的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强弱。结果表明:红麻、亚麻和黄麻的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均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升高而下降;高浓度PEG 6000胁迫处理明显抑制了红麻、亚麻和黄麻种子萌发。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试验材料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实验处理条件下红麻、亚麻和黄麻的耐旱性为红麻>亚麻>黄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田间人工病圃2种方式开展不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抗病性试验,以科学快速地评价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接菌和人工病圃2种方式进行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试验.[结果]SU,TX-3、MARYLIN、法C等4个品种的P值均在60;以上,达中度抗病;TX -13、TX-14、法A、FANY等4个品种的P值在30;-60;,为中度感病.亚麻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在室内盆栽接菌试验与田间人工病圃试验中的表现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室内接菌抗病性试验与田间病圃抗性试验相比具有试验时间短、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小等优点,可以作为品种资源抗性的初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