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互助县不同浅山干旱区以不同季节和不同截干方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山杏造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造林的成活率、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2.0%、29.04cm、0.22cm,较春季造林高。中度截干的成活率、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0%、36.5cm、0.270cm,均比其它截干方式高,说明山杏在我县干旱浅山造林中以中度截干在秋季10月份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结合西宁市市郊的自然环境和立地条件,对干旱浅山地区造林的整地方式和造林技术方式进行了研究试验,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造林模式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山丘陵区立地条件差,尚有大面积未绿化区域,因而绿化潜力较大。内丘县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总结出一套浅山丘陵区"三仁"抗旱造林模式,即在浅山丘陵区结合容器苗造林种植酸枣、仁用山杏、柏树,打造药材"三仁"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三仁"基地逾666.67 hm~2,取得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期为太行山浅山丘陵地区的造林绿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浅山旱地一般性特点和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在浅山旱地(退耕地)造林,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互助县干旱浅山的实际,提出了干旱浅山发展林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郊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宁市郊退耕还林(草)的后续产业的发展调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提出了今后维持本区经济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中简介了苋菜对环境的要求、苋菜的类型、品种及日先温室苋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河北农业科技》2021,(1):45-46
该文以唐山市陡河水库周边燕山余脉低山丘陵干旱阳坡造林技术模式为例,论述了通过采取科学的树种配植、兴建配套的水利设施、做好森林生物防火带和引水上山设施建设等创新和关键性的技术措施,成功破解了低山丘陵干旱阳坡造林绿化难题,建设形成风景优美、林木繁茂,集水源涵养、旅游观光、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态风景区,对我国北方立地条件类似的干旱阳坡绿化攻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通过对春、秋两季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对比实验与调查,分析了秋季造林提高成活率的原理及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秋季造林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玉珂 《高原农业》2023,(5):486-491
本文旨在科学推进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通过调查拉萨南北山区域10个典型林地(林木)立地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分析现有成功树种的生态习性,筛选出拉萨南北山适生树种。结果表明:20余个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特性的树种适宜拉萨南北山立地条件。为集约利用土地、实现拉萨南北山绿化生态与景观功能、推动拉萨南北山造林绿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编制典型造林模式6种。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西省三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一旱二寒三流失"的恶劣条件,提出了进行合理区划、规划,科学选择造林模式,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施工,在困难立地上营建高效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2.
油松在青海的生态地位及造林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阐述了油松的分布和适生环境,总结了西宁南北山不同油松苗木种类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同时总结了油松的旱作造林和灌溉造林,并总结了油松造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大通县寺沟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路子。本文研究了寺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内容及其效益,提出青海省浅山干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水”关键,在综合治理的同时,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4.
“山水城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 “山水城市”的由来及其内涵, 结合实例论述 “山水城市”与风景环境的关系, 指出 “山水城市”是中国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最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大通浅山退耕还林后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大通县退耕还林浅山区不同配置模式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标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模式C>模式D>模式B>模式A>模式E,不同配置模式群落乔、灌、草三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谈兵  翟文侠  宋成舜  柯新利  陈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129-4130,4164
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TD)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动态度(GTD)分析了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结合Markov模型,分析了土地类型转换特点。结果表明,GTD为0.15%;UTD最大的是园地,最小是草地。耕地去向主要是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来源主要是其他土地和草地;林地去向是建设用地,来源为耕地和其他土地、草地;草地的去向是耕地和林地,没有来源;建设用地只有农村居民点整理为耕地转出,来源主要是耕地,比重占78.49%。总之,2015~2020年间,耕地比重先增后减,总体减少614.97 hm2;草地不断较少,减少329.91 hm2;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增加567.63 hm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近2000hm2典型人工林植物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了解不同人工林分林木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在林木生长关系中,白桦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多项式分布;青杨的树高与蓄积量呈现指数函数分布;青海云杉与落叶松的树高与蓄积量的关系呈现幂函数分布。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当地的青杨×沙棘混交林、白桦纯林、云杉纯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表明上述类型的造林模式是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从生物多样性出发,今后的造林建设提倡多营造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西宁市园林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桐  朱春来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84-85,153
介绍了西宁市园林绿化与植物的现状,分析了影响园林绿化发展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