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里下河地区是江苏腹部地区的碟形浅洼平原,地跨扬州、泰州、盐城、淮阴、南通等市,该地区在小麦生育期间的光、温、水资源丰富,大于0℃的积温为2000~2200℃,日照时数为1250~1300h。小麦生育期的常年降水量为400—500mm。土壤比较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平均为1.98%,并且小麦生产水平高。但是里下河地区由于地势低洼,常年地下水埋藏深度中部为0.2~0.6m,边缘高地为0.6~1.5m,涝渍是影响本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  相似文献   

2.
扬麦158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周长军严功林陈国庆(江苏省扬州市郊区农业局225002)(汤汪乡人民政府225004)扬麦15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麦4号×ST1472/506杂交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3.
扬麦158保种圃的选择效果研究江苏省仪征市种子公司仪征市农科所吴立松,戚桂禄,朱宪皓魏声宽为了验证株系循环法在小麦原种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株系循环法提供依据,我们将扬麦158进行了连续3年的原种生产试验研究。1保种圃的建立扬麦158是...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里下河(扬州)农科所小麦育种工作成绩显著。本文拟就扬麦系统的选育及其特性特征对小麦产量育种谈几点看法与诸同行商讨。 一、扬麦系统的系谱和选育特点 将扬麦1号至5号称之为“系统”是考虑到这5个品种都有阿夫(Funo)血缘,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1995-1997年春性小麦扬麦158亩产500公斤以上亩产田块的农情、苗情资料与相关试验,初步论述了该品种获得这一产量水平的主要群体个体质量指标及其相应的栽培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马继民  鲁珊  姜东元  陈超 《中国种业》2021,(10):106-107
华麦158是山东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SF211/济麦20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稳产性好,抗倒性好,抗寒性好,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宁麦9号与扬麦158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栽品种和骨干亲本,二者都为高产类型品种,但产量结构类型不同,研究二者产量及构成因素的遗传对产量遗传改良具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宁麦9号与扬麦158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Illumina 90K芯片分析遗传群体基因型,建立了高密度遗传图谱。连续3个生长季对产量及构成要素进行表型鉴定,结果显示,3年中宁麦9号穗粒数均高于扬麦158,千粒重低于扬麦158,穗数与产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一致,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中,千粒重的遗传力最高。表型结合遗传作图对产量及构成因素进行分子定位,获得控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QTL分别为9、8、10与12个。为了将检测到的QTL有效地应用于标记辅助选择,将重复检测到的3个千粒重QTL相关标记转化成适用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KASP标记,并在育种料中进行了验证,3个QTL位点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效果,且具有累加效应。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产量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扬麦15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在扬麦4号×St1472/506组合内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的方法育成的又一突破性小麦新品种。于1993年4月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该品种为春性、幼苗直立。株高95cm左右。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扬麦23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快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增强强筋小麦面粉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确保农业增产、农户增收、企业增效,六合区结合多年强筋小麦的种植经验,大力推广强筋小麦新品种,优化小麦种植品种结构,促进品种布局合理。文中阐述了扬麦23在本地的种植表现,提出了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姜朋  何漪  张旭  吴磊  张平平  马鸿翔 《作物学报》2020,46(6):858-868
宁麦9号与扬麦158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栽品种和骨干亲本,长江中下游麦区近3年来审定品种中80%都是其衍生后代,研究其性状的遗传具重要意义。以宁麦9号与扬麦158为亲本构建的包含282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利用Illumina 90k芯片对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建立高密度遗传图谱。连续3个生长季对株高及节间长度、穗长等株高构成因素进行测定,结合遗传图谱对株高及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获得14个控制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稳定表达位点。通过进一步位置比对,聚焦到6个染色体区段,初步明确了各节间对株高的遗传调控机制。同时,将6个染色体区段中同源性较低的连锁标记转化为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KASP标记,利用101份区域试验材料进行标记效应验证,结果显示聚合Qph-2D与Qph-5A.1两个位点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继续聚合Q2A后,中选材料显著减少,可能降低选择效率;对Q2A与Q5A两个一因多效位点的选择建议以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为主;Qd1-5D可作为穗下节间(D1)的选择标记对株高展开优化选择。期望以上结果能为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株高遗传改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扬麦158叶片生长习性、功能叶特点以及栽培因子对主茎叶片影响的观察,认为小麦叶片多少主要决定于前期,它与营养条件、气温关系密切,前期(1-2叶)供肥、稀播、早播有利叶片数增加,反之减少,但就同一措施田块,主茎叶片数具有相对稳定性,掌握叶片与各器官相关性,叶龄进程可作为科学管理的主要指标;小麦倒4片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有利于小穗与小花分化,因此,栽培措施必须围绕主攻大穗增粒夺高产;齐穗后  相似文献   

12.
<正>豫麦158(漯6073)是河南省漯河市农科院以Ta182C6b C2/14IWS007//郑麦9023矮败核不育杂交组合作母本,黄淮麦区丰产广适品种和欧美等抗源材料作父本,经2004年、2005年2轮开放自由授粉(开花前拔除劣株),使优良基因充分交流,优良基因和目标性状通过轮选方法得以有效聚合,形成矮败轮选群体Ⅱ(03TaⅡ),后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扬麦16赤霉病抗扩展QTL定位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麦系列品种赤霉病抗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但其抗性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扬麦16是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抗赤霉病品种,本研究以扬麦16与中麦895杂交构建的174个双单倍体(doublehaploidlines,DH)系为材料,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对该群体采用单花滴注进行赤霉病抗扩展鉴定。利用660K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共检测到6个抗性QTL,分别位于2DL、3BL、4BS、4DS、5BL和6AS染色体上。除4BS位点外,其他5个抗性等位基因均来源于扬麦16。QFhb.yaas-4DS和QFhb.yaas-6AS均在多年被检测到,可解释8.8%~15.0%的表型变异;QFhb.yaas-2DL、QFhb.yaas-3BL仅在1年被检测到,分别解释10.5%和14.7%的表型变异;QFhb.yaas-5BL和来源于中麦895的QFhb.yaas-4BS仅在1年被检测到且效应仅为6.4%和8.3%。QTL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个位点,多个抗性QTL的聚合可显著降低赤霉病严重度。扬麦16抗赤霉病QTL将为揭示扬麦品种抗性遗传机制及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扬麦16号小麦(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张家港市,经两年的试种示范,现已成为张家港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中国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和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采用综合育种技术路线,育成了小麦新品种‘扬麦20’。试验结果表明其综合性状优异,中抗白粉病与赤霉病,纹枯病轻,较对照‘扬麦158’等增产3.4%~12.4%,主要品质指标符合国家弱筋专用小麦标准。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缓解了在南方麦区高产广适性品种的短缺问题,将促进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全面了解豫麦158的生产特性,利用2011-2014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对豫麦158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麦158产量水平在500~600kg/667m2,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大面积种植关键技术在于提高亩穗数和穗粒数,稳定千粒重。  相似文献   

17.
高剑波  陆钦武 《种子》2005,24(3):95-96
为寻求适于我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益作用,自1996年起,我县经多年试验示范,从引进的50多个品种(系)中筛选了适于我地种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多抗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扬麦11号(原品系名"扬96 G 25").该品种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合作,于1996年育成的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8.
扬87—158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的继扬麦5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所取得的又一新成果。该组合为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其丰产性,综合抗性及适应性均优于扬麦5号。1991年通过江苏省区试。目前,江苏省已将之列为省重点试验,示范、推广的科研成果,许多省、市的生产部门已纷纷引种、扩大种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导致酶促褐变的主要因素.选育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品种是改良面制食品外观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位于小麦2A和2D染色体上PPO基因分子标记PPO18和STS01,对扬麦158×淮麦18组合的300个F4代分离株系进行PCR扩增,说明不同带型与PPO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用PP018扩增的300个分离株系中有59个扩增出876 bp(2aaa型)的目标片段,其活性均值为82.01;46个同时扩增出685 bp和876 bp的目标片段(2Aab型)其活性均值为163.41;其余195个扩增出685 bp的目标片段(2Abb型)其活性均值为233.73.方差分析表明三者的PPO活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基因型为2Aaa型的PPO活性值明显低于2Abb型;PPO18在本试验群体中对PPO活性的决定系数为66.61%;用STS01扩增的300个株系中都扩增出了560bp的片段,群体间没有差异.文中说明了两对引物在该群体中的效应及其与PPO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40份扬麦系列育种高代品系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分析仪等测定了若干品质性状.结果表明,40份扬麦系列品系的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面粉沉降值在品系间差异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在品系间差异较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面粉形成时间、面粉吸水率和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稳定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各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