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7个枇杷组合的遗传研究分析表明,枇杷的成熟期遗传因亲本的选配方式不同其后代表现明显的差异,属数量性状遗传。亲本成熟期相同,杂种成熟期大多接近亲本,有晚熟的超亲遗传现象;亲本成熟期相近,后代以介于双亲范围内的个体数为多,有早熟的超亲类型;亲本成熟相差较远的杂交类型,其早熟性状遗传占明显优势。因此,在枇杷育种中,亲本选配类型关系到后代育种目标的选择,特别是对早熟性状的选择,其以双亲成熟期相差较远(晚X特早)是获得大量早熟群体的技术天党。叶斑病遗传研究材料为12个批权组合,结果显示批把对叶片叶斑病…  相似文献   

2.
SRAP分子标记预测萝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从而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萝卜杂交种亲本的性状改良及F1杂种优势选配提供参考。选择来源不同、农艺性状有差异的11个耐抽薹萝卜亲本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运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其和萝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通过运用327个多态性SRAP标记来计算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其范围在0.162~0.486,且平均为0.291。亲本间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与F_1杂种表现既有相关显著,也有相关不显著;与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相关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或不显著相关水平,表明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但其相关程度还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遗传距离测定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类内杂交组合大部分为低产组合,遗传距离较大的类间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所估测的遗传距离不但能准确地反映亲本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可以作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4.
选用2个强优势华北型黄瓜杂交种F1(9514、9518)及其亲本,对子叶期和苗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黄瓜子叶期和幼苗期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电泳酶谱对黄瓜的杂种优势进行早期预测,不是很有效的途径;通过电泳酶谱分析表明,黄瓜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基础相对狭窄,遗传变异率低.在杂交育种中,应尽可能选配遗传差异大的亲本,以扩大黄瓜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增强杂种后代对环境的适应性、抗逆性.  相似文献   

5.
茄子单性结实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取茄子单性结实性差异显著的5个材料,采用完全双列杂交半轮配(含亲本)试验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利用蕾期人工去柱头的方法测定亲本及F。单性结实坐果率。统计分析表明:茄子单性结实性状遗传不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存在着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作用;单性结实性状可能受一组隐性基因控制,属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6.
杂交育种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亲本的选择。亲本的某些性状能否遗传及其遗传能力的强弱,常因不同的品种、组合而异。为了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正确选配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我们对酥梨、猪嘴梨、二宫白等多个优良亲本杂种后代的遗传倾向进行了观察。本文着重分析了酥梨与苹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芥蓝×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加速回交转育进程,采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手段进行远缘杂交,获得芥蓝和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F1和BC1群体。利用已有的220对SSR引物对双亲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51对。挑选均匀分布在甘蓝9条染色体上、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株F1单株和35株BC1单株进行遗传背景筛选。NTSYSpc2.11a分析结果表明:F1植株的遗传背景与亲本甘蓝型油菜更为接近,遗传相似系数为0.74;而BC1植株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与亲本芥蓝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6~0.65之间。在35株BC1植株中,单株14Y1与芥蓝的遗传背景最为相近,形态观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单株的遗传背景与回交亲本芥蓝更相似,可用于下一步回交转育。  相似文献   

8.
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琼  穆鼎  义鸣放  明军  刘春 《园艺学报》2007,34(6):1477-1484
以百合两个杂交组合,'Brunello'×'Yellow Jiant'和'Prato'×Lilium.pumilum的亲本和杂交后代为试材,从染色体和DNA两个方面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比较杂交后代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观察显示,两个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由不同倍性的亲本杂交而来,且染色体随体丰富。用4对多态性高的SRAP引物对试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除了含有父母本的特征带,还具有父母本没有的谱带,且它们与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父本间的遗传距离。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均证实了两个杂交后代的真实性,且两个杂交后代在遗传上均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9.
 以梨树亲本紧凑性状育种值的遗传估算为研究对象, 对在常规育种过程中实现亲本性状育种值遗传估算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11.
甜椒几个常用亲本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对26个甜椒品种,1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欧氏距离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类群间的遗传差异大于同一类群内材料间的遗传差异,杂交亲本应在类群间选择。得出13个较优的类群组合供本地区甜椒育种的亲本选择和组合设置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CTAB法提取3个番茄品种及6份品种亲本材料的DNA,通过AFLP-PCR分子标记方法,构建亲本及品种的指纹图谱。其结果利用如下:从分子水平构建了3个品种及其6份亲本材料的指纹图谱,6份亲本材料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从10~27条不等,平均17.56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41.3%。通过符合率测定,亲本纯度符合率为100%,杂种一代为98.7%。利用NeiLi法计算番茄遗传相似系数,3个品种及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于0.37~0.61和0.53~0.62,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对3个番茄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为番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育成的葡萄新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1959—2015年间我国育成的葡萄新品种,分析其亲本的类型和来源,揭示亲本选配的规律与特点,为今后我国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我国育成的316个葡萄新品种的系谱资料,研究其祖先亲本和直接亲本组成,计算它们的遗传贡献值。【结果】1959—2015年间我国共育成葡萄新品种316个,其中7个品种遗传背景不详,因此仅对剩余309个亲本来源清楚的品种进行统计分析。309个葡萄新品种来源于118个祖先亲本和164个直接亲本。‘玫瑰香’和‘巨峰’作为直接亲本使用频数最多,共选育出90个育成品种,遗传贡献率为17.8%。所有的祖先亲本中,‘小白玫瑰’和‘黑普特罗’衍生出的品种数量最多,共衍生了473个品种,遗传贡献率共为13.4%。【结论】我国最主要的葡萄骨干亲本为‘玫瑰香’和‘巨峰’,同时发现,抗病、大粒、具有玫瑰香味等是我国葡萄育种产业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6个切花菊品种及其2×4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的38个F1代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7对SRAP引物组合共获得22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7条,平均每个引物获得7.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6.0%,说明切花菊亲本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多样性适中。6个亲本品种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介于0.11~0.25之间,平均为0.19,说明亲本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介于0.42~0.72和0.40~0.85之间,杂交后代遗传相似系数的中位数(0.61)高于亲本品种(0.55),说明杂交产生了一些变异株系,但是总的遗传基础有变窄或同质化趋势。基于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将亲本和杂交后代划分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母本和杂交组合类型相符,说明SRAP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菊花不同杂交组合后代。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应用常规方法分析了甘蓝抗病自交系1162、感病材料引9—3等亲本及其杂交组合正反交F_1、F_2代抗T_uMV的差异及其表现特点;运用(V_r W_r)图表、方差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各亲本材料对T_uMV抗性的遗传。结果表明:甘蓝对T_uMV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式,遗传效应以加性作用为主;1162对T_uMV的抗性有显性逆转现象,苗期感病性为部分显性,成株期则抗性表现为部分显性;抗性的正反交效应显著、抗病性表现为较明显的倾母遗传。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6份耐热性不同的辣椒亲本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耐热性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配制杂交组合要选择耐热性较强的亲本。  相似文献   

17.
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结果发现: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的相似性系数为0.6399 ~ 0.8566,F1代与四倍体母本之间的平均相似性系数高于其与二倍体父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说明子代从母本继承的遗传物质更多,遗传上倾向母本。且F1代与亲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大于或小于亲本之间,随亲本的组合和相应的F1代而定;结合聚类图和双变量主坐标分析,可知:基本上子代和母本排列并聚在一起,而且父本、母本、子代彼此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地聚在一起;因此还是体现了“子似亲”的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刘有春  李嘉琦  刘成 《果树学报》2023,(10):2050-2060
【目的】揭示越橘果实大小遗传规律,了解果实大小与花冠、叶面积的相关性,为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杂交后代早期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果实大小有明显差异的大果越橘品种Berkeley和小果资源N6为亲本组配正反交遗传群体,共计314株,连续3 a(年)测量果实单果质量并进行遗传分析;根据果实大小选择55份品种/品系构成自然群体,测量单果质量、花冠大小及叶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遗传群体验证源自自然群体的相关性是否能在遗传群体中稳定遗传。【结果】越橘果实单果质量在正反交群体中均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大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其单果质量分布范围、群体中间值、平均值大于小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说明越橘果实大小存在母性遗传特性;供试正反交群体果实大小平均值(分别为1.46 g和1.79 g)均偏向低值亲本N6(1.11 g),远低于高值亲本Berkeley(2.90 g),说明越橘果实大小遗传存在明显的趋小变异,广义遗传力(H2)大于0.90,说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环境效应影响小;自然群体果实大小与花冠大小(R=0.81,P=2×10  相似文献   

19.
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品种(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广东省近年来新选育的16个60Co-γ辐射诱变和芽变柑橘优良品系(株系)进行遗传差异分析,应用AFLP技术,对3个亲本和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品种(系)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高、分辨能力强的引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各自的亲本相比,供试16个辐射诱变和芽变的柑橘变异类型的遗传基础均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利用引物EcoRⅠAAG+MseⅠCTT绘制供试样品的AFLP指纹图谱,并根据各自的差异带或特征带区分了19个柑橘试材。(3)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根据相似系数0.77的水平可将19个样品分为4组。红江橙品系中的华青1号与亲本间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647 7,可将其单独划为一组。可为柑橘新品种选育研究的早期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甜瓜果实成熟不脱蒂材料M2-10为母本,易脱蒂材料ZT09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 F3、F4及回交群体,利用6世代群体分析脱蒂性状的遗传规律,显示由两对基因控制,不脱蒂与脱蒂分离比符合两对互补基因遗传规律.对亲本果实成熟期果柄与果肉连接处离区组织石蜡切片及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亲本间离区细胞存在差异,Z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