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口蹄疫病毒株OA/58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BamH I,Hind III双酶切法鉴定。运用同源模建得到OA/58 VP2蛋白三维空间结构,并结合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找出OA/58 VP2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OA/58 VP2蛋白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1~23,40~63,71~78,82~91,102~106,113~119,131~138,148~154,166~177,189~196,212~218。应用同源模建得到的OA/58 VP2蛋白三维空间结构来预测其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OA/58 VP2蛋白在引起易感宿主体液免疫应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技术平台,并且为选择表达其他口蹄疫病毒株的VP2蛋白分子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FMDV OA/58病毒株VP1蛋白结构构建与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以口蹄疫病毒株OA/58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 Ⅰ酶切法鉴定.运用同源模建得到OA/58 VP1蛋白3D结构,并结合理化性质、亲水性、可塑性和免疫原性进行分析,预测OA/58 VP1的抗原表位.结果 OA/58 VP1存在多个潜在的抗原表位位点,可能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区域:2~11,15~35,38~50,77~88,90~107,121~125,131~135,140~149,154~163,169~175,178~189,197~213.应用同源模建得到的OA/58 VP1蛋白3D模型来预测其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OA/58 VP1功能,构建突变体和选择表达新型OA/58 VP1蛋白分子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上B细胞表位的筛选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结构蛋白VP1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对经凝胶电泳、PCR和EcoRⅠ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通过序列比对获得AF72 VP1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VP1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其潜在B细胞抗原表位并人工合成表位肽段,利用间接ELISA对潜在表位肽段进行筛选鉴定,结果显示,表位VP1a和VP1d为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的优势B细胞表位,该结果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病毒株AF/72结构蛋白VP1克隆及其T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AF/72 RNA 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 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 和EcoR I 酶切法鉴定.应用BIMAS生物学软件对AF/72株结构蛋白VP1的H-2Dd、H-2Kd、 H-2Ld、 A20限制性T细胞表位进行预测,并对不同限制性的T细胞表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口蹄疫AF/72株结构蛋白VP1长639 bp,编码213个氨基酸.不同限制性的T细胞表位虽然不尽相同,但与已鉴定的T细胞表位相比较,它们之间也有一些类似的、并且可能是通用型的T细胞表位.本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AF/72结构蛋白VP1的T细胞表位,为进一步试验确定T细胞表位和口蹄疫病毒T细胞表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为口蹄疫病毒表位疫苗的设计提供有效地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口蹄疫病毒Asia1/HeB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sia I/HeB株P1基因长2 19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3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VP2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VP4长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胞优势表位,VP4上也有少量的潜在B细胞表位.与已鉴定的B细胞表位相比较,该方法预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度.为试验确定FMDV AsiaI/HeB株P1结构蛋白的B细胞表位和反向疫苗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VP2蛋白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为预测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 VP2蛋白的B细胞表位.采用生物信息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器,预测VP2的二级结构,分析VP2表面特性(亲水性、可塑性、可及性和抗原性),综合预测VP2的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P1 VP2蛋白肽链的6-18和80-92区段为预测的B细胞表位优势区.多参数方案综合预测P1 VP2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为进一步鉴定表位及设计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参考GenBank发表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扩增IB-DVVP2基因的引物。以广西玉林发病火鸡群分离的IBDV野毒YL株为材料,以其基因组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了1.5kb的cDNA产物,将VP2基因克隆于PUC119质粒上,得到重组PUC119质粒。并对VP2基因全序列测定、分析和聚类表明,YL株与欧洲超强毒株非常相似,而与经典强毒株、弱毒株和变异株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FMDV AF72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口蹄疫病毒株AF72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基因,PCR纯化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用凝胶电泳、PCR和SpeⅠ、SphⅠ双酶切法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确定AF72 VP2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建立AF72 VP2结构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指数以及表面可能性等参数预测AF72 VP2结构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表明,口蹄疫病毒VP1,VP2,VP3 和VP4在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率是无差异的(P>0.05);而他们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变异率差异显著(P<0.05).该毒株与20株源于GenBank中的VP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保守区主要位于第1~23、37~51、66~76、85~101、124~142、165~199、205~219位.保守区氨基酸残基在维持VP2蛋白的空间构象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10、129~140、165~176氨基酸区段是AF72 VP2结构蛋白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该结果将为进一步的FMDV多表位疫苗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乳酸乳球菌对小鼠安全性及免疫功能,以口服的方式给实验小鼠免疫重组乳酸菌,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采用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重组乳酸菌对小鼠的精神状态及体重均无影响,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G和粪便sIg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后1周、2周、5周的血清中IgG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3周、4周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能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免疫水平;能显著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能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水平。表达TGEV S蛋白抗原表位乳酸菌能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制廉价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单位疫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PCV2b(GenBank:AY969004.1)cap基因全序列,利用PCR技术,分别将PCV2的2个B细胞表位(226LKDPPLNP233195HVGLGTAF202)以单独和串联的方式连接到Cap的C端,成功构建至pE-SUMO表达载体,将3个重组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种重组蛋白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表达正确。对3种重组蛋白分别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再用SUMO蛋白酶除去融合标签,获得无标签的Cap-e1、Cap-e2和Cap-e12蛋白,并分别与相应的弗氏佐剂等体积乳化,将20只6周龄大小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免疫3种重组蛋白,同时设置疫苗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免疫评价,比较C末端连接的不同B细胞表位对Cap免疫原性的影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除第2周外,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且连...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不同宿主上的培养特性,从河南省某疑似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初步筛选出IBDV毒株,并将毒株回归易感鸡,在SPF鸡胚及DF1细胞上培养。结果显示:培养出的病毒作为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之间均出现阳性沉淀线;回归SPF鸡试验显示发病率达100%,死亡达60%,病死鸡只出现法氏囊肿大、出血甚至出现紫葡萄样;该毒株能引起鸡胚CAM增厚、胚体出血,引起DF1细胞变圆脱落;ELD50与TCID50分别为10-4.6/0.1 mL、10-5.5/0.1 mL。试验证实IBDV分离株,属于超强毒株,该毒株可以在鸡胚和DF1细胞上适应增殖,将其命名为HN12号分离株。  相似文献   

12.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B_1,3.2×10~(-2);5D_6,6.4×10~(-2);6D_8,3.2×10~(-2).腹水效价为1B_1,1.6×10~(-5);5D_6,8×10~(-4);6D_8,4×10~(-3).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05(1B_1),97(5D_6),85(6D_8).它们所产生的单抗皆为IgG1,所对抗的抗原决定簇不相同.3株McAb皆有沉淀特性.利用间接ELISA抑制试验,在诊断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鸡传染性法式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反转录(RT—PCR)技术从河南传染性法式囊发病鸡中总RNA克隆出1461bp的VP2基因,并将其克隆于pET-28a载体,筛选并构建了pVP2表达载体。【结果】经IPTG诱导后,在其宿主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53.7ku蛋白。【结论】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VP2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并与鸡IBDV抗血清及1株IBDV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应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接种﹑琼脂扩散试验、电镜观察,从临床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分别分离到3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CH03、JG04和QJ04株,对4周龄未免疫鸡的攻毒致死率分别为92%、83%、67%,对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分别为10-6.8/0.2ml、10-5.4/0.2ml、10-4.6/0.2ml;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的IBDV VP2基因高变区(vVP2)及其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序列共有492个核苷酸,编码164个氨基酸。关键位点的氨基酸变化特征:第一亲水区P222A、疏水区的K249Q和S254G、N279D和T284A,与超强毒参考株UK661﹑HK46﹑OKYM和CH1-97极为相似,而与致弱株Cu-1)及变异毒株Var-E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3株IBDV分离株均属超强毒株。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囊病变异株病毒BK912的培育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有昌  刘爵 《华北农学报》1998,13(3):132-136
用由国外引进的IBD变异株鸡胚适应毒经CEF传代适应后所获得的BK912F。毒液进行了病毒理化特性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并与标准I型毒CJ801BKF株进行了抗原相关性检测。实验证明,BK91具有IBDV的基本特性且与标准1型毒CJ801BKF株处于不同血清亚型,以2000TCID50/0.2ml的BK912冻干活疫苗免疫SPF鸡后能完全抵抗美国标准弯异株强毒1084A的攻击,一系列试验有BK912仍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Q0806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阜新近郊某鸡场数群 15 日龄左右的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纯化、动物回归、血清学检测、病毒形态观察等检测, 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并命名为HQ0806。研究表明:该病毒效价达到10-5.8/ 0.2ml,在动物回归试验中其引起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83%,剖检可见法氏囊呈“紫葡萄样”外观,胸腺萎缩,骨髓脂肪化等病变,表现了超强毒株的致病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