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农村》2004,(1):32-32
一忌盲目接种 养猪场、专业户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首先应对本地猪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1.不要盲目接种。养猪场、专业户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首先应对本地猪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正大型猪场口蹄疫是完全可以预防控制的。之所以出现上述的出栏猪易发的情况,在于广大养殖户对口蹄疫免疫不重视。笔者认为,尽管预防口蹄疫不能完全依赖疫苗,但绝对不能不打疫苗,科学的制定好制定好免疫程序,是提高口蹄疫免疫效果的关键。1口蹄疫免疫抗体存在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好根据抗体水平监测科学的制定好免疫程序1.1抓住易感动物感染或注射疫苗后存在如下抗体消长规律:1.1.1人工免疫的猪:首免后3-4天产生免疫抗体,14-28天  相似文献   

4.
合理制定和使用免疫程序能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保障生猪健康;反之,生猪得不到有效的免疫保护,有可能感染发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猪场要制定和使用合理的免疫程序,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猪瘟免疫失败的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猪瘟免疫失败的防止措施,指出应全面掌握生猪的健康状况、严把疫苗质量关、规范免疫操作、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强化抗体监测、加强猪瘟的净化、加强饲养管理,以期为提高免疫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2007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国家强制免疫范围后,适龄生猪的免疫病种也由从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兽医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免疫工作任务重,难度大。针对这一实际问题,2010年春季我们在原免疫程序的基础上,进行了猪瘟、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时免疫的小区副反应试验。免疫后主要观察生猪副反应的增减和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抗体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7.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探讨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猪传染病流行病学特性,结合猪场生产管理实际,列举了可导致免疫失败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防控猪传染病性疾病,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8.
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方法]应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2和合成肽疫苗对198头试验猪进行至少2次免疫,定期采血后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测定免疫前后抗体效价.[结果]在首次免疫时,疫苗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干扰较大;仔猪首免后抗体很难达到完全保护(大于61og2)水平,应适当缩短首免与二免的间隔时间,尽量减少免疫空白期;合成肽疫苗的首免效果较灭活疫苗好,首次免疫推荐使用合成肽疫苗;如果生猪饲养周期过长,免疫2次的生猪出栏时抗体不能达到完全保护水平;规模场试验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低于散养户,随着试验猪日龄的增加和免疫的加强,规模场试验猪的免疫抗体滴度逐渐高于散养户.[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猪O型口蹄疫抗体变化和制定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只要是养猪人就一定接触过疫苗,疫苗是一种生物制品,给生猪进行接种注射后可有效预防各类疾病的产生,但是疫苗的使用方法也是一门大学问,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起不到防病的作用,甚至引起疾病呢。猪场的免疫接种是一种主动保护,激活猪体免疫系统,建立免疫应答。因此,养猪场需要使用多种疫苗来预防不同的疫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特性来合理地制定猪场常规免疫程序,达到保护生猪的目的。1、合理的保存生猪疫苗  相似文献   

10.
《当代农业》2010,(20):46-47
根据苏姜猪新品系生理特点,当地的疫情情况以及各种疫苗的免疫保护期,经抗体监测,制定出科学的免疫程序(见表1,2,3)。免疫程序在使用时,可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正>生猪生产离不开防疫工作,通过防疫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抑制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漫延,减少或扼制猪重大传染病发生;通过对猪常见病的科学防治,可以控制猪普通病的发生。通过防疫和防治措施,确保生猪生产安全稳定发展。1猪的防疫猪的免疫工作在生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生猪开展免疫工作,既定期给猪只注射疫苗,疫苗进入肌体组织后过一定时间可以在体内产生免疫抗体,免疫抗体可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已成为生猪生产的主力军。但由于生产工艺不合理、饲养密度过大、引种频繁、防疫制度不健全致使许多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控越来越难,严重影响养猪效益。疫病风险与市场风险、环保风险一道成为制约规模养猪发展的瓶颈。笔者结合生产实际,就养殖场防疫制度的建立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免疫制度1.1制定免疫程序根据猪场猪群实际情况,考虑邻近地区疫病流行状况,制定猪场免疫程序,坚持常年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猪尤其是规模化养猪的持续发展及生猪流通的加快,一些地方生猪疫病的发生、流行和传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重大疫情时有发生,给生猪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此,笔者总结了当地几个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工作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编制了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程序,供养猪场和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疫病防控是养殖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通过笔者对生猪疫病防控工作的认识,提出了当前生猪免疫存在的误区和解决对策,以供同行交流。具体汇报如下。1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程序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合理的预防接种计划。即依据疫病在本地区流行情况及规律,畜禽的用途、年龄、母源抗体水平和饲养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免疫接种。目前大多数农村散养户习惯在仔猪阉割时进行猪瘟免疫,但时常因为阉割给仔猪造成严重的应激而影响免疫的效果;部分中、小型养殖场虽然也制定了免疫程序,但未根据地方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分析猪群状况、不规范、免疫抑制因子的存在以物安全体系。制定科学的免疫程群免疫效果。病原体的血清型多及变异性、疫苗质量不好、及母源抗体干扰等可导致猪群免疫失败,并提出序,正确选用与使用疫苗,规范免疫接种技术,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接种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完整的生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可以提高猪  相似文献   

16.
对生猪进行疫苗注射是现代养殖场的关键工作,但为猪注射疫苗以后也有免疫失败的情况,原因主要有自身营养状况、疫苗失效或滥用等方面,需要加强猪平日的饲养管理,增强体质,科学注射疫苗,提升猪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在搞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对猪瘟、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不可忽视,防疫方案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生猪养殖场的效益和发展前景,安龙县山岔顺欣养殖场和安龙县向朝英养殖场通过制定合理的生猪免疫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免疫,新生仔猪60日龄育成率分别达94.09%和92.01%;育肥猪育肥150d出栏率率分别达95.9%和94.5%,两个养殖场在2020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贾鹏 《油气储运》2005,(6):35-35
忌盲目接种 养猪场、专业户在给生猪免疫接种前,首先应对当地猪病流行的规律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猪属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常见的畜牧养殖品种,而做好猪的防疫工作既能保证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能保证市场上猪肉食品安全,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基层兽医站更应该落实猪防疫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防疫工作,主要从强化生猪养殖的定期消毒处理、加强生猪养殖的检疫工作、重视生猪养殖检疫的信息记录以及从科学角度保证免疫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生猪传染病一直是困扰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有效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我们对猪瘟、猪口蹄疫及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并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在防疫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规模养殖场和农户虽定期进行免疫接种,还常遇到接种某种疫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