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山区林药间作的前景、栽培模式的构建及栽培模式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山区林药间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在山区推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隆德县退耕还林工程林药间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退耕还林能够"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在确保退耕还林建设生态成效的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退耕农民的经济利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退耕还林通过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取林药间作的模式,在林下种植道地中药材,既解决了生态问题,又解决了退耕农户的收入问题,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培育找到了有效途径。该文介绍了退耕还林工程林药间作模式的技术与管护措施,并总结其取得的成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太行山区特殊自然环境的考察,发现适合该地区林药间作栽植的药用植物主要有:  相似文献   

4.
林药间作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近10年来林药间作效益分析、林药间作对药用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深入研究林药间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为我国推广林药间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Pub Med等英文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林药间作"和/或"复合种植"进行检索,整理、归纳了近10年来有关林药间作的研究文献。【结果】林药间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实施林药间作后所产生的效益及对药用植物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论】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林药间作对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指纹图谱及复合系统中水循环、养分循环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林药间作生产模式的优势与推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宜昌市夷陵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林药间作的产业优势,提出加快该区药材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林药间作品种及优化模式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药间作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经营模式。2003-2005年进行了"林药间作优化模式试验研究",从3种气候类型区22种林药间作模式中筛选出了各气候类型区9种优化间作模式。该文介绍了试验方法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西吉县基本情况 西吉县位于六盘山北部,总面积3130km^2,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5.3℃,随地形变化,冷热差异较大,冬长严寒,夏短酷热、雨雪稀少,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等特点。全年隆雨量550mm左右,常有春旱秋涝发生。无霜期90—120d,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霜冻、低温冻害及干热风等。至2006年底,全县共辖19个乡(镇),1910个自然村,总户数111595户,总人口47.086万人,耕地总面积110万亩,人口密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林药间作的林地综合效益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林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低、见效慢等问题,笔者在林药间作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林间空地发展中药材生产,既对林木起到了抚育作用,促进了林木生产效益的提升,同时药材生产效益显著,增加了林地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是实现林业生产以短养长、良性发展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兴隆县发展林药间作的优势条件,提出不同种类林分林药间作发展模式,并总结了林药间作经济发展原则,以期为林药间作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宁夏泾源县退耕还林工程大部分属生态型林业,退耕地利用率低、农民收入步伐缓慢,在退耕还林地实施林药间作及野生花卉繁育不但可以调整和优化农村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够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治富、不反弹",做大做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同时,为泾源县中药材和野生花卉规模化种植一级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平贝母林药间作种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论是种过人参的参后地还林还是退耕还林,幼树长大成林均需一定年限。利用幼树成林前的这段时间,在林间空地种植一茬平贝母,既能合理地利用林间空地,又防止了幼林地草荒,还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绿化带是高速公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天津地区的自然条件,总结了绿化带景观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实践,列举设计案例。  相似文献   

13.
林药间作系统对药用植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对林药间作系统中药用植物产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筛选合理的间作模式 ,为生产实践服务 .试验设置了 5种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和无林地对照 ,观测了不同毛白杨行距以及同一行距下的不同林地位置间作的甘草、桔梗、天南星 3种药用植物的产量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甘草和桔梗产量在行间呈现“低 高 低”的抛物线型分布 ,而天南星产量在行间呈现“高 -低 -高”的抛物线型分布 ,根据数据可以拟合出 3种药用植物在毛白杨行间的产量分布抛物线方程 ;另外 ,甘草产量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减小而减小 ,桔梗和天南星产量先增加后降低 ,它们与毛白杨行距之间均呈抛物线型相关 ,通过方程可以确定 3种药用植物与毛白杨间作时毛白杨的最佳行距和该种行距下药用植物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14.
辽细辛林药间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这里山高林密,溪流密布,野生药用植物品种繁多,居全省之首,素有"辽细辛"之称的道地中草药盛产于此地,更是细辛家族中的上品。自20世纪60年代初,宽甸县辽细辛野生变家种获得成功以来,种植规模逐年加大,粮药争地矛盾日渐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草)林药复合模式中草药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退耕还林示范小区的林药复合模式中,对中草药的栽培技术做了简述,提出药材种植在不破坏植被的前提下有计划的栽培;详述了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应符合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选购药材种子、种栽要注意时间和质量;了解种子、种栽特性,种子发芽率、种栽带菌、带病情况;目前中草药加工、收购的市场并不十分完善,因此不能一哄而上,大面积种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林药间作系统光照效应及其对药用植物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给林药间作模式在我国林区和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的科学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设置不同毛白杨行距梯度 ,对林药间作系统光照效应及其对药用植物生长规律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林药间作系统中 ,毛白杨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 ,都是单峰曲线 ,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其他测点 (冠下点和冠外点 )的日变化规律东西是对称的 ,前者上午出现峰值 ,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日平均光照强度在行间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树行中间测点高于冠下和冠外测点 ,而且东林冠下高于西林冠下。另外 ,行间平均光强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减小而减低。随着毛白杨行距的变小 ,甘草的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由对照点的 1 1 1cm·d-1下降到行距 3m的 0 45cm·d-1,桔梗的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变化不大 ,天南星速生期最快生长速度有所增长 ,对照点仅为 0 2 0cm·d-1,行距 3m下达到0 37cm·d-1。这说明桔梗和天南星比甘草更能适应间作的环境 ,可以初步确定为适宜间作的药用植物种类。图 5表 2参 5  相似文献   

17.
林药间作系统石蒜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4种林药问作系统下石蒜(Lycoris radiata)叶片叶绿素及其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石蒜叶片叶绿素总量在适宜生长的11月份最大,其值基本稳定在1.84~2.16 ms/g,叶绿素a/b值住1.38~2.05,不同林型培育方式对叶片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b值没有影响.(2)不同林型培育方式下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黑龙江省林药复合经营的林地选择及3种经营模式幼龄林+药材模式、成龄林+药材模式、林果+药材模式进行了论述,希望能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药用大黄林药间作的关键技术,于陕西省镇巴县盐场镇响洞村退耕香椿林地下移栽一年生药用大黄种苗,并测定其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随种植年度的增加而增加,第1年增长较为缓慢,第2年、第3年增速较快;不同郁闭度对药用大黄生物量的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当郁闭度为40%时,生物量积累最为显著,药用大黄平均单根鲜重高达5.3 kg。镇巴县药用大黄与香椿树林药间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土地资源匮乏,保护野生资源不被破坏,同时也是生态种植的一种应用,为镇巴县林药间作模式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庆市气候条件和新植林立地类型,提出了林药间种模式,并阐述了防风及板蓝根的播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