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83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265.38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以后连续两年下降,1985年仅251.43亿公斤,近几年一直徘徊在250亿公斤左右。五年内,粮食年平均减产3亿公斤。而目前全省人口却在不断增长,由1983年5509.33万人上升至5782.61万人,每年净增68.32万人。粮食与人口矛盾尖锐,导致人平粮食下降,由1983年的481.5  相似文献   

2.
1983年,湘乡粮食总产达4.9亿公斤,是历史上粮食产量最高的一年。但这以后的连续三年,粮食生产却不景气,1984年减产7千万公斤,是建国以来减产最多的一年,1985和1986年做了一些努力,总产分别回升到4.5亿公斤和4.55亿公斤,但仍未恢复到1983年的水平。这几年气候条件尚好,人工並未少花,责任制也不断完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三年徘徊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3.
(一) 粮食是湖南的一大优势。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的推动下,我省粮食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相继登上了200亿公斤、250亿公斤的新台阶。1980—1987年的7年中,粮食总产增长64.5亿公斤,亩产提高76公斤。全省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促进和巩固了农业  相似文献   

4.
<正> 沈阳市水稻生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新局面,面积逐年扩大,单产、总产同步增长。198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面积达到148.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24%,平均亩产574.5公斤,总产8.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36.5%,交售商品粮5亿公斤,商品率58%。目前,全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三十多年来粮食单产翻两番,1984年平均年亩产达531.5公斤,居华南四省之首位。总产85亿公斤,人均317.5公斤,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1985年播种面积减少193万亩,1986年遭遇特大旱、寒灾害,粮食总产又降到1979年水平,肉、蛋、副食品的价格随之猛涨,表明粮食生产是脆弱的。至本世纪末要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省遇到的困难会更多。对一个地少人多,经济不发达的省份来  相似文献   

6.
滁州是全国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由于靠政策、靠科技、靠增加投入 ,全市粮食总产大幅度增加 ,由1978年的11.49亿公斤到1999年的35亿公斤 ,增长了2倍 ,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区。粮食品种中主要是水稻 ,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65 %以上。近年来 ,随着全国粮食生产的发展 ,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像滁州这样一个产粮大市问题尤为突出 ,库存量越来越大 ,已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供参考。一、要将全国商品粮产区转变为全国畜禽产品供应基地在经济发达的国…  相似文献   

7.
一、湘南麦类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湘南(指郴州和零陵两地区)是我省的南大门,自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本区经济开发日趋活跃,粮食生产的发展也较快。并且也和全省一样,粮食增产主要是依靠稻谷增产来取得的。1988年两地区稻谷总播种面积为980.88万亩,总产为36.13亿公斤,平均亩产为368.3公斤;分别为两地区粮食面积、总产和单产的84.4%,94.9%和  相似文献   

8.
一、优化种植业结构,必须 以粮食稳定增长为根基 我省粮食生产建国以来虽有很大发展,但只能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近几年我省粮食总产一直稳定的250亿公斤以上,年均粮食总产259亿公斤,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年均不到450公斤,除去种子和外调商品粮,基本上是口粮和饲料,即使有的年份出现低水平的自给有余,也带有明显的结构性、季节性和地区性。每年需要从外省调进不少粮食品种作饲料、食品工业原料,尚有几百万人口的地区未解除温饱困扰。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的生产和流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粮食生产出现了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粮食总产增加的可喜局面。但是,粮食流通问题尚未很好解决。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000亿公斤,“卖粮难”便随之出现。随后由于决策上的失误,加上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滑坡。从1986年到1988年,全国出现粮食购销“大战”。1989年全国粮食总产超过19.84年,1990年又创历史新纪录,于是,粮食流通问题又成了困扰农村经济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  相似文献   

10.
我省“七五”期间的粮食生产,总的来说形势是好的,播种面积有所回升,总产量有所增加,单产也有提高。1989年粮食总产量突破267.5亿公斤,比“六五”期间最高的1983年的265亿公斤,还增加2.5亿公斤。1990年虽然遭受到严重的夏涝秋旱等自然灾害,但粮食总产仍然接近265亿公斤。由于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进一步调整了农村种植业结构,增加了物质投入,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通过各级科研、推广部门的积极努力,创造和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推广成果,因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杂交稻的面积达2.3.892亿亩。过去推广较慢的省,近年快马加鞭;发展快的省又更上一层楼;南方杂交粳稻经过努力,己走出困境;北方杂交稻虽面临徘徊下降形势,也出现了新曙光。 1990年粮食总产虽已过4200亿公斤,但本世纪末总产要达5600亿公斤,“八五”末达4500亿公斤。为实现上述目标,杂交水稻1991年要发展到2. 5亿亩,1995年达2.8亿亩。当前的问题是:杂交稻种子积压多,需妥善解决;要处理好三系法、两系法育种的关系,长江流域缺乏更新组合;早稻组合的熟期及适应性还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2.
邵东县从1965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到1980年,全县稻谷总产370690吨,单产为396.5公斤,为解决我县人们的温饱问题做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我县水稻生产发展缓慢,早稻生产徘徊不前,早稻单产有下降的趋势。从1980年到1986年,稻谷单产从396.5公斤增加到421.6公斤,其中早稻单产却从450公斤下降到了410公斤,递减率为1.6%。1984年以来,连继三年早稻减产,严重阻碍了我县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2000年大豆生产发展目标与潜力王碧君,张竞(黑龙江省大豆专家顾问组.哈尔滨15001)我省是国家最大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发展规模、速度与产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我省2000年粮食总产再增75亿公斤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且直接影响养殖业、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湖南省从1986年至1988年三年来,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吨粮田开发,吨粮田建设每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增长。省、地(市)联办的13个示范基点乡,三年累计增产2573.7万公斤,亩增124公斤,全省138个县级以上吨粮田开发基点,三年累计增产粮食1.88亿公斤,亩增92公斤。三年全省双季稻田过吨粮面积累计为934.8万亩,吨粮田比常规生产田亩增93.2公斤,加上对大面生产的辐射影响,累计增粮10亿公斤以上。本文论述了吨粮田开发的巨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总结了进行吨粮田开发工作的四条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1989年,我省粮食喜获丰收,总产将略超过1983年,这是经过五年徘徊所取得的又一次丰收。但按人均粮食量,我省低于1983年约30多公斤,全国亦将下降到370公斤左右(1984年为388公斤)。而人均需求量则随生活水平上升逐年提高,据测算1987年人均需求量已达381公斤,粮食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16.
常德是湖南的主要产粮区,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1986年,全区粮食总产35.535亿公斤,居全省之首。今后,常德的粮食生产是进还是退,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进退两难:现在粮食主产区的苦衷。 进之难。1986年,全区按复种面积计算,粮食亩产已经达到307公斤,人平产粮677公斤。今后继续发展粮食生产,不讲生产上的限制条件,仅就经济利益而言,哪怕再迈出一小步也困难重重。因为粮食价格与其它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越拉越大,粮农的比较利益太低,缺乏起码的经济刺激,使得人们认为种粮吃亏,普遍厌倦种粮。要想继续发挥全区粮食生产优势,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大上粮食生产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我区人多耕地少,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平耕地只有0.7亩(其中水田0.4亩)。为了增加粮食总产。提高粮食单产,摸索高产途径,1990年冬播生产时,笔者在蹲点的湘波镇实竹村一科技示范户的责任田里,设置了1.3亩大麦加双季杂交稻三熟制高产攻关试验田。经市统计局、市科委、市农业局联合验收,总产大麦508.3公斤,亩产391公斤;早稻总产738.99公斤,亩产568.45公斤;晚稻总产713.12公斤,亩产548.  相似文献   

18.
《中国稻米》2001,(1):36
山西省长冶市2000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预计总产在11.5亿公斤 ,其中秋粮玉米产量达9亿公斤左右 ,粮食部门收购量将达到3.5~4亿公斤。由于该市粮食生产已连续6年丰收 ,国有粮食部门粮仓严惩超容 ,收储矛盾非常突出。为此 ,11月20~21日 ,长冶市粮食局在沁源县召开露天储粮现场会 ,要求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认真推广该县竹囤散装储粮和“三防”露天机械通风储粮池的经验。沁源县为解决储粮难问题 ,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结合本地实际 ,创造了多种形式的露天储粮新技术。如竹囤散装储粮法 ,利用竹囤通风性能好 ,不易结露…  相似文献   

19.
“七、五”期间,大、小麦生产和科研的回顾。 (一)、生产方面我省“六、五”期间,由于生产体制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种麦经济效益较低等原因,曾出现大、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据统计,1986年全省春收大、小麦面积下降到160.1万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比建国初期还少20万亩;大、小麦总产量只1.929亿公斤,比1978年春收大、小麦总产2.925亿公斤,减少近1亿公斤。为  相似文献   

20.
两年来,由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给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985年南县粮食总产为3.3亿公斤,比上年减18.3%,至使合同订购的任务没有完成,1986年比1984仍减0.25亿公斤。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麻粮比价不合理,一亩苎麻的纯收入相当于10亩以上的水稻;二是化肥、农药、农机等工业品涨价,生产成本上升;三是粮食生产后劲不足,如水利年久失修,品种老化,先进技术难普及等。据初步估计,我县1987年苎麻将发展到30万亩左右,粮食面积将比上年减10万亩左右。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