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吉县在退耕还林的山毛桃等林地空间,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阐述了金银花的特性,并总结其林下栽培技术,包括整地、选择种苗、栽植、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期指导林区金银花种植。  相似文献   

2.
亚特立本金银花繁殖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践总结概述了亚特立本金银花在休宁山区的繁育、种植、管理、修剪整形、采收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为亚特立本金银花在该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金银花作为新乡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作物,已有150多年的种植历史。新乡市金银花种植面积1万hm~2,年产干花800多万kg,年产值6亿多元。优异的地理环境和成功的管理方式,形成了新乡市金银花独特的性能。新乡市金银花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畅销。笔者近年来对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套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一)苗圃地准备金银花苗圃地土层深度50cm以上,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性好,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是一条开发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能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金银花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苗木繁育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的介绍,总结了树形金银花的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树形金银花的栽培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金银花栽培过程中品系选择、环境、种植管理及采收等技术环节的分析阐述,提出克服金银花种收质量控制难题的有效对策,为金银花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金银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名贵中草药,金银花商品主要是指收获的干燥花蕾。金银花花蕾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种植经济效益。笔者近几年深入河南省内多个金银花主产区,经数年生产试验,种、管、加配套开发,总结出了一套平原地区大田金银花超高产种植生产管理八项改革新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1.改品种。种植金银花要高产,选择品种是关键。平原地区大田种植金银花,宜选择立直性好、抗逆性强的品种,如河南封丘的豫封一号和山东平邑的九丰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金银花套种土人参与各自单独种植的经济效益差异。[方法]在总结喀斯特山地适生植物金银花、土人参栽培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投入、效益。[结果]当两者达到丰产时,金银花与土人参套种没有明显的影响相互产量,从不同种植方式3年来的平均效益上看,套种方式土人参金银花。[结论]套种为最佳的种植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为推动金银花、土人参产业在喀斯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金银花采取地膜覆盖、间作的种植模式,结合修剪、施肥的管理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不仅增加了金银花的生物学产量,而且提高金银花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9.
2005年黄羊滩农场与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金银花种植合同,同年从河南引进金银花优良品种“金丰一号”,试种33.3hm。(500亩),一举获得了成功,同时在种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06年投资公司与黄羊滩农场合资组建了“宁夏新汉方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在节水示范园区种植金银花67hm^2(1000亩)。初步证实:金银花适于在宁夏种植,对调整本区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栽培管理粗放,见效快,收获期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对金银花种植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模式对金银花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银花采取地膜覆盖、间作的种植模式,结合修剪、施肥的管理技术,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不仅增加了金银花的生物学产量,而且提高金银花的水土保持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是集药用经济型与水保生态型于一身的多年生藤本缠绕灌木,一直享有“国宝一枝花”的美誉.作者根据长期的扦插实践经验,结合金银花的特性,介绍了金银花插条处理、整地、作床、苗期管理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花是集药用经济型与水保生态型于一身的多年生藤本缠绕灌木,一直享有"国宝一枝花"的美誉。作者根据长期的扦插实践经验,结合金银花的特性,介绍了金银花插条处理、整地、作床、苗期管理等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金银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研究和总结了高海拔地区种植金银花的后期管理及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金银花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需对金银花种植技术进行全面探究。本文深入分析了金银花主要特点,围绕合理选地、种植方法、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探讨了旱地金银花种植技术内容,以提高金银花栽培效果,为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谷县人多地少,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大力发展金银花种植,可改善县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合理的配置资源,改善当地生态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作者根据当前农村劳动力相对薄弱,甘谷县金银花种植现状,力求推广金银花套种模式,以期积累种植经验,提高金银花种植技术,为甘谷县金银花种植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垫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青海海东市进行的金银花引种试验证明,青海东部农业区富硒地区种植金银花,长势良好,增收增效明显。特别是该地区种植的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0.16%,绿原酸含量3.9%,高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1.5%、木犀草苷含量不得少于0.05%的标准,硒含量≥0.016mg/kg。本文介绍了以定植、栽培模式选择、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干燥为主要内容的青海富硒地区种植富硒金银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主要害虫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ilwnb)又称“二花”、“双花”,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金银花系名贵中药材,其花性寒、味甘,具清热解毒、广谱抗菌、通经活络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金银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河南省封丘县。金银花的种植面积已近0.67万hm^2。1999年被国家医药局定为金银花生产基地。随着金银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长期的害虫积累,虫害日益严重,在老产区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对虫害发生规律认识不清,规范化管理意识差,导致用药盲目。高毒、剧毒农药滥用现象普遍,防治次数多,防效差,致使中药材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影响金银花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枣强县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通过深入调研发现金银花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普通金银花品种相比"北花一号金银花"具有花蕾期超长,采摘方便工效高;道地正品,有效成分含量高;花蕾大,产量高;抗逆性强、直立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我县特引进"北花一号金银花"优良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一万余亩,为使农民种植出高产优质金银花,现将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地栽植前要进行土地耕翻平整,耕翻深度30厘米。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退化林分修复、果园经济效益及防护美化效果,喀左县自2015年开始引种金银花,用于"三北"退化林分修复和果园软围栏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防护与美化的效果。本文从栽培、苗木生长期管理、花期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林缘绿篱金银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金银花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