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化性四元杂交种214繁种及生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经20年努力,依据柞蚕化性遗传规律和表现特点,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和长光照条件的逆向选择技术,选育出了适用于中国高纬度蚕区的一化性柞蚕新品种883、932,春季放养一化率达94%、早秋季一化率达98%以上。用优势二元杂组合883×932、四青×吉黄繁种,用四元杂交种(883×932)·(四青×吉黄)简称214投入农村生产。从1997~2002年连续6年于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6县开展繁种试验和农村区域性生产试验,结果繁制的二元杂交种平均单蛾产茧量与二化二放的秋柞蚕单蛾产茧量相当;四元杂交种214平均每把产茧比对照的二化…  相似文献   

2.
<正> 新黄单85—1(京7×U8)是一个特紧凑型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原新乡地区农科所1984年育成,经1985年及1986年两年试验、示范结果,均表现丰产性好、抗逆性强、且品质优良,很受群众欢迎。 (一)产量结果:1985年在本所两项试验中平均亩产617.5公斤,分别较鲁玉6号和烟单14增产19.6%和27.8%;1986年参加本所承担的北方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早熟组),在每亩4000株的情况下,亩产647.5公斤,名列第一,比对照种鲁原单8号亩产521公斤,增产24.3%,分别比参试种郑单8号,商单3号(豫玉1号)增产6.8%,8.3%。同年在焦作市郊区种子公司主持的两项  相似文献   

3.
用显性三眠蚕品种(N3)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C1、C2、C6、C9、C10、C12)进行杂交,选育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实用型三眠蚕品种。结果表明:选育的三眠蚕全龄期为21d左右,比常规种少5~7d;在6对三眠蚕组合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N3×C6(正反交),其次是N3×C10(正反交),再次是N3×C2(正反交)。但在6对三眠蚕组合中只有N3×C2(正反交)全是三眠蚕,而其他几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四眠蚕。  相似文献   

4.
选用现行夏秋用蚕品种薪杭×白云和丰一×54A的4个原种,选配四元杂交种新·丰×青·云。通过实验室一代杂交种比较试验,蚕种场试繁和一代杂交种的农村试样,发现该四元杂交种的杂交原种具有强健好养、产卵量多、克蚁单产比现行品种提高30%以上的优点。一代杂交种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和抗氟性较强、产量稳定等优点,其生产性能与浙江省现行夏秋蚕当家品种薪杭×科明相仿或略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现行夏秋种薪杭×科明为基础,通过加入多丝量品种827和826,组配育成了强健优质的夏秋用品种贵蚕一号(827·薪杭×826·科明)四元杂交种.经多次鉴定、农村试养、试繁结果表明,该品种体质强健好养,制种性能好,产量高,茧丝质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四龄万蚕收茧量20.68 kg,四龄万蚕茧层量4.92 kg,茧层率23.85%,茧丝长1 203 m,解舒丝长1 046.8 m,解舒率86.95%,鲜毛茧出丝率17.80%,茧丝纤度2.82 D,净度97.81分,克蚁制种18.70张.适宜贵州省广大蚕区夏秋季用种.  相似文献   

6.
“辽凤&#215;雪莹”是由辽宁省蚕业研究所直接利用中日两个基础品种杂交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桑蚕新品种 ,具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茧层率高、产茧量高、出丝量多和蚕丝优良等多种特点。该品种经省内外同行专家鉴定认为尚属国内首创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业已获得1999年度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主要特征“辽凤”为中国系统二化性品种 ,蚁蚕黑色 ,五龄蚕体白色 ,茧白色 ,圆形。“雪莹”为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 ,蚁蚕浅黄色 ,五龄蚕有斑纹 ,茧白色 ,浅束腰形。“辽凤&#215;雪莹”为一代杂交种 ,五龄蚕全是花蚕 ,茧层厚 ,手感硬 ,蚕茧呈长椭圆形。二、主要特性“辽凤&#215;雪莹”为二化性中日一代杂交种 ,四眠五龄 ,春秋蚕龄期经过分别为25天22小时和23天13小时。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 :1 茧层率高。春秋蚕平均茧层率26 31 % ,比对照品种高出2 82个百分点。2 产茧量高。每张种春秋蚕平均产茧量高达49 62公斤 ,万头蚁蚕产丝量多达4 98公斤 ,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8 64 %和14 48 %。3 蚕丝优良。出丝率比对照品种提高7 % ,茧丝长度1360米 ,比对照品种增加133米。解舒率79 35 % ,比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7.
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育成及其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蚕雌雄蛾交配生产一代杂交种时,能根据蛾色不同识别是否瀛华系杂交,并及时淘汰纯对,使蚕种杂交率达到100 %,将经济性状较差,蚕蛾灰黑色的蚕品种8216的成虫暗化型基因mln(18-35.3)导入经济性状优良的实用家蚕品种782和882中,育成了成虫全身灰黑色的龄期经过短、健康性好的蚕品种952和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的蚕品种956.对其一代杂交组合952·956×781·881(灰黑蛾×白蛾)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表明其健康性好、产茧量高、茧丝质优,综合经济性状达到或超过实用品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 农业生产上应用一代杂交种是一个发展趋势。一代杂交种与其双亲比较,无论其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以生产为目的,在动物里首先使用一代杂交种的是家蚕,本世纪20年代就已经普及。而柞蚕使用一代杂交种较晚。到80年代才开始,并且尚没有研究出一套制种方法。为此,我们于1984—1986年在镇子、南召县对柞蚕一代杂种配制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一、选用适宜的杂交组合:根据河南省蚕业试验场试验资料,以选用河6×河早1及其反交、河6×河41及其反交为好,其次是河33×贵101及其反交、河39×贵101及其反  相似文献   

9.
1柞蚕品种筛选试验柞蚕种茧抗病2号由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选大由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青6号由黑龙江省闫家蚕种场提供 ,均为双蛾母种。由3个品种的种茧发蛾 ,分别制成6个组合 :A(抗病2号自交)、B(青6号自交)、C(选大×选大)、D(青6号×抗病2号,正反交)、E(抗病2号×选大正反交)和F(青6号×选大,正反交),通过低温控制使其同期孵化 ,同期收蚁。试验结果见表1。表11999~2000年桦南家蚕种场柞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Table1SelectionofAntheraeapernyivarietiesin1999~2000品种或组合产卵数孵化率油烂茧指数单茧重龄期经过产茧数…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杂交种F1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个高产优质陆地棉品种(系)为父本,6个抗病品种(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设计配制了24个杂交种.对杂交种F1代主要经济性状(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霜前花率、纤维长度)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24个杂种F1代普遍表现出竞争优势,其优势大小与性状有关,因组合而异.其中鄂抗6号×384,鄂抗7号×051006杂交种F1代综合性状较好;(2)有一个相同亲本的各个组合,其杂种优势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1.
生物磁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1983年在利用磁场及磁场加Υ射线分别处理柞蚕卵的试验中,发现适当强度的磁场和磁场加0.5RΥ射线处理有明显提高柞蚕实用孵化率的作用。1984年春秋两季,在辽阳,海城两个地区蚕场做了多次小区不同剂量筛选试验,经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斤卵收茧量和斤卵茧层量显著提高,其中10~4G(高斯)×30”(秒)处理分别为26—31%和32—35%;10~4G×1’(分)处理分别提高23—46%和29—46%;10~4×20’+0.5R 处理时分别为23—49%和29—55%。以上三种处理方法可做为对柞蚕增产的最佳作用剂量,为大面积生产试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的原种饲养及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桑蚕新品种贵蚕7号(781.57A×7532.826)的原种性状,以菁松、皓月、新杭、科明为对照,在春秋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对交原种781×57A、7532×826饲养及制种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对照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玉米自交系丹 90 4 6由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990年育成 ,1997年转入“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以该系为母本组配的杂交种丹玉 2 3号 (丹 90 4 6×丹 340 )、丹玉 2 6号 (丹 90 4 6“丹 5 98)、辽丹 933(丹 90 4 6×9195 )、原单 2 2号 (丹 90 4 6×吉 85 3)生产田表现高产、稳产、多抗等优点 ,适应我国北方及黄淮海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我乡将老式的蚕架蚕簸养蚕、活动蚕台养蚕、三角架组合养蚕等改为立式转盘蚕台养蚕,实践证明效果很好,适合农村养蚕应用。1.养蚕优点。①空间利用率高:一间20平方米的蚕室,用蚕簸搭架养蚕只能养2~2.5张,用立式转盘蚕台养蚕可养3(6×3.3米)~4(5.2×3.8米)张,提高空间利用率50~60%。②投资少:用蚕簸养蚕,每张蚕种需蚕簸40~50个,按5~  相似文献   

15.
高粱新杂交种赤杂16号(繁8A×7654)1993年育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18d,所需活动积温2900~3100℃,属中熟品种.1997~2000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产量7149.90~9106.95kg/hm2,比对照种敖杂一号平均增产16.50%,并具有高产、抗旱、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辽单17号(Va35×辽轮814)和辽单18号(辽轮814×E28)是辽宁省农科院育种所选出的玉米新杂交种.通过几年的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大面积开发试验,表现良好,已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使上述杂交种在制种中获得较高的产量,于1987年在院内试验田,对杂交组合的母本进行种植密度试验,对其父本进行播期调节试验.  相似文献   

17.
玉米雄性不育单交种再杂交当代杂种优势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5个ES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与 4个高油杂交种、5个普通杂交种再杂交籽粒的含油量、产量、千粒重和籽粒体积研究表明 :(1)不育杂交种×高油杂交种 ,当代籽粒含油量比母本平均提高 1.6 % ,高油和低油杂交种的油分基因花粉直感效应值均为 0 .30 ;(2 )不育杂交种比同型可育杂交种的产量和千粒重平均提高 10 .1%和 5 .8% ,表现出显著的细胞质效应 ;(3)不育杂交种×高油杂交种的产量与母本持平 ,千粒重下降 7.3% ;与父本相比 ,产量、千粒重和籽粒体积均有较大优势 ;(4)不育杂交种×高油杂交种的籽粒灌浆速度、灌浆持续天数和IAA含量均表现为偏向母本的中亲优势 ,这可能是单交种再杂交籽粒含油量、产量、千粒重和籽粒体积表现为中亲优势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对1985~1986年河南省夏播玉米区域试验的郑单八号等十个杂交种丰产性和稳产性参数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对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材料与方法参试种有郑单八号(黄早4×32)、豫单八号(3184×黄早4)、豫单九号(潍矮141×L34122)、全矮201×黄早4、安早3号(南繁51×黄早4)、植单抗螟一号(植  相似文献   

19.
用施氏鲟同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进行正反杂交试验,比较3种鲟鱼纯种及杂交种后代连续两年的育苗指标得出如下结论:杂交种后代同大部分纯种的发育速度及有效积温差异不明显,但同母本更为相近;3种鲟鱼纯种的受精率、出苗率、开口率、转口率、成活率高于大部分杂交种,其中成活率差异特别明显(P<0.01)。同年度不同杂交种间成活率差异有较大变化,比较不同年份小体鲟♀×施氏鲟♂的成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这与纯种亲本成活率变化一致,但施氏鲟与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差异不明显;施氏鲟♀×小体鲟♂连续两年的成活率为0,其他3个杂交种的成活率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原种57A×渝1、92A×24的饲养及产卵性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菁松、皓月、781、734×782、871(A×B)、872(A×B)等品种为对照,在春、秋季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的对交原蚕57A×渝1和92A×24,通过几年的饲育及制种比较,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几个对照种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