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疆地区林果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而果树下种植小麦的面积也不断扩大,随着《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小麦的种植模式、栽培管理、灌溉施肥等技术措施也得到大面积推广。本文就以和田地区为例,主要针对南疆地区果树下小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介绍和田地区果树下种植小麦的基本情况,提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热区柑桔套种香叶天竺葵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云南热区柑桔种植区土地利用率,实施柑桔套种香叶天竺葵的栽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果树幼龄期土地产出率低的问题,每年每公顷可增加经济收入12万元左右,为果树套种香料作物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果树树型结构是影响果树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注重树型结构对果树生产能力影响的研究。基于此,从光能利用率、抗逆性、产量品质3个方面,探讨树型结构对果树生产能力造成的影响,以期为果树栽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和田地区气候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为了发现更多适合和田地区的复播作物,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特色经济作物的长足发展,和田地区农技推广中心引进10个产自台湾的早熟绿豆新品种在和田地区进行试种,以期筛选出适宜于和田地区平原、山区复播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果树缓释肥按照果树生长对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需求比例配置,定量小袋包装,包装袋外有智能释放孔。通过预先设定肥料在作物生长季节的缓慢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特征同步,达到提高肥效的效果。使用控释肥可显著地降低氮素的挥发与淋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呼和浩特市果树立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5年我站承担呼和浩特市科技局项目“优质果树品种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通过沿山四个旗区实施,建立示范园78.7hm2,推广果树品种5个,间作作物9种,引进果树新品种8个,推广面积667hm2(主要集中在土左旗毕克齐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朝阳县胜利乡大力发展南国梨和辣椒生产;南国梨园套种辣椒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种南国梨或单一种辣椒的地块,改为南国梨与辣椒套种模式,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光温土地资源,发挥出作物间生态相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还提高了产量。南国梨属深根作物型,辣椒是浅根作物,果树行间种植辣椒对果树无任何不利影响,同时,  相似文献   

8.
1.建园时宜选择向阳、地势高、不足风口的地块。选择抗性强的砧木和品种栽植,2.平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时采取防冻措施。3.行间覆草。秋季清园后在果树行间覆盖作物秸秆,树叶等,厚度5-10厘米。既可保墒,又可有效提高地温,防止果树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9.
晋西果农间作光竞争及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晋西黄土高原现有主要果农复合模式即富士苹果--大豆(PD)、富士苹果--花生(PH)、富士苹果--玉米(PY)3种配置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对比测定分析3种复合模式中富士苹果与作物光合有效辐射(PAR)、净光合速率(Pn)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中随着作物植株由低到高(花生<大豆<玉米),作物接收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增高,而果树的光合有效辐射则随着间作作物植株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少;果树的净光合速率变化和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一致,在PY、PH、PD模式中间作作物净光合速率逐渐减小;作物距果树树干由近及远,作物的光合有效辐射和净光合速率也逐渐增高。说明在果树栽植密度确定条件下,不同作物高度、种植密度决定不同复合模式光竞争状况;PD、PH、PY3种复合模式产投比分别为4.042:1、4.036:1和3.404:1,PD、PH2种间作模式效益要高于单作苹果的效益,可在晋西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晓峰 《农村科技》2013,(11):56-56
近几年,和田地区积极探索多元化农作物种植模式,紫薯在和田地区的试种已取得阶段性的效果,成为和田地区新型农业发展的特色产业。为达到紫薯丰产目标,结合目前紫薯种植技术措施、要领及工作实际,形成了紫薯高产栽培技术。一、播前准备1.选地宜选沙壤土地块。壤土、涝洼地及粘土地不宜种植紫薯。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果树种植方面,加强对果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研究,调控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提高果实品质和增强果树产量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其综合生产能力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果树环境胁迫的测量依据,果树环境胁迫影响光合作用的种类,解决环境胁迫的方案入手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提升生长环境增强生产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做好果树修剪和病虫害防控工作,是保证果木健康生长、提高果树适应能力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果树修剪过程中应该做到适地适树,结合果树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修剪。同时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优选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药物残留出现。  相似文献   

13.
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是当代农业关注的重点课题。立体生态种植能够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单位地面上的作物产出率。文章首先分析了果树立体生态种植模式的应用前景,然后以礁石镇为例细致讨论了果树、花椒、烤烟3者融合的生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和田地区设施农业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已成为当地职工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第十四师昆玉市各团(镇)设施农业的产业规模、经营模式、生产效益,比较了不同经营主体、温室类型和作物类型的收益水平。同时,深入探讨了第十四师昆玉市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和田地区及第十四师昆玉市设施农业的智能、绿色、高效发展有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高江西种植业生产能力的途径与对策刘修礼种植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能力的再培育,应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永恒主题。种植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既要给予必要的条件,又要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措施。1.瞄准作物单产,调整结构,强化内涵生产能力种植业生产能力的高...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目的 复播玉米是和田地区发展较快、栽培面积较大的作物.为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产品产量、品质和档次,优化品种结构,特安排本试验.  相似文献   

17.
1.1果园间作。为充分利用士地,建园初期,果树行间可种植花生、豆类等矮秆固氮作物,禁止种植高秆作物和秋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应推广的果树良种良法江西省经济作物局邱春娇(330046自1991年实施果业工程以来,我省果树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据年报数,全省果园面积由1990年的131.4万亩上升到1996年的418万亩,增长218%,产量由1990年23.3万吨上升...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09,(14):86-86
家家丰播施器解决了目前农村种子点播和化肥深施的难题.能满足各种作物、果树的需要.一个人操作,不需其他动力,不损伤作物,适用于大田、大棚、菜地、果园和苗圃。  相似文献   

20.
包膜缓、控释肥及施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膜缓、控释肥是近几年研制开发的一种具有缓、控释作用的一类肥料.包膜预先设定肥料的释放模式,使其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省肥料资源,减少经济损失及减轻不合理施肥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其缓、控释时间长达2~12个月,在玉米、小麦、果树、蔬菜等作物上均有极显著的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或提高观赏价值的作用。施用上要根据不同的作物、目标产量、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肥料的养分含量综合考虑后确定施用量、使用时间、方法、部位及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