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利用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因子体外培养试验设计,因子一为对照组(不添加皂苷)和添加皂苷组(添加0.3%茶皂素和0.03%丝兰皂苷的混合物),因子二为不同精粗比水平(20﹕80、40﹕60、50﹕50及60﹕40),研究不同精粗比以及皂苷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茶皂素和丝兰皂苷的混合物能降低瘤胃pH,且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极显著(P<0.01);能够增加乙酸、丙酸、丁酸以及TVFA的浓度,但从各成分所占比例来看,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的添加降低了乙酸和丁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增加了丙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因此降低了乙酸/丙酸;能够降低原虫真蛋白产量而细菌真蛋白产量提高,细菌与原虫的比值提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精粗比条件下,添加皂苷组产琥珀酸拟杆菌的相对数量均比非添加组高,除精粗比为20﹕80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它精粗比状态下差异极显著(P<0.01);除精粗比为40﹕60时外,其它精粗比状态下添加皂苷组白色瘤胃球菌和黄化瘤胃球菌的相对数量均比非添加组高。【结论】添加皂苷有降低瘤胃液中原虫总数和pH的趋势,并能够降低原虫真蛋白产量而提高细菌真蛋白产量。茶皂素和丝兰皂苷混合物对瘤胃发酵模式和瘤胃内纤维降解菌变化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效果受培养底物精粗比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标记细菌(fluorescence labeled bacteria,FLB)技术,研究山羊瘤胃中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方法】利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集瘤胃液以获取瘤胃原虫和细菌。试验设置清洗原虫祛除瘤胃自由细菌的荧光全标组(WFLB)及未清洗原虫保留瘤胃自由细菌荧光标记组(FLB)。【结果】WFLB组和FLB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398.4 cells/(cell•h)和230.4 cells/(cell•h),换算为细菌N为:2.15 pg N/(cell•h)/和1.24 pg N/(cell•h)。【结论】每天每头羊由原虫在瘤胃内循环中带出的细菌N损失在WFLB组和FLB组分别估计为103.2 mg N/(d•头)、59.5 mg N/(d•头),或者细菌蛋白损失为0.645 g/(d•头)和0.372 g/(d•头)。结果同时表明,荧光染色标记技术可以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速率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体外法研究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油脂对瘤胃原虫吞噬细菌微循环及微生物群体的影响。【方法】3头瘤胃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分别以菜籽油(A)、豆油(B)、玉米油(C)和花生油(D)为底物培养瘤胃微生物,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培养10h时用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法进行原虫吞噬细菌试验。【结果】原虫密度以对照组最高,显著高于A、B、C组(P0.05);细菌密度以B组最高,为4.906×109cells·mL-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原虫蛋白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细菌蛋白组以B组最高,B、C、D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原虫的吞噬速率分别为:267.6(对照组)、196.2(A组)、244.4(B组)、274.4(C组)、285.4(D组)cells/(cell·h),组间差异显著(P0.05)。吞噬细菌N的速率分别为1.445、1.059、0.320、1.482、1.541pgN·(cell·h)-1。【结论】估算每天每头山羊细菌蛋白循环量分别为121.64(对照组)、56.64(A组)、78.39(B组)、87.04(C组)和95.06(D组)mg蛋白·(d·头)-1,B组较低,仅为对照组的64.45%,且该组微生物量最大。在本试验的基础上认为4%的豆油对微循环的调控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4.
王洪荣  秦韬  王超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4):4904-4914
【目的】青蒿素是天然青蒿属植物的提取物,它很早就在中国传统中药中被用作抗疟疾、抗肿瘤和驱虫等药物。为探讨青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瘤胃内环境及其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循环的影响,确定青蒿素的对瘤胃发酵调控的效果和适宜添加量,为青蒿素作为一种新的瘤胃调控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饲喂以玉米、豆粕和羊草为主组成的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日粮干物质0,0.2%,0.4%和0.6%的青蒿素,进行4×4拉丁方设计试验,研究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种群变化;采用DTAF荧光染料标记细菌(FLB)的一种新方法测定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和吞噬量的影响。【结果】山羊瘤胃液中pH值平均值的范围在6.85-7.16,在瘤胃的正常范围内;青蒿素能够降低NH3-N浓度,其中0.4%和0.6%两个处理组的瘤胃液中NH3-N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青蒿素能够提高乙酸、丙酸及、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摩尔浓度及丙酸的摩尔浓度百分比,能降低乙酸/丙酸比,各添加组的乙酸/丙酸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青蒿素添加量的增加,细菌蛋白产量增加,其中,以0.6%添加组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0.4%和0.6%添加组的原虫蛋白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青蒿素对瘤胃液肽浓度的均值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添加青蒿素后,瘤胃中细菌总数增加而原虫总数减少,使瘤胃原虫种属结构变化。添加青蒿素能显著影响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对照组和添加0.2%,0.4%和0.6%青蒿素处理组的吞噬速率分别为:320.11cells/(cell h)、313.94cells/(cell h)、305.00cells/(cell h)、278.14cells/(cell h)。【结论】添加青蒿素能显著影响瘤胃发酵类型,具有降低瘤胃中氨态氮浓度的趋势;同时可显著降低瘤胃中原虫密度,增加了细菌密度,改变瘤胃中原虫的种属构成比例;使瘤胃内毛虫比例显著降低,使双毛虫和等毛虫比例显著提高。添加0.6%青蒿素能显著降低山羊瘤胃内菌体蛋白的微循环,使山羊瘤胃原虫吞噬速率和微生物氮循环量减少而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潜在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日粮添加植物油对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采用3×3拉丁方设计,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肉牛研究不添加油脂(对照组)、添加4%豆油(豆油组)或4%胡麻油(胡麻油组)对瘤胃pH值、NH3-N浓度、VFA以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影响。3组日粮精粗比均为35﹕65,每期试验为21d,共3期。【结果】添加油脂对瘤胃内pH值没有影响(P>0.05);对照组和胡麻油组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豆油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豆油组和胡麻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总挥发性酸浓度以及总细菌、蛋白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及原虫的数量(P<0.05),但对乙酸与丙酸比例以及淀粉分解菌数量两个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豆油组和胡麻油组纤维分解菌和原虫的数量依次分别为6.79×108、5.71×108、5.92×108;10.67×104、7.11×104、9.56×104 CFU•ml-1;两个加油组显著降低了瘤胃纤维分解菌和原虫数(P<0.05)。【结论】日粮添加4%豆油和胡麻油对瘤胃发酵及主要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二者抑制效应大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徐淮白山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类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以稻草为主的日粮条件下徐淮白山羊瘤胃细菌和原虫的类群结构。【方法】以4只安装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为试验动物,PCR扩增瘤胃细菌16S rDNA序列,利用分子克隆与测序分析、细胞计数等技术,解析瘤胃细菌和原虫群体的类群组成。【结果】获得的细菌克隆基本归为两簇:与瘤胃球菌R.bromii YE282相似性为95%的XHGR1、与瘤胃R-7菌相似性为98%的XHGR3,XHGR2位于另立的R. flavefaciens簇。瘤胃球菌属细菌占细菌克隆总数的比例较高(33.33%),原虫生物量略低于细菌,占瘤胃生物总量的44.83%。群体主要有内毛属、双毛亚科、前毛属、头毛属和等毛科等原虫,其中内毛属原虫比例最高为74.25%。【结论】以稻草为主的日粮条件下,徐淮白山羊瘤胃中细菌和原虫生物量相近,瘤胃球菌属细菌和内毛属原虫分别是瘤胃细菌和原虫区系的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日粮精粗比条件下奶牛瘤胃pH,挥发性脂肪酸(VFA,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和血清乙酸、丙酸、丁酸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饲喂精粗比(质量比)分别为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和100∶0的9种日粮,对奶牛瘤胃内pH、VFA和血清VFA浓度进行检测。对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一期试验为3 d。【结果】随日粮中精料比例的提高,奶牛瘤胃pH逐渐降低,其中饲喂精粗比为100:0日粮组的奶牛瘤胃pH显著低于其他精粗比日粮(P<0.05);精粗比为55∶45日粮组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精粗比50∶50日粮组奶牛血清乙酸浓度显著低于粗精比为30∶70、35∶65和100∶0日粮组(P<0.05);不同精粗比日粮条件下,奶牛血清丙酸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乙酸和丁酸浓度与瘤胃中乙酸、丁酸浓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血清丙酸浓度与瘤胃丙酸浓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结论】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pH、VFA和血清丙酸具有显著影响,奶牛在饲喂过程中逐渐对精料产生了耐受性,获得了稳定的瘤胃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硫胺素和硫水平对山羊人工瘤胃代谢和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不同硫水平条件下,添加硫胺素(维生素B1)对人工瘤胃内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方法】按2×2因子试验设计,因子一为不同的氮硫比(高硫水平,即N﹕S=5﹕1;低硫水平即N﹕S=15﹕1),因子二为不添加和添加硫胺素(0和60 mg•kg-1)进行人工瘤胃培养试验。【结果】 添加硫胺素对pH和NH3-N浓度的影响不显著;高硫水平能够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显著提高了瘤胃培养液中原虫和细菌蛋白质的比值(P/WB)(P<0.05);在低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TVFA的摩尔浓度和丁酸百分含量均高于不添加硫胺素组(P<0.05),而乙酸低于不添加硫胺素组。在高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与不添加组之间总挥发性脂肪酸和单一脂肪酸的摩尔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高硫水平能够降低培养液中硫胺素的总量,而添加的硫胺素则增加了培养液中硫胺素的总量;高硫水平可以降低乳酸的浓度;同一氮硫水平下,添加硫胺素处理组的牛链球菌的相对数量比非添加组分别降低了5.90%(P<0.05)和2.05%(P<0.01);添加不同水平的硫和硫胺素对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人工瘤胃中硫水平对瘤胃发酵有一定影响,高硫水平可显著降低培养液中的乳酸浓度,提高原虫蛋白质的合成量,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无机硫和硫胺素在降低瘤胃内乳酸浓度和缓解瘤胃酸中毒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二者对乳酸浓度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添加不同水平的硫和硫胺素能够降低瘤胃液中牛链球菌的相对数量,对瘤胃液中溶纤维丁酸弧菌的相对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在稻草基础日粮中分别补饲25%(处理MSL25)、50%(处理MSL50)与75%(处理MSL75)的苜蓿,研究了不同补饲处理对山羊瘤胃内蛋白微循环效率与增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总体上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但处理MSL50与MSL75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均在吞噬时间60 min时达到最高值;不同处理的日增重和总增重均表现为:MSL25相似文献   

10.
在稻草基础日粮中分别补饲25%(处理MSL25)、50%(处理MSL50)与75%(处理MSL75)的苜蓿,研究了不同补饲处理对山羊瘤胃内蛋白微循环效率与增重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总体上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而下降,但处理MSL50与MSL75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量与吞噬速率均在吞噬时间60 min时达到最高值;不同处理的日增重和总增重均表现为:MSL25相似文献   

11.
Studies on the bacterial predation rate by rumen protozoa were carried ou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using a technique of fluorescence-labeled bacteria (FLB). Four Xuhuai goats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to obtain rumen protozoa and bacteria. Two groups were designed as follows: One group was the whole bacteria which were labeled using fluorescence through removing free bacteria from rumen fluid (WFLB);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bacteria which were labeled using fluorescence without removing free bacteria from rumen fluid (FLB).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bacterial predation rates of rumen protozoa was 398.4 cells/(cell h) for the group WFLB, 230.4 cells/(cell h) for the group FLB, whe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expressed as bacteria-N, they were 2.15 pg N/(cell h) for the group WFLB, and 1.24 pg N/(cell h) for the group FLB, respectively. Extrapolating the assimilation quantity of nitrogen by ciliates on bacteria of Xuhuai goat, there were 103.2 mg N/(d capita) for the group WFLB, and 59.5 mg N/(d capita) for the group FLB, respectively. It was estimated that protein losses due to microbial recycling were 0.645 g pro/(d capita) for the group WFLB and 0.372 g pro/(d capita) for the group FLB,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fluorescence-labeled technique would be a potential 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acterial predation rate by rumen protozoa.  相似文献   

12.
王洪荣  张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5):1071-1076
 【目的】研究日粮中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对山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为回答“瘤胃微生物的氨基酸组成是否恒定?”这一国际学术界仍有争论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玉米、豆粕、稻草为基础日粮,研究不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比(NSC/SC)处理(A:0.33、B:0.63、C:1.17及D:2.18)对pH、NH3-N、VFA浓度及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随着日粮中NSC/SC的升高,瘤胃pH显著降低(P<0.05),NH3-N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的摩尔百分比和乙酸/丙酸的比值随日粮中NSC/SC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NSC/SC的日粮下的细菌氨基酸含量中,天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P<0.05),原虫氨基酸中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产生了显著变化(P<0.05)。【结论】瘤胃微生物氨基酸组成会受到日粮中NSC/SC比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玉米(Zea may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间作模式下饲料干物质、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和养分瘤胃降解率等的差异,为生产应用玉米+苜蓿间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和5﹕2,共4个间作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以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干物质及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可降解营养成分产量,以及苜蓿、玉米茎秆在瘤胃中降解前后解剖结构的变化和收获产物用作绵羊全日粮时瘤胃细菌总数的变化。【结果】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及苜蓿单作干物质、营养物质及可利用营养物质产量均随苜蓿栽培年限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玉米单作、苜蓿单作及各间作处理在干物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和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蛋白质的产量、瘤胃降解率及可降解蛋白质产量,且随苜蓿间作比例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与苜蓿单作相比,玉米+苜蓿间作提高了粗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总能产量,降解率及相应的可利用营养成分产量;间作系统收获产物在瘤胃内降解时增加了瘤胃细菌数量,使苜蓿和玉米茎秆中更多的组织细胞被降解,从而提高了营养物质的降解率。【结论】玉米+苜蓿间作系统在营养物质产出上比单作系统具有更大的生产潜力,同时提高了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为今后在农区建立反刍动物饲料供应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DGGE和T-RFLP分析采食不同粗饲料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细菌区系在梅花鹿(Cervus nippon)瘤胃发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关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为梅花鹿瘤胃发酵调控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选取4头2岁龄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雄性梅花鹿为研究对象,分别饲喂以柞树叶(OL组,梅花鹿A和B)和玉米秸秆(CS组,梅花鹿C和D)为主要粗饲料的日粮,持续饲喂30 d。通过瘤胃瘘管取瘤胃内固液混合物,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以及16S rRNA基因,分别用于DGGE和T-RFLP分析。DGGE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切取优势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鉴定瘤胃内细菌组成。根据T-RFLP图谱结果计算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丰富度,通过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Ⅲ(MiCAⅢ)数据库推测T-RFs可能代表的微生物种类,并进行T-RFLP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DGGE图谱聚类表明,CS组和OL组瘤胃细菌区系相似性低于65%,表明粗饲料种类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OL组梅花鹿A和B的DGGE图谱相似度大于70%,CS组梅花鹿C和D的DGGE图谱相似性大于75%,而且同组不同个体之间瘤胃细菌区系存在差异。OL组和CS组分别获得20和24个DGGE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CS组条带可归类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而OL组条带可归类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互养菌门。OL组与CS组中存在大量Prevotella spp.,但不同组中Prevotella spp.在种水平组成不同,主要纤维降解菌为Clostridium spp.与Eubacterium spp.。T-RFLP结果显示,梅花鹿D(CS组)具有最高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最低的优势度,梅花鹿A和B的各项指数相近但低于梅花鹿D,说明OL组中的粗饲料(柞树叶)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相对生物量。梅花鹿C和D的各项指数相差较大而且梅花鹿C的指数低于梅花鹿A和B,表明同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81、214、272和308 bp的T-RFs为OL组优势条带,90、95、175、273和274 bp的T-RFs为CS组优势条带,161、259、264、266和284 bp的T-RFs为共同条带。根据MiCAⅢ结果,这些T-RFs代表细菌归类于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T-RFs图谱聚类表明,4头梅花鹿T-RFs聚为两类,粗饲料来源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T-RFs图谱特征,其中梅花鹿A、B和C的T-RFs特征条带图谱相似。【结论】Prevotella spp.是梅花鹿瘤胃优势细菌,但不同粗饲料影响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山羊瘤胃微生物特征及品种间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山羊品种生长性能与瘤胃微生物群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挑选都安山羊和努比亚山羊健康母羊各3只,正常饲喂6个月后屠宰,采集经4层纱布过滤的瘤胃液2 mL,采用16S rD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都安山羊和努比亚山羊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品种间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