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又名两红柿,原产于美洲秘鲁,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果.番茄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在北方地区利用大棚日光节能温窒生产秋番茄的效益较高.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秋季大棚生产番茄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棚番茄栽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番茄种植、生产方式。每年的大棚番茄的种植面积可占番茄总生产面积的60%左右。虽然,大棚的番茄的生长发育对土壤的湿度和空气的相对湿度都要求较高,但是,大棚番茄相对于其他番茄种植方式而言,其具有不受季节制约,番茄产量高,番茄产期长和经济效益水平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夏季由于多雨季节等不利自然条件,多数蔬菜不能生产,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八九月份出现蔬菜供应的淡季.近几年,菜农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荫避雨保护措施,创造了较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走出了越夏栽培番茄的成功之路.其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以排开茬口、周年栽培和四季供应为核心的西瓜周年生产栽培技术.其关键是探索了大棚4棚5膜设施结构,规范了地膜、中小拱棚、大棚及日光温室西瓜的4种生产模式.对弥补北方地区春秋冬淡季市场缺口,实现周年生产和四季供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天津大港地区设施农业发展,为当地农户大棚番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笔者根据现有设施条件探索采用大棚番茄再生栽培技术,力求在大港地区实现大棚番茄春夏秋长季节生产,让农民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6.
冬暖大棚番茄、冬瓜、蒜苗,茼蒿立体栽培,能利用大棚周年生产反季节蔬菜,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丘区大棚春提早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是四川盆地西北种植最广泛的蔬菜之一,该区域春季番茄的经济价值较高,早春茬大棚番茄栽培是该区域广大菜农增产增收的一个主要途径。该区域大棚蔬菜生产原主要位于河流冲积坝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坝区逐渐开发成为工业区和新住宅小区,大棚蔬菜生产逐渐迁往丘区,生产模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摸索,现已集成出一套四川盆地西北丘区大棚番茄早春茬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季由于多雨季节等不利自然条件,多数蔬菜不能生产,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八九月份出现蔬菜供应的淡季。这段时间蔬菜价格偏高,种植越夏蔬菜效益好。近几年,菜农利用冬暧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阳避雨保护措施,创造了较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走出了越夏栽培番茄的成功之路。其栽培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方地区东农704番茄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浸种催芽、育苗、移苗、定植和病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在北方地区的大棚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射阳县陈洋镇伍份村和耦耕镇庆余村是传统的大棚番茄种植村,从2001年起,我们在这两个村成功示范推广了大棚番茄-水萝卜-水稻栽培模式,实行菜粮、水旱轮作,既提高了大棚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又保证了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005年此种植模式在该县伍份村和庆余村示范推广面积达235.5亩。  相似文献   

11.
大棚番茄、白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慈溪市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导产品,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10000余亩,占大棚蔬菜总面积的70%以上;白花菜是露地蔬菜中的主栽品种,常年种植30000余亩。为探索大棚高效种植模式和生产技术,提高种植档次,笔者于2004年下半年~2005年,对大棚番茄、白花菜高效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示  相似文献   

12.
实施无公害番茄栽培,应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从品种选择及合理栽培、产地环境、肥料和农药使用四个环节着手,在市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大棚进行番茄无公害生产试验栽培。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无公害番茄生产条件搞好番茄无公害生产,第一是生产的基地环境要达到无污染的标准;即生产大棚内的水、气、土中的有害物质低于国家允许的标准;第二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自然  相似文献   

13.
1.保护地栽培形式 保护地栽培主要有温室、大棚、中小棚、地膜等形式,温室可以人工加温,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生产出夏季蔬菜,如冬天可以利用温室生产出番茄、西瓜等。温室和大棚在不加温时也可以进行春提前和秋延后生产蔬菜,但这类保护地生产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城市郊区。  相似文献   

14.
大棚番茄栽培中,存在栽培密度大、环境密闭、轮作制度不科学等问题,使番茄病虫害发生率逐年升高,严重制约了番茄的正常生产。该文从砧木与接穗选择、种子处理、科学播种、嫁接前准备、嫁接处理、嫁接后管理、科学定植、定植后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番茄嫁接抗病栽培技术,以增强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番茄更好生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生产反季节蔬菜为目的的大棚面积逐年增加.大棚番茄冬春栽培的面积也不断加大。然而.大棚番茄冬春栽培存在棚室温湿度变化大、品种不配套、病虫害发生频繁等问题.造成栽培难度较大、番茄产量低且不稳.影响了大棚栽培效益的发挥。追溯问题根源,品种不配套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秋大棚栽培的气候特点是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霜冻,对番茄来说整个生长期。大部分时间处在逆境中。实施番茄无公害高效栽培,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及土壤环境质量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大棚蔬菜的主要病害,不仅危害茄果类蔬菜,而且危害瓜类、豆类等多种作物。随大棚番茄等蔬菜设施栽培面积的扩大,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大棚番茄的生产.为筛选出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有效药剂,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设施栽培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栽培试验,研究大棚温湿度变化、番茄灰霉病发生时间和消长动态,并分析了番茄灰霉病发生与生育期、温湿度和叶花果病情的关系。从3月初至6月中旬,单体大棚和联体大棚湿度变化均呈两谷三峰的趋势,而温度变化表现为跳跃式波动。联体大棚相对湿度较单体大棚变化幅度大,且相对湿度略低。联体大棚温度变化比单体大棚平稳,且略低于单体大棚。早播、中播和晚播番茄的病害初发期分别为4月2日、4月7日和5月7日,中播和晚播番茄的最高病指明显低于早播番茄。番茄移栽越早,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单体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病高峰期在4月底~5月上旬,集中出现在5月初。联体大棚番茄各轮花果灰霉病的发病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集中出现在4月底~5月初。10~15℃中低温和90%以上的相对湿度最利于病害发生。叶病发生情况与花、果病发生无显著相关,而花、果病的发生显著正相关。该研究为建立番茄灰霉病预测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谈早春番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早春番茄,必须采用设施栽培,在生产过程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播种期可根据设施的保暖条件来定,一般大棚在11月中旬—12月中旬播种,超大棚可在10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20.
番茄不但是我们餐桌常见蔬菜,还是许多加工制品的原材料如番茄酱、番茄汁、番茄色素等,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受到种植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冬季无法生产番茄。因此利用日光温室发展秋冬番茄,不仅可解决冬季番茄的供需平衡问题,同时还可提高菜民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番茄栽培技术要点做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