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在沧州枣区一年发生13代,以卵在枣树树干皮缝中越冬,翌年春季(3月份)越冬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螨首先迁移到地面杂草上取食繁殖,4月下旬枣树发芽时陆续向枣树转移危害,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该螨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冬季刮树皮,早春除草和在该螨上树前在树干涂粘虫胶环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枣树红蜘蛛是金丝小枣的重要害螨,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枣树提早落叶,降低枣果产量和质量。此叶螨以卵越冬,主要越冬部位是枣树树干的皮缝,占总卵量的99.37%,其次是枣树主枝上的皮缝和树干基部的土缝,分别占总卵量的0.63%和0.016%。在树干上,以向阳的南面皮缝中卵量最大,阴面皮缝没发现越冬卵。越冬卵 在3月上旬开始孵化,此时枣树尚未萌芽,孵化出的幼螨迁移到地面杂草上取食繁殖,3月下旬越冬卵全部孵化。幼螨水平爬行速度平均为7.1cm/分,垂直爬行速度平均为3.5cm/分。幼螨耐饥能力平均为16.68小时,最大耐饥能力为22.5小时。  相似文献   

3.
枣红蜘蛛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宋华茹,张秀红,李玉稳(河北省沧州市林业局,061000)枣红蜘蛛是危害枣树的重要害螨。沧州枣区枣树红蜘蛛主要是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为了弄清该螨在枣粮间作地中的发生规律,探索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又称枣树红蜘蛛,是为害枣树的一大害螨。日均气温在25.6℃时,其卵期为4天,幼、若螨期为6-7天,完成一个世代需11-12天(包括1天产卵前期)。该螨上树为害时间的早晚与当年4-5月份的气温及降不有关,若气温高降水少,前期虫口繁殖积累就多,则上树为害就早;反之则迟。防治上一般在7月10日前后施第平欠药,隔5-10天再施第二次药,即可收  相似文献   

5.
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又称枣树红蜘蛛,是为害枣树的一大害螨。日均气温在25.6℃时,其卵期为4天,幼、若螨期为6-7天,完成一个世代需11-12天(包括1天产卵前期).该螨上树为害时间的早晚与当年4-5月份的气温及降水有关,若气温高降水少,前期出口繁殖积累就多,则上树为害就早;反之则迟。防治上一般在7月10日前后施第一次药,隔5-10天再施第二次药,即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竹缺爪螨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结果表明,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 营两性或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产雄卵;雌螨日产卵1 ~2 粒,一生平均产卵9-8 粒;林间自然性比为2-35∶1 ;该螨以雌成螨和卵滞育,11 月中旬入蛰,3 月上旬出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变短,从卵到成螨产卵有效积温为280-76 日度,发育起始温度为13-32 ℃。该螨还可取食苦绿竹( Dendrocalam usbasihirsuta) 、长毛米筛竹( Bambusa pachinensis) 、半耳箬竹( Zndrocalmuslongiaurtus) ,并完成其生活史,在麻竹( Dendrocalamopsislatiflorus) 、毛金竹( Phyllostachysnigra) 上不能存活,在苦绿竹上完成1 代需18-4 d;降雨的冲刷及浸水对幼、若、成螨存活影响较大,短期浸水对卵孵化影响不大,浸水1 d 后卵孵化率降至30-65 % 。利用灰色关联度(The Gray Sequence) 方法分析湿度、气温、降雨量、天敌4 个因子对该螨种群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 个因子对幼、若、成螨数量消长的关联序为湿度> 降雨量> 天敌  相似文献   

7.
水杉小爪螨(OligonychusmetasequoiaeKuang)是在陕西汉中发现的新种,为该区水杉的主要害螨。通过对214km行道树随机抽样调查,水杉受害率100%,危害程度平均2.8级。该螨一年发生12代,以卵越冬,为害盛期6~8月,发育历期随环境温度增高而缩短。雄成螨具第二若螨期。在自然条件下,深点食螨瓢虫等天敌是其限制因予,暴雨是害瞒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三氯杀螨醇和螨死净混合使用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8.
通过接种试验确定毛白杨绣球病为毛白杨瘿螨(EriophyesdisparNal.)所致。在山西太谷县一年3代,以卵在毛白杨枝条上越冬芽内越冬,越冬代、第一代、第二代成螨分别发生于4月中旬、5月中旬、6月中旬,越冬卵于翌年4月上旬孵化,孵化的幼螨即在越冬芽内为害,使越冬芽一展叶就表现出危害状:叶片变小,皱缩变形,肿胀增厚,重叠密生,卷曲成团,节间缩短,丛生紫红,形似绣球。  相似文献   

9.
枣树锈瘿螨对枣树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锈瘿螨对枣树几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季延平仝德全侯玉芹杜华兵(山东省林科所,250014)刘爱兴李榜庆崔广华(乐陵市林业局)枣树锈瘿螨(EpitrimeruszizyphagnsKeifer.)又称枣树锈壁虱,隶属蜱螨目、瘿螨科。该害螨在山东、河北、河...  相似文献   

10.
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在山东省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成虫多将卵产于距地面1~1.3m的主干弯曲处(成虫产卵前先咬刻槽,后将卵产于刻槽上方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卵经10~15天后孵化幼虫,在韧皮部...  相似文献   

11.
根据雪毒蛾Silpnotia salicis Linnaeus幼虫下树越冬,出蛰后经树干上树为在的活动特点,采用树干束草诱杀或选择强触杀性农药喷干的方法,进行早期防治,同时研究出杨树不同径级条件下的越冬代幼虫防治指标为116X-358。  相似文献   

12.
云杉根小蠹HylastescuniculariusErichson在新疆天山西部林区多数为二年发生1代,少数三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成虫6月初产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第二(三)年6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成虫有两次补充营养的习性,取食苗木土下根颈韧皮组织,该文还分析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云杉根小蠹HylastescuniculariusErichson在新疆天山西部林区多数为二年发生1代,少数三年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成虫6月初产卵,6月中旬出现幼虫,第二(三)年6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羽化出新成虫,成虫有两次补充营养的习性,取食苗木下根颈韧皮组织,该文还分析了该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雪毒蛾StilpnotiasalicisLinnaeus幼虫下树越冬,出蛰后经树干上树为害的活动特点,采用树干束草诱杀或选择强触杀性农药喷干的方法,进行早期防治,同时研究出杨树不同径级条件下的越冬代幼虫防治指标为116x—358(诱集头/株)。  相似文献   

15.
陈学英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6,32(2):144-149
北京地区国槐普遍受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危害,从5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发生,危害盛期在7—8月份,有螨叶率市区达70%,近郊区可达90%以上。根据有效积温及气象资料推算,截形叶螨在北京地区每年发生15—17代。在28℃、RH67℃条件下,室内饲养,发育一代平均6.7天,在27℃、Rh72%条件下,雄成螨平均寿命7.5天,雌成螨10.7天。截形叶螨以成螨越冬,其场所主要在树干及粗枝树皮裂缝内,极少部分在小校、树冠下草地及根际土壤中。早春用生物制剂—2.5%日光霉素1000倍,10%增效浏阳霉素2000倍73%克螨特乳油2000倍及洗衣粉400倍,碳酸氢铵颗粒剂100倍防治,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草履蚧在陕西1 年发生1 代,一般情况下越冬卵孵化盛期为2 月中下旬,若虫2 月中旬至3月下旬上树危害,雌成虫4 月下旬至6 月中旬下树,下树雌虫在树干周围的地面杂物下、土缝、疏松土层内产卵越夏和过冬。蚧虫卵在树冠下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分布量与距树干的距离远近有关,集中分布于距离树干60 cm 范围内地面以下0~5、6~10 cm 的土层中。以土壤中草履蚧的卵量作为该虫的防治指标时,指标值确定为树冠下在离树干60 cm 范围内、0~15 cm 土层中100 cm 2 面积下有卵(8~10)±2 粒  相似文献   

17.
枣树红蜘蛛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此螨在枣树发芽前出蛰,先转移列杂草上取食繁殖,枣树发芽后(4月20日)成螨沿枣树树干上树危害枣叶,列6月20日达全年最高峰。经过树干后。爬向中心枝的最多,占上树总螨量的65.83%;其次是南向和东向的主枝,分别占14.07%和10.72%;西向和北向的主枝较少。  相似文献   

18.
柳蝙蛾1年发生1代,少数2年1代,以卵在地面或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中旬越冬卵孵化,6月上旬转移树干,7月末化蛹,8月中旬出现成虫。  相似文献   

19.
油松毛虫越冬状况及其对冬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峰地区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在树干垂直方向上虫口分布百分率呈递减趋势,树干不同部位越冬松毛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树干上越冬的松毛虫仅点越冬总虫口的3.7%,且保持了98%的高死亡率,不足以对冬季防治松毛虫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叶小爪螨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化学药剂对针叶小爪螨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3月中旬用20%螨死净1000~2000倍液喷干枝,可杀死越冬卵50%左右;越冬卵孵化盛末期用18%的高渗氧化乐果3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10倍液采用常规涂环或树干(枝)纵向涂药的方法,防治效果达95%以上;叶片上发生量较大时,采用多种药剂树体喷雾,防治效果也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