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美玲 《山西林业》2023,(S2):76-77
油松梢小蠹是是油松幼林的寄生性害虫。介绍了宁武县上河南油松梢小蠹的分布及为害特点,分析了油松梢小蠹为害现状、发生规律和爆发原因,提出了油松梢小蠹虫害的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调查及实验测定,主要研究油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及土壤条件和立地条件与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发现,油松枯梢病于5~7月发病,发病初期的症状是油松针叶枯黄,部分油松针叶尖端逐渐枯死。至10月份,油松感病的枝干上会出现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上进行越冬,分生孢子器越冬后形成的分生孢子是次年侵染油松的主要病原。土壤肥力对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油松枯梢病的发病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含量的降低,油松枯梢病的病害程度加深;土壤的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与油松枯梢病的发生测定无明显关系。立地条件对油松枯梢病发病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坡向对油松枯梢病的发病并无明显关系;坡位对油松枯梢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坡下的发病率较高,坡上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在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rubelaHampson幼虫钻蛀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嫩梢,以打枝、弯曲、分叉、丛枝、枯梢等方式影响树型,导致油松高生长降低39.59%。  相似文献   

4.
取成龄油松休眠封顶芽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组培嫩梢,并使其抽茎生长和增殖。结果表明:油松愈伤组织上形成的针叶束,是组培嫩梢的来源,继代培养必然经历自然休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维生素类,并进行适量的暗培养,可使嫩梢伸长或增殖,从而为油松无性系林业和大规模离体元性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松的无性繁殖与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取成龄油松休眠封顶芽离体培养,获得大量组培嫩梢,并使其抽茎生长和增殖。结果表明,油松愈伤组织上形成的针叶束,是组培嫩梢的来源,继代培养必然经历自然休眠,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维生素类,并进行适量的暗培养,可使嫩梢伸长或增殖,从而为油松无性系林业和大规模离体元性繁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青山地区油松枯梢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大青山阳坡油松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枯梢病病原菌为松球壳孢菌。油松枯梢病各个发生阶段症状明显,每年5~6月,油松枝条自下部、外部向上部、中部逐渐枯黄,少数针叶尖端枯死变灰或针叶段枯死。8月下旬,枝干皮下生长子实体、分生孢子器,10月中下旬,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油松枯梢病的发病与立地条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寄主及危害油松球果螟(Dioryctria mendacella Stgr。)是章古台地区油松、赤松、樟子松林内的主要害虫之一。油松球果螟(以下简称球果螟),幼虫钻蛀球果和嫩梢,个别植株一年生梢几乎100%受害,弄得松树披头散发,影响树木生长,尤其主梢受害,造成嫩梢丛生,形成分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油松梢小蠹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在豫北山区危害油松日趋严重。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乔山林区油松林是陕北种子基地之一,但由于油松球果小卷蛾(为主要虫种)、油松球果螟、松梢螟的危害,油松球果被害率以往一般达70%,今年调查,油松球果被害率达64.8—86.5%(见表1),造成油松种子大幅度减产,影响育苗、造林的发展。同时,危害嫩梢,使嫩梢秃顶或干形不正,不能长成高大用材。  相似文献   

10.
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为害规律研究李占秋(辽阳参窝国际猎场管理处)油松球果螟是油松、黑松、赤松、樟子松等球果和嫩梢的主要害虫。研究结果表明,油松球果螟在樟子松种子园呈聚集型分布,低龄林的种子园林分密度对为害无显著影响;樟子松的不同无性系受害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1.
室内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林间测定亚磷酸钾复配剂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势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亚磷酸钾对油松枯梢病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3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7.360,24 h对孢子萌发的EC50为19.058;防治油松枯梢病时注入亚磷酸钾复配剂后,试验组树干单位电容高于对照组,且钾(K)、磷(P)含量较对照组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新丰林场和山湾子林场的蒙古栎、山丁子、油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修剪强度(轻度修剪、中度修剪、重度修剪等)对胸径基本一致或者树龄基本一致的几组油松、山丁子、蒙古栎进行修剪,以树木的新梢生长量作为测定指标,对每组油松、山丁子、蒙古栎进行测定、记录、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修剪强度越大,新梢生长量越大,重度修剪的油松新梢生长量比轻度修剪提高58.5%,蒙古栎提高73.2%,山丁子提高67.7%。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油松梢小蠹 Cryphal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 i在豫北山区危害油松日趋严重。本文记述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测定清西陵小蠹虫发生情况,应用信息聚集素诱集小蠹虫,共诱集到3种小蠹虫,其中1种为油松梢小蠹,另外2种分别为海小蠹亚科的根小蠹未定种和小蠹亚科的锉小蠹未定种,并测定了油松梢小蠹飞扬高峰期和扬飞期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油松梢小蠹在清西陵地区飞扬期持续2个月左右,4月11日为始盛期,4月15日为羽化盛期,5月7日为盛末期。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云杉花墨天牛Monochamus saltuarius Gebler的取食倾向,在养虫箱内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枝条饲喂的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质量和取食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云杉花墨天牛对红松、油松和日本落叶松均具有取食行为,取食红松和油松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取食日本落叶松的;对不同松树取食部位也有较大差异,主要取食红松新梢,油松新梢、新枝和针叶,落叶松针叶;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倾向由高到低为红松,油松,日本落叶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以及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定其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均与各药剂浓度成正比,与时间呈反比;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的顺序均为亚磷酸硼酸亚磷酸二氢钾亚磷酸氢二钾;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其持效性较差,4种药剂对油松枯梢病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说明其持效性好;其中亚磷酸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其菌丝生长抑制率的EC_(50)值在第3d最小,为0.374,其孢子萌发抑制率的EC_(50)值在24h最小,为0.587。  相似文献   

17.
<正>油松是雌雄同株,雌球花着生在当年新梢的顶端,数量一般为1—4个;雄球花呈簇状着生在当年新梢的基部,数量可达几十个。对于每个油松个体来说,雌雄球花的比例差异很大,并且伴随这种比例关系,其它性状(如生长、冠形、叶长等)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油松种内又分为偏雌、偏雄、中性三个类型。在遵化县东陵林场的油松无性系种子园内,发现有一个偏雌类型的  相似文献   

18.
多毛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毛切梢小蠹Tomicus pilifer Spessivtseff在河北省围场县燕柏林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该虫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大树及幼树枝梢,严重影响林木生长。清理林地,饵木诱杀及化学防治等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19.
松果梢斑螟对油松球果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果梢斑螟(Dioryctria pryeri)是我国松属(Pinus)针叶树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属寡食性害虫,在我国北方主要危害油松(Pinus taebulaeformis)(李宽胜,1992;李新岗,2002).此虫1年1代,以2龄幼虫越冬,幼虫在5-6月份钻蛀球果及新梢,致使嫩梢枯萎,球果干瘪,影响油松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种子生产(袁荣兰等,1990;姚远等,1996),特别是结实期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受害最为严重.松果梢斑螟可与油松球果小卷蛾(Gravitarmata margarotana)一起危害油松球果,在油松良种基地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李新岗等,2006;2007).  相似文献   

20.
油松扁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扁叶蜂 ( Acantholyda posticalisMatsumura)属膜翅目、叶蜂总科 ,是油松的重要叶部害虫 ,近两年在涉县个别油松林发生严重 ,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经过对该虫长时间的调查、观测及防治试验 ,现将其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为害习性油松扁叶蜂以幼虫咬啃油松针叶。幼虫孵化后即钻入新梢基部 ,将幼嫩松针从基部横切咬断 ,并在其中吐丝拉网。 3龄以后在两枝梢相接处做一虫囊 ,一头口大 ,一头口小 ,大头取食 ,小头排粪 ,粪便粘在为害新梢部位。秋季以后受害新梢变干枯 ,从远处看树冠呈红褐色。该虫具有突发性、暴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