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扫螨净乳油对国槐叶螨的防治效果表明,在喷施2000倍和3000倍扫螨净乳油12小时后,叶螨校正杀虫率分别为96.7%和95.6%,有效防治时间长达30~50天,是目前防治国槐叶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
山楂叶螨的发生与高温干旱气候有关,叶螨繁殖盛期在7月上句。选用5种药剂进行叶螨防治试验,20%螨死净乳油25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灭扫利3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和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扫螨净,尼索朗、三氯杀螨醇3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防治试验表明:扫螨净3000倍液对山楂叶螨的卵、幼若螨、成螨均有极强的触杀效果,其田间有效期长达50天,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全年危害,效果优于尼索朗、三氯杀螨醇。  相似文献   

4.
应用4种药剂进行了梨上瘿螨的田间药剂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4d后,0.2%爱诺虫清EC2000倍液、10%哒四螨悬浮液、15%哒螨灵EC和20%灭扫利EC2000、3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达99.1%以上。  相似文献   

5.
陈学英  李景辉 《林业科学》1996,32(2):144-149
北京地区国槐普遍受截形叶螨(TetranychustruncatusEhara)危害,从5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发生,危害盛期在7—8月份,有螨叶率市区达70%,近郊区可达90%以上。根据有效积温及气象资料推算,截形叶螨在北京地区每年发生15—17代。在28℃、RH67℃条件下,室内饲养,发育一代平均6.7天,在27℃、Rh72%条件下,雄成螨平均寿命7.5天,雌成螨10.7天。截形叶螨以成螨越冬,其场所主要在树干及粗枝树皮裂缝内,极少部分在小校、树冠下草地及根际土壤中。早春用生物制剂—2.5%日光霉素1000倍,10%增效浏阳霉素2000倍73%克螨特乳油2000倍及洗衣粉400倍,碳酸氢铵颗粒剂100倍防治,均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枸杞锈螨无公害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适宜枸杞锈螨无公害防治的吡螨胺、劲克、锐螨净和齐螨素等药剂,进行药剂筛选和防治试验,喷施齐螨素2000倍、吡螨胺、锐螨净和劲克1000倍液,均能达到95%左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24%螺螨酯悬浮剂、40%阿维·炔螨特悬浮剂、15%哒螨灵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0.3%苦参碱水剂杀虫剂5种药剂防治苹果二斑叶螨的结果表明: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倍液、40%阿维·炔螨特悬浮剂2 000倍液、1.8%阿维菌素微乳剂5 0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杀虫剂600倍液4种药剂,喷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8.06%、95.01%、98.19%、97.46%,药剂处理后20天防效分别为96.34%、99.04%、92.76%、96.39%,用以上4种药剂防治二斑叶螨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防效高;而15%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药后7天的防效仅有56.61%,原因是多年来一直使用15%哒螨灵乳油防治二斑叶螨,导致二斑叶螨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8.
枸杞瘿螨防治农药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种药剂对枸杞瘿螨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大田防治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齐螨素对枸杞瘿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1.8651 μg/ml,其次为敌杀死、阿耳发特、哒螨灵、安民乐,灭扫利最低.1.8%齐螨素乳油在田间的使用剂量为3 000倍液喷雾,施药间隔期为14~23天.  相似文献   

9.
毛竹叶螨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用多种药剂在林间开展竹腔注射和根施竹螨灵药肥防治毛竹叶螨,结果表明,两种防治方法对毛竹叶螨均有显著防治效果。竹腔注射50%甲胺磷、40%氧化乐果见效最快,3d后害螨减退率达100%。竹腔注射20%杀灭菊酯、20%快灵、5%抑太保和20%灭扫利,10d后害螨减退率达86.0%~98.9%;30d后除灭扫利外,各处理害螨减退率达100%。根施药肥10d后害螨减退率达96.3%以上。从防治后受害毛竹林叶片长势、返青及新竹产量、质量上看,防治方法优先选择依次为综合治理、根施竹螨灵+有机肥药肥、根施竹螨灵+复合肥药肥、竹腔注射甲胺磷+营养剂、根施竹螨灵+尿素药肥、竹腔注射甲胺磷。  相似文献   

10.
枸杞锈螨、瘿螨是我国枸杞的重要害虫,普遍分布于国内枸杞各产区,为害严重时可使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产量减少30%以上。应用锐螨特、吡螨胺、哒螨酮等药剂进行防治试验,对锈螨、瘿螨的平均最高防效分别达到87.9%~95%和87.3%~98%;在单剂农药中添加增效剂后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杉无毛瘿螨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武义,金华等县部分杉木基地林中所发现的杉无毛瘿严重危害情况,采用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氧化乐果,甲胺,尼索朗,克螨锡7种农药进行室内外药效试验,结果证明:三氯杀螨醇,单甲脒,双甲脒,氧化乐果,克螨锡5种农药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克螨锡防效最好,双甲脒次之。林间采用25%克螨锡可湿性粉2000倍液进行大面积防治,防效达88.6%。每公顷防治成本24.89元。  相似文献   

12.
多种药剂的室内、室外和生产防治试验表明,37%巨无敌乳油是一种兼治蚜虫、螨类的安全、经济、高效、低毒农药。另外,对蚜虫、螨类的防治时机、药剂的喷洒浓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叶小爪螨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化学药剂对针叶小爪螨进行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3月中旬用20%螨死净1000~2000倍液喷干枝,可杀死越冬卵50%左右;越冬卵孵化盛末期用18%的高渗氧化乐果30倍液或40%氧化乐果5~10倍液采用常规涂环或树干(枝)纵向涂药的方法,防治效果达95%以上;叶片上发生量较大时,采用多种药剂树体喷雾,防治效果也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杉木甲螨(Podoribatessp.)是危害杉木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浙江黄岩1年发生数代,卵、若螨、成螨3种虫态混合世代重叠,5月上旬~6月下旬及7月下旬~8月下旬有2次发生盛期,10月进入越冬,以成螨在杉木枝梢节叉处越冬,翌年5月初开始产卵。通过几种药剂试验,发现三唑锡1500倍液和1600倍液对甲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和98%,综合效益,以水胺磷1500倍液更适合大面积林间防治。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对针叶小爪螨的药剂防治进行研究,发现啶虫脒对该螨防效最好,3%啶虫脒乳油1000倍、1500倍和2500倍液对其防效分别为92.1%、90.3%和87.1%;25%噻虫嗪悬浮剂效果次之,3000倍、5000倍和10000倍防效分别为87.6%、84.2%和71.3%;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效较差,仅为68.6%。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4种药剂对葡萄短须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2%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对葡萄短须螨的防效较好,药后3、7、15d的防效分别为89.24%、96.07%、98.36%和86.45%、96.45%、99.01%,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速效性较好,24%螺螨酯悬浮剂4000倍液持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3种化学药剂不同施药剂量对国槐叶小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试验使用的3种化学药剂中,50%杀螟松乳油以10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40%乙酰甲胺磷乳油以1500倍液处理校正死亡率最高。根据研究结果,生产上推荐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防治国槐叶小蛾幼虫。  相似文献   

18.
李始叶螨对甲氰菊酯和速螨酮的抗性选育及交互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零星种植的苹果树上采集的李始叶螨为敏感种群,在室内分别用甲氰菊酯、速螨酮对李始叶螨的敏感种群进行抗性培育。结果表明:以抗甲氰菊酯的李始叶螨种群抗性增长最快,经16次喷雾处理后,抗性指数(RF)高达153.63倍,其次是抗速螨酮种群,RF为57.74倍。用10倍杀虫杀螨剂对2种抗性种群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甲氰菊酯与三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氧化乐果有交互抗性,RF值分别为124.14、69.55、6.70倍,与齐螨素有负交互抗性,RF值为0.98倍;速螨酮与三氯杀螨醇(RF=17.09)、四螨嗪(RF=12.48)、联苯菊酯(RF=5.42)有交互抗怀,与水胺硫磷、齐螨素有负交互抗性,RF值分别为0.66、0.80倍。  相似文献   

19.
梨树矢尖蚧(Unaspis sp.)是在我省龙里林场梨园内新近发现的重要虫害之一,分别使用融杀蚧螨 (C20H2902Na)150倍液,200倍液和250倍液进行防治,并同时防治三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结果发现融杀蚧螨对梨树矢尖蚧的防治效果优于对三楂叶螨的防治效果,且不同浓度处理间防治梨树矢尖蚧效果差异极显著。特别是150倍液的融杀蚧螨对梨树矢尖蚧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数据分析毛竹林本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和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对毛竹4种害螨南京裂爪螨、竹裂爪螨、竹缺爪螨、竹刺瘿螨的控制能力。结果表明①胡瓜钝绥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0.4%、77.55%、87.93%、81.63%,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38.12粒、45.77粒、35.59粒、30.26粒,而乡土优势种竹盲走螨取食上述4种害螨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95.23%、100%、87.7%、80.48%,每雌总产卵量分别为44.5、46.8、41.15、20.1粒;②竹盲走螨以南京裂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0.155)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54)相近,均明显高于南京裂爪螨(0.1089);③竹盲走螨以竹裂爪螨为猎物其内禀增长率(0.152)与胡瓜钝绥螨(0.152)相同但明显低于竹裂爪螨(0.192);④竹盲走螨以竹缺爪螨为猎物时其内禀增长率为(0.148)明显低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0.175)和其猎物(0.185);⑤竹盲走螨取食竹刺瘿螨易大量逃跑,雌螨产卵量低,引进种胡瓜钝绥螨取食竹刺瘿螨能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其内禀增长率(0.144)明显低于其取食上述其余3种害螨的内禀增长率,产卵量高于当地种竹盲走螨,并描述1998年以来每年5—6月助迁人工繁殖的胡瓜钝绥螨控制毛竹害螨蔓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