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SuperMapIS.NET为软件平台,建立庐山旅游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体系,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基于WebGIS的庐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流程.该系统的建立将对进一步树立庐山旅游业发展的新形象,促进庐山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贺伟 《百姓》2005,(5):46-47
庐山是幸运的,周恩来1937年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解放后又三上庐山参加中央会议,庐山留住了周恩来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杨建远  丁忠青  李志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8):1663-1666,1669
为研究庐山楼梯草(Elatostema stewardii Merr.)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乙醇溶液为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曲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对庐山楼梯草总黄酮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提取庐山楼梯草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5%、提取温度80℃、液料比37∶1 (V/m,mL∶g)、提取时间2.4 h、提取2次,该条件下庐山楼梯草总黄酮提取率为5.14%.  相似文献   

4.
陈剑  占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31-13032,13035
[目的]建立可用于鉴别庐山云雾茶的红外指纹图谱.[方法]分析8种不同海拔高度庐山云雾茶的红外图谱.[结果]庐山云雾茶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红外指纹图谱.[结论]建立的庐山云雾茶红外指纹图谱可为其科学评价与品质鉴定提供新技术,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以庐山低、中、高海拔样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和土壤腐殖质特性,为庐山土壤动物研究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9年9月下旬,沿庐山低、中、高海拔设置3个样地,对土壤动物和腐殖质组分进行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1210头,属于2门5纲20目12科.土壤动物个体数与DG指数随海拔升高先上升后下降,类群数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内生真菌资源和分布规律,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庐山石韦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从庐山石韦不同部位(根、茎、叶、叶柄)分离纯化内生真菌,运用形态学特征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技术观察庐山石韦不定根与根状茎的显微结构.[结果]从庐山石韦中分离得到53株内生真菌,其中50株分别属于14个属、7个科、5个目、2个纲,另外3株为无孢目的丝核菌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在16属内生真菌中,以拟茎点霉属(Phomopsis)为优势属,占总株数的18.87%,其次是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和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分别占总株数的15.09%和13.21%.庐山石韦不定根的结构与种子植物初生根结构相似,其根状茎维管束无形成层.[结论]庐山石韦植物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皮层薄壁组织是内生真菌主要的寄居区域.  相似文献   

7.
庐山云雾茶     
<正>庐山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佳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发育和茶叶生长,因而庐山被农业部定为名优绿茶优势生产区域。因庐山常年云雾缭绕,庐山上的茶叶也有了"庐山云雾"这一特有称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成就了庐山云雾茶高档的茶叶品质。同时庐山云雾茶严格的采摘要求、精细的炒制过程和  相似文献   

8.
正1庐山茶文化解读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附带出多种与之相关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立足于九江深厚茶文化底蕴,集佛家禅茶文化、道家仙茶文化和儒家雅茶文化于一体,融汇贯通,也由此奠定了庐山茶文化的历史文化根基,形成并丰富了"三教一体"的庐山茶文化体系。在庐山"三教一体"庐山特色文化前提下的庐山独有的"好茶、好泉水、好茶具、好人、好环境、好心情"之庐山特色茶文化体系[1]。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线路和样方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庐山有野生种子植物128科、629属、约1 380种.其中,裸子植物有4科、6属、8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3.13%、0.95%和0.58%.双子叶植物有110科、490属、1 111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85.94%、77.91%和80.51%;单子叶植物有14科、133属、261种,分别占总科、属和种数的10.93%、21.14%和18.91%.科的分布区类型,世界分布成分最多,亚热带分布成分次之.提出庐山野生种子植物资源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庐山古树名木景观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宜如  王晓峰  高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32-15433,15534
庐山自然条件优越,不但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宗教、政治背景。研究庐山的古树名木,对保护自然遗产,探究文化内涵,促进庐山古树名木资源开发利用和提升庐山旅游品位,实现庐山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庐山森林覆盖率达76.6%,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5种,被子植物154科864属2 332种,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笔者述评了古树名木景观价值的评价方法,希望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价庐山古树名木资源的景观价值,促进庐山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保护利用工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庐山云雾茶茶多酚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刘频健  占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61-12662
[目的]研究庐山云雾荼茶多酚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庐山云雾茶为研究对象,考察超声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庐山云雾中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3)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试验得出,庐山云雾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20 min,料液比为1∶6 g/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4.35%.[结论]该研究得出的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自然进程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从庐山—鄱阳湖所具备的自然地理基础、地域文化基础、环境哲学基础、生产实践基础可以弄清影响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形成因素及相应地位,从而为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贡茶即我国茶叶中的珍品,是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丰富的制茶经验及茶文化的结晶。九江贡茶历史悠久,从庐山贡茶产出、庐山贡茶机械制造、庐山龙凤团茶加工方法、庐山贡茶税制、庐山贡茶倡导散茶、九江成为万里茶路起点、庐山云雾茶的纳贡时间等方面,可以考证九江"贡茶祖庭"的成因。江西省实施"四绿一红"发展战略,这对九江茶产业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茶香天下品牌和振兴九江茶文化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庐山以地点命名的植物种类,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文献,统计分析庐山植物资源。结果表明:以庐山或牯岭命名的庐山植物资源有39科56属5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12属12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17.95%、21.43%和21.43%;被子植物32科44属44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82.05%、78.57%和78.57%。原以庐山命名的物种被归并的有6种,被改中文名的有11种。  相似文献   

15.
庐山旅游经济的开发要根植于庐山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方能持续稳定发展。但当前庐山的旅游开发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源在于没有核准庐山应有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庐山自身的优势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庐山旅游经济开发的几点思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之选择,旅游业与旅游经济也日益重要,但如何正确利用地区旅游资源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庐山旅游的特点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庐山作为世界名山之一,有许多独特的自然资源,但是各个资源组合不够,利用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庐山气候资源的评估,对降水、温度、有雾天数的综合统计分析来评估对庐山气候资源,最后得出如何应对开发庐山的气候资源,为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聂璐  张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55-457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江西省九江市政府及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决定将山上居民分批迁下山。居民下迁后.庐山面临着一系列的旧域更新改造问题,对庐山牯岭街更新改造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泳冻切片法对庐山石韦和柔软石韦营养叶片中的皂苷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及多糖物质进行了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皂苷类化合物主要积累在营养叶片主脉的薄壁组织和叶片的栅栏组织中,海绵组织、厚角组织、表皮中也有少量皂苷类化合物分布;蒽醌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营养叶片主脉的薄壁组织以及叶肉同化组织中,在表皮和韧皮部含有少量的蒽醌类化合物,木质部无明显显色反应;而多糖物质普遍存在于叶肉同化组织中.从显色程度上看,庐山石韦皂苷类化合物和多糖物质含量高于柔软石韦,而柔软石韦的蒽醌类化合物含量则高于庐山石韦.这为石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庐山地区有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优势,应以木荷和茶叶、油茶等适生树种为主要防火树种,采用混交方式,进行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合理配置。构建庐山森林防火的天然屏障。分析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的意义,介绍了庐山的地形特点和森林防火形势以及适合该地区的主要防火树种.提出了庐山周边营建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读1997年第4期《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中桂遇秋《庐岳茶踪》一文,觉其中有关庐山若干地点有误,1998年此刊第4期同一作者在《长江两岸访茶踪》一文又重复其中的一些错误,因涉及陆羽所品评的第一泉,且笔者是庐山南麓人,特提出以与作者商榷。一、桂氏一文中提及:“庐山南麓第一泉。‘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天下第一泉水帘水。’又‘谷帘泉’、‘玉帘泉’,位于庐山南麓石镜锋下的康王谷(现名庐山垄)中,主要发源于庐山汉阳峰。”按:作者将谷帘泉与玉帘泉混为一谈,石镜峰也不在康王谷中。谷帘泉在庐山西南康王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