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为了缩短产犊间隔时间,及时给产后母牛配种,必须注意产后母牛的第一次发情。母牛经过妊娠、分娩到重新发情、配种,其生殖器官需有一个恢复的过程。加上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母牛的产后第一次发情的时间很不一致,一般在产后40-45天发情,其范围在20-70天左右。在粗放饲养条件下的黄牛,大多在产后60-100天发情,如果在产后  相似文献   

2.
1安静发情 虽然卵巢上的卵泡能发育成熟且正常排卵,但母畜却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见于下列情况:①母马、母牛分娩后的第一个发情周期(母畜的产后发情时间:马为产后第6~12天,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早的在产后25~30天,猪为产后3~6天,羊为产后2~3天,晚的在产后20天左右);②带仔哺乳的牛和羊;③每日挤奶次数多的母牛.④年轻或体弱的母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母牛高效繁育技术对平凉红牛母牛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的影响,从母牛产后第8天开始,试验组母子分离、定时哺乳、早期断奶,对照组随母哺乳、自然断奶.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主要在60 d内第一次发情,发情率76.7%,对照组母牛主要在90 d后第一次发情,发情率60%;试验组母牛90 d内受胎率86.7%、第一次授精情期受...  相似文献   

4.
(一)安静发情虽然卵巢上的卵泡能发育成熟且正常排卵,但母畜却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见于下列情况:(1)母马、母牛分娩后的第一个发情周期,(母畜的产后发情时间:马为产后第6~12天,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早的在产后25~30天),猪为产后3~6天,羊为产后2~3天(晚的在产后20天左右);(2)带仔哺乳的牛和羊;(3)每日挤奶次数多的母牛;(4)年轻或体弱的母牛.  相似文献   

5.
(一)安静发情虽然卵巢上的卵泡能发育成熟且正常排卵,但母畜却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见于下列情况:(1)母马、母牛分娩后的第一个发情周期,(母畜的产后发情时间:马为产后第6~12天,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早的在产后25~30天),猪为产后3~6天,羊为产后2~3天(晚的在产后20天左右);(2)带仔哺乳的牛和羊;(3)每日挤奶次数多的母牛;(4)年轻或体弱的母牛.  相似文献   

6.
1影响因素1.1营养的影响能量不足,会导致母牛发情症状不明显或只排卵不发情,产前产后能量过低会推迟产后发展的时间。对已妊娠的母牛,会造成流产、死胎、分娩无力、产出瘦弱的犊牛,拖长母牛产犊间隔,降低繁殖力。  相似文献   

7.
1安静发情虽然卵巢上的卵泡能发育成熟且正常排卵,但母畜却没有明显的发情表现。见于下列情况:①母马、母牛分娩后的第一个发情周期(母畜的产后发情时间:马为产后第6~12天,牛一般在产后40~45天,早的在产后25~30天,猪为产后3~6天,羊为产后2~3天,晚的在产后20天左右);②带仔哺乳的牛和羊;③每日挤奶次数多的母牛。④年轻或体弱的母牛。2短促发情母畜的发情持续时间为:猪2~3天,马7天,驴6天,黄牛1~2天,水牛1~3天,山羊1~2天,绵羊1.5天。如果发情持续时间非常短,就属于短促发情,若畜主缺乏经验或不注意,常常会错过配种时机。短促发情的原…  相似文献   

8.
母牛产后发情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殖生理活动。它与分娩后母牛三率(受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及终生繁殖能力有着密切关系。为探讨本地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来缩短母牛产后第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本文根据我县1983年在长兴、罗泉两乡调查资料,对此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GnRH-A、ICI80996处理提高奶牛产后繁殖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国外1986年报道,母牛产后10—20天用GnRH处理,能促其首次发情时间提早,排卵率及1次配种妊娠率提高,空怀时间缩短;同期,据国外另一报道,正常奶牛在产后14—28天注射1次PGF_2α—tham,结果第一情期受胎率明显提高,分娩一受胎间隔缩短。对此,国内也曾有类似报道。表明GnRH与PGF_2α都能调节卵巢功能,促使产后母牛  相似文献   

10.
四、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 母牛的受胎率,对奶牛业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通常我们期望母牛每年能生产一头犊牛,挤奶305天,还要让它能在产前休息60天,这样从一次产犊到另一次产犊所间隔的时间,大约为365天,这段时间称为产犊间隔,是衡量母牛受胎率好坏很重要的一个指标。但是在实践中要达到这一指标是很不易的,因为产犊间隔是受产后第一次配种的受胎率、每受胎一头的输精次数以及产犊至受胎的间隔时间的影响。所以我们对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输精,就成了提高母牛受胎率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1配种、妊娠与分娩配种母牛在15~18周龄,体重370千克左右参加配种。母牛发情表现兴奋不安,生殖道潮红肿胀,分泌粘液,接受爬跨。选优质冻精配种。产后40~60天注意观察产后第一次发情,及时配种,产后70天不发情者应及时检查,治疗。妊娠牛不出现发情,少数可出现假发情。妊娠后阴道黏膜由粉红变为苍白,  相似文献   

12.
<正> 1 引言众所周知,要达到理想的产犊间隔,即每年每头母牛产一头犊牛,母牛产犊后必须在60~90天内受胎,才能实现。国外已有不少报道:母牛分娩到再度出现卵巢活动是受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产后由于发情受到卵巢静止的影响,从而导致产犊间隔的延长。大多数学者对产后发情受胎的报告是建立在内分泌学调查基础上的。本调查企图揭示产犊到初次发情的环境因  相似文献   

13.
母牛产后发情早晚是繁殖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与分娩后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产犊间隔、终生繁殖犊牛数等均密切有关。为探讨本地母牛产后首次发情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缩短母牛产后发情期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我区1979年部分调查资料,经用生物统计方法整理,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母牛的发情可能出现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而且持续期较短;多数母牛产后最初的几个性周期发情表现微弱.因此在每天一次试情的情况下,常有40%以上的发情母牛未被发现.另外,冬季分娩的母牛卵巢机能低下,致使很多母牛发情周期不正常.为诱导产后母牛发情,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由于母牛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使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对14月龄以上的后备牛不见发情症状的和产后60d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分析和生殖检查,并从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着手,使其恢复性周期。1奶牛不发情的临床表现类别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情表现。1.3母牛分娩后出现1~2次发情,以后长时期不再发情。2引起不发情的因素2.1饲料喂量不足,品质不良,…  相似文献   

16.
对门源县麻莲乡和东川镇的137头经产母牛进行产后护理,随机抽取同季分娩未护理的母牛137头追踪调查,进行了母牛产后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母牛产后40d、60d内的发情头数、受配数、受孕数及受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母牛进行产后护理可显著提前母牛产后发情回归时间,缩短繁殖间隔,改善母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奶牛性成熟之后或产后长时间不发情称之为病理性乏情。奶牛产后一般40~60天发情,只有及时配种,才能保持一年一胎。在生产中,奶牛产后长期不发情较常见。从而导致母牛不能及时配种,产犊间隔延长,繁殖率下降,不能正常产奶,使牛场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技术人员对14月龄以上的不发情后备牛和产后60天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进行生殖器官检查和分析,采取改善饲养管理和应用生殖激素等措施,使其恢复性机能。1临床表现形式1.1后备牛达到性成熟年龄时,没有发情周期出现,或达到性成熟年龄后出现一两次发情,以后又长时期不发情。1.2母牛分娩后长期不见发…  相似文献   

18.
母牛不孕症是妨碍养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母牛不孕症是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用激素治疗母牛不孕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这些方法介绍如下,以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1不发情不发情的病因主要是营养不足或饲养管理不当、热应激、哺乳以及患其他慢性疾病。此病可分为两类,一是无发情表现,但有正常的排卵过程和卵巢周期,称之为暗发情;二是既无发情表现,又无卵巢周期和排卵,称为真不发情或卵巢静止。通过间隔7~10天,二次以上的直肠检查或间隔3~4天,6次以上的孕酮水平测定可对此病作出诊断。暗发情母牛的卵巢变化、…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1,(4)
为研究母猪哺乳天数对下一胎繁殖成绩的影响,试验选取公司内小、中、大3个规模化猪场,跟踪其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断奶母猪的下一胎发情配种时间及分娩数据。从结果来看,从哺乳18天到24天,随着哺乳时间的延长,母猪下一胎的胎均总仔数和胎均健仔数有所提高,母猪平均断奶间隔和发情到断奶间隔大于10天比例规律不明显。研究表明,在目前的饲养管理条件及种猪的繁殖能力下,母猪24天断奶下一胎的繁殖成绩好于21天断奶,断奶到下一胎发情间隔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产后母牛哺乳乏情期的延长,是影响农村零牧牛群繁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有人在进行牛的同期发情时,也用激素处理了部分哺乳母牛,因方法不同,效果各异。笔者于1987年7月用三合激素在本市多宝、挹市、张港三个罐点处理了产后哺乳的黄母牛31头,对不同哺乳阶段乏情母牛的发情、受胎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