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科的一种常见畸形。由于手术效果不太满意,故新的手术方法不断出现,近几年来采用一期尿道成形方法日益增多;另一趋势是将尿道口修整至阴茎头正常位置。1991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带蒂阴囊正中皮管正位尿道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10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均获得满意效果。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1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0例,最小年龄为6岁,最大年龄15岁,其中≤10岁者6例,11~15岁者4例。12 手术方法及效果 (1)患者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自尿道下裂口插入…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会阴型除外)采用带蒂色皮内板皮管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仍有不少技术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是对60例患者的治疗体会。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60例,年龄1.5~31岁,平均8.6岁。阴茎型16例,阴茎阴囊型33例,阴囊型11例。(因会阻型采用其它方法治疗而未列入本组范围)。1.2治疗方法手术前彻底清洁阴茎及阴囊皮肤,清洗肠道。术中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均取平卧位,手术分如下步骤进行:(1)阴茎下曲矫正:距冠状沟约0.2cm处作整齐的包皮环状切口,彻底切除阻茎腹侧的纤维索带和挛缩的阴茎筋膜,使下曲的阴茎充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薄层皮片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98例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施行薄层皮片尿道成形术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8例一次手术成功95例,发生尿瘘2例,排尿困难1例。95例经随访3月~5a,尿道壁无皮脂储留和毛发生长现象。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其它术式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尿道下裂37例(年龄2~18岁),在尿道成形术中均采用多侧孔硅胶导管经尿道引流尿液,不作近侧转流。结果:37例中有29例为一期治愈,3例出现尿道皮肤瘘(1例自愈),5例尿道外口狭窄(4例尿扩术后好转);随访2个月~2a,效果满意。结论:多侧孔硅胶支架管有利于尿道成形术的成功,减少创伤,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尿道下裂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我科自1989~1997年共收治了53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的疗效,解除了患者生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均采取阴囊纵隔皮辨修复术,一次完成矫正阴茎弯曲畸形与尿道重建。...  相似文献   

6.
尿道下裂是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最常见一种,手术的修复方法有多种,尤其是阴茎阴囊型、阴囊型和会阴型,既往多先行阴茎矫形,再行二则尿道成形手术。为使患者阴茎皮肤保持完整,笔者采用阴囊带蒂皮管穿过阴茎皮下隧道行一用修复治疗尿道下裂36例,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年龄5~18岁,平均8岁。其中阴茎阴囊型15例,阴囊型15例,会明型6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硬外麻或全麻,先在耻骨上行膀眈造疼使尿流改道,阴茎头部缝一针丝线作牵引并向上翻起固定。于阴茎腹侧距冠状为上方正常尿道外四处作一“入”形切…  相似文献   

7.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足跟软组织缺损和或骨、肌腱外露创面共34例。皮瓣切取范围5cm×7cm~10cm×18cm,蒂长5~10cm。10例经皮下隧道转移,24例经明道转移。结果34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淤血坏死,经清创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27例经3个月至4a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所恢复,两点分辨率在9~16mm,平均13mm。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筋膜皮瓣血供确切,容易定位,手术步骤简单,不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且皮瓣成活率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991年至今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胆管结石267例作分析。治疗途径分别有术中胆镜取石、左肝小切口、皮下盲襻和术后瘘道取石;取石方法包括吸引法、钳夹法、蚕食碎石、超声碎石、胆镜扩张和扩张于扩张法。结果:按照纤维胆镜取石的治疗标准成功262例。失败5例。术中胆镜取石成功率为99.2%(124/125例),术后瘘道取石成功率97.7%(83/85例),经皮下盲襻取石成功率97.1%(34/35例),经左肝小切口取石成功率95.5%(21/22例),无严重并发证。结论:硬质胆镜治疗疑难肝内结石疗效满意,强调手术、内镜、碎石、术中B超、术中造影等相互配合方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的感染率与致残率。方法:对68例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皮肤缺损的直接定位缝合、短缩指骨缝合、皮瓣修复以及开放伤口二期修复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开放创口换药有效率最高,占伤口总数的89.6%,以腹壁带蒂皮瓣修复方法最低,占伤口总数的26.3%。结论:儿童手严重爆炸伤皮肤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应视创面具体情况而定,早期处理要以晚期修复手功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婴幼儿,其中30例采用超声引导法,30例采用传统盲穿法,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包括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结果:采用超声引导法与传统盲穿方法对小儿患者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30/30)和83.3%(25/3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30)和16.7%(5/30)。结论:对于婴幼儿患者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利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修补鼓膜穿孔、上鼓室外侧壁、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50例。结果:50例中47例移植物成活,成功率为94%;术后6个月语言频率气骨导间距≤10dBHL27例,占55.1%;气骨导间距≤20dBHL41例,占83.7%;气导平均提高22dBHL。术后6个月至4a随访,未发现听力回降及鼓膜回缩。结论: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移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明显,移植易成活。移植物中软骨的弹性和硬度不影响术后听力提高,且对术后鼓膜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而对防止术后鼓膜回缩、听骨粘连,提高鼓室成形术远期效果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尿道断裂伤的处理及预防并发症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前尿道和后尿道断裂伤的临床资料。28例分别采用尿道端端吻合术、膀胱颈会阴缝扎固定术及尿道会师加气囊导尿管持续牵引的方法处理。结果:28例中,术后排尿通畅20例(占71.4%).排尿欠通畅需定期扩张尿道6例(占21.4%),尿道狭窄排尿不畅2例(占7.1%);出现阳萎1你(占3.5%)。结论:尿道断裂伤应早期处理,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方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探讨改良式Soave手术 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方法以本术式为30例吉肠良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术后按并发症、0.5a排便情况,肛门控制能力等进行优,良,差判定。结果疗效优20例占66.7%良9例占30%,差1例占3.3%,总优良率96.7%,出现并发症7例,1例吻合漏,2例肠梗阻,4例早期出现便秭,结论改良式Soave手术治疗结肠良性疾病,疗效砌切,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获得满意  相似文献   

14.
模拟机等中心技术在肺部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X线电视导向经皮穿刺肺活检技术进行改良,用模拟机准确进行肺穿刺部位及进针方向的定位,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应用模拟机放疗等中心定位技术确定穿刺点,通过测距灯确定病灶中心至胸壁的深度,以此为依据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结果:对500例肺部团块性质待查者进行经皮肺活检,总定位穿刺成功率达99.8%,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91.0%(455/500);二次穿刺成功率99.4%[(455 42)/500];三次穿刺成功率99.8%[(455 42) 2/500]。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4.6%(23/500),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模拟机放疗等中心定位技术行肺部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医护人员可避免X线辐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防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方法的改良术式。方法:采用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扩大术)治疗69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53例(对照)。结果:Hassab术组术后近、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和21.5%,明显高于扩大术组的0和5.6%(P〈0.0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Hassab术组为18.2%,明显低于扩大术组的40.5%(P〈0.05),且术后食管静脉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直肠下段癌行Mile’s手术.经腹膜外通路制作人工肛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l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切除.造口段结肠经腹膜外穿通腹壁肌肉引出腹壁行人工肛门单腔造口;与同期完成的46例传统Mile’s手术人工肛门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组90.14%(64/71)和传统组23.91%(11/46)的病人术后3个月控便满意,改良组91.07%(51/56)和传统组40.54%(15/37)的病人术后1年控便满意。改良组无人工肛门缺血坏死、脱出及人工肛门旁摘等并发症;切口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Mile’s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提高了人工肛门的控便能力.减少了人工肛门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围手术期施护的效果。方法:对116例接受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尖锐湿疣男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术中和术后施护。结果:全部病例均无切口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仅有9例(7.8%)出现包皮、龟头小片瘀斑。尖锐湿疣在术后3、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2.1%、19.0%。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对男性尖锐湿疣患者有良好疗效,合并包皮过长或包茎者应尽早手术。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包皮环切术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3例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利用肛管拖出和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均获成功。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4.3%).切口感染2例(8.7%)。术后局部复发2例(8.7%).无手术死亡。结论:肛管拖出式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并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输尿管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25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7例中失败19例,占7.4%,其中输尿管狭窄6例,术中结石被冲走4例,输尿管弯曲、穿孔、开口畸形分别为4例、2例、2例,术中出血1例。结论:输尿管狭窄、弯曲、开口畸形和术中输尿管穿孔、结石被冲入肾盂,出血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灵巧的操作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防止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方法的改良术式。方法:采用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扩大术)治疗69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53例(对照)。结果:Hassab术组术后近、远期出血率分别为9.4%和21.5%,明显高于扩大术组的0和5.6%(P<0.0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消失Hassab术组为18.2%,明显低于扩大术组的40.5%(P<0.05),且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无改变6例均为Hassab术组的患者;术后随访,扩大术组3年生存率比Hassab术组高。本组急症手术死亡率为17.1%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死亡率的2.3%(P<0.01);肝功能按Child分级C级者手术死亡率为26.3%,明显高于A、B级的2.9%(P<0.01)。扩大术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扩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Hassab术的近、远期疗效为优;急症断流术或(和)肝功能C级者手术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