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基本原理超低温保存是指在一80C(干冰温度)至一196’’C(液氮温度)甚至更低温度下保存生物材料。常以液氮为冷源。20多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对100多种植物种质开展了这方面研究,涉及保存的材料有原生质体、悬浮细胞、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胚、花粉胚、花粉、花药、茎尖分生组织、芽、茎段等。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都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的结果。而这些生化反应均需以水做基质。若将细胞内液态水转变为固态或气态,那么一切生命过程均会停止;如果在细胞内的水相发生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化学组成、物质结构变化,或…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热压法对刨花板板坯进行热压,探讨热压时中心层温度变化规律与板坯含水率、板厚、板材密度及热压温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快速升温段,升温速度随板厚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随热压温度的提高而加快;在慢速升温段,升温速度随板厚的增大而显著加快,随热压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加速,升温速度受目标密度和板坯含水率影响很小;板坯内水分蒸发所需时间随板厚、板坯含水率、热压温度、板材密度的增长而增加;板坯内水分蒸发温度随板材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随板厚的减少而升高,热压温度和板坯含水率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加入胶粘剂会使快速升温段的升温速度有所加快,而使恒温段的水分蒸发温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纵坑切梢小蠹伴生菌云南半帚孢Leptographium yunnanense在不同温度下,在PDA培养基,云南松木段和活树上的生长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5-20℃温度范围内,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云南松韧皮反应区长度逐渐增大;在20-35℃温度范围内,真菌的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韧皮反应区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变化使真菌的生长力与云南松的抗性之间的对比力量改变,从而导致真菌的生长长度和韧皮反应区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4.
木陶瓷的耐磨性及其他力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淑君  谭海彦  于晶  李坚 《木材工业》2003,17(5):8-10,13
通过对新型炭材料——木陶瓷制品的耐磨性、表面硬度及其他力学性质的试验与分析,及SEM观察PF树脂和阻燃剂处理的作用,结果表明:PF树脂处理对提高烧结产品耐磨性有明显作用;表面硬度随处理树脂质量分数的增高而增大,随烧结温度增高而略有增加;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树脂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大;断面抗压强度随树脂质量分数升高而增加,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阻燃剂处理能提高成炭率,但不能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三倍体山扬苗期形态特征及生长节律的观测,发现该品种干形通直,分枝角度小,可提高林地生产力;其苗高、地径生长迅速,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87m、1.77cm,是优良的山地造林树种;苗高、地径生长量的大小与气象因于密切相关,自6月中旬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苗高生长逐渐增高,7月上旬达到高峰,之后随温度升高苗高生长呈下降趋势,地径生长较平稳;当8月上旬温度、降水达到高峰时,地径生长达到高峰,高生长缓慢,一些苗木受高温影响而封顶。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气校正法反演研究区地表温度,用地表温度数据分别与经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研究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以2014年7月的2景Landsat8影像为数据源,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上游为研究对象,应用大气校正法反演了研究区地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温度在-5.23~50.77℃之间,60.94%区域的地表温度集中在20~30℃之间;研究区地表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呈线性负相关,相关极显著;地表温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相关极显著;地表温度随坡向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趋势,呈多项式相关,相关极显著;地表温度随经度的增大而降低,相关不显著;地表温度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工艺对竹材蠕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6年生毛竹进行改性处理,并分析其蠕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14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热处理温度为220℃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热处理温度180℃的竹材恒定蠕变阶段的蠕变速率大于140℃时的蠕变速率,蠕变柔量由低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降低,向高温时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加转变过渡。热处理时间为2和4 h时,其蠕变柔量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减速蠕变阶段变化较为接近;而热处理时间为6 h时,其塑性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蠕变柔量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
蚱蝉成虫在其产卵危害林内不同时期及日不同时刻的分布均为聚集分布。其聚集度在一日之内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不同时期随密度和龄期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红心杉幼苗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和分析,了解夏季红心杉幼苗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促进杉木苗木生长和精准管理,提高育苗经济效益奠定理论依据。【方法】以陈山林场红心杉幼苗为材料,使用人工气候箱进行控温,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于活体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红心杉幼苗的暗呼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线性关系;光补偿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呈现显著的指数曲线变化规律;最大净光合速率呈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在25℃时达最大值,35℃后快速下降。蒸腾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35℃时会迅速增强,总体呈现指数曲线变化规律;且温度与光照强度有协同作用,即高温、强光条件下,红心杉苗木蒸腾速率会增强。水分利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温度下水分利用效率呈先升高后平稳最后下降的趋势,光照强度在1 000~2 500μmol·m~(-2)s~(-1)时利用率较高。【结论】杉木幼苗夏季低于35℃为适宜生长的温度,最适温度为25℃,适宜光照强度500~2 000μmol·m~(-2)s~(-1);在高温强光条件下会产生光、温抑制现象,且蒸腾速率快速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快速下降。因此,采取合理的育苗措施,如遮荫、喷雾等,控制苗床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强度,可以促进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密闭系统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研究花旗松(Pseudotsuga menziesii[Mirb]Franco)的气体交换作用。根据最低点CO_2浓度时的表观光合作用外推,估测表观光呼吸作用;由停止光照后突然释放出的CO_2,得出依光呼吸作用量。表观光合作用随着辐射度、C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10—15℃。表观光呼吸作用随辐射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依光呼吸作用随辐射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CO_2浓度的阵低而增加,表观光呼吸作用和依光呼吸作用之差值,说明由光呼吸作用呼出CO_2促成的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光照条件下,5℃时暗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CO_2,但是暗呼吸作用放出的CO_2量在温度较高时减少。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环境温度对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有影响。其中:MOR、MOE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但在—10~20℃范围内变化不大;IB 因温度升高、胶老化增加,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刺榆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的结果表明:刺榆种子在10~35℃均能发芽,最佳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达90%以上,种子的发芽活力最强。不同温度处理对刺榆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均差异显著,温度的升高能明显缩短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达到最佳发芽温度后,随温度增加而降低。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排序为25℃20℃与30℃35℃15℃10℃。10℃、15℃、20℃、30℃和35℃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活力较最佳温度条件分别下降92%、67%、33%、34%和57%。  相似文献   

14.
沙棘籽原花青素提取单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海英 《沙棘》2005,18(4):29-32
以沙棘籽为原料,考察了脱脂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6个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沙棘籽油后籽渣中原花青素含量要高于溶剂脱脂;从30℃至70℃原花青素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从70℃-90℃,提取率又略有升高;原花青素提取率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的增加而增加,当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原花青素提取率增加的不多或者基本不再增加;乙醇浓度以70%的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植物DNA的提取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如下几步: 1.破碎或消化细胞壁,以释放细胞成分。通常是在碾臼内用干冰或液氮碾磨植物组织。 2.采用SDS(十六烷基黄酸钠)或CTAB(十六烷基吡啶铵溴化物)等去污剂破坏细胞膜,使DNA释放到缓冲液中。 3.防止DNA被外源核酸酶降解,使用  相似文献   

16.
以黄藤为原材料,分别在500~1 200℃(每100℃为一个变化梯度)的温度条件下对其进行热解,研究热解温度对黄藤炭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为黄藤炭化的一个节点,当炭化温度小于800℃时,得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藤炭中含一定量的酯基、酚羟基、羧基等官能团,但随温度升高,其峰强逐渐减弱,样品中未出现石墨化结构,比表面积最大仅为30.89 m~2/g,在700℃时其电阻值高达830Ω;当炭化温度高于800℃时,得率基本保持在24%左右,未含有机官能团,石墨化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比表面积在900℃时达最大值342.69 m~2/g,材料电阻值仅为2.6Ω,具有优良的导电特性。  相似文献   

17.
氮化硅陶瓷材料国际上流行的低成本强化高性能氮化硅多用途陶瓷材料,已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成功。氮化硅陶瓷因综合性能优越,潜在用途广泛,成为众多国家研究的热点。但它因力学性能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易疲劳、易断裂,难以适应多方面的需要。这个难题过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动态光散射(DLS),用现代测试仪器ZetasizerNanoZS系列,从胶体电化学性质的角度,考查了几种植鞣常用的工业亚硫酸化栲胶溶液体系的Zeta电位和粒径以及微粒的分散度指数(PDI)受时间、温度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陈放时间对栲胶溶液的微粒粒径影响不大。温度的变化对栲胶溶液有较大的影响,除厚皮香栲胶溶液以外,其他栲胶溶液的粒径都随温度升高而上升,而Zeta电位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与其他所有的胶体体系一样,pH值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尤其是对溶液Zeta电位的影响,是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其中尤以水解类橡椀栲胶对溶液pH值的变化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气象站2013~2016年逐日降水及气温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不同量级降水量、降水频率、降水强度与气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量级的降水随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1)小雨和中雨级别的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量随气温升高先升后降,低于临界气温时,降水量随气温的增长而增加,高于此气温时,降水量随气温的增长而下降;降水频率的变化趋势和降水量大体相同;小雨及中雨量级降水强度总体处于较稳定的状态,随温度变化不明显。(2)大雨及以上量级的降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峰值温度后无降水量分布;降水更集中,频率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当处于峰值温度时,降水频率高于其他量级降水;降水强度随机性强,与温度变化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内和城市内降水与气温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探讨城市化效应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5、10、15、20、25、30、35、40℃不同温度处理对4种榆属榆树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采用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初发芽时间、芽长和胚根长等指标对榆树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榆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上升。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芽和胚根出现不同的生长趋势,芽生长增加而根生长减少,各榆树种子最初发芽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芽的最适温度因种和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