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为探究以树冠结构为特点的毛白杨幼树生物学特征,为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以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人工林为对象,从分枝数、基径、枝条长度、着枝高度、方位角、分枝角度、生物量等角度,分析其树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不同级别侧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二级枝条最多,一级枝条和二级枝条占总侧枝数量的94.7%;不同方位分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方位最多,为总分枝数的39.3%,但单枝及单叶生物量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P>0.05);各级侧枝枝条基径、着枝处直径、着枝高度、枝条长度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方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树冠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明显,其侧枝集中在树干中部树高51.1%的范围;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干重)为34 741.9 g,枝条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3.8%和11.2%;枝条及叶片生物量与所在枝条基径相关性最大,通过幂函数构建枝条基径与枝、叶生物量回归方程,回归关系显著(P<0.000 1)。因此,三倍体毛白杨B301树冠水平空间大、垂直层次分明,是比较理想的冠型,研究结论可为其合理修枝方式和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闽楠Phoebe bournei为中国特有树种,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江西安福县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及生物量调查获取基础数据,分析闽楠生物量分配特征,并基于非线性度量误差法建立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①不同枝径级(2,4,6,8 cm)的一级枝、次级枝、叶生物量占枝条生物量的比值均差异显著(P < 0.05),枝条生物量集中于树冠下层,且显著高于上层生物量(P < 0.05)。②各器官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不同胸径级(14,18,22,26,30 cm及以上)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差异显著(P < 0.05),不同胸径级树根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比值差异显著(P < 0.05),其余各器官生物量占比均差异不显著(P > 0.05)。③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对全株、地上、根、树冠、干、枝和叶的拟合精度分别为91.8%,91.0%,90.2%,85.1%,91.6%,86.8%和71.0%,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枝条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述国内外林木枝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江西省泰和县境内中国科学院千烟洲试验区湿地松砌Pinus elliottii枝条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湿地松树冠各轮枝层枝条生长规律,并建立了枝条生长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年份枝条节间长、基径生长量随轮枝层的下降呈波动式下降趋势。枝条基径随轮枝层的下降不断增大,而在靠近树冠底部位置略微减小,各轮枝层枝条材积分布为右偏正态分布曲线,说明大枝条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下部。大量枝条样本材积与枝条基径的平方和枝条长度乘积的拟合精度只有0.67,说明该模型更适合拟合小枝条的材积。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枝条节间长、基径生长与枝条生长期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的相关关系判定系数都在0.96以上(P〈0.01),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均小于0.01。由回归方程的偏相关系数可知,枝条节间长生长量主要取决于冠层相对湿度,基径生长量与≥10℃积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图6参41  相似文献   

4.
以罗田垂枝杉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枝解析和生物量测定等方法,在构建胸径、树高、材积、侧枝生长量、着枝角度生长模型及材积和生物量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罗田垂枝杉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田垂枝杉胸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呈“S”型,速生期分别为8~11 a和3~6 a,最大连年生长量分别为0.75 cm和0.75 m;材积生长曲线呈“J”型,12 a后进入速生期,25年生罗田垂枝杉材积生长量为0.1310 m 3,但并未达到最大值;侧枝基径和枝长分别在1年生和3年生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95 cm和55.80 cm,随后逐年减缓,生长6 a后趋于停滞;在1年生侧枝着枝角度为65.9°,2~4 a逐年增加20°左右,5~6 a时基本保持不变,着枝角度最大值为130.9°;罗田垂枝杉的树干生物量和地上部分总生物量模型预估均有较好的效果,但枝、叶和树冠生物量的拟合优度较低,反映出罗田垂枝杉侧枝和叶生物量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林木竞争对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影响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红松人工林生物量实测数据,研究立木总生物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树干、树根、树枝和树叶)分配特征,以 及林木竞争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并建立红松人工林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的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叶生物量主要 集中在树冠中、下层且在中、下层的分布无显著差异,枝生物量从上层到下层逐渐增加;林木竞争强度与胸径、树 高、树冠比、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呈显著幂函数关系,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大,胸径、树高、树冠比、树干、树 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均逐渐减小(P 0.05),而根茎比并不受林木竞争强度的影响;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 分比有减小的趋势,树枝、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百分比有增大的趋势,树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百分比与竞争强 度无显著相关性;本文建立了立木总量与各分项生物量模型,所有模型都能对红松立木生物量进行很好的估计。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加勒比松F2子代苗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加松F2子代1年生实生苗的高生长节律可用Logistic曲线准确描述,苗高(Y)依生长天数(X)的生长模型Y=36.71/(1 53.935 13e^-0.029^71^x),其回归和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决定系数r^2=0.9930,据此将苗高年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前期、生长高峰期、生长后期.分析了5-11月苗高净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不同树种木材性质对抗台风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影响林木风害的主要材性因子,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强台风过后6个树种风害情况及8个材性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风对沿海防护林的破坏以1级风害(风折或风倒)和2级风害(严重风斜)为主;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re,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最抗台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巨尾桉Eucalyptus grculdis × Eu.urophylla次之,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最不抗风;树种总风害率分别与纤维宽度(r=O.958 0,P〈O.05),纤维长宽比(r=-0.868 0,P〈0.05)存在显著相关;树种抗风值分别与纤维宽度(r=-0.944 0,P〈O.05),纤维长宽比(r=0.890 0,P〈0.05)存在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以总风害率为因变量,只有纤维宽度(r^2=0.917 8,P=0.002 6),抗弯弹性模量(r^2=0.972 5,P=0.009 2)这2个性状纳入了方程,它们对总风害率影响最大;以抗风值为因变量,只有纤维宽度(r^2=0.890 5,P=0.004 7)这个性状纳入方程,其对树种抗风值影响最大;以1级风害率为因变量,纤维长宽比(r^2=0.825 9,P=0.012 1),顺纹剪切强度(r^2=0.974 0,P=0.176 9),抗弯弹性模量(r^2=0.919 5,P=0.158 6)纳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纤维宽度(r^2=0.818 8,P=0.106 4),冲击韧性(r^2=0.882 4,P=0.055 6)对2级凤害率影响最大。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其他树种抗凤性能的预测及评价。图2表4参19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解决石灰岩山地淡竹生物量、特别是地下生物量测定困难的问题,在江西省瑞昌市石灰岩山地淡竹林中随机选取40株淡竹构建生物量模型。【方法】通过测定构件因子和构件生物量,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并利用二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幂函数等模型对各构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进行建模。【结果】(1)淡竹地上及地下部分各构件生物量与胸径、地径、竹高、枝下高密切相关,其中胸径与各构件生物量相关性最为密切(P0.01);(2)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模型R~2均高于0.85,叶、枝、秆和蔸的拟合模型R~2均高于0.75,其次为根(R~2=0.686~0.701),鞭的拟合度最低(R~2=0.302~0.315);(3)经过检验,以胸径为自变量的一元二次函数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为最佳模型,其对地上生物量(R~2=0.975、RMSE=0.163、AIC=-143)、地下生物量(R~2=0.854、RMSE=0.048、AIC=-241)和全株总生物量(R~2=0.94,RMSE=0.287、AIC=-98)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筛选出的模型W=aD~2+bD+c,只需获取胸径数据便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预测淡竹生物量,这为淡竹林生态经营以及竹林碳汇测算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紫椴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方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椴是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中重要的阔叶树种,采用整株收获法分析39 株紫椴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 根据胸径(DBH)大小将紫椴划分为3 个等级:小树(1 cmDBH 10 cm)、中树(10 cmDBH 20 cm)和大树 (DBH20 cm)。以不同高度处树干直径作为自变量建立紫椴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结果显示: 1) 随着径 级的增加,紫椴干、根生物量比例先增加后减小而树冠生物量比例先减小后增加,但不同径级间差异不显著; 2) 不 同径级紫椴枝、叶生物量均位于树冠中下层; 3) 紫椴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 0.001),拟合线 性方程斜率为0.31; 4) 胸径和树高与地上竞争强度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P 0.001),地上竞争强度并没有影响 树冠比例、茎叶比和根冠比,但与树高胸径比成幂相关(P 0.05); 5) 综合考虑模型的可解释量及回归系数显著 性可知,胸径是预测紫椴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最可靠变量。更准确地估测紫椴各器官生物量需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 或不同径级建立相应的生物量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方收获和分级取样测定法,对16a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积累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模型与测树因子(D^2H)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16a生马尾松人工林分总生物量为110.449t·hm^-2群落生物量分布格局为乔木层〉死地被物〉草本〉灌木;马尾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主要集中在10—20cm径阶范围,占整个乔木层生物量的83.01%,优势木和被压木对林分生物量的贡献不大,平均木构成了乔木层的主林层.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顺序为干材〉枝条〉根〉干皮〉叶;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胸径的增大呈现不同趋势:干材与干皮积累的生物量所占比例逐步减小,而树枝、树叶、树根的相对比例在增加,马尾松的干、枝生物量差别逐渐缩小,生物量结构随着胸径的增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柚木生长因子与冠幅的关系,准确反映各生长因子与冠幅之间的关系,建立冠幅预测模型,为柚木人工林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广西凭祥、云南德宏、云南景洪、海南乐东4个地区不同林龄阶段的柚木人工林中优势木为研究对象,以胸径、树高、冠长、林龄4个因子作为变量与冠幅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关键因子建立柚木冠幅生长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胸径(R=0.5342,P=0.0001)、树高(R=0.1798,P=0.0026)是影响柚木冠幅的关键因子;胸径、树高与冠幅的一元回归方程:冠幅与胸径y=15.7893x+1.84766(F=516.4180,P=0.0001),冠幅与树高y=0.3717x-0.60189(F=174.2954,P=0.0001)。并应用胸径、树高2个关键因子与冠幅建立回归模型:y=13.5658x1+0.1064x2+0.35866(F=279.5048,P=0.0001),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性较小(F=0.0140,P=0.9072)。可以根据目标树的培育目标胸径、树高因子,利用该模型来预测该目标树的冠幅,从而确定单位面积内保留目标树的数量。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在比较弱的条件下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振动的几个充分条件.即若记(H1):|f(x)|≥c|x^a|,(c〉0);(H2):∑n=r^∞qn=+∞,下面4个条件之一成立:①Pn=1,且(H1)和(H2)成立;②pn=1,(H1)成立,且对(H1)中的a,∑n=rn^aqn(∑n=rqi)^a=∞成立;③0〈pn≤1,(H1)、(H2)成立,f(x)非减且(H1)中的a〈1;④1≤pn≤p,(H1)、(H2)成立,k≥m+1,f(x)非减且(H1)中的a〉1,则非线性中立型差分方程△(xn-pnxn-k)+qnf(xn-m)=0(n≥r)振动,其中m、n,k∈N,r=max{k,m},△xn=xn+1-xn,f(x)连续,f(0)=0,且当x≠0时,xf(x)〉0,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主要经济性状生长情况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的主要经济性状生长规律,先后测定55个2年生、62个3年生雷公藤无性系植株的根系生物量、枝条鲜质量、枝条条数、主要枝条粗度与长度、主要根系条数及粗度与长度,并分析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雷公藤生物量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比为1.0:1.7~2.0;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根系生长进一步分化,主要根系数量明显减少;雷公藤全根鲜质量与枝务鲜质量、植株枝条数、最粗枝条粗度、最长枝条长度、主要根系条数、最粗根的粗度、最长根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通径分析结果来看,枝条鲜质量对地下根鲜质量具最大的正效应,分枝数的影响效应次之。雷公藤人工栽培药材产量可达到总生物量的62.9%以上;植株生长旺盛、枝条生物量大根系生物量也大,利用雷公藤枝条鲜质量预测根系生物量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在良种选育工作中,枝条鲜质量、植株枝条数是主要考虑因素。表4参12  相似文献   

14.
竹林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的特殊林分,具有巨大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在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例,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毛竹地上生物量与胸径的分形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地上生物量与胸径存在分形特征,在生物量空间分布和累积上符合自相似特性,分形维数越大,生物量空间增加越快,且按指数函数规律增长,空间增长率为1.047 9;在年龄动态方面,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不同度数毛竹生物量在空间上动态平衡关系,1度、2度和3度毛竹地上生物量在空间分布和累积上没有差异,基本上遵循分形维数为1.93的规律,接近按2维数方式的变化。图3表1参19  相似文献   

15.
川西南山地云南松林窗边界木偏冠现象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偏倚是树冠外部形态受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该文研究了川西南山地阳性树种云南松的偏冠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现象普遍存在,树冠偏倚程度大于0.5的个体达到了95%(偏冠率1)和93%(偏冠率2).自然地理条件下,云南松边界木偏冠方向和方位可能有关,树冠偏向南方的边界木近80%,与地形和光照等非生物环境有关.云南松边界木偏冠程度受云南松自身特征的影响,偏冠率1和胸径、年龄、侧树间距、后树间距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和树高、枝下高间关系不显著.云南松偏冠受邻体树木分布影响,偏冠率2和侧树距离有关,和胸径、年龄、树高、枝下高、后树距离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云南松树冠偏倚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受自身特征、邻体分布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鞭红景天生物量基本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鞭红景天Rhodiola fastigiata是著名的珍稀药用植物之一。对西藏色季拉山区4个不同生境中的长鞭红景天的生物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条件对长鞭红景天各构件的平均含水率影响较大,但对各构件平均含水率占株平均含水率的比例影响不大;总体上植株各构件的平均含水率所占的比例大小顺序是:花茎及叶〉地下部分〉主轴及侧枝,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及植株整株三者的含水率相接近,无显著差异。长鞭红景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鲜质量比为6.65、干质量比为7.57,平均生物量为5.7213g·株^-1,资源量为93.8244kg·hm^-2。主轴及侧枝、地上部分和植株的生物量随花茎环数变化呈现出相似规律,总体上呈“S”形,用Logistic方程拟合,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三者环境容纳量分别为12.7497,13.2269和15.5345,相应瞬时增长率为0.2779,0.3386和0.3169。花茎及叶和地下部分的生物量随花茎环数变化呈现出的规律,用多项式拟合较显著。基径与各部分生物量关系用幂函数来拟合时,除花茎及叶和地下部分的相关系数较低外,其他三者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图3表3参12  相似文献   

17.
添喂稀土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只平均体重55 kg的小尾寒羊母羊,安装永久性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在精粗比1∶1的日粮条件下,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在对照期和试验期分别添喂0或216.5 mg/kg日粮的稀土,研究添喂稀土对绵羊前胃和整体消化代谢、小肠消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稀土使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增加了7.4%~13.0%,前胃消化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量分别增加了5.61%(P0.05),6.41%(P0.05),30.09%(P0.01)和27.73%(P0.01)。到达小肠的DM、OM、粗蛋白(CP)、微生物蛋白、过瘤胃蛋白、总氨基酸(TAA)、赖氨酸(Lys)分别增加了22.40%(P0.01),22.40%(P0.01),23.56%(P0.01),34.32%(P0.01),8.19%(P0.05),17.41%(P0.05)和17.30%(P0.01)。小肠消化吸收的DM、OM、CP、TAA和Lys量分别增加了37.42%(P0.05),41.79%(P0.05),37.43%(P0.05),18.96%(P0.05)和12.11%(P0.05)。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分别增加了27.04%(P0.05),40.00%(P0.05)和39.44%(P0.05)。由本研究得出结论,给绵羊添喂稀土可以提高采食量、提高前胃营养物质的消化量、增加小肠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的消化吸收量、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官厅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3—12月对官厅水库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出底栖动物43种,隶属于4门24科42属;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meisteri、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和大红德永摇蚊Tokunagayusurika akamusi;底栖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5 037个/m2,年平均生物量(湿重或带壳湿重)为39.80 g/m^2,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采样水域冬季冰下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很高,12月在五棵树采样点,大红德永摇蚊幼虫的密度和生物量高达9 136个/m^2和64.39 g/m^2;底栖动物的年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下营采样点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年平均值为2.03,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年平均值为0.56。耐污种霍甫水丝蚓、刺铗长足摇蚊和大红德永摇蚊为优势种,表明水库富营养化较严重。分析了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的密度与总磷、水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叶绿素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硝态氮、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磷酸盐、亚硝态氮、透明度、水深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氮相关不显著(P〉0.05);但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