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种业导刊》2014,(3):34-34
<正>日本名古屋大学近日发表一份公报称,其教授木下俊则率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扩大植物表皮上的气孔,使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植物产量也随之增加。木下俊则称,这是世界上首次掌握控制植物气孔开张的技术,将有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扩大生物燃料生产等,还可为减排二氧化碳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子植物育种》2010,8(3):520-520
<正>植物生长素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之一。它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尤其是细胞的伸长。在植物生长及发育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生物合成途径仍不可十分清楚。日前,来自日本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科技》2006,(2):68-68
英国的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已经发现了植物是如何控制细胞生长的.他们发现植物细胞能从原始的状态长大1000倍,这是植物细胞大量复制DNA的结果。现在他们已经发现了在这个过程中所需的基因。他们希望这个发现能够应用于农作物的增产上。不过。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初期的阶段,关于植物的生长,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4.
瑞典大学农业科学院(SLU)的科研小组最近成功地分离了一个全新的调节植物晶胚中细胞死亡的基因。据报道这是世界首次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正>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和比利能够作为生物控制器,能有效抵抗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作物害虫。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0,(8):47-47
作物开花的早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物最终的收获量。日本科学家日前发现,水稻体内存在一种控制机制,可以提早或推迟花期。  相似文献   

7.
《种子世界》2009,(10):52-52
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深水水稻基因,使亚洲地区的稻农民们可能不再需要担心雨季带来的严重水灾了。科学家发现的这种基因,可以长出空心的“通气管”,让水稻在水中也不会“溺水而死”,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试图将这种基因导入到其他的高产水稻品种中。  相似文献   

8.
《种业导刊》2011,(8):41-41
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钟,能够感知昼夜循环,记录生物体各种代谢的时间。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拟南芥昼夜节律振荡器对蔗糖的敏感性,发现拟南芥的生物节律系统在黑暗中对蔗糖特别敏感,这表明,昼夜节律振荡器的分子成分与植物新陈代谢之间存在互作,也就是说,生物钟既调节新陈代谢系统,又被该系统所调节。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14,(2):36-36
英国杜伦大学、诺丁汉大学、洛桑研究所和华威大学组成的研究团队,在植物中发现一种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仍能刺激其生长的自然机制,由此可以潜在增加作物产量。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发育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10,(2):45-45
植物和其他光合生物都需要调节机制来应对一定范围的光照强度。光照太强会破坏光合结构,导致细胞死亡。《自然》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蓝藻中一种名为LHCSR的特殊蛋白能够充当安全阀,从而在细胞受损前驱散多余的光能。该蛋白在单细胞绿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被发现。试验证明,当缺乏LHCSR蛋白的突变体暴露在光强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时,会遭受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 《种业导刊》2012,(12):39-39
日前,来自英国詹姆斯赫顿研究所和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透明土壤,可帮助科学家更好地观察了解植物生长时的根系变化。  相似文献   

12.
《种业导刊》2013,(11):38-38
灰霉菌是空气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真菌,迄今未发现有植物对其产生抗性。金海翎等人在近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已知的许多病原菌都会输送特殊蛋白质进入植物细胞内部,以抑制植物免疫防卫机制,从而达到有效侵染的效果,而灰霉菌还会利用一种叫做小分子RNA的分子进入植物细胞内部,从而抑制植物免疫系统,这也是首次发现有病原菌利用小分子RNA来达到有效侵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农垦科技》2011,(6):66-66
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在2011年10月23日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撰文指出.他们已经发现了植物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分子机制。最新发现可能导致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高、耐洪灾的农作物.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的生物学家绘制了一份最新的反映全球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地图,涵盖数十万个物种,是迄今最全面的地球植物物种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正>植物病毒大都由介体昆虫传播,该传播过程并非简单地携带和制造侵染伤口,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即某种病毒只能由某种或某几种昆虫传播,而某种昆虫只能传播某种或某几种病毒。根据昆虫传播的特点又将传播分为持久性传播和非持久性传播等。因此,介体昆虫在获毒和传毒过程中涉  相似文献   

16.
《作物育种信息》2005,(5):26-27
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国家。在1947年公布的《种苗法》中,首次确立了品种注册登记制度,对植物新品种实施保护。但在当时只有品质优良的品种才能被纳入注册保护范围,保护的期限也较短,限定在3~10年。此外。主要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和大豆等都被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维奇JohnInnes中心和德国弗莱堡大学的科学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发现了负责控制种子大小的一个新基因,并认为通过操控该基因可以改良作物以确保未来粮食安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13,(8):27-27
通过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可以帮助植物锁住叶面水分、减少蒸发。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介绍,植物的生根、发芽、分枝、成熟、落叶等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9.
《科学种养》2013,(9):63-63
通过巧妙地模仿植物自身的“抗旱激素”工作原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可以帮助植物锁住叶面水分、减少蒸发。据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研究员介绍,植物的生根、发芽、分枝、成熟、落叶等生长过程,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调控。“脱落酸”是最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也被称为“抗旱激素”。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和英国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玉米螟害虫生态防控方法,它可有效控制玉米螟,而无需使用农药。来自内罗毕和英国的科学家发现在肯尼亚当地一些源自南美的本地玉米品种对害虫具有完善的抵御能力,这些玉米能产生一种能引诱生物的挥发性物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