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孤立性非侵袭性霉菌蝶窦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孤立性非侵袭性霉菌蝶窦炎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中CT扫描显示均为单侧蝶窦(左侧16例,右侧10例),就诊中先去其他科(神经内科或眼科)诊治的有23例占88.5%.26例均采用全麻下鼻内镜下行蝶窦...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在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对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价值。方法:对30例疑诊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行泌尿系CT平扫及输尿管多平面重建(MPR)。结果:30例MPR成像均清楚显示输尿管,其中结石29例,未见结石1例,同时显示结石大小、形态、位置和输尿管扩张的程度及范围。结论:16层螺旋CT薄扫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输尿管小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腕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腕骨骨折患者的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诊断23例(60.5%),漏诊15例(39.5%);螺旋CT多平面矢、冠状位重建及三维图像诊断38例(100%),螺旋CT能更全面、直观地显示腕骨骨折、脱位及关节腔内骨片情况。38例腕骨骨折,其中单发骨折33例,多发骨折5例,共累及43块骨骼。单发骨折中,舟骨骨折19例,并1例月骨脱位,月骨骨折5例,三角骨骨折3例,小多角骨骨折2例,钩骨骨折4例。多发骨折中,舟骨、三角骨骨折2例,月骨及三角骨骨折1例,小多角骨、三角骨骨折1例,小多角骨、钩骨骨折1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图像(SSD和MPR)可提高对腕骨骨折诊断准确率,能有效避免漏诊,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种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 4种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简称 Perthes病 )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 ( 1 0 3髋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分为4组进行疗效观察。分组如下 :A组 (保守治疗 ) 32髋 ;B组 (基本手术方法 ,本法主要改善股骨头血循环 ) 2 2髋 ;C组 (基本手术方法 +骨盆截骨术 ) 2 6髋 ;D组 (基本手术方法 +股骨上端内翻截骨术 ) 2 3髋。结果 :经 2~ 1 0 a随访 ,4组的优良率依次为 :C组 92 .3% ,D组 91 .3% ,B组 77.3% ,A组 5 3.1 % ;B、C、D组的疗效均优于 A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H c=1 9.2 61 ,P<0 .0 0 1 ) ;B、C、D组的优良率虽以 C组最高 ,但 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及时改善股骨头血循环是治疗 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 ,在此基础上增加股骨头的包容可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外伤骨折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外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128层螺旋CT对各个部位的骨折均能良好显示.结论 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不仅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还能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是目前诊断外伤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直肠注气法检查的临床利用价值及技术参数选择.方法收集1998年~2001年经手术或纤维内窥镜活检证实的23例5种直肠病变直肠炎、直肠血吸虫病、直肠粘液腺癌、直肠绒毛状腺瘤和直肠腺瘤恶变等,全部病例均经直肠注气螺旋CT扫描与工作站处理,其后处理方法有CTVE、MPVR、SSD.结果SPCT容积数据采集、重建能够显示病灶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周边浸犯情况.结论通过SPCT的技术参数选择及工作站后处理的图像,许多方面明显优于直肠内窥镜检,同时还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利于确立手术方案及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前列腺癌(40例病理证实,15例经临床证实)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前列腺无明显增大2例,增大53例;其中2例为包膜内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53例为包膜外型,表现为低、混杂密度48例,等密度5例,均示前列腺外、后缘结节状、波浪状隆起,或凸出于包膜外的不规则肿块,有的伴周围结构器官受累,骨或远处脏器转移现象;以上病例增强均表现为低密度改变。结论:前列腺边缘结节状隆起和边缘毛糙、前列腺局限性密度减低是CT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征象;CT增强扫描对中晚期前列腺癌(包膜外型)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前列腺癌(包膜内型)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56例的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形态与密度、对周围结构的浸犯及远处转移.采用病理与CT对照分析。结果:间叶性肿瘤42例(占75.0%).以实性为主(占55.4%),部分肿瘤对周围组织有侵犯及远处的转移;神经源性肿瘤8例(占14.3%),均为单侧.以实性肿块为主(占75.0%);生殖胚胎来源肿瘤6例(占10.7%).均为单侧.以囊实混合为主(占66.7%)。结论: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评估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和后路椎体间植骨在重建胸腰椎脊柱稳定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19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应用Steffee(44例)、RF(38例)、AF(82例)、RF-Ⅱ型(32例)进行复位固定并行后路椎体间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复查,RF、AF和RF-Ⅱ型共152例均达到解剖复位;Steffee轴向复位差,水平复位满意.术后196例经6~24个月随访,按Wiltse分度法,各系统术后椎管容积有非常满意的恢复.按张光铂分类法,椎管侵占恢复至0~1度.按Franrel分级,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有效率93.1%;腰椎滑脱症患者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4.5%.196例获随访病例术后骨折和植骨均获牢固愈合,无复位丢失,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脱落等.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应用于脊柱骨折脱位具有三维空间内多重矫正力的灵活性和维持解剖复位的坚固性,恢复脊柱的生理解剖序列,为后路椎体间植骨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及MRI在眼眶内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眶内淋巴瘤病例CT平扫、颅骨CT 3D、MRI平扫及增强的影像表现。结果:眼眶内淋巴瘤CT表现为眶内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浅分叶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眼外直肌受累,眶骨无破坏。结论:CT及MRI对于眼眶内淋巴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在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中的意义.方法 接受慢性鼻窦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CT组与CT重建组,每组100例.常规CT组术前行CT检查,CT重建组还增加MPR、CTVE图像重建,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CT重建组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好,可以立体观察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肺动脉栓塞的CT与MRI征象的分析和比较,探讨肺动脉栓塞的CTPA与MRPA的特征性表现,提高肺栓塞的CTPA与MRPA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对24例临床和DSA证实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和MR肺动脉造影(MRPA),请两位以上的有经验的医生,将CTPA及MRPA的征象进行归类、统计学分析.结果: 24例患者CTPA检出病变(血栓)23例占95.83%,累及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有46处.MRPA检出病变21例占87.5%,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37处.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中,CTPA较MRPA敏感,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无创伤性影像学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在上颌单个前牙缺失伴唇侧单面骨壁缺损的延期即刻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上颌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采用延期即刻种植修复,植入Bego系统3.25及3.75mm种植体共53颗,同期应用混合骨粉的GBR技术,重建牙槽骨的宽度,6个月后完成修复,随访24个月,观察种植体唇侧植骨区的成骨情况,对比6、24个月种植体唇侧牙槽骨的厚度和种植牙的红色美学效果。结果 53颗种植体均无松动,无脱落,成功率100%。重建的牙槽骨唇侧较丰满,红色美学效果好:6、24个月后种植体唇侧牙槽骨厚度及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讨论应用GBR技术采用延期即刻种植修复上前牙缺失伴唇侧单面骨壁缺损成功率高,美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单纯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48例单纯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枕后马蹄形切口僦下倒钩形切口+跨横窦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后置回骨瓣。全部病例术后行头CT复查。结果术前颅高压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经CT确诊。术中见枕骨线形骨折患者38例,血肿量5~46mL,平均(21±4)mL,出血来源于横窦8例,骨折线处板障渗血24例,脑膜血管渗血4例,未见活动出血点12例。术后第1、3天CT扫描显示血肿全部消失,骨瓣无移位。全部病例恢复良好。结论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颅内高压发展迅速易致脑疝,需结合CT检查以确诊。骨瓣开颅能更有效地清除血并避免颅骨缺损,解除横窦受压迫,避免致命性脑疝。  相似文献   

15.
<正> 股骨头坏死是骨的活性成份(骨细胞、骨髓细胞和脂肪细胞)坏死所引起的病理过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疑难症之一,儿童发病率较高。表现为髋关节疼痛,功能受限,下肢肌肉萎缩等。其病程长,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  相似文献   

16.
反应性关节炎(ReA)指继机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一种无菌性炎性关节病。由于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及部分病人前驱感染病原难以确定,儿童报告病例较少,早期易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别引起儿科医师注意,现将我院儿科2002~2004年收治的8例ReA资料回顾性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9~17岁,平均13岁。初诊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原因待查入住骨科,抗感染及骨牵引治疗无效转入我科。1·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40℃不等,热程7~31 d。7例以单侧髋关节肿胀,活动受限,明显压痛为首发症状,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机辅助三维表面覆盖法诊断颞骨茎突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颌面及颅底外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经PC机辅助三维表面覆盖法成像。结果:45例患者中发现颞骨茎突骨折9例,其中双侧骨折2例,单侧骨折7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颌面部及颅底骨折。结论:PC机辅助三维表面覆盖法可直观地了解颞骨茎突骨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具有实用、方便、经济诸多优点,值得在颞骨茎突、颌面、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应用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扫描技术在高度近视性斜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确诊为高度近视性斜视患者14例(24眼)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院检查正常者8例(16眼)设为对照组。应用CT测量眼眶冠状位眼轴长度、眼直肌切面中心夹角及眼直肌最大横截面积;眼直肌最大长径与宽径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计算长度与宽度的比值(LWR)。结果观察组眼轴长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平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组间眼内直肌平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WR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影像显示高度近视性斜视患者眼轴长度高于正常人群,眼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的位置有明显移位、变形,CT检查能准确判断高度近视性斜视眼轴及4条直肌的形态、位置变化,可为高度近视性斜视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6年6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观察组),均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另选择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在医院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的患者16例(对照组),均未应用3D打印导航模板。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髋关节疼痛情况和功能改善。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应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精确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且能够彻底清除坏死病灶和周围硬化骨,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部CT反晕轮征(RHS)在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胸部CT有反晕轮征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CT特征和最后诊断。结果:非感染性肺部疾病21例:肺腺癌9例,机化性肺炎5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4例,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后机化性肺炎1例),肺栓塞2例,韦氏肉芽肿1例,肺嗜酸性粒细胞肺炎1例,肺癌射频治疗后1例,肺癌放疗后1例,干燥综合征1例。感染性肺部疾病11例:肺结核7例,肺侵袭性真菌病4例。单个肺部病灶的9例(28.1%),多发性肺部病灶23例(71.9%)。结论:RHS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不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