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通地区沿江高沙地带,土壤深厚肥沃,是我省淡杂竹的适生分布区之一.这里生长的竹子,不但长势好,产量高,而且群众栽培的竹种较多.其中篾性好,便于劈篾加工的蔑用竹种,经在如皋、海门、启东等地的不完全调查了解,就有如下五种:1.淡竹(蔑竹、青竹、透天青竹),图1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梢端微弯.胸围12厘米的立竹,秆高7—10米;枝下高可达7.5—8.5米.全秆38—42节,平均节间长19.97厘米,中部最长节32.8厘米,出现在基部第10—12节.平均节内长0.27厘米,最长的0.35厘米.平均胸围11—15厘米,最粗的达23厘米以上.节部不高,箨环比秆环略高,箨环平均直径为3.77厘米时,秆环平均直径为3.7厘米.竹肉厚度竹秆上下部不等,基部2  相似文献   

2.
遵照毛主席“竹子要大发展”的伟大教导,1974年3月我圃从广东顺德县引进丛生竹三个品种,共计6220株(共中青皮竹1849株;撑篙竹2062株;尼竹2309株)进行育苗试验。据6月份调查测定,三个品种丛生竹成活率都在90%以上,每株竹苗出笋4—6株,生长情况良好。现在新竹一般高3—4米,最高的达5米。直径一般达2厘米左右,其中青皮竹最大的达2.1厘米,撑篙竹达2.5厘米,尼竹达2.8厘米。一年来的育苗实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 吊丝竹(Sinocalamus minor)系丛生竹。秆高6—10米,直径4—6厘米,竹壁较厚。可劈篾编织竹笪、箩筐、粪箕等竹器;竹秆干后不易开裂,可作农具柄,搭棚架等秆材用;竹笋漂水后可食;新竹青翠,姿态优美,还是绿化环境的优良竹种之一。吊丝竹适应性强,我区各地红壤丘陵及石灰岩石山均可栽植,无论在酸性或钙质土壤上,生长都很好。从各地栽培和利用情况看,吊丝竹具有生长快,成材早,经济利用价值大的特点,是快速绿化石灰岩石山较理想的竹种之一。由于我区石山面积大,造林环境特殊,几年来在发展吊丝竹过程中,存在母竹供应不足,造林成本高,成活率低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在1977—1979年对吊丝竹进行了育苗方法及用竹苗造林的试验研究。一、试验经过和方法1977年育苗方法试验在本所进行。试验材  相似文献   

4.
解放前,徐州地区是无竹区,认为气候土壤条件不适种竹。解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需要,市每年从外省调进用竹三、四百万斤。为了解决本地区用竹问题,我场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从1973年开始从本省宜兴、浙江、广西等地引进过毛竹、淡竹等二十余个品种。其中1975年引种在泉山的淡竹5.93亩,经过精细管理,1977年春已经满园。稀的每亩2864株,密的达4833株。平均高2.39米,平均胸径0.91厘米,生长旺盛,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5.
一字竹象(Otidognathus davidisF.)在江苏主要为害桂竹,故名桂竹象.幼虫蛀食笋秆,成虫补充营养取食笋肉,致使95%以上的桂竹被害、断头烂梢,竹材僵硬多孔,人称“烂头桂”,严重影响生长,降低使用价值.此虫在江苏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地下8—20厘米的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下旬桂竹出笋时,成虫出上(成虫有假死习性和较强的飞翔能力,24小时累计飞行距离523—613米),经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高121.55±43.95厘米的笋内.幼虫共5龄,3龄后食量增大,被害部位逐渐扩大,竹梢多沿受害部折断.幼虫在笋中历朝5—13天,由于发生期不整齐.为害期可延续一个半月.  相似文献   

6.
我场地处黄海之滨,1977年从溧水林场引进毛竹实生苗1635丛。栽植于PH8.85~8.90,含盐量0.0575~0.0700%,地下水位2米左右的林地。1977年11月5日调查保存1500丛,当年一般分蘖2~3次,生长良好,新竹扩鞭最大距离144厘米,平均高108.4厘米,最大高146厘米,平均基径0.50厘米,最大基径1.20厘米。  相似文献   

7.
山东蒙山竹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南京林业大学竹类研究所引进竹种20种,经营在蒙山脚下3年的栽培,结果表明:早竹,凤尾竹,鹅毛竹,铺地竹等9种竹子能安全越冬,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篌竹,矢竹等6种竹子略有冻害,但能越冬。毛金竹,桂竹等5种,竹子冻害严重,不能安全越冬,尤其是黎竹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8.
兰考泡桐(Paulownia elongata S.Y.Hu)在泡桐属中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被广泛引种栽培,生产上发展较快。为了探索兰考泡桐埋根育苗技术,确定其推广价值,1977年笔者引种兰考泡桐种根于陆良县林业局作埋根育苗试验,一年生苗平均高3.0米,地径6.4厘米,第二年立春前平茬,优良的植株高达7米,地径8.5厘米,一般高6.0米,地径8.1厘米。1979年从河南省兰考县引进种根50万进行大面积埋根育苗试验,成苗率达80%以上。试验越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欧洲栓皮栎     
欧州栓皮栎Quercus suber Linn是壳斗常绿乔木,枝叶茂密,四季常青,遮荫面积大是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木材坚硬耐磨,可作工具、用具,树皮是制软木塞的原料。 我场一株欧州栓皮栎是1955年从苏联引进种子,在重庆市歌乐山,海拔520米处播种育苗。种子长3.5—4厘米,种径1.5—2厘米,部分种子已发霉,3月下旬播种。点播。播种后25—30天种子萌发,40天左右发芽出土。一年生苗高50厘米,年底移栽到成都市沙河堡。1962年底移植到直径9米的园花台中。现树龄30年,树高10米,胸径46厘米,枝下高1米,第一个侧枝粗30厘米,第二个侧枝粗22厘米,栓皮厚3.5厘米,冠幅东西14米,南北12米,枝繁叶茂,常年青翌,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0.
<正> 桂竹(Phynostachys bambusoides)适应性强,较耐寒(在-16℃时未发现冻害),能耐轻度盐碱;竹材高大、坚硬,是撑船篙、农具柄和编织的好材料,深受群众喜爱。射阳林场自1966年以来,引种桂竹4000余亩。1966年引种的22.5亩,1973年满园,1977年测定每亩立竹1,770株,平均高8米,最高1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变我县的树种单一问题,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全县引种樟子松一万三千亩。目前,最大的已达十八年生,最小的为三年生。都表现了耐瘠薄、耐干旱、抗风沙、生长快而稳定的特点。最近调查表明。1.高生长:东岭林场院内的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高7.2米,每年平均生长40厘米。最高的10.5米。东岭营林区九年生的平均高3.36米,年平均生长37.3厘米,最近三年高生长均超过45厘米,最高的达4.88米,2.直径生长:十八年生的樟子松平均胸径20.8厘米,年平均生长1.15厘米。九年生的地径生长6.6厘米,最粗7厘米。3.材积生长:十八年生的平均胸高20.8厘米,单株材积0.150立米。每公顷按六百株  相似文献   

12.
<正> 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三十年代引入我国,我场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苗木、种子,进行育苗、造林。现已营造湿地松364公顷,其中1975年引进的一年生苗木,在沙滩造林27公顷,从初期生长表现看,已超过丘陵岗地湿地松的生长速度。现在11年生林分平均胸径21. 7厘米,平均高10. 21米,最大胸径达28. 4厘米,高达12. 12米,平均每亩8. 832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钻天榆(又叫立枝榆)是白榆的优良自然类型.它冠形美、干形直,枝干角不超过45度.在河南7—10年生胸径可达20—25厘米,树高18—20米.比一般白榆高生长快1.5—2倍,材积生长快2—3倍.材质坚韧有弹性,深受群众欢迎.一、实生苗引种1975年我场由兄弟单位引来河南钻天榆1年生实生苗100余株,植株行距1×5米.78年秋测80株5年生实生苗高5.81—7.8米,胸径5.8—8.4厘米.平均每年高生长1.16—1.56米,胸径生长1.16—1.68厘米.高生长超当地6年生白榆实生苗30.8%,胸径超33.9%.  相似文献   

14.
达拉特旗白土梁国营机械林场,几年来的造林实践证明,加拿大杨确是一种优良速生树种,尤其在沙地适应性强。沙荒造林当年高生长达1.98米,地际直径2.5厘米;第2年高生长达5米,地际直径5厘米;5年直径可达7厘米。黄河冲积平原育苗,当年高生长达4.10米,地际直径4厘米。尤其在漠钙土壤地区,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白哺鸡竹竹秆通直,节间长,用途广,是我省稀有的竹种之一.我国于1968年春,从渐江余杭引进36株试栽,长势良好,已成林成材,开始收益.到1979年止,已累计砍伐4000多斤,成为我国的一个新的优良竹种.形态特征白哺鸡竹的主要特征是,地下茎单轴散生,竹鞭横走地下,直径1.2—1.8厘米,鞭节间长4厘米左右.近园形,中有0.2  相似文献   

16.
彭县刚竹甜竹(四川彭县) 新种图地下茎节间长(1)1.2—5.5厘米,直径0.7—1.2厘米,中空很小或实心。秆高4—7米,直径1.2—3厘米;全秆30—40节,基部节间长6—9厘米,中部节间一般长12—20厘米,最长达26厘米,圆筒形,但在分枝一侧具3纵脊和2沟槽,绿色,无毛,幼时节下微有白粉一圈,秆壁厚4—10毫米,坚硬,髓  相似文献   

17.
巨竹(Dendrocalamus off.gigante-ns),系1962年从越南引种到我所。经20年来栽培实践证明,巨竹在我区柳州地区以南,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山脚、平地、河谷地区生长正常。巨竹秆高大、通直,在我区生氏的巨竹一般高可达10—15米,胸径8—12厘米,最高可逾20米,胸径16厘米。竹材可作建筑、竹筏、工具、农具、水管等材料:劈篾可编织竹器:笋体粗大,味颇佳美,可作蔬菜。巨竹经济价值大,用途广泛,在利用上许多方面可代毛竹,在我区竹  相似文献   

18.
一、水曲柳天然生长情况水曲柳在我区天然生长状况良好,高、径生长都不低于落叶松.1980年冬季我们在该场红旗沟12林班、33林班伐区内对伐倒木进行解析调查,十年生天然实生幼树高3米,胸径3厘米;二十年生幼树高9米,胸径10厘米;三十年生幼树高13米,胸径16厘米,无节良材8-10-10米以上,一般占树高三分之二,直径连年生长量0.5厘米,材积连年生长量0.00951立方米. 二、水曲柳天然更新水曲柳在我施业区种源丰富,天然更新情况较好.在山腹地、河谷沿岸的皆伐迹地和  相似文献   

19.
花捧,又名花柴、花帽子、干翼梢。是豆科岩黄耆属的一种优良的固沙灌木。1957年从宁夏中卫引进栽植。实践证明,它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性强,生长快除下湿沙地外,其余沙地都能生长。早春直播,当年生苗平均高33.8厘米,最高64厘米。第2年一般高63.8厘米.最高145厘米,个别植株开花结籽。 2.耐风蚀、沙埋 1年生幼苗,一般忍耐风蚀15—20厘米,壮龄植株可忍受风蚀的深度达1米。全部植株被沙埋,仍能萌蘖出土。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初,广西博白林场从国外引进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种源,多年来大部分生长良好.但从1985年在林场试验站发现湿地松单株死亡,198(?)年出现小块状死亡,1988年发展到成片死亡,至1989年5月共有7片超过五千株高6—10米,胸径8—14厘米的湿地松枯萎,最大一片死亡2000多株,情况仍在发展。现将1988—1989年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