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以来,豫西农专植保教研室曾多次在洛阳附近调查食用菌病虫害发生情况,1990年10月洛阳市植保学会、三门峡市食用菌协会又组织了豫西地区段木栽培食用菌病虫害的考察。经历次实地考察和室内鉴定,初步明确了豫西地区食用菌害虫28种,查清了优势种及其危害程度和发生概况,在此基础上就食用菌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叶岚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1):262-263
食用菌的虫害类型多、基数大、发展迅速,一旦发生虫害,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食用菌虫害防治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因此,虫害预防是食用菌生产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危害食用菌生产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为害,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为害。  相似文献   

4.
初步调查研究了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的发生情况,共采集鉴定出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17种,分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的7目15科.在明确杨凌及其周边地区食用菌害虫优势种类的基础上,对优势种类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概述,对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各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种类,摸清了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程度,为综合探讨食用菌生产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三峡库区食用茵生产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有害生物及天敌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福州、古田、霞浦、建瓯、漳州、漳浦、三明、龙岩等地食用菌场发现,为害食用菌的有害生物包括昆虫纲、蛛形纲和有害动物三大类,昆虫纲害虫计7目30科50种,其中双翅目害虫种类最多。对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进行了描述,捕食性天敌背黑狭胸步甲[Stenolophus connotatus(Bates)]和彩纹猎蝽[Euagoras plagiatus(Burm e ister)]为国内首次报道。食用菌害虫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振波 《油气储运》2011,(35):21-22
在食用菌的生产中如果不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一些杂菌和害虫会大量发生,对食用菌的生长造成很大危害。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食用菌种植品种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但在食用菌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危害以及高毒农药的无度施用,对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人工种植食用菌主要的害虫类型,分析了影响食用菌虫害发生的因素,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危害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曲轩 《农家致富》2023,(8):30-31
<正>食用菌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周年化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温暖潮湿的栽培环境成为虫害滋生的有利场所,给生产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技术根据食用菌栽培模式、主要害虫类型、食用菌种类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了食用菌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采用精确测报、物理防控为主的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配合应用田间快检关键技术,有效控制食用菌主要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轻虫害防控的劳动力成本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陕西宝鸡地区食用菌生产中为害最严重的害虫——菌蚊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无公害防控措施,旨在助推食用菌在产业脱贫中发挥"小产业、大能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食用菌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属大型真菌类。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消费增长的需求,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生长繁殖适合在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害虫和杂菌在食用菌的栽培和制种过程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病虫危害可造成减产25%左右,严重时甚至绝收。然而食用菌不易治愈,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食用菌病更注重治疗为主的原则。一、杂菌的控制1.菌种的控制应选用优质、高产的品种在菌种制作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害虫黑粪蚊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粪蚊(Scatopse sp.)是近年鄂东大别山地区危害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又一主要害虫,对该虫发生生境及生物学习性和食用菌危害情况进行观察,并分别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黑粪蚊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食用菌专用杀菌剂(Ⅰ型)防治其效果较理想,取得了既能杀死害虫、又不影响食用菌产量及商品质量的最佳效果。用浓度为25%的喹硫磷对成虫和用1:300倍保菇粉对成虫、幼虫防治效果均达100%。  相似文献   

13.
对巩义市经济开发区、芝田镇、鲁庄镇等地区食用菌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研究,基本确定了巩义市食用菌害虫及天敌种类,其中害虫主要包括昆虫纲、蛛形纲和其他有害动物,并指出平菇厉眼菌蚊、小菌纹、紫跳虫、背条书虱、食丝谷蛾、腐食酪螨、野蛞蝓、凹黄大蕈甲为巩义市食用菌害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4.
白蚁是为害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笔者通过多年观察、试验、查阅资料,总结出白蚁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影响因素、发生原因等,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综合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害蜗主要有粉蜗和蒲蜗两类,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来势猛、发生快、危害重的一类害虫。害蜗侵入多因菇房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差,周围靠近鸡舍、粮仓;其次是菌种和培养料带蜗或人、昆虫、工具、原料等携带。菌蜗主要危害平菇、香菇、鸡腿菇、  相似文献   

16.
害虫危害是食用菌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害虫危害,往往造成食用菌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给生产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鲜菇生产已成为农业产业的一大支柱.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食用菌易受到病虫为害,受害后菌丝细弱,出小菇或不出菇,严重影响蘑菇的产量和质量,其中瘿蚊是为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本人经过多年实践,对瘿蚊的形态特征、发生及防治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无污染、营养又保健的天然食品自然受到了欢迎,可在食用菌人工栽培过程中,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影响着食用菌的发展,文章就人工栽培食用菌主要害虫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秋冬季节,食用菌生产中的虫害仍是一大威胁,诸如菇蚊、菇蝇、跳虫等等,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害虫,却在很短的时间内给生产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实际生产中,不少菇农不注意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为害食用菌的害虫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在食用菌栽培中,常因害虫的为害而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必须加以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