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玉米耕葵粉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 Tar—gioni—Toxxetti),属同翅目,粉蚧科,是近年来河北省发生的一种新害虫。该虫虫体小,能分泌伪装和保护自己的粉状物,在表土层下隐蔽为害,玉米遭受为害后,还不易发现。玉米耕葵粉蚧主要为害玉米、小麦,其次是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尤以为害夏玉米最为严重。据调查,在邯郸县该虫对玉米的为害面积已达15—20%左右,  相似文献   

2.
王玉堂 《北京农业》2007,(22):47-48
<正>玉米耕葵粉蚧(Trionymus agrestis Wang et zhang)属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除玉米外,还为害小麦、谷子、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相似文献   

3.
王玉堂 《新农村》2007,(9):18-18
玉米耕葵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20世纪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除玉米外,还为害小麦、谷子、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1.为害特点主要为害夏玉米幼苗,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近地表的茎基部、根部和  相似文献   

4.
玉米耕葵粉蚧(Trionymus agrestis Wang et zhang)属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除玉米外,还为害小麦、谷子、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相似文献   

5.
<正> 一、地理分布概况柑桔根粉蚧Rhizoecus kondonis Kuwana和柑桔地粉蚧Geococcus citrinus Kuwana,为害柑桔细根,导致植株衰亡,是新发现的我国两种柑桔危险性害虫。世界上已知柑桔根粉蚧分布于日本,是日本一种重要的柑桔害虫;柑桔地粉蚧在日本亦为害柑桔树,也分布于印度(为害胡椒根部)。这两种粉蚧在我国迄今已知主要分布于福建。柑桔根粉蚧在江西南丰也有记录,有迹象也分布于浙江黄岩(根据浙江农业大学李学骝教授、林  相似文献   

6.
玉 米耕葵粉蚧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耕葵粉蚧是河北省玉米上新发现的一种害虫。本文记述了有关其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此虫以雌成虫及若虫严重为害玉米、高粱等作物根部。在河北省一年发生三代。以卵在玉米根茎上及周围土壤中越冬。对于寄生范围、防治方法以及各虫期的形态也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7.
1982年在福建省云霄县调查枇杷害虫过程中,发现一种枇杷重要的新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子清先生鉴定为新种,并命名为枇杷蚁粉蚧 Formico-coccus eriobotryae Wang.本文记述这种害虫的各虫态特征、发现经过和发生为害情况。蚁粉蚧栖居为害枇杷根部,并与隔担子菌 Septobasidium sp.共生。根部受害结果导致村势衰弱、减产,若无适当防治措施,植株经3~4年后死亡。文末就此虫的防治和检疫问题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重要害虫。在我国,有关烟粉虱的最早记载是1949年(周尧)。烟粉虱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仅在我国的台湾省、云南省、海南省为害经济作物棉花,1997年在东莞局部地区发现烟粉虱,1998年,在乌鲁木齐发现有烟粉虱为害一品红,1999年在河北省廊坊市发现烟粉虱。2000年在广东省份多地大面积暴发,随后我  相似文献   

9.
玉米耕葵粉蚧,属于同翅目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型害虫,主要为害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目前,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均有发生,且有扩展蔓延的趋势。2011年7月南乐县梁村乡王村、梁村铺等村先后发现了玉米耕葵粉蚧,经县植保站调查,发生虫害严重的玉米田被害株为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5,(1):128-129
樟雪盾蚧樟白轮盾蚧是樟树的2种主要蚧类害虫;文章对这2种重要害虫的为害状况、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条件,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总结,最后提出一套科学的综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柿绵蚧又名柿毛毡蚧、柿虱子,是柿树上常见的害虫,主要为害柿树,有时也为害梨树等,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柿树果实、嫩枝和新梢,为害部初呈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黑斑。  相似文献   

12.
<正> 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抗虫棉,主要是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具有毒杀作用的转BT基因抗虫棉。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玉米螟等的毒杀效果达95%以上,对甜菜夜蛾等的毒杀效果仅25%~50%,而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棉蚜、棉粉虱、棉盲蝽等则没有毒杀效果。因此,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棉盲蝽等对棉花的为害日趋严重。2002年,在河北省棉花研究所只防治一次蚜虫的抗虫棉试验地,  相似文献   

13.
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是危害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此害虫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寄主很广。2015年云南瑞丽咖啡植株上发现双条拂粉蚧,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症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咖啡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耕葵粉蚧属半翅目,胸喙亚目.蚧总科.粉蚧科,是寄生玉米根部的一种新害虫,上世纪80年代末在河北省首先发现.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均有发生。它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小麦、谷子、高梁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  相似文献   

15.
在2012年调查了万宁市主要槟榔园的害虫发生情况,发现椰心叶甲、红脉穗螟、黑刺粉虱、椰园蚧、矢尖蚧等对槟榔危害较为严重,其中前2种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万宁市槟榔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2年调查了万宁市主要槟榔园的害虫发生情况,发现椰心叶甲、红脉穗螟、黑刺粉虱、椰园蚧、矢尖蚧等对槟榔危害较为严重,其中前2种害虫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本文详细介绍了这几种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1989年9月,河北省植保学会的专家们,在赵县、满城等县,发现危害玉米的一种新害虫—粉蚧。经鉴定,此虫属同翅目、粉蚧科、葵粉蚧属,其种名未定,在我国为新发现。虫体柔软,能分泌蜡粉状物,体形椭圆,长口针,刺吸植物汁液。玉米苗期危害主根,可造成死苗。一般受害株严重矮化,株高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扶桑绵粉蚧疫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安徽省2011年发现的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发生及防治情况。目前扶桑绵粉蚧在安徽省的阜阳市颍州区、安庆市大观区、迎江区有发生,在行道树及棉花上发现扶桑绵粉蚧的为害。论文介绍了扶桑绵粉蚧在安徽省的发生分布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草药近几年在我省发展很快,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管理技术比较缺乏。本文介绍几种对中草药为害较重的害虫及其防治技术。主要害虫种类中草药害虫种类繁多,除受一般农作物害虫为害外,其本身还有一些特有害虫。1.蚜、蚧、螨类等刺吸口器害虫蚜虫是中草药的重要害虫类群,为害十分  相似文献   

20.
<正> 红铃虫是世界性的棉花害虫,也是我区影响棉花生产的关键害虫。棉花受害后因产量下降、品质低劣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982——1985年对红铃虫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结果资料表明,一代红铃虫对棉花为害无经济损失;二代红铃虫的为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年经济损失70——80%。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应重点抓好二代红铃虫的防治,保护主体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