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理想常规农药,对比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氯吡硫磷和联苯菊酯6种杀虫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使用6种杀虫剂分别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进行3次田间防治比较试验,并计算处理2、4、6 d后的校正防效。[结果]使用6种杀虫剂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均可达到防治效果,其中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处理6 d后校正防效最高可达89.3%,可在实际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过程中推广使用;使用联苯菊酯、氯吡硫磷、啶虫脒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均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选择性地防治软枣猕猴桃桑盾蚧;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但其对作物危害小,可在桑盾蚧抗性治理过程中作为轮换使用的杀虫剂。[结论]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35%氯虫苯甲酰胺微粒剂对软枣猕猴桃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猕猴桃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猕猴桃上的桑盾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园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在高密度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主要分布于当年生枝条;但在发生低密度果园,桑盾蚧雌介壳虫在当年生、一年生和二年生枝条上差异不显著。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果树阴阳面枝条上的数量差异不显著。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园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单株。[结论]桑盾蚧雌介壳虫在猕猴桃果园聚集分布,但其在果树的阴阳面枝条上分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贵州省修文县猕猴桃果园蚧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采用五点取样法对修文县猕猴桃园内蚧壳虫种类进行系统调查。结合调查结果,采用4种药剂对蚧壳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危害修文猕猴桃果树的蚧壳虫有三种,草履蚧、犁圆蚧、桑盾蚧,其中桑盾蚧占95%以上,对修文猕猴桃危害最为严重。4种药剂中,22.4%螺虫乙酯SC对草履蚧、犁圆蚧的毒力最强,其LC_(50)分别为2.306 mg/L、4.239 mg/L,而31%噻嗪酮·杀扑磷EC对桑盾蚧防治效果最好,LC_(50)为2.602 mg/L;田间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基本相符,不同药剂药后14 d对不同蚧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其余药剂对猕猴桃蚧壳虫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均可用来防治猕猴桃蚧壳虫。  相似文献   

4.
主要天敌对栗绛蚧的控制作用及其利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查明栗绛蚧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有十余种 ,其中黑缘红瓢虫、中国花角跳小蜂、绛蚧跳小蜂、胶虫红眼啮小蜂是栗绛蚧的天敌优势种群。黑缘红瓢虫对栗绛蚧的捕食率可达 30 %以上 ,最高单株捕食率达 98%。 1998~ 2 0 0 0年寄生性天敌对雌绛蚧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80 %、2 0 .38%、11.0 1% ;对雄绛蚧的寄生率分别为 11.11%、43.6 5 %、17.33%。表明主要天敌种群对栗绛蚧害虫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用量逐年增加 ,天敌种群数量及其控制作用呈逐年下降趋势。探明了雄绛蚧 2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3月 30日至 4月 7日 ;雌绛蚧 6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4月 2 5日至 5月 10日 ;并分别与雄成蚧羽化高峰期和雌蚧卵孵化高峰期相吻合。为制定施药防治适期和保护利用天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平谷区桃园生态系统整体观念出发,以优质高产为中心,建立了生态桃标准化基地,并组建了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以桃园主要病虫害为防治目标,通过秋冬清园、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等农业防治措施减少病虫的发生数量,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通过地面覆草保护和增殖天敌以及人工释放天敌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天敌对桃树害虫的控制作用;通过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诱杀以及果实套袋等物理防治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对桃园生态环境的污染。桃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组建和实施,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松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inor Maskell)。属同翅目,蚧总科、蚧科,蜡蚧属。危害雪松针叶,其分泌物造成煤污,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在上海,松红蜡蚧孵化期为6月上旬~7月上旬,其防治较为困难,一般在初孵若虫期采用喷药防治。由于喷药防治需较大机械,成本较高,大部分农药又被浪费,对天敌和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目前我国农田喷洒的农药仅有20%到达靶标,据报道,在生态系统中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在50%以上,天敌和抗性的综合控害作用超过80%;喷药防治要求对防治适期的预测预报必须及时准确,  相似文献   

7.
桑盾蚧目前已成为宝鸡市秦岭北麓地区大樱桃园枝干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并且呈逐年加重的态势。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减轻危害程度,降低果园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大樱桃桑盾蚧的发生规律及其严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为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柑桔介壳虫类是四川柑桔生产上的主要害虫类群之一,对产量影响很大。由于桔园长期不合理地施用农药,造成天敌大量伤亡,使介壳虫类害虫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为了合理进行柑桔害虫的综合管理和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于1980—1985年间在四川部分柑桔产区考查了红蜡蚧、角蜡蚧、矢尖蚧、黑点蚧、褐圆蚧、黄圆蚧、糠片蚧、长  相似文献   

9.
对桑盾蚧(Pseudaulacas pispentagona)在陇南市核桃上的为害情况、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桑盾蚧在陇南1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干上越冬,第2年5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进入卵孵化盛期,为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采取植物检疫、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桑盾蚧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桃园后期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情况,于2019年10月对山东省部分地区13个管理情况不同的桃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桃园后期的主要害虫种类为蚜虫、叶蝉、潜叶蛾,天敌种类主要为瓢虫、草蛉、蜘蛛、寄生蜂、食蚜蝇。与清耕桃园比较,生草桃园的害虫发生危害明显较轻,天敌数量较多;使用低毒杀虫剂的桃园害虫发生数量少于喷施广谱性杀虫剂的桃园,天敌数量明显增加;生草桃园和使用低毒杀虫剂的桃园益害比明显较高,除曲阜东岭村桃园的益害比低至1∶104.6,其他桃园的益害比均高于1∶21,处于较高水平。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在桃园采用生草技术并使用低毒杀虫剂可以有效控制桃园后期害虫危害,增加越冬天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春尺蠖的防治是植保工作者早已解决了的问题,即在幼虫1~3龄前喷施一次农药,灭虫效果司达98%.但施用农药虽然消灭害虫,同时也打死了天敌.由于害虫繁衍快,天敌繁衍慢,这就造成越施用农药,害虫越猖獗危害的原因,近几年人造林春尺蠖虫口密度较大.部分树林有不同程度的受害,景响着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弱了树势,降低了树木的抗旱耐寒能力,造成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12.
桑白蚧在桃树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白蚧又名桑盾蚧、粉蜡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害虫,主要以若虫和雌成 虫刺吸枝干汁液,削弱树势,重者死亡。偶有危害果实和叶片,在果实上形成 带白点凹陷,严重影响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槐花球蚧是危害国槐的主要害虫之一,选用几种农药对防治槐花球蚧做了防治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中选出防治的最佳的药剂和配方,即1∶1500倍的80%氧化乐果+80%敌敌畏1∶1的混合液。  相似文献   

14.
1992~1993年对桑盾蚧(Pseudaulacaspispentagona)雌介壳在5a~8a生桃树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桑盾蚧雌介壳在桃树不同方位枝条上所占树表皮面积和枝条受害程度均表现为南边>东边>西边>北边,且雌介壳多集中于主枝上;主枝上空介壳多于小枝;在桃园中雌介壳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猕猴桃栽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虫害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探究猕猴桃品种差异化的害虫生态调节理论,选择陕西关中地区主栽红阳、海沃德、翠香3个品种猕猴桃园,采用五点取样法、网扫法、陷阱法及灯诱法,系统调查各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等群落多样性特征和主要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为隐翅甲科(Carabidae)和薪甲科(Latridiidae),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309 4和0.224 5;而海沃德、翠香猕猴桃园的优势类群均为薪甲科,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471 0和0.550 9;3个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在害虫-天敌体系中,红阳猕猴桃园中草蛉科(Chrysopidae)与蚜科(Aphididae)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0;海沃德猕猴桃园中姬小蜂科(Eulophidae)与介壳虫科(Coccidae)及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84和0.79;而翠香猕猴桃园中草蛉科与蚜科生态位重叠值较高,达0.91,瓢甲科(Coccinellidae)与蚜科和介壳虫科生态位重叠值也较高,达0.82和0.75。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害虫-天敌体系的差异性,因此可差异化地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并为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保护果园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桃树上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以及目前桃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应用现状。通过田间对比实验,提出了利用黄板、害虫性信息素诱芯诱捕技术、迷向技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以及使用生物源农药等绿色防控集成措施。可以根据桃园害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施用毒性低、农药残留达标的低毒农药以及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新型生物源农药,禁止毒性高、农药残留超标的高毒农药的施用,保证桃的质量安全和品质,维护农业生态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果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果树生产中喷洒农药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手段,然而果园中发生的害虫和广泛存在的害虫天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平衡关系.在农药防治害虫过程中如不注重维护害虫与天敌之间的生态链平衡,则防治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诱导害虫猖獗性发生.  相似文献   

18.
1农业防治冬季采用刮病虫皮和老翘皮、树干涂白、清扫枯枝落叶、杂草、剪除病虫枝果、减少果园病虫侵染源和它们的繁殖场所。2生物防治2.1施放天敌培育和释放捕食性、寄生性害虫天敌防治桃园害虫,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草蛉、各类天敌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等,也可在害虫捕捉器械中使用昆虫外激素等性信息素或其它动植物源引诱剂。  相似文献   

19.
化学农药的应用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对人类的危害.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害虫的天敌,因此在当今的害虫防治中,人们非常重视如何既能杀死害虫又能保护天敌,即如何协调好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问题.以往关于化学农药对害虫天敌的杀伤作用仅侧重于对天敌致死剂量的研究,用天敌的死亡率或致死中量LD50去评价农药对天敌副作用的大小,而低于LD50的亚致死剂量对天敌的影响研究则较少.本文就当前有关农药亚致死剂量对天敌昆虫影响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东北林业大学(邮码:150040)迟德富等人组成的课题组,最近研究出一种生物、化学相结合的防治杨柳介壳虫病害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人工帮助迁徙的方式,将害虫天敌红点蜃瓢虫和寄生小蜂迁至虫害区,以虫治虫,同时结合使用新研制的生长调节剂型无公害杀蚧剂. 此项研究采用无公害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做主剂,并制成油剂和通用油剂,提高杀虫效果达91%和98%,协调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之间的矛盾.利用人工释放害虫天敌的生物防治法,一般在轻微和中等虫害区进行,其方法简单,运输方便,成本较低,一般人极易掌握.而化学防治主要应用于害虫严重发生区的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