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珍稀植物红椿天然种群濒危机制,在黄荆山红椿采用相邻格子法设置2个20 m×20 m样方进行调查,划分了红椿龄级结构,分析了种群龄级数量动态指数,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12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种群;2T1种群第5龄级dx达到峰值,消失率Kx最大;T2种群dx峰值在第6龄级,消失率Kx最大;2个种群Ex最大值均在第1龄级,随龄级递增逐渐下降;3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表明各龄级具有相同的死亡率。红椿种群的龄级结构特征与其强阳性特征和竞争密切相关人为"正向干扰"可以促进红椿天然群落的更新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莫锦华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热带林业》2007,35(4):22-24,16
以海南尖峰岭林区的坡垒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青皮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海南粗榧等2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对象,通过GPS定位调查、样地和样线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4个物种在尖峰岭保护区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组成特征,并通过对各类干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对八月林自然保护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径级代替年龄方法和分段匀滑技术,分析其年龄结构特征,编制珙桐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丰富,考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时V'_(pi)=2.50%,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珙桐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时间序列预测显示珙桐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能。  相似文献   

4.
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苏瑞军  苏智先 《林业科学》2005,41(3):192-195
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为我国单属种的特有植物。珙桐起源古老 ,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在植物系统发育和地史变迁研究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此外 ,珙桐开花时其头状花序基部有 2枚白色的大苞片 ,随风飘动 ,如白鸽展翅 ,有“中国鸽子树”之称 ,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贺金生等 ,1 995 ;傅立国等 ,1 992 )。过去对珙桐的研究涉及到许多方面 ,如它的分类地位 (Li,1 95 4)、引种繁殖 (唐晓军 ,2 0 0 2 ;沈作奎等 ,1 998;张家勋等 ,1 995 )、解剖特征 (孙彬等 ,1 993 )、生殖…  相似文献   

5.
摘要:伯乐树为中 国 Ⅱ级保护植物,为调查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伯乐树种群资源量,通过对天然伯乐树种群进行 调查与统计,在对所有个体进行龄级划分的基础上,对种群结构进行动态量化分析,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 分析物种生存状况,探究伯乐树天然种群的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伯乐树种群发展受限是因为人类对环境 的破坏以及幼苗、幼树阶段生长环境的限制,因此可采取适当的人为干扰手段来提高幼苗、幼树的存活率,保护幼苗、幼树 的生长环境以及对母树的保护是提高伯乐树种群自然更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珙桐种群分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位于滇东北地区的云南大关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森林植被地带,通过对有珙桐种群分布的代表性地段设样地调查的方式,对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的分布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多呈散生状,而在局部地段聚集成小片纯林.其种群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自然更新.通过调查明晰了该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所处森林植被的植物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垂直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谷城县天然红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通过野外调查,采用样方法,运用7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两个样地的乔灌草多样性,并对各多样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运用7种不同分布格局指数,对不同红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灌木和乔木层香农指数差异显著;乔灌草层各样性指数间相关性较高;不同样地种群分别为集群分布和泊松分布。人为干扰造成群落不同样地草灌乔多样性下降,种群分布格局变化;天然红椿种群呈泊松分布,人为干扰下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8.
在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天然猴头杜鹃林乔木种群全面调查基础上,对猴头杜鹃林进行立木分级,采用动态可比性林木分级法研究了猴头杜鹃林种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天然猴头杜鹃林均以Ⅳ级木占绝对优势,该级林木株数远远大于其他级林木数量。此外,各海拔天然猴头杜鹃林Ⅳ级木数量呈现高〉低〉中,而其在相应海拔所占比例却与海拔呈正相关;低海拔天然猴头杜鹃种群处在A型种群的前中期,中海拔种群处在A型种群的后期,高海拔天然猴头杜鹃种群则处在A型种群的中后期。  相似文献   

9.
<正>珙桐(davidiainvolucrate)是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和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皖南黄山市祁门县从2002年开始,在江西九江种子公司引种,2006年再次引种,都在大洪岭林场苗圃育苗,种子虽经过处理,但发芽率都在12%以内,这是造成珙桐优良树种在祁门  相似文献   

10.
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四川长宁毛竹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生物量结构,探讨了人为干扰条件下毛竹种群数量特征的特殊性.结果表明:(1)由于毛竹特殊的生长习性,大小和年龄无关,毛竹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缺少相关性;(2)受人为经营干扰的影响,毛竹种群死亡率随龄级增加而增加,生命期望减少;(3)毛竹种群的存活曲线类型为Ⅲ型,为增长型种群;(4)用毛竹大小替代年龄作为划分龄级指标,得出存活曲线类型相反,表明竹类植物用大小替代年龄作为龄级划分指标时会产生错误;(5)毛竹的数量特征决定着生物量和生产力配置,各龄级和径级生物量和生产力大小与个体数目有关,生产力配置还和年龄有关.从实践上看,毛竹科学的人为经营干扰维持了较好的种群结构,利于获得持续的立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辽东山区天然分布的漆树科植物有两种,分别为漆树和盐肤木,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目前其分布区域范围较小,野生植株的数量在减少。文章介绍了两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经济价值以及在辽东山区的分布情况,提出通过采取保护现有野生资源和人工栽培的技术措施,增加这两个树种的种群数量,并加以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百种树木的“根蘖”性与“天然下种更新”间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自然状态下,不同树种或种群选择繁衍后代的方式亦不尽相同,在“根蘖”与“天然下种更新”之间,除极个别生长在恶劣环境下的树种会兼而有之外,其他绝大多数树种皆仅选其一。这种可能与树木“种性”有关的特性,是物种在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群繁衍对策,对树种繁衍后代方式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3种楠木主要天然种群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3种楠木主要天然种群的群落学调查为基础,对其天然种群的群落类型、植物多样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闽楠(Phoebe bournei)、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和刨花楠(Machilus pauhoi)天然种群分布不论从数量上还是面积上都极其有限;群落层次性较强;闽楠、浙江楠和刨花楠在各自群落的乔木层中都占有优势;同一群落不同层次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大,庆元县的刨花楠群落和杭州仁寿山的浙江楠群落乔木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开化、庆元的闽楠群落,建德的刨花楠群落和杭州理安寺的浙江楠群落乔木层多样性指数较低,灌木层、草本层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元江蚬木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的分析,为狭域特有种的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取典型选样法在元江县干热河谷区域元江蚬木集中分布地段设置了5个固定样地和4条样线,调查元江蚬木的种群数量及伴生树种的名称、数量/盖度、胸径、生境特征以及人为干扰状况,根据重要值、生活型及大小级结构等方法分析元江蚬木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结果]元江蚬木集中分布在元江县的普漂、元洼路、白沟深、鲁业冲以及施坻冲等区域,呈零星或小片断状分布;元江蚬木所处群落的植被类型为季雨林-落叶季雨林,样地中记录到维管植物共计83种,隶属39科69属,其中,落叶树种比例高达90.9%,群落内高位芽植物比例最高,达60.24%,其次是地上芽植物,比例19.28%。调查发现元江蚬木共计412株,种群结构整体呈稳定型,其中,Ⅵ级木(20 cm≤DBH)数量最少,比例9.47%,其次是Ⅴ级(15≤DBH20 cm),比例10.92%,其它大小级个体数量无显著差异;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衰退型、增长型与稳定型存在于不同的样地或样线。[结论]元江蚬木所处群落的植被类型为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种群结构整体呈稳定型,但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结构在不同地点并存;实生苗和萌枝是元江蚬木种群更新的主要方式,元江蚬木的幼苗和幼树在不同分布地点数量差异很大,生境干旱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种群更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连云港地区栓皮栎人工林主要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根据群落调查资料,在计算树种种群的重要值的基础上,确定栓皮栎人工林的主要树种,并应用扩散指数、负二项参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标、Morisita指数对该人工林主要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云港栓皮栎人工林主要树种为栓皮栎、盐肤木、黄檀和赤松,种群分布格局都为聚集分布,聚集强度表现为:栓皮栎种群<黄檀种群<盐肤木种群<赤松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树木种群的聚集程度不同,栓皮栎种群聚集强度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减小,而盐肤木种群和黄檀种群的聚集强度则随种群龄级的增加而增加;种群分布规律与种群个体数的大小和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有关.可以进行适当的透光伐作业改善林内的光照条件,促进伴生树种的更新.  相似文献   

16.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的地貌,由于金佛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得金佛山拥有许多珍稀动植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就是其中一种。但是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林麝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于是我们对其野外种群数量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和估算,在调查面积方圆284.16km2内,约有95(±48)只,主要分布在金佛山北坡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伯乐树迁地保护林的遗传完整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南岭山地伯乐树2个人工种群和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7条引物共检测出86个条带,其中62条为多态条带;各种群多态条带百分比(PPB)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POP)分别为36.05%~53.49%和0.2040~0.3079;天然种群PPB和HPOP分别为70.93%和0.3882,高于人工种群(PPB=53.49%,HPOP=0.294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天然种群的遗传分化(ΦST=0.3407)明显高于人工种群(ΦST=0.2248)。研究结果认为,伯乐树在物种水平和种群水平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已建立的迁地保护种群不能有效地保护南岭地区天然种群的遗传完整性,建议营建人工迁地保护种群尽可能地从多个不同种群中收集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滇西北光叶珙桐所处群落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及光叶珙桐的种群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光叶珙桐群落结构层次分明,乔木层盖度达40%-70%,优势种明显;(2)群落植物资源相对稀少,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0科100属114种;(3)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52.17%;(4)光叶珙桐种群更新较差,主要由自身原因、生境原因、动物啃食及人为干扰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 ,别名鸽子花、鸽子树、水梨子,珙桐科珙桐属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和世界著名的珍稀观赏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其树形高大端正,以花开娇艳,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而闻名于世。为适应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乡村美化之需,浙江省淳安县新安  相似文献   

20.
刘彤  周志强 《林业研究》2006,17(2):132-134
在74条样带436.872hm2面积上进行野外调查,对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种群分布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护区34544hm2范围内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数量庞大,而且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的分布对海拔、坡向、坡位和坡度等生态因子具有选择性。700m-800m是种群的最适海拔范围;分布在阴坡的天然种群数量明显高于阳坡;山地的中部和上部更适合东北红豆杉生长;东北红豆杉种群多数分布在坡度15度以下的山地,随着坡度的增加,天然种群的数量明显减少。图3表4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