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霖 《山西农业科学》1990,(1):F004-F004
<正> 水肥沟种植法,也叫节水沟种植法,是旱区、缺水区种植蔬菜的有效增产措施。一、水肥沟种植方法 1,平整畦地,施足基肥,引水踏墒等措施和一般菜园整地方法相同。 2.起垄作畦,要求做成畦面宽75厘米,长5—8米,高10—11厘米平整踏实的畦面,畦与畦之间距离20—25厘米。 3.顺畦面中间开一条小沟,小沟上部宽15厘米,下部宽10厘米,深10—2厘米(便于管理操作的一端10厘米,另一端逐渐深到12厘米)。 4.小沟上面每隔50—60厘米横放象筷子似的小棍一根(用于扶膜)。 5.用95—100厘米宽幅地膜严密覆盖畦  相似文献   

2.
如今种西瓜为了保墒、防草,除了在种植行上覆盖地膜外,种植行之外的畦面也会盖上稻草、麦秸或茅草.笔者受小型礼品西瓜立架栽培的启发,尝试在畦面上覆盖树枝,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增收效果 ,瓜农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3.
赵长来 《农家致富》2005,(19):37-37
一、种植方式。将田整成3.5米宽的畦面,中间及畦两边分别为70厘米的三个空幅。12月上旬番茄育苗,翌年4月上旬在中间的空幅移栽2行番茄,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25厘米;畦脊两侧空幅分别为70厘米,2月中旬在两侧空幅上播种2行马铃薯,行距28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量100-150公斤;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大蒜,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每亩用种量150-200公斤,如要育青蒜苗,应适当增加密度和用种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冬种多种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大畦种植方式,综合性状好,产量高,增产效果显著,最适宜本地推广;稻草覆盖免耕小畦种植方式,综合性状表现较差,产量低,不适宜推广;普通地膜(白色)和黑膜覆盖翻耕小畦种植二种种植方式,出苗快,出苗率高,产量较高,但生长后劲不足,且薯体商品性差,可以选择性推广;普通地膜和黑膜 稻草覆盖免耕小畦种植二种种植方式,出苗慢,出苗率低,产量较低,且经济性状表现差,不适宜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大蒜套种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如恩 《农家致富》2013,(18):30-31
大蒜、辣椒套种容易.且有利于双高产。在田间筑大蒜畦宽60-80厘米,每畦种植4行大蒜,株距7~10厘米;两畦间留畦埂宽20-25厘米、高15厘米.既可当畦埂又是辣椒的套种行.辣椒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6.
1.马铃薯、玉米、蔬菜间套作.该模式可以实现一年四种四收或五种五收.种植带宽1.6米.3月初覆盖地膜种植2行马铃薯.行距65厘米、株距20厘米,每667平方米4100株.4月底5月初,在马铃薯行间种植1行玉米,株距20厘米.  相似文献   

7.
一、适合栽培黄瓜、青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将幅宽90~100厘米、厚0.008~0.01毫米的地膜平铺在高畦畦面上,地膜的两侧埋压在畦顶向下的2/3~3/4处。高畦的规格是:畦底宽100~110厘米,畦面宽80~85厘米,畦高10~15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做畦时,畦心应略高,以利于铺膜严密。二、适合栽培圆葱、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平畦100~110厘米,畦长可根据地块自定。定植前可将地膜平铺在畦面,四周用土压实。这种形式比高畦省工,但灌水时容易污染畦面,提高地温不明显。三、适合栽培青椒、甘蓝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大垄的规格是:垄底宽73厘…  相似文献   

8.
1种植模式1.6米一带,高低畦栽培。高垄垄宽0.8米、高0.15米,垄上种2行棉花,棉花行距0.6米、株距0.25~0.3米,每亩3300株左右。低畦种5行大蒜,行距0.15米,大蒜距棉花0.2米,株距0.1米,亩1.4万~1.5万株。大蒜收获后棉花形成1.0米和0.6米的大小行。2栽培技术要点2.1大蒜。大蒜选择产  相似文献   

9.
将田整成3.5米宽的畦面,中问及畦两边分别为70厘米的三个空幅。12月上旬番茄育苗,翌年4月上旬在中间的空幅移栽2行番茄。行距为60厘米,株距为25厘米;畦脊两侧窑幅分别为70厘米,2月中旬在两侧空幅上播种2行马铃薯,行距28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用种量100~150公斤;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大蒜,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每用种肇150-200公斤。如要育青蒜苗,应适当增加密度和用种量。  相似文献   

10.
1、轮作方式.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2 5米,棚内南北向做畦,畦面宽4 0厘米,高1 5厘米,两畦间距(低畦或畦沟)1米.在畦面上种2行玉米、低畦内种2行番茄或茄子、黄瓜等,番茄收后种木耳,玉米、木耳收后栽培平菇.  相似文献   

11.
1.先做小拱棚,再做地膜:先将塑料薄膜用作小拱棚,落下后当地膜使用,可用于春种早熟作物的栽培。做拱棚用的竹片或树枝要光滑无尖角,以免破坏薄膜。2.沟畦覆盖,多次使用:采用沟畦覆盖栽培,改高畦播种(或定植)为高畦沟栽。在高15~20厘米、宽60~70厘米的高畦上,开两条宽15—20厘米,深20厘米的沟,在沟内播种或定植,将膜平盖于畦面,  相似文献   

12.
<正>1甘蓝/棉花或甘蓝—棉花①带宽140厘米,行比3︰2,采用高低畦种植,高、低畦各占地70厘米。甘蓝于12月上中旬阳畦育苗,翌年2月上中旬在低畦内定植3行,行距30厘米,每667米2密度4000~4500株,并扣好小  相似文献   

13.
品种选择选择瓜型好、植株抗病性强的北京农科院品种迷你2号、迷你4号和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品种戴安娜。 定植前准备定植前7~10天扣棚,施入底肥,每667米2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在旋地时混合施入,在种植行底部起畦前条施100千克有机肥和25千克二铵。做成畦高15厘米,畦面宽90厘米的台畦,水沟宽40厘米,畦面覆地膜,保温防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实现棉田的高产高效.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植棉效益,近年出现了多种立体种植模式.现将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施行的7种立体多熟的种植模式介绍如下. 一、大蒜—豌豆—棉花 秋播时,留畦宽4米.大蒜种3幅,每幅宽53厘米;豌豆种4幅,边幅宽40厘米,内幅宽80厘米;大蒜与豌豆隔幅播种.春播时,豌豆埋青,棉花宽窄行种植,宽行距93厘米,窄行距40厘米,株距23厘米.  相似文献   

15.
沈慧 《新农村》2012,(11):23
近年来,枣庄市在立体高效农业开发中,推广应用了小麦—菠菜—西瓜—玉米四种四收立体种植模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科学选地布局该模式以粮食作物为主体,间套瓜、果、菜,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推广应用。种植带宽180厘米。秋种时在畦面一边种植6行小麦,幅宽90厘米。小麦播后在畦埂和另一边畦面种4行菠菜。翌年4月下旬收菠菜后,移栽一行西瓜,株距40厘米。收小麦后直播3行玉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3200株。2.主要栽培管理措施(1)选择适宜良种选用搭配适宜的优良品种,使其与立体种植模式相配套。小麦选用高产、  相似文献   

16.
一、茬口安排秋播时将田整宽1.9米的畦,10月下旬在畦中间及两边各留30厘米宽播幅,各播种2行大蒜,行距15~16厘米,株距6~7厘米,每亩播蒜种约70公斤,翌年5月采摘蒜薹,5月中旬收蒜头。种好大蒜的同时,在畦两脊各50厘米宽的播幅以及蒜间,全田撒播尖叶菠菜,1月份先采收大蒜播幅内菠菜,  相似文献   

17.
<正>1.适合黄瓜、青椒、番茄、茄子等蔬菜的覆盖形式。将幅宽90~100厘米、厚0.01~0.008毫米的地膜平铺在高畦畦面上,地膜的两侧埋压在畦顶向下的2/3~3/4处。高畦的规格是:畦底宽100~110厘米,畦面宽80~85厘米,畦高10~15厘米,畦沟宽30~40厘米。做畦时,畦心应略高,  相似文献   

18.
蔬菜浮膜覆盖栽培技术河南卫辉市农业局李光河浮膜覆盖不同于地膜,它是将薄膜覆盖在畦面或菜株上,以畦埂作支撑点,膜距畦面10厘米~12厘米,四边压住,但压盖不甚严密。浮膜覆盖主要在早春应用,做到提早蔬菜的播种和生长、促进越冬菜提早返青和收获、大棚内蔬菜临...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孙家洼村村民孙宏江头脑灵活,种田不但在种植技术上讲科学,而且在种植方式方法上也很讲究科学。去年他在自己承包的1.5亩(1亩=1/15公顷)地里,搞起了西瓜、花生、大白菜间作套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孙宏江的做法如下。 春天开始起高为15~20厘米,宽150厘米的“∩”型台畦,施足花生基肥,台畦之间的沟宽为40厘米。在3月上旬用拱棚育西瓜苗(葫芦做砧木嫁接),4月上旬移栽到已施足底肥、整平的畦沟内,株距60厘米。栽好瓜苗后接着用枝条撑拱扣地膜。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台畦中间套种两行花生,行株距为40厘米×20厘米。7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