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镜观察表明,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极丝平均为13圈,圈倾斜角大于29°,极膜层部排列较紧密,并可明显区分为两个部分,整个孢子内富含糙面内质网。桑尺蠖微孢子虫(Nosema hemerophila)孢子极丝排列相当整齐,极丝只有10圈左右,圈倾斜角在12°以上,极膜层部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排列较松散,糙面内质网含量较少。两者孢子的表面细微结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0.5%K2CO3溶液提取N.b、SCM6、SCM73种家蚕微孢子虫孢子表面抗原,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了三者表面抗原蛋白的差异,查明三者无共同成份存在。用N.b抗体蛋白致敏炭素制成检液,对N.b孢子为阳性反应,对SCM6、SCM7均不出现阳性凝集反应。可用以有效判别三者中的N.b孢子。  相似文献   

3.
柞蚕微孢子虫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6种人工发芽方法研究了柞蚕孢子虫孢子发芽条件。试验发现,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KHCO3 K2CO3法发芽率最高,达78.86%。在柞蚕微孢子虫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 和Na^ 对其有促进作用,并且K^ 对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Na^ 。Ca^2 和Mg^2 则对孢子发芽有显阻碍作用,CO3^2-有协同促进作用。而且,还证实柞蚕微孢子虫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10min。经固定染色后发现孢子发芽前后的形态发生变化,并能观察到弹出的极丝。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简单的真菌单孢子分离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利用连续变倍体视显微镜分离单孢的方法,每小时可准确分离50~60个单孢,污染少,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黑条灰灯蛾分离的一种微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广东省曲江县蚕区捕捉的黑条灰灯蛾(Creatonotus gungis L.)成虫分离到一种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3.03±0.17)μm×(1.90±0.07)μm;孢子的血清学类型、超微结构与传统的家蚕微粒子孢子(Nosema bombycis,简称N. b.)有差异;黑条灰灯蛾微孢子虫的发育周期符合Nosema属的特征;对家蚕有中等程度的感染能力,经卵传染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种以一定EDTA深度的NaOHO-SDS溶液和BaAC2溶液快速分离鉴定质粒DNA的方法。该法是将菌落直接挑在NaOH-SDS溶液中,待细菌细胞壁破裂、质粒DNAI了出来后,按比例加入BaAC2溶液、离心取上清液电泳、紫外灯下分析鉴定。与其他快速分离鉴定质粒DNA的方法相比较,本法具有简单、可靠、省时、无染色体DNA及RNA污染、灵敏度高(可检出1mm左右直径的单个菌落听质粒DNA)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家蚕微孢子石和MC1两种孢子超微结构差异显著。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外壁,质膜均只见一层结构,极膜呈封闭锥体,膜的层次清晰,极丝平均13圈,极丝与孢子中轴倾角41°左右;MG1微孢子的外壁有3层结构,质膜分2层,极膜层次不清,极丝平均11圈,极丝也孢子中轴倾角45°左右,极泡有许多大的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8.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bombycis)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目前常用的适合于向昆虫培养细胞接种的Nosemabombycis孢子的几种人工发芽方法的发芽率存在较大差异.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发芽培养基中的发芽率也有所不同.并发现在N.bombycis孢子的人工发芽过程中K+促进作用比Na+明显,而且还证实N.bombycis孢子在人工发芽过程中的完全发芽时间为60mi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微孢子虫一新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州的斜纹夜蛾幼虫体内分离到一种新的Nosema属微孢子虫。这种微孢子虫很容易接种到棉铃虫体内,对上述两种鳞翅目昆虫具有很高的致病力,引起整体侵染。交叉侵染试验发现这种微孢子虫还侵染另外8种鳞翅目试验寄主,但不侵染桑蚕、舞毒蛾、杨扇舟蛾和小菜蛾。典型的新鲜孢子长卵圆形,4.34±0.27×1.99±0.14μm。极丝平均长度为94.2±11.97μm。超微结构研究发现,极丝通常单层绕成12-13圈,与孢子长轴的夹角78-82°。研究发现这个种不同于以前报道的所有侵染鳞翅目昆虫的Nosema属微孢子虫,故定为新种N.liturae。  相似文献   

10.
张正高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202-203
孢子、花粉径粒较小,遇水即"溶"(悬浮)成液态,无法固液分开"捞起"孢子或花粉,该文对净化分离提纯(净制)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技术工艺及设备进行了阐述,该技术工艺及设备成功解决了孢子粉及花粉等微粒类原料去除杂质、空瘪粒等提纯问题,具有深远的保健药用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家蚕微粒子病被发现近200a来,它给世界各养蚕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被列为蚕种生产的唯一检疫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总结家蚕微孢子虫现有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该研究主要对近些年来在光学显微镜检测、电镜观察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家蚕微粒子病进行更快速、准确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2.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人工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
牛血孢子虫单一种的分离技术及其保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报道了利用微小牛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在牛血孢子虫传播过程中的专性及某些蜱在不同世代和变态期传播不同血孢子虫的特性,由混合种人工感染牛体,一次性分离出边缘边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瑟氏泰勒虫、环形泰勒虫和双芽巴贝斯虫6个单一种的分离方法和步骤,以及对这些种的超低温保藏试验结果。边缘边虫等6个单一种已测定的有效保藏期依次达1095天、312天、270天、1202天、1181天、186天,其间对不同方法处理的冻存物,进行过多次动物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保藏效果良好,各单一种的感染性和致病力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简单的合成方法来合成酰胺。[方法]以L-蛋氨酸和二胺(乙二胺,1,6-己二胺,六水哌嗪)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经过成盐反应,热处理脱水生成成酰胺。[结果]通过^13 C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证明产品中存在酰胺键。[结果]蛋氨酸与二胺的摩尔量比为4:1,热处理温度为130℃,热处理时间为6h是最佳的反应条件,产物的收率分别可达到96.0%、92.0%、90.6%。  相似文献   

15.
一种棉花叶面积预测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排水试验中,棉花叶面积的实体测量是试验中非常耗时的一项工作.对在棉花叶片不发生破坏和无叶面积仪的情况下快速测量棉花叶面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棉花叶面积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种微孢子虫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根霉12(Rizopus chinesis 12)菌株产生的血栓溶酶存在于发酵液中,首先经过饱和度为60%的硫酸铵盐析处理,再经半透膜透析去离子浓缩后,通过CM-C和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浓缩含有活性组分的层析洗脱兴,得到血栓溶酶组制品。经等电聚焦法证明为一纯组分,而且得到它的等电点为8.2。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了甲醛制剂(福尔马林液)和含氯制剂(漂白粉液)对蚕粪、地表层土、蚕体、蛹体、蛾体内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子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福尔马林液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漂白粉液的消毒效果。但是在养蚕生产常规消毒条件下,两种消毒药剂对蚕体、蛹体、蛾体、深处土层、蚕粪(除福尔马林液外)中微孢子虫孢子均没有彻底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纳豆激酶分离提纯方法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中试规模上对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1种溶栓酶)发酵工程的下游主要工艺进行了研究。对纳豆枯草杆菌(HL986)发酵液中初步提取纳豆激酶(NK)进行了探讨。通过加入CaCl1和NaOO3对发酵液的前处理、离心过滤、超滤浓缩、离子交换层析等操作之后.得到了较纯的酶蛋白。整个过程.蛋白收率为17%,酶活性收率为61.74%。若再进行适当完善.本工艺则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针剂型纳豆溶栓酶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