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长期都是采用段木栽培。由于森林资源减少,段木紧张,黑木耳生产受到限制,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经济效益较差。为了解决黑木耳的供求矛盾,我们根据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及稻草的营养成分,结合我省的气候特点,探索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刘志友 《食用菌》2002,24(6):28-29
我区位于大别山腹地 ,气候非常适合栽培段木黑木耳。在过去十年 ,由于技术掌握不当及粗放型的栽培 ,木耳生产不稳、产量低、效益差 ,不仅消耗资源 ,也影响了耳农生产积极性。近几年 ,通过技术更新 ,由山坡及林地栽培改为大田栽培 ,大力推广田园化栽培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段木黑木耳的产量及品质。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栽培场地的选择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 ,耳场宜选在海拔3 0 0~ 5 0 0 m以上的地区 ,同时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不积水、排灌方便、水电充足、交通便利等便于管理的场地最好。2 耳木的选择及砍伐  1耳木选择 :…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刺孔出耳是代料黑木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刺孔方式对代料黑木耳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代料栽培与段木栽培相比,具有原料丰富、节省木材、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的优势,但在黑木耳代料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产低、生物转化率低、杂菌污染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者没有掌握栽培技术的要点,生产管理不当。现将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代贵  姜建新  陈华 《食用菌》2011,33(3):52-52
传统的代料栽培黑木耳由于需要搭建菇棚、覆盖薄膜,大大增加了栽培成本和管理难度,制约了生产发展。黑木耳仿野生栽培采用段木生产的露天出耳方式,不仅节省了大棚和薄膜投资,而且结合微喷技术,模仿自然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6.
广西兴安县自2006年露天栽培黑木耳成功,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广西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几年的实践证明黑木耳露天栽培,虽然投资少,操作简便,但也有不足,主要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受天气影响,产量不稳定。2010年笔者进行黑木耳大棚栽培,与露天栽培相比,效益明显。现将黑木耳大棚栽培技术及栽培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鑫  邓春海 《食用菌》2021,(1):56-58
黑木耳是我国栽培的第二大食用菌,其栽培地已经遍布我国20多个省市,2017年全国黑木耳产量达758.15万t1].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人工栽培黑木耳的国家,已有上百年的栽培历史.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袋栽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黑木耳生长的影响,东北黑木耳产区采取蔬菜冷棚挂袋栽培黑木耳,并且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营养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热量低,其中铁的含量为各种蔬菜之首,深受消费者青睐。黑木耳主产区在黑龙江、湖北等省。近几年,福建古田县引进栽培成功。但由于黑木耳品种多、乱、杂,许多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特性表现不一,产量、质量差异较大,对黑木耳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试验通过不同品种试验对比,筛选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为黑木耳生产提供菌种资源,促进黑木耳规模生产,增加菇农收入。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属中温型食用菌。我国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产黑木耳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黑木耳产地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黑龙江、吉林、湖北、云南、四川、浙江等地黑木耳生产规模大,产量高。我国年产量超700万吨(鲜),占世界黑木耳总产量的96豫以上。我国黑木耳产量和质量居世界首位,黑木耳出口泰国、日本和菲律宾等地。1黑木耳菌包生产及出耳关键技术1.1选料购种1.1.1选料淤木屑:木屑种类(柞木产量高、小规模栽培、精细管理,杂木屑发菌快、产量一般、大规模栽培、粗放管理),木屑干湿程度(干干木屑、鲜木屑)和颗粒大小规格为0.5~0.8厘米、0.5厘米以下粒径和0.5厘米以上粒径。  相似文献   

10.
林下栽培黑木耳高产高效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林下栽培黑木耳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研究了不同配方料黑木耳产量表现,林下栽培黑木耳应选择的最佳林果树种和留枝量,以及黑木耳的最佳摆放密度。  相似文献   

11.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  相似文献   

12.
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在我省已基本遍及山区农村,但是在木耳的生产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固体液化菌种工艺在黑木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常规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为对照,进行黑木耳短袋栽培试验。结果显示:高压灭菌料袋接种固体液化菌种的黑木耳菌丝洁白、浓密,发满袋时间为49天,菌袋成品率99.3%,每袋平均产量达37.6 g,显著早于和高于接种常规固体菌种处理的55天、95.2%和32.33g,表明固体液化菌种工艺能提高黑木耳菌丝活力与产量。效益分析显示,应用固体液化菌种较常规固体菌种可减少黑木耳短袋栽培直接生产费用58%,表明其可代替固体三级菌种扩繁工艺用于黑木耳集约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北方长棒小口栽培黑木耳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黑木耳栽培历史悠久,2009年我国黑木耳产量2697316t(中国食用菌协会提供),是仅次于香菇、平菇的第三大菇种,生产规模在日渐扩大,造成黑木耳主产区生产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和土地租金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在我省黑木耳主产区成本核算中原料、人工、土地租金分别占生  相似文献   

15.
我县位于牡丹江林区,属低山丘陵地带,黑木耳资源丰富,特别是自一九七二年推广人工栽培黑木耳以来,黑木耳生产发展很快。七九年我县黑木耳商品量达到十四万多斤,成为全国黑木耳基地县之一。一九八○年商品量达十九万多斤,居全省首位。但是、在黑木耳生产中,病虫害严重的影响木耳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黑木耳由于病  相似文献   

16.
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为利用露地充足阳光,通过简易设施化与机械化设备,满足其生产全过程对机械的要求。该研究基于露地黑木耳生产关键装备,围绕栽培料制备、搅拌、装料、灭菌、接种、场地整理、采收和干制等环节,对露地黑木耳生产装备的使用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以期为露地黑木耳机械化生产由粗放劳动密集化向精细轻简机械化转变提供装备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木屑栽培黑木耳的效果,筛选出适宜栽培黑木耳的配方。方法:以商洛市常见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榆木木屑、板栗木木屑、柿木木屑、柞木木屑原料设置栽培料配方栽培黑木耳,考察试验配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抗杂能力、催芽结果、出耳产量与质量、生物转化率。结果:核桃木木屑、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也较高,尤其是核桃木木屑栽培的黑木耳营养价值高。试验为商洛市资源化利用当地木屑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站岽  姜坤 《蔬菜》2014,(11):81-82
温室或大棚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延长了北方地区黑木耳的生产周期,具有省工、省料、产量高、品质优、栽培难度小、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从栽培袋配方、栽培袋制作、接种、养菌、育耳、子实体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温室黑木耳立体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利用嘉兴地区农业废弃资源,使用桑、桃、梨、葡萄等枝条用于栽培黑木耳生产,试验表明它们均可以栽培出黑木耳,以桑、葡萄枝条栽培产量最高。10%麸皮配方要优于5%麸皮配方。  相似文献   

20.
以‘黑29'黑木耳为试材,以稻草为栽培基质,研究了稻草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对黑木耳菌丝生长、产量及污染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稻草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表明:稻草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黑木耳是可行的;供试配方中,配方2(木屑58%、稻草20%、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栽培的黑木耳产量与配方1(传统配方)接近,可以作为适宜配方进行黑木耳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